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隐士》江南又逢春第一百三十四章人面冰花相映红

东晋隐士最新章节目录
   王凝之坐在一侧,笑眯眯地听着,却没料到自己莫名其妙遭到一个来自谢道韫的白眼。
    茫然地看过去,却见到谢道韫不满地瞪了自己一眼。
    “小妹,你说的对。”谢道韫轻轻把王孟姜抱进怀里,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又不由得埋怨着王凝之。
    王孟姜一个小丫头,说话都这么云里雾里,喜欢戴大帽子,大而化之,让人费解,一看就是学的她二哥!
    从来就给孩子起不了一个正面作用!
    “小妹,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谢玄不满地嘟着嘴,瞧着王孟姜。
    王孟姜眼珠子转了转,回答:“我的理想,就是像二哥一样,舒服地活着就好了,凡事儿不用操心,吃吃喝喝,高高兴兴。”
    王凝之很尴尬,虽说小妹这是实话,但也不能如此坦白啊,看来她还是没学到精髓。
    无奈,在感受到谢道韫刀子一样的目光之后,王凝之只好开口来教育小妹:
    “小妹啊,你还小,不能这么轻松的,二哥我现在活得舒坦,那是因为小时候过的辛苦,你回去问问大哥,当初他可是大冬天的,一大清早把我从被窝里揪出来,陪他读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你现在就像是早上的太阳,要努力地爬高,发光发热才行,我已经是中午的太阳了,挂在最高处,所以我慢慢走,为的不是懒洋洋,而是为了不早点落下,你明白二哥的痛苦了么?”
    看着王孟姜茫然的样子,王凝之沉重地点点头:“没错,二哥最痛苦的,就是明明自己是个勤勉克己的人,却为了给孩子们未来,不得不每天混日子。”
    坦然地面对着小妹那怀疑的目光,王凝之理直气壮:“你难道就没有发现吗?”
    “二哥,反正我是没发现。”王献之觉得自己是个诚恳的人,又不愿意看着王凝之欺骗小妹,决定仗义执言。
    可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在脑袋被王凝之抽了一书之后,王献之闭上嘴,满怀希望地看向小妹,自己的伟大牺牲,或许可以让她搞清楚状况。
    王孟姜和七哥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清楚了,说道:“二哥,放心吧,以后我都会认真学习的,”嫌弃地看了一眼王献之,她又补充:“不然,都听不懂别人说话。”
    悲伤过度的王献之,在书房里整整呆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捧着一副‘青竹傲雪图’一脸骄傲地出现在前厅。
    仰着头,却因为身高问题,始终不能占据优势高度,又因为案几上摆着的烤肉实在引人瞩目,王献之很犹豫,是要坚强地以这幅画来表明心志,还是向美食代表着的恶势力低头。
    可是,沉默了一会儿,王献之悲伤地发现,自己不用犹豫了。
    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搭理自己。
    王孟姜靠着二哥,吃着蘸得香喷喷的烤肉,眉开眼笑。
    王凝之则一边给小妹投喂,一边从谢道韫手里接过茶水,两人还时不时相视一笑。
    至于自己的好兄弟谢玄,吃的大快朵颐,恶形恶象。
    以前的谢玄,还不是这样的人,可是这家伙自从爱上‘小霸王’这个称呼以后,就觉得自己应该再多一些霸王之气,于是乎,更加不修边幅了。
    王献之内心的天人交战,最终败给了谢道韫递过来的一串香味浓郁烤肉上。
    用过饭食,外头雪后的飒冷,与屋子里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吃饱肚子,王孟姜揉了揉眼睛,顺着熟悉的套路,掀开王凝之的大衣,一头栽在他的怀里。
    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很快,小妹就睡着了。
    “给我吧。”谢道韫接过来王孟姜,又用眼神示意那俩安静些,抱着孩子进了书房,在后头的小床上,给她盖上被子,又把火盆放在角落。
    再出来,就看见王凝之已经带着那俩,在桌子边玩起了牌。
    冬日的午后,是一天里最舒服的时刻,风虽有,却不见大,日虽浅,却有温度。
    走在廊下,王凝之伸出手,将宫灯檐上的雪抹了下来,透心而来的一股冰凉,从指尖,直入脉络。深吸了一口气,雪气从鼻尖窜入喉咙,进去胸腔。
    “王二哥,看上去心情很好?”
    给孩子们布置好下午的功课,谢道韫走了出来,却发现前厅已经没人了,掀开帘子一看,王凝之就站在走廊一端的屋檐下,阳光斜斜,落在他的肩头。
    微微一笑,谢道韫走上前几步,缓缓开口。
    王凝之转过头来,点了点头,说道:“生活其实很单调,可就是这种单调的生活,才是最真实,最幸福的,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日复一日,未尝不好。”
    谢道韫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又有些试探,问道:“你和我娘说的话,可是当真?”
    “哪一句?”
    王凝之脱口而出,就感觉不对了,急忙改口:“句句是真!”
