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佛》正文第四百一十六章有缘聚

大明佛最新章节目录
   悟虚遇蝶而惊,即唤起药善、潘若怜,连夜出了此城,朝着京都赶去。
    三人急速而飞,一个时辰不到,京都已经肉眼可及。但见那整个京都上空,尽皆被一种奇异的气息笼罩,似生似死,非生非死。再一细看,恍恍惚惚中又有梵音阵阵,佛光闪耀,诸护法金刚隐立于各方位,个个庄严无比。城中那大和殿,焕然一新,无数的信愿之力,汇聚于此,如云似海,令其显得无比高大巍峨,遥不可及。
    “咦,这城中佛殿,怎么看上去有些熟悉?”药善、潘若怜,低声惊呼,正要飞近,却被悟虚拦了下来。
    “想不到,莲花生大士,竟然将曼陀罗法界覆盖了整个京都!”悟虚长叹一声。那大和殿,哪是什么大和殿,分明是莲花生大士从悟虚处夺去的曼陀罗法界,他如今纳为己用,以大神通,借青铜玄棺之妙,将曼陀罗法界显化于外,笼罩京都,竟然将京都也炼化入曼陀罗法界!
    药善、潘若怜,虽一直在海音螺,但却长受悟虚法界道场气息熏染,是以觉得有些熟悉,但却没有看到此中的凶险。
    悟虚思虑片刻,对着京都城中大和殿,诵道,“因果循环,我辈难定。法界外显,便是着相。”
    顿时,大和殿中传来一声叹息,紧接着,两道金光飞来,化作两尊金刚,手持刀剑,怒目相向,
    “活佛正在以大慈悲大法力,渡化此间众生,尔等胆敢惊扰?!”
    “悟虚,念在本是同门,速速退去!“
    悟虚微微合掌行礼,带着药善、潘若怜,就此离去。
    那二人,似乎也接到命令,也不追赶,身形一闪,复又飞了回去。
    一路向西,到了长崎。悟虚带着药善、潘若怜,飞下地头,徒步而行,又进了那翠香居。此刻的翠香居,热闹依旧,但那孟泽等人早已不知去向,主事的换做了神宫之人,为首之人,正是小美子。可惜,悟虚遮掩了气息和容颜,悟虚认得她,她却不认得悟虚。
    悟虚三人,与小美子擦肩而过,登楼寻了一个僻静的位置。药善点了几份素食和香茶,三人遂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我知你们有疑问。“悟虚一边饮茶,一边缓缓说道,“但此事干系甚大,倒不是我一味委曲求全。”
    自离京都,沿途中,药善、潘若怜颇有不解,多次欲言又止。见悟虚主动提起,那药善沉思片刻,问道,“京都城中佛光普照,似有佛门高人坐镇,但一从东到西,一路所见,又是颇多鬼修作乱,怨气四起。敢问菩萨,这京都佛门高人,究竟是何来路,竟然连菩萨也似乎颇为忌惮,不敢过问?”
    悟虚摆摆手,一脸正色,“尔等谨记,小僧悟虚,不是菩萨转世。”药善、潘若怜当即合掌低头不语。
    “至于那在京都的佛门高人,倒真的是大有来历。“悟虚也不管他二人是否真的听了进去,只接着话头,悠悠言道。药善、潘若怜当即抬头,正要发问。却听旁边桌子有一人,轻笑道,“尔等竟然连无生菩萨都不知晓!”
    此人,已是喝得醺醺然,面色酡红,但其体内生气全无,反倒有一丝死气萦绕,纵然浑身的酒气也遮掩不住。他旁边坐了几人,有生有死,听其言语,尽皆哈哈大笑,紧接着又似乎猛然警醒了一般,齐齐站了起来,合掌朝着京都方向,念念有词。顿时,整个顶楼,几乎所有的食客,放佛中了魔咒一般,全都不约而同地放下筷子酒杯,吞咽下嘴中的食物,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面朝着京都,合掌而诵”大慈悲大解脱无生菩萨“。便是那些端茶送酒的伙计,也全都停了下来,站立在原处,嘴唇微动,似在用心默诵。
    这些人“礼毕“之后,全都望了悟虚三人一眼,随后方才各自恢复了原样,继续吃喝嬉笑。
    大慈悲大解脱无生菩萨?悟虚叹了口气,“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顿时,楼上复又安静了下来!那些食客,包括那些伙计,全都吃惊地望着悟虚。他们有的正举着酒杯,有的正啃着鸡腿,有的正略带媚态地斟着酒,
    。。。。。。却全都一下子被定格了似的,只是那一双双眼睛,全都望向了悟虚。震惊,愤怒,茫然,发呆。。。。。。
    忽然,一只酒杯飞了起来,朝着悟虚迎头砸去。紧接着,咒骂声响起,紧接着,又有许多物件朝着悟虚三人砸了过来。那方才取笑药善、潘若怜二人的邻桌食客,带着一桌的人,举拳打了过来。。。。。。悟虚带着药善、潘若怜二人,缓步朝楼下走去,身后一片狼藉,好几人跌倒在地。
    楼上的动静,已然惊动了下面,乃至翠香居内的所有人。待有人冲出来,站在楼梯口,朝着悟虚三人背影,大声叫喊着,“不要走了亵渎菩萨的妖人!“歌舞顿歇,行酒猜拳声也嘎然而止,整个翠香居陷入了瞬间的静谧;随后,一群人像洪水猛兽般冲了过来,将悟虚三人团团围住。其中,更有一些修士,持刀剑等物,一飞而起,咿咿呀呀地砍杀过来。
    “阿弥陀佛!“悟虚一合掌,正待出手。却见小美子从远处飞来,手结莲花印,口诵六字大明咒,胸前佛像玉佩泛起纯正的淡黄佛光,将那些怒人,那些修士,都挡了下来。
    小美子在此处颇有威信,她一显身,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翠香居瞬间又安静了下来。她扫视了悟虚三人一番,方才开口轻问道,“尔等是何来历,为何轻慢亵渎大菩萨?“
    悟虚从容答道,“‘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小僧只不过是诵了一句金刚经经文罢了。“
    “大胆!“立时便有人怒喝。
    小美子,微微扬手,止住了正要四起的谩骂声,复又将悟虚三人仔细打量了一番,“你既然自称为佛门弟子,为何没有削发受戒?”
