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大官场》第282章神洞古牌

新版大官场最新章节目录
   工程师只负责一个工区的工作,他的直接上司不是李顾问,而是她的丈夫狄老板。按照工作程序,要想找公司的李顾问,必须先通过她的丈夫才可以。工程师不想隔灶坑上窗台,落个逾越程序办事的罪名,就先把此事向狄老板汇报了。哪知道狄老板对此并不感到那么兴奋。他觉得,不过上几个牌位,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狄老板,这些东西很有来历呀;它们应该属于文物。”
    “文物,文物有什么意思?”狄老板一副淡淡的样子。
    “文物,可以证明历史;可以说明九龙岛的历史文化积淀啊!”
    “积淀,积淀是干什么的?它对我们的工程有什么用?”狄老板一句一句反问着。
    唉,这狄老板,怎么这么没文化呢?现在时兴文物热。你狄老板怎么对文物一窍不通呢?
    可是,工程师又一想。这也不能全怪狄老板没文化。因为,从目前看,就这几个牌位,确实证明不了什么。狄老板对此不感兴趣,是因为它们的背后没有故事……现在,文物之所以值钱,就是因为物的后面隐含着文化故事,历史典故。现在,光这几个牌位,没有年代,没有记载。谁知道它们是什么?谁知道它们代表什么?说明什么?也许就是讲迷信的人弄几个木牌子,随便写上几个字就当神拜了。这样的东西能有什么价值?
    工程师这才觉得莽撞了些。还没弄清这些东西的来源、出处,就急于把它们当成文物邀功;老板当然不感兴趣。可是,怎样弄清这些牌位的用途呢?它们到底是历史文物?还是当地老百姓烧香磕头搞迷信活动的工具?
    他觉得,自己在那个山洞里看得还不够。如果真是历史留下来的文物,周围肯定还会有其它东西来说明它,佐证它的历史价值。
    于是,他找到了庾顺子,再次带着保安到了那个山洞。
    顺着刚才放牌位的位置,工程师一一察看着;他的手慢慢地抚摸着那些放置牌位的石头台阶,想从中找出点儿什么资料来……
    咕咚!突然一块石头落到了石板上,石板被砸,发出咕咚一声响。
    “嗯?怎么这种动静?”庾顺子的眼睛立时睁大了,这位在农村当过治保主任的复员兵,大概是搜索东西的职业习惯,他立刻断定,这石板下面是空的。根据他的经验,这石板下面,一定是藏了什么东西。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工程师。
    “那,咱们就打开看看……“工程师巴不得找出点儿什么东西来,立刻用手扦动了石板。
    几个人一齐推那个石板,石板竟然是活动的。
    随着人们用力,石板被掀开。工程师打开手电光往里面照去,啊呀!不得了,果真有货……
    一层厚厚的灰尘下面,覆盖了一块体积更大的石板。庾顺子伸手将灰尘抹去,竟发现了一行行字迹……
    啊,这是一块石碑啊!工程师几乎要欢呼了!
    他想,只要是有文字,这几块牌位的秘密就会揭开了。
    “来,弄出来看看。”他立刻向保安们下达了命令。
    然而,乐极生悲!
    大概是保安小伙子们手脚太笨重了;也许是这块石碑本身就不结实;他们往外用力一抬,看似一块石板的石碑,竟“哗啦”一声,从中间粉碎开了了!那些宝贵的字迹,顿时也化为乌有!
    “糟糕!”工程师急得顿起了脚,“这石板,怎么会是风化石呢?完了完了,这一下全完了!”
    “怎么完了?”庾顺看他着急的样子,连忙问。
    “这石碑没有了文字,就是一块乱石头;就没有文物价值了。唉,都怪我,嘱咐你们轻点儿就好了。”工程师后悔不迭。
    “没事没事……”一个小伙子轻轻往上一搬,石碑的头部和底部让他搬了上来。
    “慢放慢放。”工程师这回加了十二分小心,轻轻地把那块残缺的石碑接到手里,搬出了洞外。
    接着,他又轻轻地把剩余的残部都搬出了洞。
    “可惜呀,这些碑文,只能看到一部分了!”工程师掏出手绢,慢慢拭去石碑上的灰尘,仔细地辨认起上面的小字来。
    “万历乙未,浙帅刘炳文提舟师,从海道趋登州以备倭,四阅月始至,炳文自为记:乙示上元,从台州开帆百里,至金鏊山,高宗南渡避金处也……
    “啊!这是一篇航海日记呀!”工程师读了几句,立刻兴奋起来,“这明明就是史料,就是珍贵文物啊!”
    可惜,字迹至此,就中断了。下面的文字,都留在粉碎的风化石上了……
    唉唉,罪过罪过……看到开头的这些文字,工程师更是嗟叹不已了!他想,如果这篇碑文齐全的话,作者一定会记载到达九龙岛的事情。那样,这九龙岛就有了人文历史的灵光,而不再是人迹罕至的荒岛了!
    听说工程师找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狄老板也禁不住喜出望外了。这狄老板别看不懂得考古知识,但是,他听人家说过,挖掘出来的古物,只要是有文字记载,就会有历史、有故事,有灵气。如果没有文字,那就是废品一堆。现在,听说工程师发现了石碑,他当然高兴了。还没等工程师向他详细汇报,他就打电话告诉了李福伶。
    “石碑,太好了!”李福伶知道庾虎梦寐以求的就是九龙岛历史上的典故,现在,发现了这些现成的东西,岂不是大好事!
