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正文卷第617章即将到来的春季攻势(两线时间线吻合)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太行山区的寒冬,积雪封冻,道路难行,任何试图发起进攻的行为,都会受到巨大的后勤惩罚。
如果用后世P社玩家的术语来阐释,那就再加一个“部队堆叠作战效率惩罚”。
刘袁两军都自然而然转入相持防守、查漏补缺把前沿对峙防区的每一个漏洞补满,堆上部队死守。
腊月剩下的二十天,乃至整个正月,前后加起来五十多天,两军就在这样的消耗对峙中平稳渡过了。
刘备和袁绍本人都分别坐镇长安和邺城,每天烤着银霜炭炉喝着中山冬酿取暖,两朝的文官们日子也没什么变化,一切还算舒坦。
不过,以关羽、诸葛亮为代表的前线将领、参谋人员,条件还是会艰苦一些。他们充其量只能在野王、温县等小城里盘踞,更苦一些地得驻扎在野外关隘营地里,吃喝取暖都不如大城市。
袁绍军那边,张辽麹义文丑的情况只会更差,不但物质条件供给不如汉军,还要提心吊胆内部派系斗争和诬陷是否会爆发——
麹义收到过诸葛亮劝降信这事儿,至今还没有爆料出来。但麹义心里很清楚,这事儿没算完。诸葛亮不爆料到袁绍那儿,不是诸葛亮良心好,只是诸葛亮想让这事儿多酝酿发酵一阵子,将来爆发的时候就显得演技更真实,让袁绍多一些前后串联的联想空间。
这种定时炸弹,都是埋得越久越说不清的——除非麹义先自乱阵脚,把那天收到过诸葛斥候射过来的箭书的心腹都杀了灭口。但如果他真这么做,诸葛亮会很乐意看见,再立刻用后招陷害麹义的时候,绝对能让麹义百口莫辩。
何况操作越多,出错概率也越多,谁知道麹义有没有把握一次性杀光?万一有漏网之鱼,或者消息有扩散,杀了一批知情者后,剩下的个别生还知情者只会愈发狗急跳墙反咬。
麹义这颗定时炸弹,是怎么都不可能彻底排毒排干净了。
整整五十多天,袁军在河北的二十五万人,因为后勤的迟缓低效、加上士兵冬天野外执行巡逻驻防任务需要消耗更多热量抵御寒冷,食物消耗速度超过规划预期,结果导致相当一部分士兵连顿顿吃饱都做不到。
上面分配军粮都是按规划的,不知变通,也没条件变通,结果就是谁执行巡防任务多谁饿得快谁自己扛。将领也没办法,就把嫡系部队尽量留在城里猫冬,把任务交给非嫡系不受待见的人执行,结果导致非嫡系部队愈发压着怒气不敢发泄。
或许有人会奇怪:河北平原如此富庶,邺城和河内存粮如此之多,怎么会让前线不足呢?
事实上,后方粮食确实很多,但是通过壶关等处走山路往前线运的运力不够。尤其是腊月的时候抢运是按计划消耗量运的,之前没想到冬天要在上党多驻扎十万正规军。后来发现超耗不够吃,已经是正月里、壶关道都彻底被冰雪封了。
而这时候,或许又有外行会奇怪:一定要在上党以守势驻扎那么多人吗?而且是在补给那么艰难的地区,不打仗干耗着?
这就涉及到关羽诸葛亮之前营造出来的态势、对袁绍军上上下下有识之士的心理诱导了——如今的局面,跟五百年前的长平之战,已经是相似到极为神似的地步了。
对历史了解不深的读书人,或许只知道“秦把韩国打成两截、导致北边与韩国本土断开成为飞地的上党投降了赵”。
但事实上,这里面还有一个更致命的细节,那就是上党投赵之前,“秦将韩国截断”的战役,正是“野王之战”。
历史上战国后期,黄河以北的河内、到黄河以南的成皋、中牟等地,原先都是属于韩国的领土。秦军在长平之前,正是攻破了野王城,才宣告了韩之上党与韩本土隔断的。
因为野王城是丹水沁水的分叉口,这座城丢了,就意味着上党作为丹水流域的一个郡,失去了连接黄河流域一切其他地区的水上交通。如果有野王,上党的补给运输成本能比走壶关翻太行山便宜至少二十倍。
所以历史上上党一开始才是韩地而非赵地。上党和韩地的交通成本低于和赵地交通成本二十倍。赵不得河内而单独持有上党,是非常亏的。
汉军学秦军拿了野王,等于是让上党的十万人的运粮路途损耗,提高到相当于“走黄河水路用船给两百万人运粮”的损耗了。
那么大的损耗,按说正常情况下总该逼得袁绍下死力气猛攻夺回野王了吧?拿下一座不算坚固的小城,就能减少“相当于黄河水运给一百九十万人供粮”的损耗,怎么看都很划算,哪怕死几万人也是值得的。
