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一百一十七章往事知多少(三)[2]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需要前言后语的去猜测才行。
    不过好歹是免费的,周奎也就忍受了下来。
    周奎闻言放下报纸,端起茶碗,瞧了过去。
    “原来是阮先生,老夫静极思动,就想趁着还能走动,四处看看。”
    对于阮大铖此时的职务,他可还不知道,只知此人才学颇为不凡,尤善词曲。所作传奇戏曲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更是传的大明几乎每一个花柳之地都知道。
    据说现在正在筹划着写出第五本戏曲。
    名字都已经想好了,叫做《忠孝环》,就等着发表书籍呢。
    周奎却是不知道,现在报刊执政新鲜玩意出来之后,像然达成这种才子更是如鱼得水。
    人家办的《咏怀堂报刊》可是已经在盈利了。
    名利双收之后,只欠着在官场上做出一番成就。
    阮大铖瞧了一眼桌子上的劣质报纸,上面的文章作者,只是南京城中的一个暴发户的儿子弄出来的。
    据说为此家里砸了不少的银子。
    “周国丈来了南京,可要好好的游玩一番,城外的秦淮河也是一处不得不去的好去处。”
    秦淮河上的画舫,周奎是知道的,那销金窟一样的地方,可是每个男人都向往的地方,即便是他周奎老了。
    也想要去一亲芳泽,留下一点风流韵事。
    只可惜的就是,身上的银子不够,就只能选择一间茶馆,慢慢的听别人说一些故事,干过瘾而已。
    “囊中羞涩啊,那种地方可不适合我这种穷苦百姓。”
    周奎一贯的哭穷,他用这种办法已经在他女儿的身上,骗取了不少的银子,然而一朝被查,全部充公。
    到现在身上的全副家当,也已经不足一千两银子。
    当然现在流通的货币,可不是用银子来结算的,一百个金币,外加几十块银元。
    “哈哈,国丈过谦了,谁不知道只要皇后娘娘的指头缝里漏出一点东西,那就是金山,银山的泼天富贵。”
    阮大铖也不知道是真的不信,还是装作不知道京师发生的事情。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女大不由父,我这个国丈啊,还不如一些富家翁过得舒坦。”
    周奎难得遇到一个认识的,还有过交集的人,大倒苦水。
    仿佛全天下的委屈,都让他一个人给占了。
    一旁他带着伺候他的下人,尴尬的站在身后低着头,一声不吭。
    一个视钱财如命的人,积攒了不知多久的财富,一朝化为乌有,没有上吊自杀,都算他勇气可嘉。
    (本章完)
    乐文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