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鼎》第三百九十章[2]

官鼎最新章节目录
   ,汪民飞有些后悔,李家涛现在时一心一意抓清欠,要抽干部下去考核,能不引起李家涛的不满?
    可细想起来,汪民飞又觉得没啥,于秋林这个县委书记是一把手,一把手有安排,你李家涛这个二把手总不能不听吧。
    这个时候,汪民飞也只能祈求于秋林别向李家涛把自己卖了就行,如果说出是汪民飞提出来的,那在李家涛那里汪民飞就走了一步臭棋!
    可汪民飞也知道,现在李家涛对他印象很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扭转的可能了。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心一意向县委书记于秋林靠拢。
    不管怎么说,汪民飞自己也是县委常委,堂堂的县委组织部长,李家涛这个县长也没有权力决定他的升迁,心里倒也还是有些底气的。
    想到这里,汪民飞就立马打电话让几位组织部副部长到他办公室开个部长办公会,把考核干部的事情定下来。
    罗湖官场里有一句话、:要想富,动干部。几个副部长一听说商量考核干部,很快就统一了思想。现在的问题在于,赶在换届前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要考核大批干部,仅仅靠组织部这几十个人根本不行,需要从有关科局抽调一批懂组织工作的干部,而各科局今天都要派人到乡镇清欠,有人建议请示县长李家涛。
    “还是请示于书记吧,干部是咱么这边管,咱们先把名单拉出来,我送给于书记批阅。另外通知各个科局和乡镇,请他们做好准备。”汪民飞自然是不想惊动李家涛。
    ————分割线————于秋林接到汪民飞的电话后,心里确是有些不愉快。按照惯例,你组织部该怎么进行工作就怎么进行工作,连个名单也要送过来,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
    于秋林回复得也很干脆,该抽调谁就抽谁,全县的工作都要抓,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本来于秋林今天就和妻子去京城,可主治医生说,三天以后等他妻子的病稳定后再说,他也已经把要去京城的情况向李家涛通报过了,再回罗湖还不知道李家涛有什么想法呢。
    况且,考核干部的事情定了下来,于秋林觉得自己能回避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都说县委书记位高权重,这会儿谁了解他的苦衷!
    李家涛这个时候却在办公室里处理一大堆文件和上访信件,这些群众来信多数是反映清欠的,来信中既有对县委县政斧组织清欠的褒扬,又有反映基金会在资金使用上的问题,诸如干部挪用,吃喝花销,以权谋私等,李家涛也依次在信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
    这些来信中,李开怀的信最让李家涛感动。
    李开怀说,他很感谢李县长对他家事情的处理,他准备用退还的本息办一个生产韻的作坊,至于县政斧赔偿的几十万元,说自己不能要,因为政斧也很困难。如果政斧非要给,那他就作为向政斧的借款,将来一定还。
    李开怀还希望李家涛在适当的时候去他们韻厂实参,表示一定化悲痛为力量,用一技之长为家乡建设出力。
    看到这里,李家涛为之动容,多么好的青年啊,在遭受了这么大的不幸后,还有这样的高风亮节!
    多么好的罗湖人民啊,他们不迁怒,默默地奉献自己。
    “请四大班子成员传阅,并请办公室加按语以工作信息名义发至各科局和乡镇。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就不会忘记我们。”李家涛在李开怀的这封来信上写道。
    这个时候,县府办主任范夏开敲门进来说:“县长,汇报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李家涛在工作的时候最讨厌人们说“差不多”这种含糊其辞的字眼,脸色顿时有些阴沉,一边默默收拾一下,一边说“知道了”。
    范夏开却是不明就里,赶紧汇报好消息说:“卢总答应借给我们罗湖的一个亿今天下午到账了,市财政局的两个亿,明天也会到账。”
    李家涛一听,立刻高兴起来,心想救命钱终于到了啊。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