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潜龙勿用第295章现代化农业(求订阅!!)

重生之科技洪流最新章节目录
   “还是算了,政府财政虽然比之前宽裕了一点,但是花钱的地方也比之前多得多,实在是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一架专机。
    出访使用航空公司的客机临时客串就行了,这样也一样可以帮星际快车公司宣传他们的飞机。”资政说道。
    赵一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不管怎么说,10亿元一架的飞机,实在是奢侈了一点,即使政府愿意购买,也需要承担巨大的舆论压力。
    而且这种专门定制的客机,在外表上看,根本就和普通的客机没有任何区别,不明真相的百姓看到政府花这么多钱来采购,特定认为里面有什么猫腻。
    所以赵一还是倾向于,让政府向诚惠飞机租赁公司来租这架飞机,这样花费就要少很多,同时也能够随时更换更新技术的飞机。
    “政府既然觉得花费太高,不如像诚惠飞机租赁公司租借这款飞机,这样折算下来,每年的费用就非常少了,而且这也是政府帮助星际快车公司宣传,就当是租金和宣传费用抵消。
    这样政府不用花费一分钱,就可以获得这款飞机的使用权,以后如果有最新型号的飞机,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政府也能够免费获得最新型号的专机。”赵一说道。
    听到赵一这么说,在座的各位心思有点浮动,还别说,这样的话,其实就相当于诚惠飞机租赁公司免费向政府出租飞机,这样政府就不会受到太多质疑。
    “那不行,我们政府帮国内企业宣传产品,本就是应该的,怎么可能还要宣传费,没有这个说法。”资政摇头否定了赵一的说法。
    既然资政都这样说了,赵一再说下去就没有必要了,反而给人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样,所以也就打哈哈,将这件事情揭过去了。
    既然没有达成目的,赵一也没有多少沮丧,反正之前也只是试试而已,目的没有达成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政府以后出访使用的也还是星际快车公司旗下的飞机,宣传目的一样能够达到。
    众人刚刚结束这些话题之后,没有多久,飞机就已经抵达了郑州上空,全程花费40分钟左右,将正常飞行时间缩小了差不多一半。
    飞机在郑州新郑机场落地,这座机场也是青阳机场公司和郑州市政府合作修建的,刚刚通航没有多久,是作为河南航空枢纽来修建的,所以是按照一级标准来修建的。
    下了飞机后,天玑农牧公司的负责人李建国亲自来接机,这个考察团的级别太高,如果只是安排一个区域负责人过来,实在是不对等,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除了李建国率领的天玑农牧公司相关人员接机外,河南省政府和郑州市政府相关领导也一同过来接机,这些都是应有之意。
    而且天玑农牧公司这次的合作方式,在我国尚属首次,可以说是开创我国私人资本大规模参与国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河。
    而国内相关方面的政策法律都不健全,能不能被中央政府认可,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能不能继续搞下去的理论依据。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对这次的合作是相当重视的,现在河南的工业化水平和沿海开放地区是没法比的,而且在交通上面也存在瓶颈,想要率先从工业方面崛起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他们将省内经济发展的希望,放到了这次和天玑农牧公司的合作上面,他们是经常去视察那个合作示范点,非常了解里面的真实情况。
    正是由于了解里面的真实情况,他们才对这样的合作方式非常有信心,因为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农业了,技术含量和工业产业相比丝毫不落。
    如果在河南全境展开相关合作,河南将会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短时间内就可以变成现代化先进农业生产省份,农业创造的GDP会丝毫不弱于工业产业。
    正是这样的合作方式,对河南经济非常重要,因此不管是省里面还是市里面,都对这次中央考察非常重视,也是他们经济是否起飞的重要节点。
    相对于河南省政府和郑州市政府的官员们来说,赵一就显得心态平常了一些,他也知道这次合作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他自己都非常重要。
    大力发展国内现代化农业,虽然是赵一国内经济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持国内汇率稳定和购买力稳定的重要基础。
    但是也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这件事情如果做好了,对国家的利益更大,不仅一举解决了国内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的难题,而且也让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很多工业原料都是来自于第一产业的供给,所以第一产业的产品价格稳定,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且随着国内百姓的收入增多,在农产品消费上面的欲望肯定更加强烈,如果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百姓就需要使用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到这方面,间接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而生活成本提高了,那么对于工业品的消费就会减少,同时为了抵消生活成本的上涨,他们的薪资也需要相应的提高,造成工业产品的成本提高。
