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正文卷第10章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李素抵达扬州后,很快就展开了实地勘测走访的工作,非常勤政。
当然,这也跟他前段时间在雒阳已经宅够了休养够了有关,该活动活动了。
以至于到了地方上,表面上的名义是休假回封地,实际上却比在雒阳的工作日还忙。
整个十月份剩下的日子,李素把移民工作交给诸葛亮和其他属吏操心,同时青州兖州那边也是提前得到交代,知道要配合。李素自己,就专注于先给未来的河海转运枢纽选址。
十月中旬,他先去娄县的华亭,还有海盐县实地走访。这还是李素第一次来到长江口,实地观察汉朝的江口地理情况。
汉朝时由长江口入海的航运业果然不是很发达,江口淤浅很严重,几乎跟后世地图上那种“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差不多,江水到了末段甚至严重分叉,水浅流缓。
不过李素很快就理解了:这才是缺乏人类经济活动和航运状态下,缓流大河正常的入海状态。
相反,那种河道很紧束、没有叶脉一样分叉泥泞的状态,是需要人类反复治理、疏浚、筑海塘才能得到的。
历史上从宋到明,长江口的海运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每年修江口海岸的费用又何其巨大?
明清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每隔数年需修一次海塘,每次需木料八万余柱”的程度,耗费的土方和石料就更难以统计了(当然李素并不知道这个数据,这是《明史》上的)
当然,鉴于长江毕竟是华夏第一大河,即使如此淤浅流缓,江口的主航道还是完全通航无碍的,别说是汉朝的船了,就是后世那种吃水二十米深几十万吨的大船,都没问题。
而汉朝那些几米吃水的船,要靠岸也没问题,不怎么需要挖掘,只要修栈桥就行。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靠岸是没问题,靠的却不是长江最边上的岸,只是中央主航道那一股分叉的岸。主航道分叉旁边,还有至少二三十里宽的淤泥沙滩,中间夹杂了三五道平行的支流,你得全部造桥连接、或者该填的填,该挖的挖,才能最终连接到稳固的陆地聚居区。
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呐。我早就想到有可能会面临问题,最后还是得亲自走访勘测一下,才能确认这地方不行。”
离开海盐县的最后一天,李素亲自从江口冲积的淤泥滩上回来,双腿都踩得满是泥浆,深一脚浅一脚,着实让周围的人觉得丞相很勤政,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亲自来实地勘测视察。
毕竟都农历十月下旬的冬天了,李素很有经验地没穿鞋踩在湿泥里,那还是非常冷的。他知道穿了鞋也没用,因为鞋肯定会陷到泥浆里,不如一开始下滩就不穿鞋。
诸葛亮和周瑜也陪同了他的视察,周瑜对附近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他在吴郡多年,不由虚心诚恳地向李素请教,他打算如何部署。
李素也是正式排除了全部错误选项后,审慎地说:“事到如今,估计只能选我一开始不敢选的方案了,把船厂和新的转运港,造到江口外海数十里的海岛上吧。”
周瑜闻言大惊,这个选项是他从未考虑过的,毕竟汉朝哪有人发展海岛的,就算造好了,以后常年货物集散还要多一道转运,得从海岛再运回陆地,那多费事?
海岛上如果住的人多了,提供造船和港务,那食物和日常生活补给,也要从大陆上用船运过去,这又是一笔成本。造船厂规模大了之后,岛上的树木肯定也是不够用的,得从别处砍了合用的大树运到岛上再加工,也是一笔靡费。
这不等于“建造的时候省点事儿,但后续常年维护使用,每年成本都增加”么,这不像是李丞相的办事风格。
丞相向来喜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痛不如短痛。
但是,李素内心却很有把握,因为他有后世的经验,所以只要排除了错误选项,他相信那个正确的选项是有条件实施的。
后世沪市开埠,早期也是在沿江入海口直接造港,可维护成本巨高,还阻挡了长江泥沙冲积的进一步自然造地。
最后,当发现所需的深水港越来越深,疏浚深挖成本越来越大,不还是一步到位选择了在舟山群岛造了洋山港?