    谢道韫白了一眼,也没有纠缠,而是说道:“就是你说,游山玩水那些。”
    “这些当然是真的了,你又不是看不出来,我爹是不打算让我进官场的,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令出多门,王家可以有很多人做官,我爹也不是官职最高的,但以族中关系论,琅琊王氏,便是我爹说了算。”
    “以后呢,自然是该我大哥说了算的,其他人官职再高,也要守着主家分家的道理,但若是我和大哥都在,就难免会有意见不一,其他王家人各自跟从,只会分化王家。”
    “而且,”王凝之笑的开心:“反正我大哥有本事,有担当,那我就负责高高兴兴地活着,这不就好了?”
    “等以后大哥位置稳了,在会稽随便给我找个小官,混混日子就是了。”
    “呵呵,”谢道韫认真地听完,笑了笑,“不就是懒惰么,找这么多理由,你可真是给自己留足了面子。”
    “怎么,难道你想入官场,一辈子跟人争权夺利?”王凝之挑挑眉。
    “我是个女子,我入官场做什么?”谢道韫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我是在想,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未来啊,”王凝之抬起眼来,望着远方朦胧日光中山麓,“未来我们或许在山水田野之间,或许在渺渺江湖路远,说不定,还会随着建安的远行船出海。每到了寒冬腊月,就回到家中来,见一见亲朋好友,聊一聊这世上的见闻。”
    “是这样么?”谢道韫也将目光放在那茫茫的天际,突然笑了一声,说道:“要真是如此,你可就要受累些了。”
    “为什么?”王凝之愣了一下。
    谢道韫眉眼之间,俱是笑意,“王家二公子游历山水,隐逸于山风水雾之间,难道不该时不时有几首好的诗词出来?”
    “啊?”王凝之脸色难看起来,“我向来没什么才学,这种大事,还是你来负责吧,谢家大才女,一旦出手,语不惊人死不休。”
    “呸!”谢道韫瞪了一眼,刚要说话,却不料一个雪团子扑面而来,距离太近,又没有防备,被直接砸在肩头,溅起来的雪花,落在耳上,甚至还有几片,掉进衣领中。
    “哎呀!”一跺脚,看着那个一脸坏笑,已经跑过走廊另一端的王凝之,谢道韫一脸羞赧,又夹杂着些恼怒,追了过去。
    ……
    日头偏西。
    王孟姜在听完今天的故事以后,又多写了一篇大字。
    这可是很稀罕的事情。
    小丫头对谢先生很尊敬,凡是安排好的功课,都会很认真,一丝不苟地完成。然后就进入自己的‘懒散放羊’模式。
    可是今天她心甘情愿地多写了一篇大字,就是为了等天黑。
    外头王凝之正带着两个小的,还有路过来问好,然后被扣押下来当苦工的谢渊兄弟几个,给雪人做最后的装饰。
    虽然谢渊不能理解,王凝之嘴里什么‘这种事情,当然要自己做才有趣。’之类的话,但并不影响他听从安排。
    毕竟,连娘都见过了,这亲事已经算是定了,就差过年了,面对未来的姐夫,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至于谢道荣,谢道粲,谢道辉三姐妹,则是被谢玄给派人叫来的,说是有一个无比好看的雪人,要等着入夜时分,展示观赏。
    于是,姐妹三人,就一起出现在谢道韫的小院前厅里,谢道荣很自觉地担负起教导王孟姜的任务,而谢道粲和谢道辉,则脑袋杵在一起,盯着看最近几日的故事。
    讲道理,她们是对王凝之颇有怨念的。
    自从王凝之出现在谢府,她们就不能时常来找大姐玩了。
    虽然说,以前也不怎么敢没事儿过来骚扰,但毕竟是有些不同的。
    和兄弟们相比,几个妹妹,无疑更加亲近这个姐姐。
    然而,最好的大姐却要嫁人了。
    眼前是正在认认真真写大字的王孟姜,出现在几个姐妹脑海里的,却是以前的自己。
    曾几何时,在这里,这个书房中,还年幼的她们,也是如此被姐姐带着读书,写字。
    把目光从王家小妹的脸上移开,看着正坐在案几的外侧,手里捧着一杯茶,笑吟吟望着外头热闹的大家,温和又端庄的姐姐谢道韫,谢道荣似乎看见了未来自己的样子。
    “姐姐,我写好了。”王孟姜清脆的声音响起,谢道荣回过神来。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儿,扫了一眼大字,点点头,说道:
    “小妹写的真好,可是哥哥们还没把雪人搭好,我们再等等。绿枝,把点心拿来。”
    “是,二姑娘。”守在门口的绿枝,带上几个丫鬟,茶水,点心,还有些零嘴,很快就都摆了上来。
    日光消散在天边,就像被呼啸而过的风,吹散的雾气一样。
    天色几乎是在同时暗淡了下来,远方,浅浅的白色弯月,不知何时,已经挂上枝头。
    走廊里灯火亮起,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着,上头的图案,第一时间就吸引了几个孩子。
    瞧着大家闹哄哄地跑来跑去,谢道韫微笑着,吩咐丫鬟们准备一下,今晚就让大家在前厅里吃饭好了。
    “倏”的一声,火燃起来的暴躁,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抱着王孟姜,正在看宫灯上玉兔图案的谢道荣,转过来头,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院子里,竹林边,一排的雪人,形态各异,每一个的头上,都带着一个树枝做成的花环。
    一条沾着油的粗绳,被两侧高大的竹子牵住,染上了火光,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