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正文卷第933章:再次入塞

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特别感谢书友、华夏联邦皇帝小号、性情中人三位同学的打赏!
    非常感谢书友、斗气风暴、书友、万物生510、铁马冰河入梦来99、红颜青年、、Y世界YY、山锋、q晚上w、低调就是腔吊、oo逝去o痕迹oo、喜欢的夜郎自大、读者、等同学的月票!
    上个月投了200章,一次投好几张,真是太任性了,吓死宝宝了!
    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下就喜欢这么任性的人!
    还要感谢、书友、华夏联邦皇帝小号、书友、、一个天天老书虫、书友、阿m豆腐、Y世界YY、屠尽东虏、书友、风风水水心心、、山锋、狂书虫仔、走走看看885、腐朽的凤凰、流川枫、白河游龙、、古冥之炼狱、、书友、特殊字符已存在、oo逝去o痕迹oo、吃不饱的货、性情中人、我真的很想醉等同学的推荐票!
    如有遗漏,说明在下眼神不好,敬请大家见谅!
    除夕之际,祝大家新春快乐,财源广进,一顺百顺,各条大道!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本书!
    对,手不要停,继续投票,坚持订阅!
    没了全勤,就靠大家高抬贵手了!
    ********************************************
    夏季围攻锦州作战,城内的祖大寿拒不出战,使清军并未占到丝毫的便宜。
    从锦州外海登陆的明倭联军又让清军折损上万兵马,且辽东半岛又被偷袭。
    双方大战之后都没有再战,而战事却被拖到了东历八月份,等于旷日持久的对峙。
    对方就固守在海边,随时可能发动进攻,皇太鸡便不敢调主力入关劫掠。
    直至十月份,确定蛮明与倭国的兵马悉数撤退,大清高层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围城打援的目标没有实现,皇太鸡心火上窜,还生了病。
    即便如此,也并未忘记叮嘱多尔衮,命其在入秋之后,率两白旗、檬古八旗、汉军四旗入关之事。
    代善因为儿子硕托率部投降蛮明的缘故,毛遂自荐,要求带两红旗入关,以图一血前耻,皇太鸡也就顺势答应了。
    大清王师第七次入关作战,投入总兵力约九万,远少于上次二十多万,主要是只携带了约一万包衣奴才。
    此番叩关吸取了上次的惨痛教训,力争以攻克京城周边的府县为主,目标为北直隶与山东两隅之地。
    第五次叩关,大清王师连下五十五城,战果辉煌,此番作战方法便要与那次相一致。
    多尔衮也没有让代善领两红旗作为一支偏师行动,而是合兵一处,集中优势兵力,围攻沿线城池。
    野战有四旗披甲兵与檬古骑兵,攻城有携带数百门火炮的汉军,不论蛮明的人马出战还是据守,都没有任何胜算。
    避开京城,便是要避实击虚,专挑蛮明防御薄弱之处下手。
    如此一来,即便无法攻陷京城,光凭一路南下,劫掠到上百万两银子与数十万人畜,亦能达到削弱蛮明的目的。
    从沈阳出发的时候,天气还不甚凉爽,但到了关内之后,应该可以适合大清天兵的作战了,届时非要连本带利,一并讨回来不可。
    多尔衮的计划是从老通道——喜峰口入关,从这里入关的话,一路向西,能够劫掠蓟州镇、忠义中卫、遵化、东胜右卫、营州右屯卫、镇朔卫、营州后屯卫,直至通州。
    通过攻占这些为所,给大军补给粮草,等吃饱喝足,便可渡过运河,杀向北直隶腹地,进而攻入山东境内。
    蛮明的兵马胆敢出战,便正合多尔衮的心意,否则便要任由大清王师连下数十座城池!
    此番入塞,多尔衮的目标是劫掠五十万人口、十万头牲畜、二百万两银子。
    若是能够顺路歼灭十万蛮明人马,那便是好上加好了!
    清军动身的消息,通过某太子安插在沈阳的眼线被报知过来。
    对此某太子早已布置妥当,就等着辫子们主动上门送人头了……
    情报传递时间或许并不比辫子的进兵速度快很多,但只要快一天,便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某太子与王在晋早已在蓟州与辽西的长城以外部署了大量的侦骑,每天的任务就是四处瞭望。
    看到有大军从北方扑过来,无须近距离确认其身份,必然是敌袭,释放烟花信号弹便可起到应有的作用。
    光有预警还不够,按照某太子的要求,王在晋所部负责山海关至青山口。
    某太子的人马负责青山口至慕田峪,慕田峪以西由宣大总督杨文岳负责。
    防御范围最大,也是最危险的地段都归某太子负责,从而减轻了两位股肱之臣的负担。
    某太子如何给自己肩负?
    当然是把重担送给倭军当新年礼物喽!