离开江口百里以外的海岛,不会被江口冲积泥沙淤浅,从而几乎永远不需要疏浚维护,这个优势,是任何直接在河口造港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个“几乎永不”也是要加个限定条件的,比如按照李素所知的地理历史,未来一千年,如果不干预长江河口的疏浚,让土地自然冲击成长,相当于后世沪市市区的大部分地方,都会从海里长出来。
至于历史上明朝以后,后世沪市的面积增长就放缓了,主要是人类活动开始疏浚修海塘了,冲过来的泥土都挖走,土地生长被压制,不过崇明岛却是依然越长越大。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抑制,李素算过,长江口带来的泥沙,再过三千年也是可以慢慢淤积生长到把舟山群岛最西北端的几个岛屿,也冲成浅海沙滩。到时候,就算是在舟山群岛造深水港,也要考虑把沙子挖走疏浚航道。
不过,那都是公元3000多年后的事儿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跟地理地质的推演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至少未来三千年里,李素的选择从地理角度来说是正确的。
至于岛上生活成本高一点,李素觉得只要以后海运继续发展、普遍造大船,规模上来了之后,单位重量的运费肯定会下降,岛民的生活成本绝对可以覆盖掉,这块的成本肯定比每年疏浚港口修海塘要低得多。
而且船变大之后,到长江口的船再多开一百多里到岛上,风险也不会大,只要避开台风天。那些四五丈以上长度的内河船,无论是沙船底还是福船底,开到舟山群岛不还是轻轻松松?绝对不会出海难。
而以后四丈以下的小沙船小福船,就彻底淘汰别造了。或者只允许渔民造来打渔,但不是用于航运业。
李素有这个资源和权限,将来把大汉航运业的船只标准统一提高。
航运业从业的船里,最小的也顶格按照运河的通行能力来规划,宽度修到各大运河最窄处二分之一的宽度以下,确保往来船可以在运河里交汇,就没问题。
这样尺寸的船,绝对可以在近海安全驶出离海岸线百里的范围。
而且,李素也正是在把这些细节讨论明白的过程中,隐约理解了历史上唐宋两朝为何要在东海贸易最初的萌芽阶段、在明州(宁波)设置市舶司了——
不就是利用了这地方既离长江口不远,可以服务于长江口的江海转运,同时又没有大江大河冲积淤积,所以不需要常年疏浚深挖航道么。
李素和诸葛亮、周瑜把这些细节商量明白之后,对选址舟山港的设计也就没什么异议了。
一开始还有些幕僚怀着自私之心揣测,以为丞相是为了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封地,将来让子孙后代在会稽郡的封地收到更多的租税,才非要舍近求远、把海港和船厂从吴郡挪到会稽郡。
毕竟娄县和海盐属于吴郡,而舟山群岛如今几乎是没有行政体系的,只是理论上属于会稽郡句章县(宁波)。
现在,大家才心服口服,知道丞相是有深远的考虑,兼顾了天文地理、做出的最优选择。
不过,把海港造在长江口外一百多里的海岛上,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对船夫水手的导航产生一定的困难——
对于常年跑海的人而言,有了大致的方向定位之后,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个一百多里外已知位置的海岛港口,还是很轻松的。
但问题在于,这座港口未来要接待的水手,可不仅仅是海船水手。这是河海转运的枢纽,未来还会有数以万计一辈子没跑过远海、只专注于内河航运的船夫水手,要来这儿转运。
对于内河水手来说,他们的导航能力几乎为零,这样的人又数以万计,在识字率都还没普及的年代,要让几万渔民水手普遍提高素质、学会近海航行导航,那难度和成本可是非常夸张的。
而且就算学得会,也不划算去投入那么多。毕竟术业有专攻,不需要所有会跑船的人都懂得怎么在海上跑。李素估计,最多两成的扬州、荆州水手,未来懂得海上行船,就足够用了,至少八成人,一辈子就是在内河打交道。
这个问题也一度让统筹规划的人员一筹莫展,不过好在很快就解决了——
李素之前不是受周瑜启发,学了波利尼西亚人的篝火航海术,准备吸收消化,改为“在港外造灯塔导航、大致指引出海去三韩邪马台流虬夷洲的航向”么。
现在,这些规划中的灯塔显然能顺手解决一个新问题——给未来长江口那些不懂海上航行的内河船夫,指引港口的方向。
舟山群岛每个岛之间相距不过数十里,这完全是可以形成篝火灯塔的接力的。
内河船从华亭出了长江口,只要能看到第一个灯塔,就能直接朝着灯塔开,不用考虑导航寻向的问题了,水手的技能也就不需要普遍培训提升,傻瓜式操作就能解决。
李素和诸葛亮、周瑜对着海图规划了一下,发现最大的灯塔还得造在离长江口外一百二十多里的三孤山(洋山列岛),毕竟这一百二十里是全程定位距离最远的一段。
后续从洋山到岱山、舟山,都不超过五十里,不用太高的灯塔也能看见。
诸葛亮是会算地球半径和曲率的,一番估算之后,发现至少灯塔要造七十丈高,再配合三孤山的岛屿天然海拔,最后的海拔能有接近九十丈。这样才能确保一百二十里外都能很清楚看到篝火台,白天放狼烟晚上烧篝火。
最好再配合一面朝向长江口方向的巨型金属反光镜,必要的时候把灯塔大部分的火光往那儿汇聚,亮度就会更明显。
