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世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宽容之心(天天万更求订阅!)[3]

我有一个小世界最新章节目录
   br>或认识、看法、观点不同,或听信添油加醋的闲言碎语,或相互不信任、不理解、相互猜忌,或轻信道听途说误会加深,更有的是由于爱的愈深而恨之愈切。
    当然,也有纯属自身的原因所造成,如看到别人的才能、名誉、地位、境遇比自己好,而嫉-妒不满产生仇恨。
    人世间所谓的仇恨,林林总总,不可一一枚举,但绝大多数是由物质利益、利害关系所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很难逃出这个范畴。金-钱-黑人心,欲-望成烦恼。
    君不见,家务间之仇恨。多为钱财;同事之间的仇恨,多为权位;朋友之间的仇恨。多为名利;邻里之间的仇恨,多为屑小针头线脑、小恩小惠的相互算计。
    都是执着地执著“我法”二相。个人主义第一,老-子-天下第一,得理不让人,得利更不让人,而且好多还是自找的烦恼,为了些许鸡毛蒜皮之事,只因一口气咽不下去,便人为地拔高-怨-恨,再加之因恨而丧失理智。感情激-动,七窍生烟,怒不可遏,举止失当,愤怒引发更深的仇恨,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悔之晚矣。
    仇恨给人造成的恶果罄竹难书,因复仇而吃了苦果之人又何其之多,太值得我们认真吸取惨痛教训了。
    首先。仇恨使人失察。仇恨充满心胸之人,一般都不可能冷静、清醒、客观、全面地考虑、分析问题,戴着一幅有色眼镜看人,看到的一切都是扭曲的。
    其次。仇恨使人失误。中烧的怒火让心态完全扭曲,固执己见,只喜欢听顺耳的附和。逆耳的忠言根本听不进去,讲起理由完全是别人的错。并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所受的委屈,错误的信息来源。必然导之错误的决策,势必造成无可挽回的恶果。
    再次,仇恨能使人失当。胸中汹汹燃烧的仇恨控制了情绪,气冲斗牛,七窍生烟,必然丧失理智,掂量不出轻重,预测不到后果,茫然行事,酿成大祸,一失足则成千古恨,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最后,恨能使人失常。歌词上唱:“仇恨入心要发芽”这是完全正确的,在仇恨的折磨下,是人都想报仇雪恨,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仇是不能报、无法报的,或本来就不是仇,所以也就无从报起,只能折磨自己,轻者耿耿于怀,忍气吞声,向隅而泣,度日如年;
    重者忧心如焚,如坐针毡,五内俱崩,生不如死,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其实要想摆脱仇恨的烦恼,不难!
    一要正确认识自我。我是什么?我和仇恨一样,都是缘之合成,缘起而生,缘散而灭。爱是活,恨也是活,为什么不在充满关爱的情绪中生活而非在仇恨中渡过?爱是缘,
    恨也是缘,何必执着?爱是识,恨也是识,不能当真。每个问题都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为什么非将自己囚禁在仇恨之中?
    人是社会的人,人必须依靠社会才能生活下去,人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们常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一个人的渺小,因为任何一个人在社会整体中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无论位-多-高、权-多-重、名多大、钱-多-多,都不能脱离这个法则。
    如果在与人的交往中,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看别人怎么也不顺眼,怀疑周围的个个都在算计自己,把大家都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总觉得人人与自己过不去,仇恨的心理便会悠然而生。
    二要正确认识社会。社会就是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人在社会上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和人打交道。
    由于每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所受的教育,生长的环境,接触的人物等千差万别,因而判别是非的标准,人生经验教训,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各有千秋,不可能整齐划一。
    所以人与人交往中,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形成如此这般的过节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老百姓平常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
    就拿背后议论人而言,“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的真实写照,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不可能以你的意愿塑造别人。
    现在提倡理解万岁,这是完全正确的,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考虑一些问题,一切怨恨、嫉恨都会化为乌有,一切仇恨自然烟消云散。
    三要多些关爱。人活在世上都在给别人关爱,同时也在被人关爱的。
    父母师长、兄弟姐妹、朋友邻居、同学同事、陌生路人乃至一切众生,大家都在相互给予关爱,因为谁都知道关爱他人是可贵的美德。
    但当面对卑劣的势利小人、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积怨很深的仇家,我们就不认为应该关爱,一不小心还以牙还牙。
    其实,他们也是他人,和我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只要给予关爱,就能得到回报,好心必得好报,如果没报那是时候、火候未到。
    而且仇人是我们念念不忘的最亲近的人,他们促使我们成熟,他们在鞭策我们进步,我们为了在冤家对头面前争口气而不断努力,取得的成绩应该有他们的一份,我们应该感谢人家。不信你试试,只要化解仇恨,你们之间就会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关爱别人也是关爱自己,因为当你原谅了仇人并给予关爱,那么解脱的首先是你自己,你的心得到了解放,否则日日夜夜受折磨的还是你自己。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从战俘营里死里逃生的人,对当时的难友说:“你已经原谅那些残暴的看守了吗?我一点也没有,时常想起那些坏蛋和我遭遇的非人待遇,真恨得咬牙切齿,时时刻刻想把他们千刀万剐解我心头之恨。”
    他的难友听后沉静地对他说:“若是这样,那你仍然还被他们监禁。”
    对啊,生气的是你自己,愤恨的也是你自己,咬的是你自己的牙,切的是你自己的齿,与别人又有何干?
    四要宽容大度。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被侮辱、受委屈、不如意之事,有的甚至很激烈,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后人都会愤怒不已,一想起便愤愤不平,常有不报此仇誓不罢休之念。其实这仍是将自己看的太重,还是老子天下第一。
    如果真正能领悟到“我”只不过是一种符号,并无永恒的主体,且在不停地生灭变迁。我们就自然会以宽容的态度、坦然的心情来对待别人的欺凌侮辱,自觉地消除心中的怒气,就能从仇恨中解脱出来。
    胡-----适先生曾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己很情愿挨骂。”适之老先生是个真正的智者。
    提到宽容大度,我们总有大人不见小人怪,恩-赐于人、施-舍于人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伴随而来的往往是莫名的优越感和对被宽容对象的不屑。
    这看似宽容,实乃住相,我相、人相看的很重。
    实际上宽容是必须建立在忍辱的基础上,而忍辱又必须建立在彻底无我和广博慈爱的基础上的,没有爱心是忍-不了-辱的,如果把施--虐--者真正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什么样的辱都能忍得。
    弥勒菩萨在偈中说:“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涕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有弥勒菩萨这样的包容之心,就能坦然面对我和他,仇恨必然消融在宽容之中,一种全新的境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未完待续。。
    :注:谢谢jimh大大的月票支持,谢谢!
    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