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族传说》第十章隐世武门

战族传说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章隐世武门牧野栖想了想,忍不住问道:“既然蚩尤一族自数千年前就在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难
    道他们一直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吗?”
    天儒不答反问道:“你可知虚玄五星?”
    “是否就是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辰星?”牧野栖不知师父为何突然有此一问,
    却仍是如实回答。
    “不错,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因为天文星辰之变,
    与人世兴衰变化息息相关,五星逆行之时,就是蚩尤一族等待的绝好机会。”说到这儿,
    天
    儒的声音忽然变轻了许多,像是怕惊吓了什么:“五星逆行,人君无德,信奸佞,诛忠
    良,
    远君子,近小人,众妖齐出,天下大乱,主死国灭,不可救也……”
    牧野栖忽然心中异常沉重,天儒所说的一切,不过是虚幻的描述,但在牧野栖听来,尤
    自深深感觉到他所描述的这一幕幕的可怕。
    一时“若愚轩”一片沉寂。
    良久,牧野栖方小心翼翼地打破沉默道:“师父…
    …所谓五星逆行之时,数千年来可‘曾出现过?“
    天儒缓缓点头,道:“秦末,五星逆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攻入幽谷关,掘骊
    山陵墓,烧阿房宫,关中繁华之地一片瓦砾,天下破坏无以复加!”
    “幸有刘邦斩白蛇而起兵,历时十六年,终平天下!”
    “汉末,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天下大乱,绿林赤眉趁势而乱,人
    间陷于一场劫难之中……世人只知这是兵乱,与君主暴政有关,却不知这一切的背后,
    另有
    原因。”
    牧野栖道:“以营救苍生为己任,师门果然身负重责,然而数千年来,五星逆行之天象
    不过二次而已。”
    天儒肃然道:“五星逆行的确罕见,但为师已得玄门传人传讯,五星逆行之时,已迫在
    眉睫!玄门始祖为黄帝四士之祖玄,精通星相占卜风宫定也已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五
    年前
    才一改先前隐匿武林之外的习惯,突然崛起江湖,仅凭蚩尤战族一支力量,就已使江湖
    危倾,
    武林遭劫。唉,不知这一次,是否正终胜邪?”
    牧野栖不曾料到武功已臻通神之境的师父也会如此忧郁,心中不由一沉。
    同时,他又想到黑白苑,他知道黑白苑虽未涉足江湖,但它的势力绝不在任何一个门派
    之下,甚至,牧野栖私自认为,以黑白苑的势力,就可以与风宫相抗衡,师父为何要如
    此忧
    心忡忡?
    这时,天儒道:“栖儿,依你看,风宫玄流、白流两股势力谁更强?”
    牧野栖一怔,沉吟道:“从表象来看,风宫白流近年来不断强大,玄流已失去无天行宫,
    应是白流更强,但弟子却觉得风宫白、玄之争斗,玄流的力量一直极为隐秘,也许这其
    中又
    有玄奥。”
    天儒道:“正是如此,其实风宫玄流的势力应在白流之上,玄流的节节败退,其实是一
    种假象,玄流中人一定是想让世人以为风宫在内战之后,玄流被灭,那么,武林正道的
    矛头
    会齐指白流,一旦白流被正道所歼,世人就会误以为风宫彻底败灭,警惕之心大去。玄
    流之
    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蚩尤战族的传人一向不欲过早暴露实力,风宫突现江湖,其实
    是你
    父亲一手造成的。毕竟,他本是在风宫之外,对蚩尤战族的宗旨并不了解,玄流就是要
    以‘
    退’的方式,改变武林正道以风宫为公敌的局面。”
    牧野栖心中一紧,暗忖道:“如此一来,父亲的处境岂非不妙?”
    ※※※亲情是永远也无法割舍的一种情感,牧野栖隐于
    黑白
    苑中,已有五年之久,但五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风宫白流及父亲牧野静风的动
    静。
    牧野栖知道父亲已渐渐成为天下武林的公敌,但在内心深处,牧野栖仍是希望父亲能平
    安无
    事。
    牧野栖相信父亲走至今日这一步,必有身不由己的原因。
    黑白苑一直在默默关注风宫玄流、白流之争,但孰胜孰负,却无关大局,唯有牧野栖,
    却更愿意白流取胜。
    没想到其师天儒却道破天机:玄流之所以节节败退,只是因为他们另有所图,而并非势
    力不如白流。
    牧野栖忽又心念一转:“师父此说固然有道理,但也仅仅是推测而已,未必完全正确,
    也许风宫玄流的力量本就不如白流也未可知!”
    牧野栖对师父一向敬若神明,此时忽起此念,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天儒道:“黄帝四士的后人一直在隐暗处留意着蚩尤战族的动静,而蚩尤战族亦在等待
    时机,一旦五星逆行之际到来,蚩尤战族必定蓄势而发,其时,真不知胜败危亡如何,
    事实
    上,无论谁胜谁负,带给武林的必定是一大劫难,因为无论是黄帝四士后人的势力,还
    是蚩
    尤战族的力量,都强大到了非常人所能想象之境,寻常武林门派在这场厮杀面前,几乎
    就如
    风中之烛,随时有被扑灭的可能!五年前,玄门的人以独特的方式,向四士后人传讯,
    警示
    五星逆行之象相去不远了,相信今日除黑白苑外,其他‘四士’传人亦已暗中作好了准
    备。”
    牧野栖道:“其他三士后人又归属什么门派?蚩尤战族除风宫外,还有什么力量?”
