《汉末独行》第二百八十一章刘复下山之鄂焕[3]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将军;现在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
    任交趾太守已经将近四十年了。
    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荡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
    中平四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正式开始了他的交趾太守生涯。
    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州郡秩序混乱。
    此时朝廷已先后经历了多年的混乱,对交州的影响力大为减弱。
    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
    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士燮上表奏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
    二弟徐闻县县令士?兼任九真太守,士?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如袁徽、许靖、刘巴、程秉、薛综等。士燮又沉醉于《春秋》,而为之作注解。
    这就让他在儒家有着很不错的名声。
    大儒袁徽在给尚书令荀彧的信中对他十分的推崇。
    信中说道:“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
    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
    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他!处理公务的余暇,他还研习书、传。
    尤其对《春秋左氏传》的研析简练精微,我曾多次就该书中的一些疑难之处向他询咨。
    他都能举以师说,解释甚为详密。对《尚书》他能兼通古、今文,对其中大义理解十分详备。
    听说京师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各以为是争辩不休,他现在正打算分条论析《左氏春秋》、《尚书》的正确涵义上奏。”士燮便是如此受人称赞。
    士燮兄弟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力掌管着一州之政,因辖地偏在万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贵至高无上。
    他们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
    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各少数民族,就算是从前的南越王赵佗,也不过如此了。
    朝廷在朱符死后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但张津行为却荒诞不羁,不久即为部将区景杀死。
    荆州牧刘表得知此事后,派赖恭前往接替了张津的之位;
    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接替已病死的原太守史璜。
    为避免刘表的势力过于强大,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就赐予士燮有玺印、封号的书信
    并且对他们说:“交州地处与中原隔绝之处,南面依江面海,朝廷的恩命无法宣达,臣下的话受到塞阻,得知逆贼刘表又派赖恭窥视南土,现在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
    不过士燮也不是那么没良心的人。
    后来士燮派遣使者张旻奉送贡品到许都,正是天下大乱之时,道路隔绝。
    而士燮没有放弃进贡的职责,朝廷为嘉奖特意下诏拜士燮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
    此后,吴巨与赖恭发生冲突,而吴巨驱逐了赖恭。
    建安十五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而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斩杀。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
    建安末年,士燮更是将儿子士廞送至东吴为人质,孙权任命其为武昌太守。
    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儿子们,都被任为中郎将。
    同时,士燮在吴国和蜀汉的冲突中支持吴国,诱导益州的豪族雍闿叛蜀附吴,被孙权拜为卫将军、龙编侯。
    士燮常常派遣使者去觐见孙权,进献各种香料和细纹葛布,动辄就是数以千计。
    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
    以及奇物异果,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无岁不贡。
    士壹有时贡献好马几百匹。孙权总是亲自致信,厚加恩赐来回报慰抚他们。
    可以说士燮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军阀,他有办法的时候他就是最大的军阀。
    可是当他找不到活路的时候,他会在最快的速度下,找到最合适的退路,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在士燮执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中原来说还是非常落后。
    而士燮为政开明,在他的统治下,交州为当时的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余年。
    许多中原人也纷纷南下交州避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学文化,促进了交州的繁荣发展。
    士燮热爱学术,治学精微,而且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所以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前来投靠他。
    其中名望较大的有刘熙、薛琮、程秉、许慈、刘巴、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会等人。牟子便是在这个时期,写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论》。
    顺带说一句,这个牟子可不是释迦牟尼,而且牟融,一个靠谱的佛学家而已!
    士燮喜爱儒学研究,重视儒学传播,与前来交州避难的儒家学者一起交流儒家学术,著书立传。
    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造就了岭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正是士燮的统治和他对教育文化的重视,使得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交趾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可以说,交州能够做到这一步那是真的很不容易,士家能够将一个不毛之地弄成了世外桃源也算是神奇。
    只可惜,他的神奇止步于此了,因为投靠交州的那些人物,有这能力的都不想再交州停留下去,他们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而留下的那些不过就是清谈之人,还真帮不了他士家称雄称霸!
    《三国志·卷四十九》:迁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领九真太守,弟武,领南海太守。
    《三国志·卷三十八》: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三国志·卷四十九》: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
    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
    《三国志·卷四十九》: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
    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
    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
    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三国志·卷四十九》:建安末年,燮遣子廞人质,权以为武昌太守。
    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
    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
    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
    史书之中除了记载这些东西之外,还有很多神奇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俗话说穷乡避壤出鬼神的缘故,总之史书之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灵异记载之中,就有交州的士燮!
    葛洪《神仙传》: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异苑·卷七》:苍梧王士燮,汉末死于交趾,遂葬南境,而墓常蒙雾,灵异不恒。屡经离乱,不复发掘。晋兴宁中,太原温放之为刺史,躬乘骑往开之,还即坠马而卒。
    这两件事大概意思就是什么呢。
    士燮曾经病死,而且已过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士燮服下,再把水含在他口中,手捧其头不住摇动以消融丸药,服后不久,士燮即能开目动手,脸上渐复人色,半日而能起坐,四日更复能说话,终于恢复常态。
    据《异苑》记载:士燮在汉末死于交趾(事实上已经是三国时期),于是葬在南边而墓旁常常有不规律的灵异事件发生。多次遭遇战乱,而没有人敢发掘。东晋兴宁年间,交州刺史温放之骑马前往,想要打开察看,结果在归途中上坠马而死。
    这两种玩意肯定不是他们这么玄乎,但是不得不说,这交州的鬼怪传说是这么多!)
    当刘复和鄂焕等人将雍闿自己江东那边的各种黑历史都说完之后,两个人也都变得有些震惊。
    他们只知道那个叫做雍闿的家伙很是厉害,不但是世代在南中之地大富大贵,有权有势,更是被两个朝廷争相抢夺。
    蜀汉朝廷对他杀了益州郡郡守这件事情都是不闻不问,江东更是为了拉拢他,亲自将他封为永昌郡郡守。
    这种“看重”在他们这群南中蛮夷看来,那就是赤裸裸的诱惑,他们这一辈子恐怕都当不上一个朝廷的小吏,他们能够生存除了靠着自己辛苦狩猎之外,只能够靠着和汉人交流通商等等。
    他们对于汉人的生活很是羡慕,羡慕到嫉妒,所以说他们才想要去劫掠。
    而雍闿抓住的就是这一点,他告诉越嶲郡的夷人,自己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高定对于蜀汉太过于的不尊重了,所以他们没有机会在这里被蜀汉朝廷所接受,所以说,当士燮找到雍闿的时候,雍闿第一时间就将孟获给忽悠上了。
    雍闿告诉孟获,你看看你们南中日子过得那么苦,你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