    到底是在政府机关工作了,对这种事的处理自有经验和办法。既然是文物,当然要先找文物局。她告诉市文物局,九龙岛发现了文物,请你们派人来鉴定一下。
    滨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才济济。文物局也集聚了一群研究历史的专家。听说九龙岛出土了文物,文物管理处的处长立刻乘一辆面包车与专家赶来了。
    “可惜可惜,怎么粉碎了呢?”处长看到残存的碑文,连连哀叹。
    “都怪我,不小心……”工程师又一次检讨了自己。
    “这也怪不得你。文物发撅,这种事儿常常出现。”一位专家安慰他说,“嗯,我在南方挖掘古墓时,墓主身上穿的那些几百万年前的绫罗绸缎、丝织品,一接触氧气就变成灰了。这种事儿,属于没经验。嗯,就算交学费吧!咱们政府呀,天天进行这个教育、那个教育,从来就不想进行文物教育。唉唉!这种事儿,连专家有时候都忽略呢,何况你们……”
    “董老师,你看,这碑文记载的是……”处长虚心地向这位专家请教了。
    “万历乙未,明朝的事儿嘛!浙帅刘炳文提舟师,就是,浙江地区的统帅刘炳文率领水师,我记得《明史》上有这件事儿,那是万历皇帝派他到登州抗击倭寇。这碑文,一定是记载他航海的经过……”
    “这么说,这段被毁的碑文,在史书能查到?”工程师看专家这么内行,心里觉得那篇碑文可以去史书上查找了。
    “像这种自己记载的航海日记,一般不会载入史料的。嗯,我是说,《明史》只是记载有这么一件事,廖廖几笔,一带而过。至于日记原文,恐怕还得研究这块石碑。”手机看
    “董老师,这碑文上,会记载九龙岛的事情吗?”工程师又着急了。
    “当然会。”董老师肯定地说,“既然这石碑藏于九龙岛,就说明九龙岛与这次航海关系密切。刘炳文能将航海日记刻石碑存于此地,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许,他的水师在这岛上驻扎过。”
    “要是这么说,这九龙岛岂不是战略要地了?”文物处长联想起来。
    “是啊,开工典礼那一天,咱们的海军航空兵还来这儿训练了呢!”狄老板告诉专家。
    “这个岛,一定是不同寻常!”专家抚摸着残存的碑刻,寓意深刻地发了一句感慨。
    文物局到底是专业人士,他们对残存的石碑拍了照片,做了登记,又将发撅过程做了详细记录,然后嘱咐狄老板派人看护好文物,将来拟送往市博物馆保存。这一下,狄老板才放心了。
    “董老师,麻烦你,如果有时间,再烦请查查史书。找到那些毁掉的碑文内容。”工程师念念不忘补全碑文内容的事儿。
    “那些内容,史书上恐怕是查不到了。”专家连连摇了摇头“这样吧,我找找文联的同志,他们下面有个民间文艺家协会,看看民间能不能找到相关资料?”
    庾虎和花儿从洞爷湖科技馆里走出来,耳边依然响着山呼海啸的声音年那场火山爆发,竟让这儿的人通过声、光电的技术,维妙维肖地再现出来,真可谓是震撼人心。不要说这儿的美丽景色,单就是科技馆这个逼真的映像,也会让人感到不虚此行了!
    看来,一个优雅的环境,要想吸引人气,只靠人工去建设还不行;它必须得有历史、有震撼人的大事件发生,这事,或者是巨大灾难、或者是离奇故事,或者就是荒诞不经的妖魔鬼怪;总之,只要是有刺激人的、别于其它地方的特点,人们就会欣然而往。
    这洞爷湖,除了山光水色,温泉洗浴,再就是靠着这近期火山爆发的灾难性事件了;灾难不是好事,却也自有吸引人们眼球的魅力,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不就是描写了一声巨大的海难事故吗?
    可是,他的九龙岛,能挖掘出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来呢?总不能把地震、海啸、火山的爆发强加于它身上吧?
    他们回到了房间,花儿照样抢过电视机摇控器,按了那个标志着“给料”的按钮,收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黄色频道镜头:此时,一间宽大的家庭书房里,出现了美丽的家庭女教师为一个男孩子补课的情景,夏天,天气很热,女教师穿的衣服本来就少,却还不时地将短短的裙子往上撩开,男孩子心猿意马,眼睛离开课本,紧紧盯住了女教师那肥白的美腿。裆里那东西开始凸起,这时,女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分腿动作,撩拨得男孩子兽性发作;一场师生乱搞的黄戏立即开始了。花儿大概看得性起了,渐渐离开座位,磨磨蹭蹭挨到了庾虎的床边。
    “这种乱搞的东西,怎么也能堂而皇之地在电视上播放呢?要在我们国家,早就被扫黄扫掉了。”
    “这就是市场经济,有需要就有供给;挣钱是它们存在的法则和动力。”花儿看着不堪入目的镜头,依然高谈着优雅的理论。
    庾虎看着花儿那如醉如痴的样子,不由地想起,就是这位花儿,大学毕业后为生活所迫,当起了歌女,对人世间的事儿,她应该比自己有更多的体验吧!唉唉,歌女算什么,美玉阿姨下岗后,还去花花世界做过舞女呢!此时,他真想不通,那些混蛋经济学家为什么将市场经济描绘得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