    天儒道:“为师现在还不能确定。”顿了一顿,目光缓缓扫向牧野栖:“你是在五年前
    入师门的,为师对你的期望,你应该十分明白!”
    牧野栖肃然道:“弟子明白!”
    天儒神情平静地道:“你是否感到难以承受这等压力?”
    牧野栖沉默了片刻,道:“既然前人曾经挫败过蚩尤战族,为何今日不可以再有人做到
    这一点?”
    天儒的嘴角浮现了少见的笑意,道:“很好,为了增强我们的力量,为师想将你的大师
    兄召回。”
    牧野栖试探性地道:“大师兄他……可在江湖中?”
    天儒点了点头,道:“不过他的名声实在不够响一—但这也是我对他最满意的一点,与
    他相比,你的师叔在这一点上,就有所欠缺了,你师叔在江湖中的名声太响了。”
    牧野栖好奇地道:“我师叔是武林中哪一位前辈?”
    天儒缓声道:“他在武林中被尊为武帝,即武林七圣之首的武帝祖诰!”
    牧野栖一时怔立当场。
    武帝祖诰乃武林前辈名宿,备受武林中人尊崇,身为武林七圣之首,地位超然,牧野栖
    不曾想到这位前辈高人竟会是自己的师叔。
    换而言之,武帝祖诰其实就是天儒的师弟!
    天儒见牧野栖神情错愕,便微微一笑,向他道出了一段从不为外人所知的往事。
    原来,天儒的师父奇儒共收有两名弟子,大弟子天儒,二弟子祖诰,天儒比祖诰年长五
    岁。
    无论是天儒还是祖诰,其天份资质皆是绝佳,但天儒性情更为稳重。
    祖诰在儒门习得一身绝学后,却限于门规,无法在武林中展露一手,自有技痒难撩之感,
    祖诰暗中与天儒商议,同去江湖中闯荡,只消刻意隐名埋姓,也算没有违背门规,天儒
    没有
    答应,祖诰便独自一人涉足江湖。
    祖诰年轻时性情激进豪爽,胸怀一腔热血,在恩怨交织的江湖中,自然很快就有仗义出
    手之举,初时他尚能够默守门规,行侠仗义皆是隐名埋姓,但时间久了,人们渐渐留意
    到江
    湖中突然多出了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少侠,于是各种盛誉如潮般涌向祖诰。
    祖诰终是年轻人,有年轻人身上的优点,也有年轻人身上的缺点,他忽然觉得师门的规
    矩很不合情理:既然所做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侠义之事,为何反倒要藏藏缩缩?若
    是能
    光明正大地扬善除恶,岂非更有威慑邪恶的作用?
    此念一起,祖诰从此再也不曾刻意隐藏行踪,以他的卓绝武功,自然很快在江湖中名声
    鹊起。
    奇儒大怒,天儒虽代师弟求情,而奇儒却仍是将祖诰逐出了师门。
    此事对祖诰震动甚大,奇儒待他恩重如山,所以祖诰绝非有意背叛师门,对师父奇儒逐
    他出师门之事,他亦绝不记恨奇儒,而是从此退入青城山之巅,过起半隐的生活,因为
    心中
    对师门有些愧疚,祖诰在被逐出师门之后,反而更为遵循师门规矩,一生之中,除武帅
    秦傲
    外,再无朋友,亦无亲人,卓然一生也寂寞一生。
    听到这儿,牧野栖心道:“若是武帝前辈——不,应该是师叔他老人家亦恰逢风宫作乱
    之时,也许就不会如此结局了吧?”
    想到武帝祖诰一身旷世武学,却仍是孤寂一生,牧野栖不由怔了好一阵子,方道:“那
    么,我大师兄又是何人?”
    天儒轻轻叹息了一声,道:“在江湖人眼中,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叫戴无谓!”
    ※※※很长时间来,炎越的心情一直不好。
    确切地说,是自师弟寒掠被牧野静风所杀后,炎越的心情烦躁不宁。
    赤红色的长发如疯狂的烈焰,双目亦是微赤,一身血红色的长袍,眼中有疯狂的光芒—
    —即使平时,炎越的模样就足以让别人感觉到心惊胆颤!
    何况是现在?
    他虽然是静静地坐在一张宽大舒适的椅子上,但他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好像整张椅上都
    洒满了刺。
    而在别人看来,他虽是静静坐在椅子上,却像是一座静止的火山,随时有可能疯狂爆发
    的火山!
    炎越的目光死死盯着与他相距一丈远的白辰——如果目光可以杀人,那么白辰早已死了
    一百次。
    白辰的情形很不妙,他的脸上仍有血痕,身上虽然换了一套干净的衣裳,但露于衣衫外
    的肌肤仍是有条条伤痕。
    他站在那儿的姿势很奇特,整个人像是在扭曲着。
    炎越当然知道,这是因为白辰的身上有不少伤口,这些伤口足以让人坐立不安,没有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