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996章:既定战略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黎塞留挂了不要紧,还有年富力强的马萨林来继任。
    只要这位新首相愿意继续奉行与大明友好交往的既定战略,那么某新皇就可以帮助他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不论是成箱子的银币还是欧陆霸权!
    马萨林直接要钱也好,不要钱选择要商品也罢,某新皇一律满足他的诉求,能在欧陆竖起这么一个超级大靶子,实在是物超所值的事情。
    毫不夸张地说,某新皇持续帮助法国五六年,便可让该国成为欧洲的秦国,二哈就算是齐国与楚国,来个东西夹攻也打不过这个新崛起的强国。
    陆地没有坦克、天空没有飞艇,在战场上就要遭到法军的迎头痛击,屡吃败仗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求和签约。
    按照某新皇的计划,用武器和战术帮助法国取胜,对方再用大量战俘来充抵货款,这样便是最佳的互利互惠方式了。
    若是光让法国掏银币的话,久而久之,哪怕高卢鸡再财大气粗,也会被某新皇拔光全身的鸡毛……
    更何况大明丝绸、瓷器、茶叶、各式新奇商品要啥有啥,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巨资进口法国的商品。
    这样便会对法国产生惊人的贸易顺差,天长日久,掏空了法国国库,马萨林还想维持这种规模的贸易往来,就要想歪招了。
    用战俘做筹码来充抵货款,对法国本身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而且战俘留在手里,消耗粮食不说,还没多大用。
    某新皇也能让返回欧陆的术士们去招募雇佣兵,价钱与充抵货款是一样的,但这样显然不如扶持法国的战略收益更大。
    只有让法国尽快强大起来,才能对周边敌对邻国造成严重威胁,为大明吸引火力,牵制某些潜在列强的对外扩张速度。
    某新皇现在是在海上支持荷兰,在陆上支持法国,在中东支持奥斯曼。
    大明站在这三个临时小伙伴的最上面,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三棱锥。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眼下先这么干,等翻脸了再另作打算。
    也不知道二货渣理被没被克伦威尔给弄死,不然欧洲又少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十余艘英国的武装商船也在得到荷兰人与法国人相继赚钱的重要消息之后,抵达了大明港口,想要分一杯羹。
    不过手里没有现银或者雇佣兵,人际关系又完全没建立起来的话,那就很难拿到大明的货了。
    英国本土出产的那些玩意,不论是各港口的商人,还是某新皇都根本看不上,除非他们可以搞来铜。
    这种金属在大明是硬通货,尤其是精铜,那玩意就是钱,拿不出白银,用精铜支付也行,二选一。
    起初不想自掏腰包的英国人还想要以武力来威胁,结果看到港口里众多的荷兰与法国武装商船,也只能悻悻作罢了。
    主动开火的结果就是连人带船,都被击沉在港口,而且不会有人来道歉,因为这就是犯众怒的下场。
    想要在半路打劫同行也不可能,法国与荷兰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双方舰船将会结伴来往于欧罗巴与明帝国的航线。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防范英国人,而是为了防止西班牙战舰的偷袭。
    如果英国人打算铤而走险,那么也能防止其违规行事。
    现在英国海军还远远不是荷兰海军的对手,即使要达到挑战者的实力也要努力造舰四五年才行。
    荷兰人也不是固步自封,在取得唐斯海战的胜利之后,以为自己的海军天下无敌了,却在东方水域被郑一官的舰队迎头痛击。
    尽管东印度公司的舰队里的战舰绝大大部分都是武装商船,并非正规战舰。
    但是任何一艘正规战舰都是木头做的,着火也要报废。
    东印度公司将自家舰队遇袭的全过程都报给了本土海军,海军上将特罗姆普对此极为重视,为此还成立了一个小组用来研发类似的武器。
    东印度公司曾向明帝国提出购买这种武器,并愿意支付高额的专利费,但均被某新皇拒绝,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某些武器是无价的,也是可以视为天价!
    你能拿出一亿银币,老子就卖给你!
    否则,免谈!
    “捕鲸叉”反舰导弹可是划时代的海战利器,任何一支海军拥有了这种武器,都会对其他同行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铁甲舰成批量下水之前,某新皇绝对不会坑了郑老屁,这货的舰队等同于大明的海上挡箭牌。
    将“捕鲸叉”卖给大明的潜在敌人,那就是自毁长城的举动。
    拒绝归拒绝,吊一吊荷兰人的胃口还是可以的。
    五年之后,这种武器将会首次对外出售。
    届时荷兰人愿意买,就可以得偿所愿了。
    当然,那时候也是天价!
    只不过售价没有现在这么高而已,用一两千万银币就可以买到。
    荷兰人觉得贵,可以自己研究。
    等研究明白了,估计也就失去制海权了。
    “海上马车夫”变成“海上驴车夫”了……
    某新皇不会卖这种利器,郑芝龙就更不会卖了。
    一旦松口,就等于将刀殂送给了对方,将自己的舰队变成鱼肉,让对方随便剁!
