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1201章:大败联军[3]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交锋的部队倒是得偿所愿了,取得了超过三千以上的战果,毙伤数量加起来达到上万人。
    但由于迟迟无法消灭重装防护的近卫军,让其在战场上恣意杀戮,使得这种战果起不到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
    经过大约两小时的奋战,六千横冲直撞的奥斯曼近卫军几乎打掉了三万神北联军的骑兵。
    加上轻骑兵与步兵、炮兵、坦克兵所取得的战果,等于消灭了对方一半以上的骑兵。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与波立名将索别斯基,投入战场的近二十万大军,已经损失了差不多八万人。
    更要命的是,即便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伤亡代价,也未能攻陷对方的阵地。
    这便意味着对方也可能没受到致命伤害,仍然具备负隅顽抗的能力。
    侯赛因的骑兵损失了一万左右,其他兵种加起来也就这个数而已。
    用两万换对方八万到十万人的伤亡,己方自然是大赚特赚了。
    至于具体能取得多大的战果和多高的战损比,那就得看对方什么时候决定退兵了。
    利奥波德一世与索别斯基不想撤退都不行了,己方减员超过四成,已经无力进攻了,更别提下面的士气已经跌落到谷底了。
    大家就没见过这么打仗的,完全不讲骑士精神,从头到尾就是一群缩头缩脑的鼹鼠,招数可耻而又荫险。
    两位主帅都领教了侯赛因的战术,等于花了价值好几万人的学费,被对方在自己的地盘上给上了一课。
    受到挫败的刺激,索别斯基心里暗自决定,维希尼奥维茨基那个蠢货要是在一个月之内不派五万以上的援兵过来,就让鬼去守克拉科夫好了!
    克拉科夫不是自己的地盘,出兵也只是友情而已,连盟友的义务都谈不上,利奥波德一世也就当天带兵西撤了。
    勃兰登堡-普鲁士与萨克森的部队倒是没走,但也撤到了后方修整,实在无力再战了。
    奥布霍夫的部队也没好到哪去,在察里津被清军暴打了一顿,到了波兰南部,依然没能逃过宿命!
    唯一不同的是,对方的部分骑兵使用可以连发的步枪,在近战时比好用弓箭的清军的火力还猛。
    耗时近两年,索别斯基现在等于回到了初始阶段,带着自己的部队单挑侯赛因……
    到了十月份,华沙那边出了让自己坚守克拉科夫之外,一点实际举措都没有。
    已经彻底死心的索别斯基终于决定放弃这座城市,全军开赴华沙!
    十月十五日,被索别斯基称为无道昏君的维希尼奥维茨基失去了王位,跑路维也纳。
    索别斯基登基称王,同时宣布与神圣罗马帝国结盟,同时维持与北方联盟内的各盟友的关系。
    但这无法阻止敌人的南北对进,所以索别斯基同意与瑞典和谈。
    只要对方同意,便可将自己控制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送给瑞典。
    此时瑞典军队的主力并未出现在波立的核心区域,但俄国覆灭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索别斯基倒是想扶持一个像伪德米特里一世那样的沙皇,可现在又有什么用呢?
    眼看着俄国就被瑞典、清军以及明帝国给瓜分掉了,此时能稳住东方的局势,已经算是天大的利好了。
    一旦这三家不约而同地向西推进,恐怕利奥波德一世调集二三十万大军也救不了自己了……
    索别斯基的特使在斯德哥尔摩见到了明帝国驻瑞典大使,对方表示可以和谈,但有几个前提条件。
    其一,对方不得包庇俄军,包括阿列克谢一世的任何部队。
    其二,对方不得趁机占领俄国西部的任何土地。
    其三,对方不能扶持任何俄国人,以波立为基地来袭扰明帝国的控制区。
    答应这三项,便可以接着往下谈,否则就是浪费双方的时间。
    明帝国倒是不会直接出兵波立,但会武装瑞典和奥斯曼军队,教你如何做人!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