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卷一少年游侠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目录
   据苏大为在后世的记忆。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那要到唐玄宗时期。
    怛罗斯在葱岭以北,即后世帕米尔高原。
    大致在后世的哈萨克斯坦一带。
    唐玄宗时期,安西大都护高仙芝为追击逃脱的石国王子。
    在怛罗斯与黑衣大食军遭遇。
    双方激战五日夜,不分胜负。
    最后因唐军仆从葛逻禄部叛乱,以致唐军失败。
    高仙芝率残部退回四镇。
    怛罗斯之战后,大唐并未丢失西域。
    而是在短短两年后,就又恢复了元气。
    两年后,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敌军。
    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直到安史之乱才停止。
    若不是安史之乱爆发。
    安西都护当有能力再次和大食人一较长短。
    在眼下这个魔幻大唐的时代。
    不知为何,怛罗斯之战竟比苏大为熟知的那个历史,提前了八十余年。
    而且统兵的人,是苏大为的兄弟薛仁贵。
    历史在这里开了个玩笑。
    薛仁贵与郭待封没有了大非川之败。
    但却遭遇了怛罗斯大败。
    仿佛历史有一种韧性。
    虽经苏大为努力去改变,仍顽固的朝着某种方向前行。
    收回心中各种念头。
    苏大为长叹了口气。
    向着李弘与武媚娘叉手行礼,用坚定的声音道:“天后、陛下,此次大食入寇西域,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清晰向东扩张的战略。
    动用兵力十五万,则军民共计百万以上。
    如此规模。
    诚为我大唐心腹大患!”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上方回荡。
    香气氲氤中,殿上盘绕的那些浮雕巨龙,向下俯视着,面露威严。
    似乎从这些泥塑木雕的巨龙身上,透着肃杀之气。
    大殿上,天后武媚娘、皇帝李弘,还有阎立本,李玄信,十二卫大将军,各军将和六部主官,全都摒息静气,听着苏大为的话。
    事情到了这一步,所有人都意识到。
    这是一场灭国级别的大战。
    而且这一次,竟是别人想要灭大唐的根。
    冲着大唐而来。
    生死威胁下。
    所有的个人荣辱、利益得失,在这一刻,都显得微不足道。
    “大食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们与波斯人有何区别?”
    李弘忍不住讷讷问道。
    波斯人他是知道的。
    小时候在长安也曾见过波斯人立的景教,还有拜火教。
    里面的法师,虽然长得高鼻深目,但看起来也算面目和蔼。
    “那自然是大大不同。”
    苏大为沉吟道:“大食人信奉一神,比之波斯人更具扩张性和排它性。若大食势力真渗透进来,其它信仰都将被视为外道,被视为异端消灭。”
    李弘听得不由瞠目结舌。
    满殿的重臣也是一片哗然。
    华夏文明讲究兼容并蓄。
    大唐更是万国来朝,天可汗之国。
    其胸襟广大,大至高原雪域上的吐蕃,远至天竺烂陀寺,小至倭岛倭人。
    只要尊重大唐的文化和理念,愿意进入大唐的文明圈的,无一不包容。
    甚至吐蕃和倭国这种包藏祸心,送遣唐史来长安学习。
    大唐也不吝教授其先进的文化、制度。
    在唐人,在华夏人的眼里,信仰中,无论道、释、儒家,都是开放的,并无一神之说。
    人人皆可成圣,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得道。
    遇到天灾,大禹振臂一呼,大伙一齐治水,拯救万民于水火。
    责任与道义,融入骨血。
    而亚伯拉罕系的信仰……
    洪水来了,我弄艘船把我一家老小带上我走了。
    被淹死的都是有罪的。
    我把原住民都给灭了,抢了人家的土地。
    然后还吃个火鸡庆祝一下。
    感恩一下我们的神。
    送这么一批人头给我们。
    这是文明源头的不同。
    唐人实在无法理解那种排它的信仰。
    也天然反感那种以自己为正,视其它为异端的学说。
    华夏做为发展较高级的文明,早已民摆脱了蛮荒。
    讲的是仁义礼智信。
    人与天地万物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
    尊重做人的底线和义理。
    武媚娘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苏郡公,按你这么说,这大食的威胁非同小可。若任由他们攻下天竺,或者攻占了碎叶水附近,是否会对我大唐产生威胁?”