可袁绍不敢,问题又绕了回去:长平之战已经给赵地军阀下了一道士气人心极为压抑的历史教训,稍微读过书的人都会产生不好的联想,联想到“进攻必败,进攻就是赵括。死守相持才是廉颇”。
人心士气如此低迷不可用,谁敢主动进攻?所以,袁绍为了维持人心,维持那个内心神秘主义的“天命”加持,也要顶着后勤压力先证明“我不是赵括,我的路子跟赵括绝对始终截然相反”。先把“天命”立住了,才能谈打仗。
用兵之道,首在攻心,下政攻城,此之谓也。
整整五十多天,袁绍就这么被耗着,指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的正确。
……
当然,袁绍在这五十多天里,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因为前方的部队被歼灭了好几部,他不得不趁着冬季农闲,让负责后方工作的监军、谋士加快征兵进度,强征新兵加紧训练,试图填补一部分缺口。
毕竟,如果没有在之前一连串战役中损失掉五万人的话,这个冬天,在河北战场袁绍本该是用三十万人对付刘备十五万的,开春后形势会更加有利。结果硬生生被关羽和诸葛亮压到了二十五万打十五万。
此外,说句题外话,袁绍此前虽号称四十余万战兵,但是在河北战场能投入的,也就是三十万了,被歼灭到只剩二十五万,一时也真没后备队可以抽调上来。
主要是剩下的十万人里,黄河以南与刘备接壤的司隶地区,怎么着也得至少留七八万人,这些人要驻防从雒阳到许昌的绵延战线,绝对不能再少了,否则那两个边境接壤郡也有可能出事。
跟雒阳和许昌袁军对峙的,是刘备阵营一方驻扎在南阳宛城的高顺。本来197年秋天的时候,高顺承受的压力还要大,尤其是秋末孙策刚对李素动手、导致李素把荆州军大部分主力都抽去南线了。
当时黄河以南袁绍的前线常备驻军一度是超过十万人规模的,甚至还一度袭扰了高顺防区的南阳郡鲁阳等县,一如八年前董卓驻雒阳时、派西凉军反推关东联军时的态势。
好在关羽和诸葛亮的强势战果,让袁绍军在黄河以南的强势只维持了不过半个月,然后雒阳许昌的总兵力就从十几万被抽调到只剩八万。
一度易手的河南尹与南阳交界山区隘口县城鲁阳,也在当年十一月底之前,被高顺重新收复。所以雒阳和宛城之间地区那点军事摩擦,最后等于是没打,袁绍一开始稍微往南推了几个县,很快高顺又推回来。
这一切,都注定了袁绍必须在这个冬天加快征募和训练新兵扩军的工作。
……
扩军工作一开始是交给头号谋士沮授干的。但随后有其他谋士诸如许攸田丰谏言,说注意到前方将领麹义、张辽文丑不合,之前他们有“互相见死不救”的恩怨,还有一小撮流言攻击那些将领中某些人可能通刘备。
必须借助威望够高的沮授,到军前督军诸路,安抚众将。
所以,统筹后方征兵的工作,沮授只干了不到二十天,干到197年年底,就被优柔寡断的袁绍又调职了。
袁绍给沮授加了司空头衔,与刘备那边的李素一个级别,让沮授亲自去前线怀县坐镇、节制协调诸将,顺便监军。
沮授走后,袁绍把后方协调一切扩军、军备后勤的工作,交给审配总揽——在这个决策上,袁绍倒也没有犯浑,算是人尽其用。
因为袁绍知道许攸虽然是自己帐下仅次于沮授的第二号谋士,但许攸这人性情贪鄙,又只擅长出谋划策,而不擅长具体钱粮征兵等施政。不如让治民征兵有一套的审配来干。
审配此人私德比许攸好得多,也不怎么贪腐,还嫉恶如仇打击舞弊,忠诚度也绝对可靠。虽然没什么奇谋,做堂堂正正的种田规划征兵统筹还是很好用的。
但审配此前职位太低,为了方便审配开展工作,袁绍就给审配大司农头衔、录尚书事,兼领内廷的尚书户曹、兵曹。
大司农不值钱,只是清贵。九卿制度到汉末这个时候,已经渐渐形同虚设了,要掌实权还得多录几个尚书事。
所以,审配升官真正让人嫉妒的点,就在于袁绍让他同时录了中央级别的兵户两个曹的尚书事,实权大增。
许攸听说之后,据说暗地里也是气得不行:这可是袁绍幕府中最肥的两个缺了,能兼管法外加税、向地方摊派军饷征收,还能负责军需调度供给。
要是让许攸及其家人子弟多掌握一点这方面的差事,许攸能贪到多少钱呢!富可敌国都有可能!
