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让人生更完美》正文2巧妙地影响,上司的方法

沟通让人生更完美最新章节目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与他人的谈话来获取信息,并使处理事情的行为更有秩序、更有效率,更能够在这个充满合作的世界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你可以深入地想一想,你所有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是不是都因为别人接受你才产生的?而不掌握说话和做事的艺术又岂能轻而易举地让他人接受?
    那么,在职场上,怎样说话和做事才容易让上司接受呢?
    一、先说说话
    一个小孩对他爸爸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爸爸,我是谁?我的身体里面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于是,他的爸爸不得不换一种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你去树上摘一个果子来。”
    孩子跑过去,他从树上摘下一个小果子。
    父亲问:“它是什么?”
    孩子说:“是果子。”
    父亲说:“把它切开,看看它里面是什么?”
    用力切开后,孩子说:“有很多小种子。”
    父亲说;“选出一粒种子,把它切开,再看看它里面是什么?”
    孩子说:“什么也没有。”
    父亲说:“这棵大树就是从这个“没有”里长出来的。你也一样。”
    那个男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几天以后,他又来找父亲,他问:“‘没有’是怎么和大树混在一起的呢?”
    这个孩子太聪明了,父亲不想骗他,但是这样深奥的问题怎样回答呢?
    父亲想了想,说道:“你去拿一杯水来。”
    孩子拿了一杯水。
    父亲又说:“你去拿一点糖来。”
    他拿来糖,然后父亲说:“把它们放在一起。”
    糖在水里溶化了,父亲说:“现在,你能把糖和水分开吗?”
    孩子说:“不能。我连糖跑到哪儿去了都不知道,怎么能把它们分开呢?”
    父亲说:“你试试看。”
    孩子往水里看,但是他看不到糖,因为它已经溶化了,孩子摇了摇头。
    然后父亲说:“你尝一尝。”
    男孩尝一口,它是甜的。
    父亲说:“就像这样。你也许不能决定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它们彼此交融,就像水和糖一样。你可以尝一尝,然后你就能知道水里面有糖。”
    这位父亲面对他有些懵懂的儿子的提问,用如此巧妙的话语将如此深奥的道理浅显地表达出来,使孩子能够清楚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可以说是很会说话了。
    任何人都需要说话的技巧,但这些技巧不是你一天就可以学会的。尤其是在职场中面对上司时,你的语言词不达意或离题万里,往往会引起上司的反感,他也会对你的本身能力有所怀疑,这样对你的前途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一旦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能够更充分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且能够给予他人所需要的信息,也能获取和评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面对能对你起决定作用的上司,掌握好说话的技巧就尤其重要了。
    在职场上,要想掌握与上司说话的成功技巧,你首先要从做一个好听众开始,因为沟通是双向的。以下4个方面应引起你格外重视:
    (一)全面而准确地领悟上司发出的信息
    任何人讲话都希望听众专心致志,而在听他人讲话时的三心二意或心不在焉,往往是造成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上司在工作中是你的领导,不管是出于他的本能意愿,还是出于你礼节性的常识,你都应该给他营造一个令他满意的讲话环境――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也就是说在上司讲话时,你要目光与他对视,适时地点头或回应他,让他感觉到你是在认真听他讲话。
    准确接受信息的第一步是,关注讲话者,让对方陈述。此时你最重要的是专注地倾听,而不是假装注意。要把上司所讲的内容、感觉和深层意思都完整地立体地听进去――用你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听、去感知、去领悟。
    准确地接受上司所发出的信息的关键是让上司有被尊重感,让他觉得他讲的内容很重要,很值得下属用心灵来关注其讲话的内容。
    如果上司讲的内容引不起你的兴趣,致使你的注意力分散的话,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改进自己集中注意力和关注对方陈述的能力。比如通过改善环境,调整心理、生理及言辞行动等方面去提高倾听的能力,从而准确地接受上司的信息,并让他从你这个听众身上获得满足感。
    、创造合适的环境――避免噪音以及分散你注意力和影响交流效果的各种障碍。
    、身体的参与――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面对讲话者,点头或适当地加以评论,以显示你一直都在跟随着谈话者的思路。身体轻轻地向后倾斜以表示你对讲话内容感兴趣,而不可交叉双臂翘着腿。只有如此,才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并鼓励讲话者给予你更多的富有成效的信息。因为他感觉到了他已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并且更加愿意滔滔不绝地陈述,以显示出他给大家的建议和意图是何等重要,他的口才是何等高超。
    要记住,你是为了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倾听。并且在倾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上司的动机、个性、脾气、听出隐藏在词汇后面的深层次含意。