当然了,考虑到近海肯定也有起雾的时候,或者被云层遮挡。所以光有篝火狼烟也不一定够。
诸葛亮考虑之后,精心设计,觉得可以在灯塔的篝火层下面,再开辟一层,搞成钟楼,铸造弄一个百万汉斤的大铜钟(四汉斤还不到一公斤,所以也就200多吨的钟),可以至少声闻数十里,用钟声也能勉强给附近的船导航,至少接力一个岛的距离。
至于具体的细化设计和施工,当然还要工部、将作监派出顶级的能工巧匠,外加
正文卷番外第9章南方大开发[2]
正文卷第10章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2]
小说推荐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历史分类某“白金大神”因读者打赏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绉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注:三国智商爽文,口味比较带劲,不喜勿入,不喜勿喷
青芷町兰
已完本
最新章:
正文卷第385章刘备死,大结局[2]
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意外身死,本以为自己应该万事俱灰了。却只因为他是刘备的直系后代,让刘备那个早夭的长子刘封找了上门来,让他代替自己而继续在三国时代以儿子的身份和他的三十三代祖先刘备一起打天下《三国演义》上说,刘备初次登场时二十八岁,如果这个时候他有一个十岁儿子,那么,三国的历史又会怎么书写呢 请大家拭目以待
温陵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一个沙场获奖感言
忽悠六百年从穿越开始
本想平凡的做个打工仔,奈何机缘巧合之下,一场奇幻的冒险就此展开。可以看到古代文明的缩影,可以领略异世大陆的地理人文,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饮酒先生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187章四害
神豪从游戏暴击开始
【叮!恭喜宿主被超级神豪系统选中【因宿主热爱电子竞技,将获得原始天赋:游戏暴击】一局游戏获胜后【叮!宿主在本场游戏中获得了胜利,成功触发游戏暴击天赋【暴击奖励正在计算:游戏难度SSS级、宿主表现SSS级,综合评价SSS级,获得至尊宝箱*1】宝箱一开,黄金万两!宝箱再开,已成大佬(新书发布,跪求收藏与
忽悠小半仙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362章:吾本良人
三国之刘备军师
大厦将倾天地乱,汉失其鹿天下逐。群王并起谁为帝?昭烈中兴承大统。重温热血三国,顶级谋士对决。且看陈逸如何辅佐刘备,中兴大汉。公布书友群啦:68801897作
轩逸
已完本
最新章:
第七三八章大结局【终】
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
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所以,答应我,这辈子再也不当别人的舔狗了,好吗
故园三千里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四九四章大郎,该吃药了[2]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大哥,不好了,吕布那厮又杀过来了“大哥,没事了,汉明出手了,吕布马又没了“大哥,不好了,袁绍派文丑率大军来攻打我们了“大哥,没事了,汉明他…正领着文丑大军在跳广场舞呢“不…不对啊,酉时了,汉明要下班了”刘备?汉末乱世,自从有了一个名叫秦耀的大佬,画风一下子变得不对了。饭桶典韦:每天只想跟着大佬干饭
槿煜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一百四十七章:不破不立[2]
三国之刘备复汉
写完上一本《代魏成蜀》之后,因为工作原因,我停了一年多,没有写。今年工作又见清闲,所以有时间重拾写作。便与责编长河商议,准备开新书。长河桑建议,继续写历史类的。思索良久,我决定还是穿刘备好了。没有与长河桑商议,便开了这本书。开书的初衷,主要有两点:第一点,穿越的方式改成了变相穿越—由别人穿越,然后引
一杯清茶苦咖啡
连载中
最新章:
第399章姜维遣使退藤甲,关公连克西路关
三国忽悠记
彭羽少时,偶遇一僧,僧断言:此子30而立,欲为帝王不易,称孤道寡不难。言毕离去,不知所踪。众人甚奇之。30岁后,落魄无名,偶回故地,回首往昔,长笑不息,笑止凄怆曰:一事无成,妻离子散,孤家寡人,果然称孤道寡也…其实彭羽也算一个名人,至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确切的说虽然你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你一定
赤兔方天吕奉先
连载中
最新章:
第0583回:四分五裂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