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百九十三章坐断东南战未休(十五)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陈士达的多思多虑,不是没有道理。
    历史上因为面对熟悉的人,从而没有防备,被骗开城门的人也有不少。
    不过在见到王冲之后,虽然心中还有着各种疑惑,却也没有想过会是旁人假扮的。
    南关城门下面,黑压压的差不多有上万的士兵,他手中只有一千人,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至于王冲说的来此支援居庸关,他也只是半信半疑。
    居庸关已经很久都没有遇到战火了。
    每天不过是打开城门之后,有数量不多的当地百姓出去放牛,放羊,又或者去往宣府镇做点小生意。
    就说不知为何,这一段时间,大明出去的百姓,在宣府镇做生意的时候,好了许多。
    不但没有了随时可能遇到的欺凌,当地的一些蒙古人,也有客气了几分。
    百姓们不知道的就是。
    如今的大明厉害了,强大了,做许多事情的时候,最起码在明面上都得过得去。
    免得迎来大明官员的问话,虽然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大多数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可这一次不行。
    原因为何,许多人还都不知道。
    或许只有已经带兵打算攻打大明的林丹汗心中清楚,那是为了麻痹大明,好让大明放心蒙古人是很安分的,不会做出有损大明利益的任何决定。
    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关隘所建石门如台,其下穿以梯形园劵道。雕饰繁缛。门道两笔浮雕四天王像及各族文字经文咒语等。
    王冲就被迎入了关内衙署。
    居庸关,他只在地图上看过。
    到达此处还是第一次,由于天色已暗,来不及观看一些重要的设施。
    在简单的布置了一些防御措施,就在陈士达的陪同下,继续商量着如何才能够用一万一千的兵力,防守住即将到来的二十万敌人。
    “难啊,要是物资充沛的话,能够多坚守一段时间,不是下官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兵力太少是个硬伤。”
    居庸关的地域,对周围的地利描述的更加详细。
    当年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现如今已经成了最坚固的一座关卡。
    早就没有敌人的任何一处漏洞可钻。
    “物资会有的,洪将军已经从辽东的锦州城,回到了蓟州城,正在运筹帷幄这件事情,不过陈大人也不要过多的忧虑,不管是林丹汗,还是皇太极,想要进攻大明,也不是一股脑的把所有兵力,都用在了一块地方。”
    王冲和洪承畴,如今就是在赌。
    赌林丹汗和皇太极面和心不合,根本就没有办法集结起来所有的兵力猛攻一处,毕竟两个势力之间的仇怨,也不是一时半会真的能够放下的。
    为了入关之后的利益分配,也会选择分兵。
    到时候,若是居庸关被攻击的话,他们面对的也只有十万兵力而已。
    只要在城头上,杀伤敌人的一成兵力,就能够打击士气。
    消灭两成兵力的话,士气就会继续下跌。
    等到损失了三成兵力,就是他们防守胜利的关键时候。
    而在此之前就需要,迅速的以最大的可能,倾泻所有的火力,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到最大的攻击力度。
    “城中还有多少炸药包,多少手榴弹,多少枚炮弹?”
    王冲细细的琢磨了一下,杀伤力最大的就是炸药包和手榴弹,火炮也能够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真是的伤害,由于火炮的基数太少,根本就形成不了火炮的火力网。
    这一点是他从皇家军事学院借道的军事教材上提到的。
    他还年轻,虽然是卫武军的将军,在之前也不可能把他派出去,可有备无患的钻研一二,还是可以的。
    如今就刚好用上了这些知识。
    “炸药包只有三百个,手榴弹五百个,炮弹多了一点,有八百枚。”
    这些物资,陈士达每一天都要去仓库查验一下。
    万一有那个贪财的混蛋,在他不留神的时候,赶出了倒卖物资的举动,突然遇到强敌,就抓瞎了。
    所以对于这些物资,他心中清楚的比管理长裤的人都记的清楚。
    “少了,就不知道过几天,会运来多少。”
    王冲蹙眉。
    眉心中都皱起了一道竖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兵力不足,就是战备物资也不足,真要用长枪互相对刺,那损失可就大了。
    “提供火枪的弹药还有多少?”
    “一万发弹药,这些物资都是按照一千人的兵额配给的。”
    陈士达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一千人要是使用这么多的物资,肯定能够打很久才能够消耗完毕。
    可要是上升到一万人,只一轮放枪,然后就没了。
    而两人的谈话,说到这里,陈士达也就更加放心的把居庸关交给王冲了,能够为了居庸关的安全竭尽全力的人。
    那会是骗人的骗子。
    即便是骗子他也认了,只要能够保证居庸关还在大明的手中就成。
    “军粮的储备应该也只够一千人使用吧?”
