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第74章争斗?平衡?[3]

寡人无疾最新章节目录
   “如今朕倒是寻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即将协助王爱卿你处理部中事务。待您将部中事宜交接完毕确定无误了,朕就命吏部安排你荣归故里,致仕还乡。”
    如果说太玄真人早已经探查完了和州和宋州的情况像是往河里丢了一颗巨石的话,那刘未给几次致仕而不成的刑部尚书找了个接替人选,就如同天上掉下了个火球砸中了御座一般。
    “陛下,这于理不合,没经过吏部考核、刑部行走就直接……”
    方孝庭心中如同擂鼓,强抑着不安上前反对。
    “所以朕才说让他先跟着王尚书学习一阵子,等到能够接手后再接替吏部尚书。吏部考核更是不必,此人为官两任吏部评级皆是上上,两任期间治下从无冤假错案,刑部也经过考核确认无误,最是合适的人选!”
    刘未站起身子,一指殿外。
    “来人啊,去把偏殿候着的湖州刺史庄敬请上来!”
    “啊!”
    站在刘凌身边的刘祁惊得发出了异响,然后连忙慌张地把嘴掩住。
    刘凌也是松了口气,从皇帝开始说话起,他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生怕错过了父皇说过的每一个字,待听到这里,他便知道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再无反对的余地。
    连传闻中已经失踪在半路上不知生死的庄大人都悄悄回了京中,他原本就是回京接任京中朝官的,资历和才干都足够了。
    三个皇子都朝着大理寺卿庄骏看去,只见得这位老大人先也是露出迷茫的神色,然后就是狂喜,可见父皇连他都瞒住了,谋划绝不是一天两天。
    随着刘未的声音,殿内的侍卫从偏殿方向请出一位官员来,右臂上还缠着绷带,一看就是受伤未愈,好在脚步轻快,显然不是什么大伤。
    此人白面微须,气度闲适,又是在湖州那等富饶之地做官,通身一副富贵乡里养出来的精细,见到皇帝就跪下先叩谢过君恩。
    整个早朝一波三折,朝中不少大臣都已经开始在心中默默念诵高祖保佑,要到了这个时候都看不出皇帝开始出手肃清吏治了,那简直就是见鬼。
    只是这位皇帝每次不动作则已,一动作起来便是改天换地,一朝上的官员人心惶惶,甚至不知道明日开始如何站队才是。
    方孝庭的脸色也是铁青,待看到御座阶下角落里站着的二皇子,神色才算好了一点,给了御史台御史大夫一个眼色。
    想要老夫在增外孙面前失去威严,没那么容易!
    “陛下,庄敬才干资历虽然足以胜任刑部尚书之职,但其父乃是大理寺卿,其子又是刑部尚书,岂非荒谬!就算为了避嫌……”
    御史大夫出列,给出了一个根本无法反驳的理由。
    “诸位爱卿不必如此紧张。”
    刘未似笑非笑。
    “庄敬协助王尚书理事至少还要半年才能接手刑部之务,这半年,大理寺卿庄骏也要渐渐将两位少卿培养起来,日后进入门下省时不会乱了手脚。”
    门下省?
    一干大臣倒吸了一口凉气。
    “门下省江侍郎被太医院诊出患了心疾,已经不适合早起上朝,他提出致仕,朕已经准了,半年后庄敬接手刑部,庄老大人则接任江侍郎的职位,进入门下省,并无勾连之嫌。”
    刘未看向同为宰相的江侍郎,这位是太后时期就当权的门下侍郎,他母后提拔起来的人才,也是斗倒昔日王宰的中坚力量,终于在今日步下了历史舞台。
    他也算是贯彻了自己对母后的诺言,由始至终都辅佐了自己,并且以致仕离开朝堂成全了自己的道义,理应厚待。
    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便是代国俗称的“宰相”,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门下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中书省的中书侍郎被称为“宰”,门下省的门下侍郎被称为“相”,两职已经位极人臣。
    为了提拔一个刑部尚书,平衡吏部权利过大的危机,皇帝竟硬生生提拔起一位宰相,让旧相回乡了!
    一时间,所有大臣看向二皇子的眼神也愈发莫测起来。
    未来宰相的孙子,父亲又是刑部尚书,家中一门纯臣日后前途无限,却留在他身边做伴读,莫非……
    刘祁像是没有接受到他们的目光,自顾自的数着地砖。
    大皇子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这场博弈,毫无疑问的由皇帝大获全胜,直到散朝以后许多官员都还犹如梦游,像是方孝庭一系的官员,简直是怒不可遏急冲冲地奔出了宣政殿,似乎是不想再呆一刻。
    也能理解,失败者总是不愿意让人看到气急败坏的一面的。
    三位皇子等群臣散尽都没有被允许离开宣政殿,只能紧张地等着坐在御座上的皇帝进行今日的考核。
    第一次听政就看到这种大戏,也不知是惊吓还是惊喜。
    殿外传来庄扬波抱着父亲又哭又笑的声音,刘祁忍不住会心一笑。只是没过一会儿,殿外内侍斥责他们御前失仪轰跑他们的声音就紧跟着也传了过来,刘祁忍不住捂住眼睛,对庄扬波那个爹也没了什么期待。
    居然被宦官轰跑了!
    刘凌倒是好奇的很。他心中已经盘算着若有机会,向那位大难不死的庄敬大人借来《凡人集仙录》后面几卷看一看。
    也许对他或有裨益。
    可惜那位庄大人刚才一直没什么话,还总是低着头,没什么眼神接触,也没混个脸熟。
    为什么他的伴读不是庄扬波呢,这样接触那位大人,二哥一定会生气的吧?
    不如直接向二哥求个人情?说不定二哥好借些?
    三兄弟各有各的盘算,刘未在御座上等了半天没等到几个儿子敬佩万分马屁连连的结局,有些失望地开口询问:
    “你们几个,可有所得?”
    大皇子和二皇子张口正准备说出自己的领悟,刘未却像是只是随便问问一般摆了摆手,“第一日听政,没什么领悟也是正常,等听的多了,就能听懂了。朕今日教你们第一课,就是如何维护君臣的道义。”
    我们有所得啊,父皇!
    让我们说话啊,父皇!
    老大和老二被硬生生打断了自己的话,心中泪流满面。
    刘未的手指在御座上弹跳,颇为自得地说道:“对老而无用的官员优待致仕,体现的是皇帝的恩赐;不愿意尸位素餐,全身而退,体现的是官员的道义。有时候,道义更是对社稷的一种责任,你们回去后细细思量,好生写一篇策论来。”
    咦?
    咦?
    为什么会转到官员致仕上去?
    怎么还有功课?
    刘凌听到“功课”头皮就是一紧,眼前显现出薛太妃和陆博士借由他作为传话筒据理力争的场景。
    再加上一个父皇……
    刘未见到三个儿子如遭雷击的表情,心中老怀大慰,挥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呵呵,你们还有的学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