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八十一章刘复下山之鄂焕[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屁!”刘复直接催了一口,然后直接朝着他们怒骂起来,“一群让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某家还说你没是怎么混成这个样子,今日算是知道了,你没这就是让人给卖了!今日某家告诉告诉你们,这雍闿算是个什么东西的后人!”
    雍闿乃是先汉高祖之时,什邡侯雍齿的后人,或者说现在的雍家就是什邡侯雍齿所创立的,之所以说现在的雍家,那是因为在什邡侯雍齿的那个时候,雍家就已经是一个氏族了。
    雍齿,秦末泗水郡沛县人,原为沛县世族子弟,《史记》上记载他“出身豪强”,可以说是高祖身边的那群老兄弟之中,身份最高的那个人。
    当然,他之所以投靠他压根就看不上的刘邦,也是因为他和王陵交厚,跟着自己的朋友投靠的刘邦罢了。
    秦二世皇帝元年,随刘邦起兵反秦,曾被委以重任,秦军围攻刘邦于丰邑大营,刘邦打败秦军后,命雍齿驻守丰邑大营,可谓是直接将自己的大本营给交了出去。
    但是雍齿素来是看不起刘邦这个还没有成事的家伙,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雍齿经魏国人周巿的游说,直接将他所驻守的丰邑大营,献给了魏国周市,并且直接宣布自己投靠了他。
    作为他的前任主公刘邦,自然是止不住的大怒,但是连续两次攻打丰邑,但是都失败了,根本就攻打不下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到薛地去投奔之前有些许交情的项梁。
    而项梁也没有多犹豫,直接将麾下的兵马借给了刘邦,让他从新开始,也帮助他去攻打雍齿,将自己的大本营夺回来。
    项梁给他的可是精锐中的精锐,数千大军更是一股可以颠覆一个势力的力量,在刘邦的手中,自然是相当的厉害,他很容易就将雍齿打败了,同样也将自己的丰邑给抢了回来。
    但是从这里也能够看得出来,若是没有项梁的这数千大军的话,恐怕雍齿一个人就能够将刘邦逼死了,他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刘邦麾下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个人了。
    不单单如此,雍齿被打败之后,高祖刘邦非但没有杀了他,反而是对他十分的恩重,让他投降自己,对他如故!
    可是雍齿干了什么,雍齿在之后的战争之中,更是三番五次的陷害刘邦,甚至投降敌人。
    雍齿是刘邦的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但此人非常卑鄙,不断的陷害刘邦。还帮助项羽害得刘邦差点丧命,据说当初项羽想要烹杀了刘邦的父亲就是雍齿的主意。
    后来刘邦成为皇帝,大封自己喜欢的人和同姓亲友,一些人开始窃窃私语了,很多人不服,张良说他封分不均。张良问他最讨厌的,一生最恨的,群臣都知道的那个人是谁?
    刘邦说:雍齿啊。这家伙和我积怨很深,曾多次使我难堪,使我受辱,很想杀他。张良说:好,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封雍齿,以示群臣。于是,刘邦赶快下令封雍齿为什邡侯。
    一方面叫丞相御史办理定功行封手册,一方面置酒,亲自款待雍齿。?于是群臣背喜曰:雍齿都能封,我们还有啥话说呢。雍齿呢,相当于捡了一个什邡侯来当。
    试想:以刘邦的脾气,雍齿曾经背叛过他,充其是排在“不杀”之列,哪能给什么好处。况且汉朝本来就实行的是郡县制,分封诸侯与国家的体制又相矛盾。
    没办法,要保住刚刚打下来的江山,权宜之计吧。也因此有了历史典故在民间流传——“汉高祖咬牙封雍齿”。就当时论,刘邦发圣旨的时侯肯定是咬着牙的。
    但君无戏言,圣旨一下,雍齿仰天大笑,到什邡走马上任去了。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虽不及张良的万户,也不错了,毕竟是独占一方的诸侯国,级别也与将相排在一起,并且荫及三世子孙达89年。
    什邡,虽区区一小县,却因为有了雍齿,被称为“国中之国”达89年,而县城也被称为雍城,沿用至今。雍齿死后,专为他修了墓,墓高四丈,宽四亩,墓园约六十亩地;
    还专为他建了一座寺庙,名西雍寺,塑雍齿坐像,享香火朝拜。这雍齿,风头也出得够足了。雍齿封侯,连雍齿本人也没料到。
    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司马迁的《史记》有一个醒目的标题《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弟叛之。
    司马迁大人写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记载陈王使魏人周市略地。周市使人谓雍齿曰:“丰,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
    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可是就这么一个玩意,就这么一个东西,能够封了侯已经算是不错了,给他这么大的殊荣也算是高祖对得起他了,可是雍齿不算东西,他的子孙也是和雍齿一个德行。
    汉高祖六年,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位次居五十七。
    汉惠帝三年,雍齿卒,谥肃侯,葬于什邡西郊,。他的第三代孙雍桓,袭爵终侯。
    汉武帝元鼎五年,九月,发夜郎兵,下牂牁,会番禺。终侯不肯从军击南越;又因所筹酎,金和献祭事不合要求,被削掉侯位,计其后代先后在什邡世袭共八十九年。
    八十九年,三代子孙两个人不是好东西,再加上现在的雍闿,这就是一个作死的家族,这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一架,这种家伙,居然还有人相信,刘复觉得他们是脑子不好用,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
    (汉六年,正月刘邦正式开始了册封群臣,本来第一个被封赏的应该是张良,但是因为中间很多人都不好决定,所以犹豫不决,也让众多文武大臣担心刘邦会不会卸磨杀驴。
    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高祖皇帝刘邦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皇上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皇上说:“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
    高祖皇帝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
    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
    高祖皇帝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
    高祖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
    于是高祖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邡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
    这就是雍齿封侯的真相,而且给他的封地也就是什邡县,可以说是相当小,相当偏僻的一个地方了,这就是用来堵住其他人嘴的而已的小人物。)
    鄂焕和岚山部落的族老听完了刘复的话,他们也是十分的惊讶。
    他们只知道南中有着很多的大氏族,很多姓氏都是很尊贵的,他们几乎都不和他们这些所谓的“蛮夷”交往,更加不可能通婚。
    他们保持着自己所谓的高贵的血统,他们看着互相联姻和通婚互为一体。
    当初高定大人所斩杀的的那个越嶲郡守将焦璜就是几大家族之一。
    这次鄂焕前去,主要也是因为这件事,现在蜀汉大军随时可能会出动,所以他们不能再这般的各自为战了。
    鄂焕这次前去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三方从新回归友好,共同抵抗蜀汉即将到来的大军!
    “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和我等有什么样子的关系!”
    “关系?”刘复朝着鄂焕无情的嗤笑了一声,“你们这群脑子里不知道是什么的家伙,你以为雍闿为什么叛乱?
    还不是因为交州的那群人以及江东之人,想要报复死去的刘玄德!”
    (雍闿在南中发动叛乱,杀死太守正昂,并且在士燮的引诱下,归附东吴并将太守张裔送给东吴。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恢除了那所谓的庲降都督之外,还有一个交州刺史!
    众所周知交州可是江东的地盘,当初刘玄德心中有怒气,所以哪怕不能真的动交州,也够不到交州,不过不妨碍他们占占便宜!
    而且现在交州可还算是士家做主,而且雍闿的确是士燮劝说投降江东的,这就是士家在报复刘玄德!
    苍梧广信出身的士燮,本就是当初赫赫有名的交州军阀,一生也是传奇。
    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
    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