    王冲一开始问的都是关于武器和消耗品的问题,这次问道粮食,也是因为他来的时候,只带了一点行军粮。
    既然敌人已经做好了全力进攻的准备,他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陈士达尴尬的搓了搓手,没有说话,却已经胜过了千言万语。
    “一千人一年的粮食可不够用。”
    王冲在地图上,在此查看了起来。
    要是粮食不够多的话,他就要另立打算了,少不得出关去打一打蒙古人,牛羊这种事物,蒙古人吃的,大明人也一样吃的。
    就是他手上的骑兵没有多少,形不成军势就很难击溃敌人。
    别到时候陷入在了关外,麻烦可就大了。
    到现在为止,大明的火枪兵和建奴们已经打了好几次硬仗,即便是有人牺牲,火器也没有落入敌人的手中。
    若是因为出关打劫,而深陷敌营,估计用不了多久,蒙古人也就会有了和大明一样的火枪了。
    往后的战争,就更加的不好打。
    牺牲的士兵也会更多。
    翌日。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
    王冲就已经带着陈士达和参谋们,到各个的险要地形查看防务了。
    “南关主城门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自地面计算高31.8米,瓮城西侧有瓮城城门通往关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
    陈士达每走一处笛梵个,就停下来介绍一下此地都有哪些重要的火器,又有哪些防守上的优势。
    “还有这里,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要是弹尽粮绝,需要刀剑作战时可将敌人诱入瓮城,主城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有“瓮中捉鳖”之意,因此得名瓮城。”
    “在瓮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关城的关王庙,在此之前,还有百姓前来上香。”
    一边走一边说着。
    王冲看着斑驳的城墙,仿佛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记载着每一次战争。
    外面就是敌人,而里面就是需要保护的大明百姓。
    心中想着:若是那一天,大明打出去了,消灭了蒙古人,没有了敌人之后,这一座居庸关还会不会存在。
    他要是真的问崇祯的话。
    崇祯绝对会像看傻子一样的看他。
    没有敌人了,不会设置一个景点?
    每一年单单来此旅游的人,就能贡献出来不少的金元好不好。
    虽然现在的大明,还没有所为的旅游业,可崇祯绝对不会把这样的一个名胜古迹给荒废掉。
    因为那是会被后世子孙们咒骂的。
    更何况,现在的居庸关,可是一道最好的防守敌人的关卡。
    “这里就是北关,北关与南关作用相同,呈长方形的瓮城上设有炮台,瓮城城门朝向北侧,北瓮城中建有北方镇守大神真武庙,庙内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火炮都是崭新的火炮。
    道院设计,兵工厂出品,性能和威力毋庸置疑。
    站在火炮旁边的炮兵,一人身上挂着望远镜,这人是随时可以因为距离的角度调整火炮参数的人。
    而这样的人,是需要懂数算才成的。
    另外两人则是身强力壮,随时要为填充炮弹做准备。
    王冲看罢火炮,心中就觉得,往后可能就是火炮的天下了,常听皇上说: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一点如今的所有将官们都是认同的。
    只要火炮的数量多起来,真的可以把火炮当成火枪来使用,在几里地之外就能够迅速的打击敌人,火枪再精良,也没多大的用处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多在收尾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
    突地,他看到了离着火炮不远的炮弹箱子,心头就是一跳。
    “你是什么时候来到居庸关的?”
    王冲问的是挂着望远镜的主炮手。
    主炮手一愣,迅速的行礼道:“回将军,我是崇祯三年的兵,昨年八月份来此的。”
    “哦!这样啊,你有多久没有回到军事学院了,还有就是最新的火炮使用手册,你是什么时候拿到的?”
    “没有军部的命令,我们是没有机会再次回到皇家军事学院的,还有就是火炮的使用手册,最新的是崇祯三年十月份拿到的。”
    “嗯,现在最新的火炮使用手册上面说了,必须把炮弹和火炮分开,为的就是避免炮弹因为失误发生爆炸,引起更大的灾难。”
    王冲提点了一句,虽然敌人不可能也使用火炮打到这里,可该有的防患绝不能少。
    “遵命,将军。”
    主炮手一怔,心中思索了一下就知道,他拿到的火炮使用手册已经过期了。
    而现在最新的,还没有拿到手。
    刚刚王将军之所以这么问他,也是要避免不教而诛,毕竟一个不知道着他规则的人,做出了错事,也是没有办法的。
    “对了,一会你们去一个人,给另外几位主炮手也说一下注意事项,打仗是要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