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百章几时重(二)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厅之中的气氛一阵尴尬。
    没有人站出来承认那句话是他说的,更加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说是:捐赠就算了,那么多的火枪兵应该够用的话。
    孔胤植站的并不高。
    然而目光扫视之下,所有对上的人,都仿佛弱了一丝气势,不由的低下了头。
    “那么这件事情就说好了,见证从我开始,我除了那一万金元,再捐赠一千金元。”
    孔胤植张口就来,也不见吩咐,早就有管家,不知从哪里拿出了一个功德箱。
    看上面的灰尘,似乎刚刚才擦拭过。
    一些水迹都还没有干。
    “怎么?诸位既想要刘总兵保护,又不想出钱,那么就是想要出力了?”
    孔胤植寒着脸,目光每落在一人身上,那人的身体就是一抖。
    在场的这些官吏们忽然有些后悔把自己给送上门来,等着别人狠狠的宰上一刀,还不如学着其他的同僚,跑的远远地。
    大不了做一位富家翁也是不错的。
    至于衍圣公说的出力,他们根本就不敢去深想。
    从自身找原因,曾经他们是怎么对付那些不愿意出钱的百姓的,如今还在他们的身上,就是衍圣公如何对付他们的。
    办法总是惊人的相似。
    仿佛一个轮回。
    可结果就很残酷了。
    无外乎作为士兵,走向最危险的地方,又或者转运粮草,做着最苦最累的活,还要吃不饱肚子。
    延误了战机还会被就地执行军法。
    “我出十枚金元。”
    其中一名官员一手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手哆嗦着从衣袖中摸出叮当响的十枚金元,刚想要走出来放进去的时候。
    孔胤植斜着眼睛“嗯”了一声。
    这名官员身体一抖,险些倒在地上,面色立刻变得发白,那在手中的金元再也放不进功德箱。
    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那些同僚们,不是在低着头看着脚尖,就是在仰着脑袋看着房梁,仿佛这两个地方,真的有种巨大的魔力。
    让人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
    眼见没有人在背后声援,牙根一咬,眼中发出了一种狠劲,同时心中暗道:既然都想要看他的笑话,也都不想出手帮他,那么大家都被想要好过。
    “我出十枚金元确实太少了,仔细想了想,一千金元正合适。”
    一千金元是没有办法全部带在身上的,好在支票弥补了金元携带不方便的隐患,也代替了大明大多数地方的钱庄。
    说来奇怪,许多地方的官吏,只要贪赃枉法弄来的大批金银,都喜欢存在明庭宝行之中。
    似乎那个地方比任何地方都要安全。
    而支票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可以流通的大型货币。
    一张保存的完好无损的支票,在众人眼前亮了一下,毫无迟疑的放进了功德箱内。
    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到另一边,找了一张凳子坐下。
    仿佛在花了大价钱在看一场人间喜剧,而且各个的演技都很在线,最前面的那个功德箱,就更加刺眼了。
    佛门的东西,出现在了儒家的屋子里。
    不知是讽刺,还是这一代的衍圣公大才,想要把佛道教义也融入儒家的思想当中。
    此时其他的官吏们就傻眼了,原本以为可以逼着一人向衍圣公多要一点要求,谁知道是位损人不利己的混蛋。
    硬生生的把一个可以谈条件的开场局,弄成了大公无私的真正的捐赠活动。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开展什么慈善活动呢。
    其实不过是一群苟且的人,在拿着钱财买自己的命。
    孔胤植微微一笑的点了点头,这人干的比他想象中的好,事成之后或许会考虑着,还给他一些。
    至于其他人吗。
    那就不要想了。
    他已经仔细的算过了,每人一千金元,此地一共差不多有七八十人,最少也有七八万金元。
    简直比出门抢钱都来得快。
    要是经常能够来这么一手的话,简直不敢仔细的想下去。
    “看看这位才是把儒学学到了骨子里,视金钱如粪土,简直是我辈的楷模啊,大家可要好好的学习学习。”
    孔胤植拉长声调,不怀好意的看着剩下的人。
    只有站在一旁给衍圣公壮声势的刘泽清则是一阵不可思议,他贪污粮饷,多少年了都没有见天见到的钱财多。
    看样子还容易的不可想象。
    最后看向衍圣公的背影,眼神都变了,心中暗道:难道这就是千年世家的威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却不知道,还是他门外把守的那些士兵们的威势更大一些。
    既然有了除孔胤植之外的人做了表率,剩下的人想要少出一点也是不可能的。
    在每一个往功德箱中放支票的人心里,不但是在滴血,更是在暗中咒骂,然而他们却没有想过。
    若是当时在背后声援一下的话,那么事情的结局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捐赠的财物之后,所有人一颗都不敢停留的,飞快的带着自己的下人们出门了,仿佛身后有着恶犬,猛兽在追着他们。
    一刻也不敢松懈。
    “衍圣公果然手段高明,短短的几句话,就拿到了这么多的金元,都快要赶上金陵小半年的税收了。”
    宴会上,孔胤植下了血本的上了一桌孔府家宴。
    这一次的家宴更加全面,让刘泽清赞不绝口。
    “哈哈,都是圣人子弟,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必然都好意思读论语?”