    这又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成本,这么一圈下来,就是俗称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目前汇率的稳定和人民币的购买力稳定。
    地位到了赵一这个地步,考虑问题都是考虑全局,不会只是盯着一个点,看他产业布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涉及,而且都是投入重金在发展。
    如果在三个产业里面都将基础打牢靠了,他所提出的扩大内需的目的,也就顺理成章的就能实现了,到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这么高了。
    只要将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降低后,那么国际上面发生一些摩擦,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打击就不会那么大了,最多算是一个小挫折,不会整体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这是赵一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赵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么多年忙忙碌碌,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只是如果真的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发展,赵一固然会承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也不会对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只是会将实现的时间拉长一段时间而已。
    凭借他现在的资本力量和手上的金手指,偶尔的挫折并不会改变根本目标,只是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而已,他有这样的底气。
    等待众人都寒暄完毕后,赵一他们一行人就直接乘坐车辆朝着天玑农牧公司的农业合作示范点奔去,大家都没有要在郑州市区停留的打算。
    经过一个小时多小时的车程,车队终于来到了农业合作示范点,透过车窗,赵一看到远处看不到边的大棚区域,里面种植的就是农作物了。
    车队来到了附近的村镇,就停了下来,这是他们这次第一个考察的地方,当地百姓都好奇的看着他们这一溜车队。
    他们只是被通知,今天中央政府会派一只考察队过来考察,具体的信息,他们是不知道的,看着从车上下来的资政的时候,现场气氛顿时就到了高潮。
    由于现在电视也不是多么稀罕的物件,很多人都是在电视上面看见过资政的,所以一看到资政从车上下来,场面想不热闹都难。
    赵一倒是没有去凑什么热闹,从车上下来后,就默默的溜达到人群边上,拉过来一位天玑农牧公司的员工,到整个村子里面溜达了一圈。
    他想看看这个农业合作示范点的建设,有没有带动这个村镇的经济发展,有没有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是他第一个关心的问题。
    看着眼前的农房,大部分还是和他在其他地方看的那样,都是土砖房,这个是没办法在这么短时间内改变的。
    满打满算,这个示范点的建设时间也就几个月,农民即使赚了钱,也没法在如此短时间内就将自己的房子翻新。
    所以他重点是想看看村民的精神面貌,这个才是最真实的,年轻人都去看中央考察团去了,赵一只是在村子里面看到了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还有没有走稳路的小孩。
    老人看到赵一溜达,眼里没有了赵一之前看到过的警惕眼神,而是带着一份慈祥,脸上笑容比他前几年到农村逛的时候,也多了很多。
    看着摇篮里的小孩,赵一心血来潮的逗着他,听着他咯咯的笑声,赵一突然感觉到一股力量,这是生命的力量,是赵一之前从来就没有感受到过的。
    “老人家,村子里面小孩怎么这么少?”赵一问老人家的话。
    “如果是以前,肯定能见到很多小孩的,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的收入比之前多多了。
    所以现在都去上学去了,要到吃完饭的时候,才会放学。”老人说完,脸上的笑容丝毫不掩饰,显然,他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
    “你对这些农业合作有什么看法吗?”赵一问道。
    赵一虽然从天玑农牧公司那边听到的消息都是好消息,但是实际是什么样的,他也不清楚,所以就想了解一下当地人对于这次的合作有什么看法。
    毕竟他们刚刚将土地分到手,还没有耕种几年,有被村里面合并回去了,如果没有一点情绪,赵一是不相信的,到手的利益,突然就没有了,没有情绪才是奇怪的事情。
    “你是不知道,开始的时候,听说要将土地合并回去,当时就闹出了一场大风波,还有人受伤了呢。”老人说完,脸上还有心有余悸的表情。
    “那后来呢?”赵一问道。
    “后来市里面来人,还有那个什么什么公司来着。”
    “天玑农牧公司。”
    “对对,就是他们,他们和市政府都下来人,将受伤的人直接送往医院,给免费治疗,同时也给我们讲了相关的合作政策后,我们就没有再闹了。”
    “哦,他们是怎么说的?”
    “太详细的我记不住,只是说以后上班给工钱来着,一个月有150块钱,而且只需要工作8个钟头,比现在下地干活轻松多了,而且获得的工资也比之前下地干活收获的要多。”
    “那有没有提到,会给听你们交社保,譬如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赵一问道。
    “这个倒是不记得了,好像是有什么保险来着,具体的我就不记得了,我们对这个保险不懂。”老人尴尬的说道。
    “哦,谢谢您了,我再到其他地方转转,您慢慢休息。”赵一辞别了老人。
    本来他还想去农村的学校去看看,现在中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