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腊肉回来了!》第三卷我的中华五千年第48章巨唐的诗人们[2]

我老腊肉回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得更加佛系了。
    某一年,他被安排去边塞慰问军队。
    在途中,他写了《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古名句,就此诞生了。
    从边塞回来之后,王维基本上过上了带薪隐居的生活。
    对于官场上的很多事情,他都毫不在意了。
    人虽在官场,但是内心,已经开始隐居了。
    这时,他写道: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道,明月来相照。
    从这时起,王维的诗里,已经充满了禅意。
    偶尔,他会和一些文人雅士出游。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跟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然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躲过一劫的他,彻底的隐居起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岁时,他去世了。
    “王维多才多艺,写诗画画无所不能!李杜之后的第三人,非他莫属!”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才是高手!”
    “他非常善于运用色彩和光影,很讲究虚实,冷暖,动静的结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读起来太舒服了!”
    “王维和孟浩然有什么区别?”
    ……
    安史之乱后,中晚唐时期。
    皇帝、权臣、藩镇、宦官,各方势力竞相角逐,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安史之乱后,朝廷自己镇压不过来,只能靠地方自己来。
    但是等到了叛乱平定之后,皇帝就发现,一股叛军倒下去,千万个割据势力站了起来。
    这就是中晚唐的特色:藩镇割据。
    外部不安定。
    内部也不和谐。
    很多的大臣也跟皇帝对着干。
    于是皇帝有很多军国大事,就开始和宦官商量起来。
    渐渐地,这帮宦官们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了,到了后期,甚至到了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
    而面对着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局面,朝臣们自然是看不下去的。
    于是大家纷纷出来斗争。
    不仅和宦官斗,朝臣之间也斗。
    这就是党争。
    这中间,发生了很多大事件。
    比如永贞革新,代表人物,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
    比如武元衡遇刺,堂堂宰相,在路上被人给杀了!
    比如斗争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
    这场漫长的大战,把很多人都卷入了进去。
    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的命运,都受到了党争的影响而改变。
    接下来,就是中晚唐的诗人们登场了。
    ……
    元稹的祖辈都是做官的。
    但是因为他爹死得早,所以他小时候是很穷的。
    十五岁那年,他一发中的,考上了明经。
    然后他从基层开始做起。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后来被他写成了《西厢记》的女主崔莺莺。
    后来元稹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吏部的考试,两个人心有灵犀,志同道合,成为了此生最好的朋友。
    元稹在经历了早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之后,和韦丛的五个孩子,也只剩下一个女儿还活着。
    他的一生,很惨了。
    但是,他的官场生涯也是祸不单行。
    被一贬再贬。
    最终,他在53岁的时候,死在了武昌任上。
    元稹是最会写悼亡诗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他是怎么做到一边写着深情的悼亡诗,一边又经常和白居易嫖的……”
    “元稹,恶心!”
    “元稹就是渣男,西厢记里的张生就是他自己!”
    元稹去世很多年后的一天晚上,白居易神魂颠倒,他又想起了他。
    他写道: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可见两个人的情深。
    ……
    数不尽的唐诗,数不尽的风流。
    祁元笔下的大唐,太美太好。
    这些诗人,这些诗句,在大家的口口传诵之中,在这个异世界,逐渐地深根发芽,肆意生长。
    璀璨如银河般的唐诗,必将影响这个华国,很多很多年。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