    孔胤植觉得这样的事情还可以继续做下去,他突然发现,孙传庭带兵清理衮州,似乎也不是一件让他很难做的事情。
    在衮州许多地方的生意亏本了,却在这些官吏的身上全部赚回来了好几十倍。
    “那是,论语可是古今第一圣贤书,如今的大明,那个儒生不会念叨几句。”
    见识到了孔胤植的力量,刘泽清也就放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没了一开始的那种盛气凌人。
    “不知道总兵什么时候就能够把火枪兵训练出来?”
    对于练兵孔胤植还真的是门外汉,特别是新出现着这种兵种,更是见都没有见过,只是听说哪能想象的到其中的玄机。
    “不瞒你说,火枪兵的训练是很快的,只要火枪到位,只需要一天的摸索,放上几枪什么都懂了,这也是紫禁城内的皇上,为何能够迅速的拉起一支队伍的根本原因。”
    没有亲身试验过,那能够明白其中的诀窍,比弓箭手的训练还要简单,还要快速。
    可战斗起来的威力,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
    “好,那我就在这里预祝总兵武运昌隆了,干了这一杯,咱们就可以分了那些捐赠。”
    孔胤植为自己的聪慧而高兴。
    倒不是他不知道,得罪了衮州的所有官吏,回事怎样的一个后果。
    而是他认为,在孙传庭的压力之下,这些放不下富贵,放不下手中权力的人迟早会被拉去修路,还不如为了儒家的事业添砖加瓦的好。
    **
    有钱好办事。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在刘泽清的金元攻势之下,他想要的火枪也迅速的装备到了全军。
    此时的衮州。
    被孔胤植坑了一次的那些官吏们,做出了最后的一次疯狂。
    原本天高三尺的局面,迅速进行到了天高九尺。
    狠狠的搜刮了一次民财之后,官吏们不约而同的悄悄带着所有的家丁和家人,往金陵行去。
    路上一开始稀疏的车队,很快就成了逃难的浪潮。
    偶尔有遇到熟人,也都是冷漠对待。
    谁也不知道这些曾经的同僚,是不是会突然张开血盆大口,在半路上办他们给吞了。
    道路的拥挤,让他们的行进速度也进一步减缓了许多。
    而没了官吏官吏的衮州,孙传庭清理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少了扯后腿的人,又因为当地被搜刮的太狠。
    都在等着他的队伍到来,好进入工程队挣一点养家糊口的口粮。
    孙传庭的迅速推荐,就导致着李定国手下的官吏必须跟进,一连四天时间,都是在行进的路上。
    而那些县城的大门也都早就对他们敞开了随便出入。
    “事情不太对啊,怎么会这么顺利?”
    孙传庭找上了李定国。
    带兵打仗他很厉害,可对于治政就不行了,有着聪明人李定国在,他自己肯定是不会动半分脑子的。
    据皇上说:脑子用的多了,会掉头发的。
    他自认为还很年轻,可不能道最后脑门上已经没了一点头发。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那家寺庙跑出来的和尚呢。
    “你进军的速度太快了,还是缓一缓的好,你可能都没有看到,这些县城可都是穷的没有一块铜板了。”
    令李定国欣慰的是,县城之内只是缺钱,而不是缺粮草。
    虽然能够被审判之后,押去免费修路的人不多,这也给他省下了大笔的开支。
    所有的田产和房产,都在等着他发放。
    简直容易的,他都不清楚皇上把他派过来是为了什么?
    “会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衮州这些官吏,联合起来设出的计谋?就是为了让我的军队分兵,让你的手下分散在各个县城,然后在暗中各个击破?”
    孙传庭凭着经验,立刻就想到了这么做对他的影响会怎样。
    两万的兵力,随便扔进去一个大州,几乎在每一个县城都看不到几个人。
    “各个击破?击破了他们能够得到什么?现在咱们经过的每一个县城,可都没有几个铜板了,也不知道那些人用的什么手段,居然会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教出自己的财物。”
    李定国想不通,其实说的明白一点,也很简单。
    一场接着一场的捐赠,就能挖空许多人的钱袋子,要是不给,那么不好意思,就在大牢里面蹲一会吧。
    只要家里给了赎金,那就还其自由、
    时间一久,当地的百姓都已经对这种手段麻木了,想要反抗,也早就被一遍又一遍的说教之下,渐渐的忘了。
    好在只是要钱,并不是要救命的口粮。
    这一点才是那些官吏们能够轻易做到的根本原因,反正都是要跑路了,粮草也都带不走,还不如便宜一点全部卖给百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