    对于荷兰人组队研究反舰导弹的消息,某新皇也就是一笑了之。
    反舰导弹的原理很简单,难得地方有两个,其一是碰撞式弹头,其二是陀螺仪。
    没五年以上的时间,根本造不出接近最新版“捕鲸叉”的同类武器。
    要是造类似于“康格里夫火箭”的玩意,那当然可以。
    当作巡杭导弹来打击岸上目标是可行的,用来反舰的话,命中率就呵呵了……
    荷兰人为了保住得来不易的制海权,愿意研究谁也拦不住。
    某新皇就在自己的屋里静候佳音了,但愿不是大号的“窜天猴”!
    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趁着皇太鸡暂时无意叩关,努力攒“汉斯”。
    通过实战检验表明,一个汉斯老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两三只辫子披甲兵。
    某新皇要是能攒够五六万汉斯的话,光这支雇佣军的战斗力便可折算成十多万辫子兵。
    比起本土那些废柴,花同样水准的钱粮,某新皇当然愿意接收马萨林送来的“货款”。
    要是麾下能有十万汉斯,某新皇北伐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来到大明的汉斯们也非常愿意为某新皇效力,这边的待遇可是比斐迪南三世所提供的要好太多了。
    当年华伦斯坦给他们的待遇就不咋样,除了能勉强果腹之外,军饷就是靠自己洗劫战区才能到手。
    来到明帝国,除了六十斤大米之外,每月有三个银币的军饷,每天还能吃到一点肉,这让汉斯们舒服很多。
    这是后到大明的雇佣兵的待遇,最先到的那批通过多次参战,用战果兑换了不少银币。
    军官级别的家伙已经攒了一点钱,要么返回本土,要么留在大明定居。
    这些人手里有钱,可以天天吃肉,而且听说鞑靼人又开始扩张了,这就意味着未来还有不少仗可打,又大把的银币可赚。
    在京城安家的雇佣兵都觉得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极为繁华,只要手里有钱,便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除了白皮肤的女人。
    像作战勇猛的汉斯?布鲁克,不但升到了少校团长,手下有上千名雇佣兵,还得到了某新皇的赏赐。
    最新的赏赐是一匹奥斯曼帝国送来充抵货款的骏马,外形一点都不比欧陆的战马差,而且冲刺能力更好。
    由于有亲兵负责照顾这匹马,布鲁克每月还能领取上百枚银币和两石精米,待遇甚至比本土的骑士要高得多了。
    不光是这只大壮,还有跟他一批为某新皇效力,且在战场上杀敌甚多的家伙得到了这个级别的赏赐。
    某新皇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剩下的雇佣兵,只要好好干,就能看到升官发财的希望,或许希望还能变成现实。
    使用大量雇佣兵花的是朝廷的银子,并不是某新皇自己兜里的钱。
    对此,朝廷里的部分人是颇有微词的。
    但某新皇根本不在乎,只要安抚好了军机大臣们,这事就算是搞定了。
    以户部尚书李侍问为首的某些军机大臣也有不同意见,但某新皇在软硬兼施之后,他们也就默不作声了。
    硬的很简单,那就是送些千奇百货商店的购物券,可以一两银子都不花就能买到心仪的一对商品。
    软的也很简单,军机处里的美女可以随便玩,玩大了人家的肚子又不想负责,某新皇也可以帮其料理后事。
    如此双管齐下之后,这些人就再也无法忤逆某新皇的圣意了。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这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么?
    再说非特殊情况下,这些雇佣兵只负责对外作战,并不用于弹压地方叛乱。
    某新皇这么做也是担心会出现误伤友军的情况发生,对脸盲的汉斯们来说,明人的相貌长得基本都一样……
    故而南下增兵大别山的进剿行动,某新皇没打算让任何一个雇佣兵过去,全都是官军各部人马。
    从京城出发的部队均由郑崇俭来指挥,某新皇也提醒各部主将,尤其是东宫卫队的四个旅长,别忘乎所以,过去瞎打一通,还要约法三章。
    第一,绝对不能打光所部人马。
    第二,绝对不能杀良冒功,或洗劫百姓。
    第三,绝对不能观望怯战,贻误战机。
    某新皇要求各部不但要重创流寇,还要确保一定的战损比,一个换一个是肯定不行的。
    至于如何打,那就是他们这些人的事情了。
    总不至于带你们玩了这么多次,等单飞之后还不动脑子吧?
    这批官军可不同于之前的那些废柴,不但足粮足饷,而且武器装备上佳,屡创辫子之后,士气正旺。
    郑崇俭所倚仗的就是东宫卫队的四个旅,这可是某新皇起家的部队,决计可以与辽西精锐相媲美。
    骑兵沿运河南下,步兵与炮兵皆可乘船,九万人马于一个月之后,便陆续抵达大别山外围。
    此时战事已经如火如荼,由于有了秦良玉所指挥的白杆军的加入,洪承畴便改变了围困的策略,转而发起了主动进攻。
    三万白杆军犹如一条体型巨大鲶鱼,进山之后便不停地搅和,让山里的四部流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