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百九十四章坐断东南战未休(十六)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在签收过了物资。
    等送物资的队伍走了之后,高杰才站在士兵们的前面训话。
    准确的说,也不是训话。
    只要交代清楚了,将要面对的敌人都有哪些,至于什么牺牲了之类的屁话,这些年轻人可都听不进去。
    他们是来打仗的。
    是来赚取军功的,以后也是要成为将军的人,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牺牲就给吓住了。
    当然。
    同时也是在保卫大明,保卫马兰峪后面的那些柔弱的百姓,其中有他们的的亲人,也有他们的财产。
    “好了多余的话,本尉长也就不多说了,训练你们也是每天都在进行,现在就入关,各自在自己的将官带领下,做好防务工作。”
    高杰眼中兴奋,心中豪气顿生。
    他总算只是知道了李过站在军队之前训话的感受,也总算是知道了,为何那么多人想要去做大将军。
    真的是太过瘾了。
    “参谋们已经给诸位规划好了防务位置,所有将官,可以前去咨询自己的去处,若是有疑问,可以在衙署来找我。”
    高杰还得分配好运送过来的物资。
    然后让人给满桂送信,说明现在马兰峪的情况。
    关外。
    八月的烈阳,猛烈的照在大地上。
    草地上的绿叶,耷拉着叶片,只有最繁茂的地方,才会不惧阳光。
    满桂带着的骑兵,已经巡逻出去了三里地之外。
    “尉长,明明是咱们的马兰峪,为何要让给一个外来的毛头小子?”
    其中一人猛甩了一下马鞭,让战马加快了一点速度,刚好赶上走在最前面的满桂。
    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在大嗓门之下,不但满桂听得清楚,就连后面跟着的那些骑兵们,也有都听得清楚。
    “你觉得,让高杰带着你们出关巡逻好,还是我带着你们出来好?”
    满桂只问了一句。
    就让跟上来的那人闭嘴了。
    他们是从袁崇焕的手中,倒腾到了满桂的手中的,原以为自己都是一些弃子,谁知后面的变化,让他们自己都是瞠目结舌。
    从而对于福祸相依这一句话理解的更深了。
    “看看,你们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又为何偏偏看不上人家高杰呢?要知道人家打仗的次数虽然不多,可也是凭借着军功升上来的。”
    满桂一边说着,一边扭头看向了,追上来的这名亲卫。
    “还是说,你们看人家年轻,就觉得德不配位?自己不敢上去说话,就要怂恿着我上去和人家干架?”
    满桂的话,让身后的亲卫们,一个个的低着脑袋,不敢看曾经的总兵,现在的尉长大人。
    “收起你们的小心眼,现在的皇上可是很重视军功的,只要你们立下了功劳,着这个尉长你们也不是不可以坐,就算是将军,也不是不可以想一想。”
    仗还没有开始打,自己的队伍中,就有人想要耍小心眼。
    这可是在断他的前程。
    容不得他不生气,真以为还是以前的朝廷不成?
    时代变了。
    早在当今的皇上登基之后,这片天就变了。
    朝堂之中的那么多大臣们,还在抱残守缺的时候,就被踢了出去,后来者却还是不长记性,又被踢了出去。
    这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
    怎么就是有许多人想不明白呢?
    “现在分开巡逻,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开始,每一位尉长,带一队人,两刻钟之后,在这里会合。”
    满桂没有在继续多讲。
    点到为止就好,至于听不听得进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前程,还是要自己去努力的。
    而且现在的努力,是真的可以兑现的。
    要是自己想要断了前程的话,也就不要怨恨旁人,他这个尉长不是下人,什么事情都要操心。
    **
    大军行走在草原上。
    本没有路,硬生生的踩踏出来了一条宽广大道。
    林丹汗带领的队伍在左边。
    皇太极的就在右边。
    若论军纪,还是皇太极略胜一筹,林丹汗的蒙古兵,虽然也一直都在训练,可到底是不如皇太极的出色。
    其实在以前,皇太极也是不将讲究队列队形的。
    毕竟曾经,也是把大明排列整齐的军队打的抱头鼠窜,强者自然就不会去认同弱者对于军队的训练方法。
    可在大明的火枪兵之下,接二连三的吃亏。
    而且发现大明的队列队形,比原来的更加严整肃穆,皇太极才下令开始全面学习的大明的训练方法了。
    火枪兵暂时弄不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就先从队列训练开始,以后拿到了火枪,也就能够立刻使用上。
    “行军这么整齐,有什么用?打仗还是要看军队的战斗力。”
    林丹汗见到皇太极的队伍,整齐的样子,心里有事嗤之以鼻,他们的蒙古兵,曾经也是这样的严整。
    可在面临当时还叫做后金的努尔哈赤时,该失败的还是得失败。
    没有任何的悬念可言。
    到后来,就再也不去追求队列训练了,而是看作战勇不勇猛,出兵迅不迅捷。
    另一边的皇太极见到了林丹汗的蒙古兵队伍,却是微不可查的嘴角露出了不屑之情。
    “蒙古人看来是不足为虑了,林丹汗以后也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了。”