    随着武媚娘的话,所有人的目光一齐盯在沙盘上。
    天竺,在吐蕃雪山之下。
    看上去,大唐如今还占着天竺三分之二的土地。
    还有吐蕃高原的地利。
    似乎不会有太大威胁。
    但是苏大为不这么看。
    他上前,重拾起竹枝,想了想,递到苏庆节手里:“苏子,你来说。”
    苏庆节向他点点头。
    心知是苏大为有意让自己表现。
    苏大为也在一旁道:“邢国公昔年曾随王玄策攻下天竺,做为征天竺军的副总管,天竺之事,他比我更清楚。”
    武媚娘微微点头:“那就请邢国公说一下天竺局势。”
    苏庆节手握竹枝,微一沉吟,竹枝在天竺中部一点:“天竺其实是一个大平谷,有些是蜀地,中间低,东西北三面被高山环绕,南面临海。
    但是他们这山,并不完整,在西面有缺口,历来大月氏和波斯人入侵天竺,便是从这缺口进入。
    以天竺人的能力,完全无法对抗异族入侵。
    好在他们也习惯了,一但有异族拿着屠刀冲杀,打不过便跪地求饶。
    而且还发展一套学说,可以说服自己,安然向异族征服者乞活。”
    一旁的程处嗣嘿地冷笑一声:“这岂非就是三姓家奴?”
    苏庆节抬头看了他一眼:“错了,天竺早不止三姓,千百年来一直被异族入侵,一次次跪下乞活。”
    “呃……”
    程处嗣一时无语。
    这种种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人若没了脊梁,千百年都是如此,那与牲口何异?
    “王都督手中无兵,我不知他能否向吐蕃那边借到仆从军。”
    苏庆节接着道:“若他能借到仆从军,或许还能抵挡住大食人的攻势,若是借不到,只凭一个折冲府的兵力,还有那些天竺软脚虾,绝对无法抵挡住大食人。”
    竹枝顺着中部天竺,一直往西玛拉雅山口移动。
    “虽然吐蕃方向有高山挡住,难以行大军,但是这边的山其实也有缺口,当年我与王都督便是从这边山口出兵。
    所以若是在天竺方向守不住,是有被大食人登上雪域的可能性。”
    停了一停,苏庆节抬头看了一眼各方向,接着道:“若被大食人在吐蕃上站住脚根,以吐蕃目下四分五裂的松散,只会被他们不断蚕食和吞并。
    如果那位穆罕墨德真的是名将的话。”
    舔了舔唇,苏庆节将竹枝向大唐方向划动:“若任由大食人站住脚,数年之后,便是又一个吐蕃般的强敌崛起。
    他们向北,可以和西域方向的大食人,一齐威胁我大唐陇右。
    向东,便可直入蜀地,甚至威胁关中。”
    嘶~~
    在场诸臣,不由一齐倒吸了口冷气。
    方才听到一万大食人打下两部天竺,虽然气愤。
    但仍没感觉有多严重的威胁。
    直到苏庆节在沙盘上推演。
    这些重臣,乃至李弘和武媚娘这才清晰的意识到。
    绝不能任由事态如此发展。
    愚者谋一时。
    智者谋一世。
    满殿六部官员,左右宰相,十二卫大将军,乃至大唐皇帝李弘,太后武媚娘。
    绝没有一个是庸人。
    相反,他们都是这个时代,大唐顶尖的人物。
    眼光心机,远非寻常人可比。
    武媚娘沉吟着,问出一个关键问题:“依邢国公之见,天竺这批大食人,需要多久能占领全部天竺,威胁到吐蕃都督府?”
    苏庆节抬头看了一眼苏大为,再向着武媚娘:“这取决于,大食人的决心。”
    “嗯?”
    “方才严寺卿说,大食人征东出动十五万人。那么这十五万人究竟是如何分配的?分到天竺方向,究竟有多少兵力?那一万人是全部吗?
    若大食人真的重视天竺,当会增派兵力。
    这里面变数太大。
    还和大食人统率水平,天竺环境,与王都督的应对策略有关。
    恕臣无法给出答案。”
    苏庆节双眉微微扬起,显然也有些不满意自己这个回答。
    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在朝廷打嘴炮的时候,只要无伤大雅的事,可以随便吹。
    但涉及到军事,绝不能靠放嘴炮。
    一定要实事求是。
    否则迟早把自己玩死。
    做为跟随苏大为最早的一批将领,而且是苏定方的儿子。
    苏庆节虽没有达到帅才级别。
    但也是极出色的将领,深知其中轻重。
    “天竺……西域……”
    武媚娘在沙盘前缓缓踱步。
    跟随在身后的女官慌忙托起武后长长的裙裾。
    五彩长裙拖曳于地,仿佛彩凤舞羽。
    她那双凌厉且清醒的目光,在沙盘上反复看着,忽然道:“还是西域威胁更大。”
    李弘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赞同道:“母后所言极是。”
    “但无论是西域,还是天竺方向,我们都必须做出及时应对。”
    武媚娘沉吟:“天竺或可稍缓,但西域方向,已是耽搁不得。”
    天竺虽然是口肥肉,有着巨大利益。
    但还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若丢了只是可惜。
    还不至于马上危及大唐的生死存亡。
    但西域不同。
    大唐朝廷靠着这条黄金商路,源源不断的汲取养份。
    在太宗之前,西域各小国只用趴在商道上抽取往来商队税赋,便可富得流油。
    大唐统治西域后,这些利益,都被大唐垄断。
    方能维持大唐百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