现在,他虽然挂着袁绍第二号文官谋士的名头,却只是虚职名分更高、地位清贵,钱和待遇方面的实惠没捞着。
许攸对审配的忌恨和矛盾,也愈发深刻了。不过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很和谐,两人见面都是笑嘻嘻寒暄一点看不出矛盾。
但不管怎么说,袁绍阵营内部的矛盾虽然在积累,但随着审配扎扎实实全盘接手了军备军饷和扩军的工作之后,短短一个多月里,袁绍军倒也勉强继续深挖战争潜力,把前线的损失稍稍找补了点回来。
随着双方相持进入198年2月,南方战线传来的“孙策在沙羡-赤壁之战中被李素击毙”这一重磅消息,才算是震惊了河北对峙的双方。
无论是刘备关羽诸葛亮,还是袁绍沮授吕布,都第一瞬间心中凛凛,意识到新的一颗足以拨动大势的沉重筹码,落到了“天下”这座天秤上。
——
:总算是把南北两线的时间线弥合上了……明天李素就能重新出场了,至少是远程出场。怕大家忘了,提醒一句。书里的时间线目前是198年的2月份,南北都是。
比原计划多用了整整四天八章弥合时间线,这段时间成绩不好我也认了,有心理准备的,毕竟没有主角
正文卷第616章战略挺近
正文卷第617章即将到来的春季攻势(两线时间线吻合)[2]
小说推荐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历史分类某“白金大神”因读者打赏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绉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注:三国智商爽文,口味比较带劲,不喜勿入,不喜勿喷
青芷町兰
已完本
最新章:
正文卷第385章刘备死,大结局[2]
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意外身死,本以为自己应该万事俱灰了。却只因为他是刘备的直系后代,让刘备那个早夭的长子刘封找了上门来,让他代替自己而继续在三国时代以儿子的身份和他的三十三代祖先刘备一起打天下《三国演义》上说,刘备初次登场时二十八岁,如果这个时候他有一个十岁儿子,那么,三国的历史又会怎么书写呢 请大家拭目以待
温陵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一个沙场获奖感言
忽悠六百年从穿越开始
本想平凡的做个打工仔,奈何机缘巧合之下,一场奇幻的冒险就此展开。可以看到古代文明的缩影,可以领略异世大陆的地理人文,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饮酒先生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187章四害
神豪从游戏暴击开始
【叮!恭喜宿主被超级神豪系统选中【因宿主热爱电子竞技,将获得原始天赋:游戏暴击】一局游戏获胜后【叮!宿主在本场游戏中获得了胜利,成功触发游戏暴击天赋【暴击奖励正在计算:游戏难度SSS级、宿主表现SSS级,综合评价SSS级,获得至尊宝箱*1】宝箱一开,黄金万两!宝箱再开,已成大佬(新书发布,跪求收藏与
忽悠小半仙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362章:吾本良人
三国之刘备军师
大厦将倾天地乱,汉失其鹿天下逐。群王并起谁为帝?昭烈中兴承大统。重温热血三国,顶级谋士对决。且看陈逸如何辅佐刘备,中兴大汉。公布书友群啦:68801897作
轩逸
已完本
最新章:
第七三八章大结局【终】
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
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所以,答应我,这辈子再也不当别人的舔狗了,好吗
故园三千里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四九四章大郎,该吃药了[2]
三国:刘备帐下,朝九晚五
“大哥,不好了,吕布那厮又杀过来了“大哥,没事了,汉明出手了,吕布马又没了“大哥,不好了,袁绍派文丑率大军来攻打我们了“大哥,没事了,汉明他…正领着文丑大军在跳广场舞呢“不…不对啊,酉时了,汉明要下班了”刘备?汉末乱世,自从有了一个名叫秦耀的大佬,画风一下子变得不对了。饭桶典韦:每天只想跟着大佬干饭
槿煜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一百四十七章:不破不立[2]
三国之刘备复汉
写完上一本《代魏成蜀》之后,因为工作原因,我停了一年多,没有写。今年工作又见清闲,所以有时间重拾写作。便与责编长河商议,准备开新书。长河桑建议,继续写历史类的。思索良久,我决定还是穿刘备好了。没有与长河桑商议,便开了这本书。开书的初衷,主要有两点:第一点,穿越的方式改成了变相穿越—由别人穿越,然后引
一杯清茶苦咖啡
连载中
最新章:
第399章姜维遣使退藤甲,关公连克西路关
三国忽悠记
彭羽少时,偶遇一僧,僧断言:此子30而立,欲为帝王不易,称孤道寡不难。言毕离去,不知所踪。众人甚奇之。30岁后,落魄无名,偶回故地,回首往昔,长笑不息,笑止凄怆曰:一事无成,妻离子散,孤家寡人,果然称孤道寡也…其实彭羽也算一个名人,至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确切的说虽然你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你一定
赤兔方天吕奉先
连载中
最新章:
第0583回:四分五裂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