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最新章节目录
大明国第二次科举考试是按照全新规定执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比起带有旧时代色彩的洪武二年第一届科举考试,洪武五年的第二届科举考试才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因为这是第一次完全按照自己规矩来的科举考试,是罢黜儒家学术作为官方认证学术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已经被完全掌控的明国礼部完全按照苏咏霖的要求进行考试的筹备。
这一次科举考试比起上一次科举考试的条件要好得多,没有了内外部因素的掣肘,甚至于各地考场都已经建设的七七八八,行省、州和县的三级考试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
进入中都之后所进行的会试和殿试两场考试自然也不用多说,礼部直接包圆,全权负责。
大明国新一批的人才们跃跃欲试,准备通过这场考试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背叛自己。。
苏咏霖在洪武五年正月十五日召开的礼部考试会议上对这一次考试的情况做了一个基本了解。
洪武四年下半年,作为最终考试之前的选拔考试环节的县试、州试和省试已经完成,总人数超过三万的考生已经有大部分抵达了中都,等待着三月初一的会试和殿试。
而考生之中,人数最多的还是文科学子。
科举考试的改革至今不过四年,苏咏霖为了拓宽社会各个群体的上升途径,除却原有的科举科目之外,又开辟了理科、工科和法科三科的考试。
但是时间终究比较短,就算经过了对士大夫阶层的毁灭性打击,参加文科考试的士子的人数还是多余其余三科。
不过洪武二年的时候,其余三科考生加在一起还不到文科考生的百分之六十,到了洪武五年,这一数据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六。
可喜可贺。
但还是少,这说明社会的惯性之大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
而在理科工科和法科的考生当中,洪武二年,法科的考生明显多于理科和工科考生,几乎等同于二者相加的人数,接下来就是工科,最后是理科。
洪武二年还没有完善的分级考试制度,且三科考生的报名人数也必须要分级,所以洪武二年的考试当中,录取比例最高的就是理科考生。
当时的录取比例几乎达到了每两人就要取一人的状态。
还是只要报名参考,就能冲击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录取率。
当年的理科考生赢麻了。
这种情况是后来科举考试结果公布之后才广为人知的。
相较于文科学子挤破头一般的录取率,理科考生至少稍微有点本领的,基本上算是乱杀,纷纷被录取成为了官员,现在发展的还都挺不错,成为广大计吏群体当中的一员。
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上的大规模讨论。
以至于当场就有很多文科士子就破防了。
他们大哭大闹,口眼歪斜,最后纷纷下定决心,弃文学理,抛弃孔老夫子,拥抱墨子、祖冲之等理科祖师爷,抱着《九章算术》就开啃。
三年之后,这样的情况更多了,除却没什么积累和时间经验还真不行的讲究技术的工科考试,法科和理科考试的竞争力度明显增加,报考考生人数成倍增长。
以至于洪武五年的法科考试和理科考试需要按照考生籍贯在行省一级进行选拔考试以控制人数,选拔优秀者,剔除滥竽充数者,然后再来中都参加最后的考试。
饶是如此,理法工三科考试的难度也小于文科考试的难度,倒不是说题目难度,而是文科的竞争比较大。
文科考试需要进行五次考试,而法科和理科只需要三次,工科考试更是只需要两次选拔就能决定是否录取。
因此也有官员提出这样是否不太公平,是否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这个建议被苏咏霖否决,苏咏霖的意思是文科考生太多,如果放开了录取,会极大压缩其他三科士子的入选名额。
而朝廷需要各种专长的官员来负责朝廷的运转,不是单单靠着行政走天下的。
朝廷需要工科士子出身的大匠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理科士子出身的计吏给朝廷政策提供庞大的运算力支撑,需要法科士子出身的司法官员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朝廷并不仅仅只需要行政官员来维持运转,还需要大量掌握专业技术的技术官员参与进来。
旧科举的问题之多连封建王朝自己的官员都吐槽不已,他们当中有见识的士大夫自己都觉得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只是文章做得漂亮,连历史名人和一些基本常识是谁都不知道,政务更是完全不能上手。
他们自己都这么觉得,咱们难道还要走他们的老路?
