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娱乐圈的咸鱼》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一章、反向割韭菜[2]

入侵娱乐圈的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茶的、复印的、卖纸的,为什么从账面看来毛利率这么惊人么?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专门为这些采购人员服务的,里面的猫腻多着呢。”
    “尤其是耗材公司,许多公司的亲戚或者他本人,就在里面有股份,许多就干脆是把股份直接送给这些负责人的;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耗材行业会流传那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和甲方的关系】这句话?”
    “曾经有一家知名的,全国布局的O2O公司,一切耗材都是指定的某供应商采购,外面市价1块钱的东西,那家供应商的报价是2块,后来直接涨到了3块,持续了正正五年;”
    “虽然这家公司从都到位都在赔钱,但是不妨碍创业者和管理层赚了大钱;”
    “不过做的太过明目张胆的话,很容易被察觉,最终被送进去捡肥皂,所以一般初创的公司,不会像我刚才说的那家一样明目张胆;”
    “嗯,整体来说,办公耗材这块虽然这些不是坑投资者的大头,但也够恶心人的。”
    ……………………
    “第二、宣传物料”
    “这一块,其实跟办公室耗材的模式差不多,只不过这块物料的用量更大,吃的钱更多;”
    “如果你有那个时间去看看,就会发现,这些物料的供应商报上来的价格虽然正常,但批量采购没有明显的单价降低,也就是说,吃的是批量优惠的价差;”
    “或者更聪明一点,在采购量上做文章,【开源节流】同步进行,原本只需要1000份物料,但是采购了3000份或者5000份,多出来的采购量,嘿嘿,要么完全就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要么就是多出来的物资是缩水版的,比如彩色变成黑白,铜版纸的克数进行削减,该镀膜的不镀膜等等;”
    “不要小看每张纸只拿了1毛钱或者几分钱,但是长期下来,积少成多,吃的钱可真不少;”
    “不然为什么在营销推广中,物料的贪腐向来被称为重灾区?”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块,投资人根本没法查,投资人这么忙,怎么可能天天盯着你?”
    “还有,就算你去查,你怎么查?”
    “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做过兼职,发过传单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人在意你的传单发了多少,发给了谁,甚至你偷偷把大量的传单丢到垃圾桶里也没人管,”
    “是那些管理层当傻,不知道你的小动作么?不是,因为他们在上游早就赚到了足够的钱了,谁也不会在乎传单发了多少这点小事的。”
    “所以你知道这几年为什么涌出这么多O2O公司么?”
    “知道为什么你现在走到大街上,到处是各种乱七八糟公司的地推么?”
    “因为O2O需要大量地推啊!”
    “这么多地推,光吃物料这块就能赚多少?”
    “至于公司倒不倒闭之类的……嘿嘿,对创业者和高层来说,重要么?”
    “反正这些钱都是你们这些投资人买单,不这么做才是傻瓜!”
    “正是因为这些方法太好来钱,所以不少创业者硬是编出来了不少侮辱智商的项目;”
    “今年不是共享单车挺火么,人家就接着来了共享篮球、共享板凳、共享电棍,甚至还有共享电脑的;说实在的,这丫的不就是网吧么。”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奇葩项目,就是要趁着你们这些投资人,对互联网这玩意还没有彻底搞懂之前,赶紧地骗几个傻瓜,然后吃物料采购这块肥肉。”
    “嘿嘿,你们这些投资人也够傻,一辆号称定制版的烂单车,成本260,这你也没看出问题来?”
    ………………
    “第三,人员招聘”
    “前面说到物料,既然物料上可以赚钱,那人呢?”
    “你丫的太年轻,没接触过HR这一行,”
    “你只需要知道,招聘本身就是个很容易出现贪腐空间的领域;”
    “首先是吃空饷,”
    “前两年外卖大战的时候,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吃空饷的行为;”
    “今年刚掀开的共享单车大战也肯定跑不了;”
    “许多城市的运营岗位,一直有人在领工资,但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来上班,”
    “这些人是城市经理用假身份证入职的,工资呢……全流入领导的口袋了;”
    “还有些规模稍大的公司会请外包岗位,也会存在大量的吃空饷行为,明明只有200人干活,但是外包付了500人的钱出去;”
    “但是在给投资人看的计划书里,却写着,为了不浪费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我们必须要在1周内完成品牌馆的搭建,所以需要500人三班追工;”
    “嘿嘿,这种情况下,你能说什么?”
    “至于把自己亲戚招进来,拿工资或者挂靠吃空饷的,那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就在三年前,我见过一家创业公司,把自己快八十岁的奶奶招进来当仓库搬运工,还瞒着不肯宝贝,为的就是拿退休金和补贴;嘿嘿,这完全是把投资人当傻子看啊!”