    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讲话者,是你全面准确地领悟上司信息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听上司说话时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定要表示你的认同感。
    当上司正在讲话时,运用认同技巧可以表明你正在聆听,并表示希望他们继续讲下去。换句话说,用点头,附和声以及其他肢体语言对讲话者(上司)表示认同。
    、不要吝啬重复。
    做出积极倾听的应答――重复,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上司要表达的意思或感觉表述出来。
    、适时予以沉默。
    当你做出积极的应答后,停顿一会儿,让上司能够有时间思考你所说的话,并决定如何反应。因为积极倾听的应答会激发出对方更加深思熟虑的反应。这可能需要几秒钟来反应,所以要有耐心――适时地沉默一下。
    (三)自己陈述时要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
    及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准确地掌握自己的信息,适当地检查自己的理解,这样才可以使沟通更利于朝着你的方向进行,上司才会更好地接受你的意见或采纳你的建议。
    很多人在企图让上司接受自己的时候,经常超越沟通过程,而直接进入结论来结束双方的谈话。但由于从谈话开始就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和思想,因而就经常导致他们得不到所希望的结果。他们在浪费了上司时间的同时,也消磨了自己和其他人的耐力,同时也会招致上司的反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在沟通开始前,你对自己如何开场有一个很好的计划吗?
    、如何做好“开场白”这篇文章。
    万事开头难,如何在上司面前水到渠成地说出自己的第一句或前两句――开场白呢?无论你现在多么忙碌,都不应忽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完全应该花几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我的开场白该如何开始呢?经过思考和事实你将会发现,这反而会使交谈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这样与上司谈话的效果也会出乎意料的好。
    在设计自己的开场白时,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沟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这场对话?
    在搞清楚了这些之后,谈话便可以正式开始了。当然,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问开放式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你提出的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那么,你只能得到较少的信息。人们通常在回答这些封闭式的问题时,总用“是”或“不是”简单地来表述。封闭式问题对于寻求事实,避免又提出来一些罗嗦问题是有帮助的,而对全面考虑问题则毫无用处。
    你需要关注的是,开放式的陈述句式没有固定的规则。虽然不一定要以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怎么样来开头,但一定要尽量避免对上司采用“为什么”的开始方式,比如:“你为什么那样做?”对这类问题上司往往会产生一种防御、厌烦心理。
    另一点就是表达能力的培养了,而完善的表达能力在三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让你更容易被上司接受。
    其一,它能帮助你沿着谈话的主线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而不转移话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避免紧张。
    其二,它能帮助你找到和上司谈话的有益切入点和共鸣点,使谈话顺理成章而又亲切、自然。
    其三,它能帮助你有效地传递信息,避免刚说出几句话就使他人产生防御心理,而忽略了你要讲的主要内容。
    其实,对于开场白,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1)你的表达可以用一幅画来构造。第一句话意味着交流的开始,应该表达什么,不应该表达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主要的东西,一幅画的结构可以引导他人(上司)抓住画魂,而我们表达可以引导他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交流的主要部分(主要部分是有限的,其他的则相对地不那么重要)。
    (2)你需要确认的是表达能力的技巧,它需要你经常地去练习使用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当你运用表达技巧开始交流时,可以略微停顿一下,观察对方的反应好坏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
    、把握好最恰当的词汇。
    (1)词汇的运用一定要有目的性。在实际运用中,任何谈话的内容都远比你所用的词汇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词汇不重要。所以你一定要明白自己所运用的词汇必须要为谈话的中心服务。也就是说,你说话时所运用的词汇,不论是积极的或是抱怨的,中性的或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清晰的或是模糊的,礼貌的或是富于挑战性的,都应以你的目的为出发点。切忌不要使用那些无思想、无意义而仅仅是习惯的词汇,这样一来只会令听者兴味索然,更不会接受你了。
    (2)中性词汇可使表达更理智。任何人对于有用意的、情绪化的词汇或具有否定含义的短语以及充满敌意的腔调的反应,与中性的、重事实的或描述性的词汇以及友好的语调的反应截然不同。前者可能激起防御、憎恶,甚至敌意、导致一场冲突,而后果通常让人注意倾听,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