所以在科举考试筹备会议上,苏咏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参考考生数量没有达到平衡之前,在民间对于四科取士的认知没有达到平衡之前,我们需要维持一个平衡的录取率。
等参考考生数量基本平衡了,不再认为其余三科进士不如文科进士了,那么大家就可以一起采取同样的分级考试来维持公平了,现在,这就是公平。”
苏咏霖对朝政有着极为庞大的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朝政的决断方向,哪怕他并不喜欢乾纲独断。
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洪武五年的科举考试就按照文科考试五级、法科理科考试三级和工科考试两级的方式来进行。
于是到眼下,聚集在中都城内参加最终会试和殿试的四科学子人数基本持平。
其中相对轻松的当然是工科应考生,他们人数最少,所以不需要参加分级考试,直接进入中都准备最后两次考核。
但是这也不是说对报考工科的考生就多么便利,他们的考核难度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比较高的。
他们的考核需要工部的专业匠人们参与评判,识字的需要额外参加书面考试,可以加分,不识字的需要展露出过人的技艺,通过严格的两次技术考试,专业考官评分,最后取平均分进行排名,择优录取。
可以说因为目前诸多的技术难题的需求,礼部和工部对待优秀工科人才的选拔会抓得更加严格一些,希望可以从全国范围内选拔掌握优秀技术的人才来帮忙攻关。
对于这样的局面,苏咏霖还是比较满意的。
对于科举考试这种社会上升渠道来说,他的要求总体来说就是宽进严出。
他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让大家都有资格参加,都有通过这条渠道获得上升的可能,而不是因为出身、血统、资产之类的东西限制住了这种资格,那是不能被接受的。
然后在选拔层面要严格把关,尽量确保选出来的人才都是可用的人才。
要说这种情况是否会造成内卷,倒也不能说的那么死,一定就会或者一定就不会,那是不好说的,但是苏咏霖有把握不让这种内卷朝着恶性方向发展。
虽然说官位总数是有限的,但是因为首先明国科举拓宽了考试科目,四科并举,比起传统科举多了三条可以通行的道路,给了更多的人以更多的可能。
传统科举只考四书五经,只选拔会做文章的文章高手,其他方面哪怕你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也没关系,你也能做官,但也仅仅只有这一条路,这就大大限制了人们的上升途径。
但是明国科举并非如此。
而且在未来,苏咏霖还有设置海外官员职位的计划。
;
小说推荐
- 大明天启
- 一个从教科书中知道东林党为国为民,从小说中知道袁崇焕是民族英雄,认为皇帝可以任性胡为的高中生穿越成了天启皇帝,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能改变明朝的命运吗?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本书没有系统,也不准备大开外挂,只想探讨下明朝亡国的原因,以及挽救明朝的方法,一家之言,求同好共议
- 训记已完本
- 最新章:见龙在田第三百六十七章大结局(下)
- 临高启明
-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或者叫主人公之一,叫萧子山。萧子山生在70年代的末期,是个普通人:家庭普通,相貌普通,天资很普通,而且不是个肯努力上进的人,所以读书很一般,受惠于大学的扩招,他也成了一名大学生。萧子山毕业以后,在珠三角的几家企业都呆过,上过黑心老板的当,做过不切实际的梦,最后好歹在一家外企的找了
- 吹牛者已完本
- 最新章:第二卷新世界第三百一十八节难民收容队
- 明末庶子
- 明朝末年吏治败坏,山西、陕西、河南等地重大自然灾害不断,民大饥不能活,关外女真崛起,多次入关劫掠。大明境内狼烟四起,明失其鹿,天下共擒之,一个医生穿越到明末成为庶子,庶子也风流,张景开始他精彩的擒鹿之旅
- 我是启新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三百零二章你真聪明
- 大明天启帝
- 那年刚刚坐上大汗之位的皇太极正在关外磨刀霍霍准备屠宰大明这头病虎。席卷大明的起义即将开始,大明朝廷上东林党还在和阉党争斗着南方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刚刚冒了出来欧洲的列强正在瓜分着世界…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刚刚死去的天启皇帝身上,他会改变大明以至于华夏的命运吗
- 幽情笔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3章吴三桂的怀疑
- 龙族之重启路明非
- 小魔鬼让路明非回到了18岁。那一年,仕兰中学的同学正为即将到来的毕业伤感,夏弥还在北京的中学读着预科班,楚子航和凯撒都把对方当作命中注定的对手针锋相对,绘梨衣则在源氏重工的神社里,偷偷摸摸计划着下一次的翘家计划,想要看看蛇歧八家之外的世界…一切的悲剧都还没有发生,一切都来得及改变…东京那一场永远不会
- 言辞丷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268章:阴影与噩梦[2]
- 陆家暗影异界邪神
- 一场惊天的浩劫,一段残缺的记忆,一道神秘的身影…雪夜中出现的神秘男子,掌握着与这个世界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诡异力量。失忆的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经历,但却唯独记得自己是为何而来…仇恨,愤怒,伤痛,自责—随着记忆的找回与实力的提升,有关当年的真相也逐渐浮现在他的眼前:当年的身影,位面的真谛,只
- 黄昏启明星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七十二章两位……挺会玩儿啊?
- 悲剧才是重生的正常开局
- 重生,依旧是老套的开局。主角似乎没有得到系统,这就很悲伤了。但多了一个妹妹(有房有妹,父母祭天,这不是新时代青年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吗,可是问晓有妹,没房,父母祭天,这就注定了开局悲剧,但对于一个上辈子就缺爱的男孩来说,拥有了妹妹不就是最好的惊喜吗。遇到了除妹妹外在问晓心中举足轻重的两个女孩。林仟蓉,
- 死鱼启明连载中
- 最新章:嗯太了
- 玄幻:什么?我居然不是主角
- 好不容易来到异界,金手指呢?系统呢?神器呢?老爷爷呢?什么?都在别人身上?莫非我不是主角
- 十四夜启明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044烟草,三个烟民
- 都市启明星
- 一枚蕴藏着神秘力量的猫眼石,一段掩藏在历史湮尘中的铁血情仇。一个顶天立地纵横无双的男人,一段泪洒倾城的世纪之恋。都市里的故事,江湖中的恩怨。男人背负的责任,和一生牵挂的红颜
- 城市灯火连载中
- 最新章:一四四归航【全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