    明倭联军采取的春夏攻势虽然取得了上万战果,可实际上就打了一仗,仅此而已。
    绝大部分大名与率部的将军都对此深表遗憾,心里的意思就是非常不满。
    鉴于清军并不像想象那般难以对付,大家及其渴望再接再厉,继续大赚一笔。
    某太子便从善如流,提前知会德川二货大将军,希望在入秋时,还能借调至少五万倭军以固守长城防线。
    这次不同于夏季作战,由于不知道清军是否会入关,故而适当地提高了倭军的待遇。
    足轻每人每月二两银子与六十斤大米,武士待遇翻两倍,将军翻二十倍。
    这就等于大明花钱给德川二货大将军及倭国各地的大名来养兵,这让大名们非常心动。
    为了促使德川二货大将军同意这个提议,某太子会按人头计算,一人一两银子,五万人五万两银子。
    对方可选银子或等值的铜钱,甚至雪花糖或其他大明出产的商品亦可。
    德川二货大将军很无耻地选择了雪花糖,毕竟这门生意已经让其年入至少三四十万两银子了……
    倭国的头号贵宾同意租借六万倭军,帮助大明防御敌军,为了便于管理,将这些人分为二十队,每队三千人。
    由老中松平信纲来指挥,换人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每个老中都有一次机会,就看个人的本事与运气了。
    大明这边也不会让倭军孤军奋战,王在晋派两万骑兵入关协助,山东巡抚颜继祖出一万兵马。
    一万五千编练多时的榆林兵自夏季便开始从老家往京城移动,由于黄河断流,过陕西与山西界河的时候异常的容易,躺着齐腰深的水就过来了。
    加上从保定开来五千保定兵,不算畿辅本地的兵马,便有五万勤王之师前来助战。
    除此之外,宣大还有三万守军,随时可以东进牵制部分杀过来的辫子。
    某太子手里有东宫卫队,现辖下十四个旅,约七万人马,其中有两个骑兵旅。
    其他如李成栋、猛如虎、高杰、虎大威、阎应元等部,兵力约三万有余。
    阎应元虽未蓟州总督,但经某太子与朝廷特许,可以组织五千兵马,以免在战时诸将不停命令,将其架空,沦为光杆司令。
    城内还有经过整饬的东厂、内厂、北厂、锦衣卫约两万,另有三千郑家军与五百最为精锐的特种部队。
    不算宣大守军与厂卫鹰犬,包括倭军在内,某太子可以动用约二十三万兵力。
    看似很多,但要防御宽阔的长城防线,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万幸倭军非常吃苦耐劳,还觉得能捞着这个活计算是自己占便宜了。
    足轻每人每天能得两斤大米,加上某太子会供给他们大量蔬菜与鱼肉,日子过得比在本土好得多。
    长城防线是一线阵地,部署的全部都是倭军,总计分为二十个战术节点,每处一队三千兵力。
    身后均有一队约一千明军骑兵,专门负责堵住可能出现的缺口,在附近的援军赶到之前,防止被辫子彻底突破。
    而某太子手里的约十五万大军,作为是役的主力,并不需要固守在一线。
    京城是老巢,必须不能有失,故而只能在京城附近与辫子进行交战。
    时至今日,大明王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野战能力。
    再有两三年时间,便可拉到关外,与皇太鸡的辫子大军一决胜负了。
    眼下,某太子手里有飞艇五十艘,坦克一千五百辆,骑兵不下两万。
    新式铜炮列装数量已经达到五百门,佛郎机一千门,迫击炮五千门,左轮手、步枪数量则超过一千支,燧发枪高达四万余支。
    畿辅各部均实现了士兵防具板甲化,也就意味着辫子最为擅长的百步穿杨已经对某太子的狗腿子们无效了。
    换作其他穿越同行们,估计有了这些装备已经率部杀到沈阳,活捉皇太鸡,睡了大……
    某太子不想某沟翻船,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家底,不能一把就梭哈了!
    越是这种时候,就必须稳住!
    稳中取胜,让那只鸡一点翻盘的希望都看不到才好!
    咱就跟你慢慢磨!
    这次就不同于上次,上次装备太差,狗腿子们就能龟缩在京城里。
    当火炮、火枪、坦克数量都达到一定程度,大明王师就不是送菜专业户了。
    皇太鸡还敢过来,某太子有信心将辫子按在地上一顿摩擦……
    虽然老子的人马还比较菜,但架不住攻防都快升到三级了。
    由于燧发枪仍旧没有列装全军,攻击力就算两级,但防御力已经达到三级了。
    两攻三防的十五万大军,我就不主动进攻,选择原地固守,你冲过都啃不动我!
    坦克就是骑兵的噩梦,坦克加骑兵,那就能完克辫子的纯骑兵部队了。
    倘若骑兵部队不能大显神威,辫子也就黔驴技穷了。
    一千五百辆坦克就能吊打上万骑兵,某太子不信皇太鸡一次舍得输掉这么多骑兵。
    说别的没用,敢与不敢,行与不行,战场上见分晓。
    不同于锦州那边,大明王师此番是纯主场作战。
    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占两样。
    真要还打不赢,那就接着回城苟着去……
    某太子打算野战的初衷就是不想让辫子南下对自己腹地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让其缴获大量战利品。
    但这只是战术选择之一,倘若野战失利的话,还是要以保存有生力量为首务。
    打光了主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