    士兵的勇猛是一方面,对于这样的队列队形的训练,如今的皇太极也是看出了其中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让整个指挥作战的方式,更加的而灵活,也更加的快捷。
    相对于蒙古兵,已经丢掉了曾经的荣耀,现在更是丢掉了训练强军的方法和心思,以后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自己的敌人。
    两个手里之间的最高首领。
    心中的想法和看法都是大相径庭。
    其实谁对谁错不知道,只有打过了才能够清楚当中的优劣。
    两拨人,一连走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太阳已经西斜了,才在一块平整的地方停下来安营扎寨。
    一张巨大的帐篷。
    那是林丹汗的帐篷行宫。
    皇太极住惯了屋舍,所以属于他的帐篷并不大,每一次两人会晤的时候,都是在立东南喊的帐篷之中。
    “从这里则么么就要分开了,你们熟悉马兰峪,可我们蒙古人对于居庸关更加的熟悉。”
    两家同时攻打大明,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可到底从哪个方向开始攻打,就是各自的首领说了算了。
    重要的是皇太极和林丹汗,都怕对方给自己下绊子。
    要是死磕大明,虽然赢得了最后的战斗,可利益怎么划分?
    损失最大的哪一方,是不是就要被转过头来的盟友给吞掉?
    原因各自都已经想好了。
    “最见不得盟友受吃亏,必须扶持一把。”
    皇太极给代善事了一个颜色,代善就掏出了早就复制好的地图送了过去。
    “嗯,我们这边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马兰峪的地图,我还是要给你一份,要是你们在居庸关碰的头破血流,记得来马兰峪找我,报仇雪恨我们大清也是义不容辞。”
    没有图穷匕见的的勾当。
    生怕林丹汗误会,代善还特意的摊开来,正反两面都展示了一下。
    林丹汗示意自己的手下收下地图。
    “其实,居庸关的地图,我们也给你准备了一份,要是马兰峪这块骨头啃不下来的话,趁着牙口还行,也可以过来找我,分你们一点汤汁,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我这人就见不得盟友饿肚子。”
    林丹汗也不甘示弱。
    拿出早就重新画好的居庸关地图,让人送了过去。
    用同样的手法,正反展示了一下,免得皇太极害怕不敢收。
    两人口中说着盟友,还没有开始进攻大明,就已经明争暗斗开来了,若是同时攻进了大明,要是两人相遇,怕不是脑水都要打出来不可。
    林丹汗和皇太极两人无话可说。
    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为了祖宗的基业。
    一边合作着,一边又在互相防备着。
    只要有一方漏出了破绽,或许此刻就不是先攻打大明了,而是要立刻分出胜负生死,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动作。
    一个时辰之后。
    埋锅造饭结束,急行军之后的体力也都恢复了过来。
    没有号角响起。
    那玩意只有在正面对敌的时候有用。
    现在他们是潜伏过来搞偷袭的,没必要提醒大明的守军。
    两波人马,分开了草原海浪。
    “可汗,咱们去攻打居庸关,为何要告诉大清的人?”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就是告诉他了,又能怎样?他们敢来吗?”
    “那为何不攻打离着马兰峪最近的古文口?”
    “你也知道离着马兰峪最近,要是咱们正在攻打大明的关卡,黄太极从背后偷袭咱们怎么办?”
    “还是可汗想的周到。”
    另一边分开了的皇太极,看了一眼林丹汗离去的方向。
    发现真的是要去居庸关,心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想法,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杜度。”
    皇太极喊道。
    “臣在。”
    杜度跃马而出大声的回应道。
    “你带领一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马,去攻打喜峰口,我记得你上一次就是在喜峰口被拦住了,这一次希望你能够把失去的在捡回来,能不能做到?”
    皇太极并不是只攻打马兰峪。
    他的想法就是,两边都要打,最好能够牵制住大明的有限兵力,只要任何一个口子被打开,入关之后得到的东西,都是值得的。
    这一次他想要抢的就不是金银了,而是那些技术。
    只要抢到了任何一门技术,无论是火枪也好,还是制造卫生纸,香皂,肥皂的那些技术也好,前者是武力的保证。
    后者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臣,定能一雪前耻。”
    杜度就差拍着胸膛保证,绝对没有问题了。
    当年在喜峰口可是一败涂地,而从那时,就开始了他的常败生涯,最惨的就是在京师脚下。
    那一次真的是损失惨重。
    差点就回不来了。
    于是点起一万兵力,告别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