    “除了吃空饷,招聘这一块也有其它吃钱的手段;”
    “现在互联网公司,招人特别喜欢走猎头,知道是为什么么?”
    “因为猎头要收费,只要有收费,只要成本不透明,其中就有操控空间;”
    “一般来说,创业公司每通过猎头成功招聘到一个人,都要给猎头公司一笔猎头费用;”
    “一般是年薪的15%到30%之间,看岗位的稀缺性和猎头难度来定;”
    “由于现在互联网挺火,所以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挺高,所以这是一个很客观的数字,不黑一把,简直对不起自己的十年寒窗;”
    “那么如何操作呢?”
    “首先,要和猎头公司的人达成一致,”
    “一般合作协议都是正常的,只不过私底下会有返点;”
    “比如合作协议上写的是猎头费用为年薪的25%,私下协商的数字是15%,那么其中的10%就可以流入私人腰包了,”
    “说白了,就是阴阳合同;”
    “当和猎头公司达成一致后,就要在候选人这里动动手脚了,”
    “如何动手脚?很简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原本没有猎头费用的人,挂到猎头公司那边去吃费用;”
    “第二种,把其它猎头公司推介过来的人,挂到有回扣的猎头公司名下;”
    “中间过程非常容易,只需要把这个人的简历透漏给有回扣的猎头公司就行了;忽悠那个人过来面试的事,完全不需要你自己张口;”
    “第三种,调整候选人的年薪,在不违反常理的情况下,把候选人的年薪尽可能做高,这样总体的回扣数字也会增加;”
    “互联网从业者的高工资中,有多少是为坑投资人而吹出来的泡沫?”
    “嘿嘿,那些猎头公司心照不宣罢了;”
    “所以现在有许多奇葩事,许多互联网行业的高端求职者落选,不是因为你要的薪水高,而是你要的薪水太少了!”
    “对于创业者和高管来说,同样的岗位,不同的薪水,它创造出来的【利润】是完全不同的;”
    ………………
    “第四、广告投放”
    “这个才是黑投资人钱的大头业务;”
    “不管是不是互联网公司,谈到黑钱,广告投放是绕不开的;”
    “尤其是以电梯、写字楼和公交站牌这些传统广告为坑人之首;”
    “因为这些广告根本没有办法量化效果,”
    “这些形式的广告,对于广告公司来说,成本极低,但价格却是死贵死贵的,因此向来是吃亏口的重灾区;”
    “一笔百万级的广告投放,能返利返到30%以上,”
    “而如果你是长期客户,大额投放;返利返到50%以上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人家成本就在那放着;”
    “除非是才成立的菜鸟,不然每一家广告公司都有专门的预算,来应对甲方的吃拿卡要,这个你随意找个业内的人都能问的出来,我就不多说了;”
    (说到这,各位书友,你们小区电梯里的广告,按照道理,物业卖出去是要给业主钱的,因为大家买房的时候,已经公摊面积付过钱了,理论上这里面的收益是可以分的;
    不过嘛……哈哈哈,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让你添堵的!)
    “线下广告坑人,那么线上广告会好点么?”
    “嘿嘿,很不辛的告诉你,并不会,并且让你被坑的更惨!”
    “这些初创公司,都会给自家的网站、APP或者公众号来投放广告拉新;”
    “只要有拉新投放,就一定会有刷量;”
    “在现在,刷渠道注册量是一个被默许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用机器人和接码平台来注册有效账号,然后算钱;”
    “说到这里,给你个建议;”
    “有一些有经验的投资人,在做风险排查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否决条件,”
    “就是如果一家公司的注册节点,没有注册反欺诈产品的话,那么这家公司就不值得看了;”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注册用户】里面,有多少是真人,有多少是机器人;”
    “甚至这些企业都不一定真的知道;”
    “如果是更有经验的投资人,直接会看手机的型号分部以及注册来源;”
    “有几个特定的手机型号和来源是可以直接干掉的;”
    “嘿嘿,当然现在技术不断地发展,互联网的知识也在不断普及;”
    “这些手段,也只能骗骗你这种什么都不太懂的沙雕投资人了;”
    “现在稍微手段高明点的创业者,基本都是通过积分墙来操作,纯人工操作、刷单众包、做兼职啊等等手段来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然后开开心心地分钱;”
    “你只需要知道,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刷量简直是必修课,不仅仅只是为了回扣,更是为了数据好看,能够从投资人那里继续骗钱;”
    “两个公司,一个日活一百,都是真人;另一个日活一万,但都是机器人;”
    “你猜像你这样的沙雕投资人会怎么选?”
    “我敢打赌,你一定会投后者,因为你们这群沙雕投资人的逻辑是:再怎么假,总归也得有点真的吧?”
    “嘿嘿,有需求就有市场,从某种意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