    悟虚不禁哑然,自己此刻确实一副儒生打扮。旁边药善,倒是一副僧人装扮,他闻言便走上前来,对着小美子合掌说道,“我等一向在桃花岛修行,受戒不在于发而在于心。”
    “桃花岛?”小美子一扬眉,当即问道,“可是邻近那舟山的桃花岛?”语气颇为激动。
    药善一惊,微微回头,悟虚暗叹一声,诵道,“若有不平事,焚香默拜之。实不相瞒,我等正是自那舟山附近的桃花岛而来。”
    小美子,深深地盯着悟虚三人,片刻之后,双手复又合掌,长袖带起一片碧云,”原来是悟虚大师的弟子。“随即转身,扬声说道,”一场误会而已,都散了吧。“
    一座孤零零的小楼上,悟虚三人坐于榻上,与小美子默默相对。小美子,喝退众人,将三人引至此处,其间一句话也没有说。待婢女送上香茶,一一退去,小美子举杯示意,四人遂在幽幽暗香中各自一饮而尽。
    “若有不平事,焚香默拜之。“小美子,朱唇轻启,将方才悟虚所诵之句,又低低吟诵了一遍,方才意犹未尽似的,徐徐放下手中茶杯。
    这两句话,乃是悟虚当日在桃花岛胡闹,立自己石像之时,信手在石像基座刻下的言词。到后面,悟虚心境一变,又将此石像化为碎石堆,这是另话。但当日石像所在之时,悟虚曾与东海之人交手,被当时的龙王三太子,亦即那沈、昌岐所看见。适才小美子听闻桃花岛便神情一变,立即追问,悟虚便隐约猜想其中缘由,但悟虚又有点不想沾染因果,是故回答之时,含糊地说出这两句话。却谁知,如此冷僻的典故,小美子也知晓。
    小美子之所以知晓这两句,乃是她从如今的神宫宫主美雪子那里听说的。而美雪子,之所以会给她提及这些,亦是后面知道小美子曾被悟虚所救的缘故。
    这里面的因果,说起来,真的是让人感慨。
    悟虚心中感慨,却不想表明身份。一来,过去已过去,自己当初救小美子,全凭初心;二来,小美子似乎已是神宫之中高层人士,那神宫如今又全面倒向了莲花生大士,悟虚隐约不同意莲花生大士的做法,但又自觉说服不了,更力敌不了。所以不想沾染什么因果,方才不相认便是因此。
    此刻,听罢小美子吟诵,悟虚却不能不有所表示,遂对其说道,“阿弥陀佛,我等当初便是心有不平事,在山顶对着那石像默拜不已,日淋雨晒,三天三夜,力不能持时,冥冥中得一门六字大明咒的粗浅功法。”
    此刻,悟虚、药善、潘若怜,掩去了气息,外显修为境界平平,尤其是悟虚看上去,不过凡尘二层而已。小美子一听悟虚此言,眼神中不由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她一边亲手给悟虚三人斟茶,一边又娓娓说道,“能诵六字大明咒,即是我佛门中人。佛法无高低,不过有所方便罢了。”
    悟虚点点头,答道,“前辈所言极是。只可惜,我等资质有限,至始至终都未曾得蒙悟虚亲自教诲,细细想来,真的是惭愧不已。”
    小美子,端着那小小圆形茶杯,两指头在上面轻轻摩挲着,双眼注视着茶几某处,缓缓说道,“悟虚大师神出鬼没,游戏风尘,缘分未到,诸位也不必太在意。”说罢,抬起头来,轻轻一拍手,立时便有数名婢女疾步上楼来。小美子起身,“悟虚大师曾有恩于我,诸位不必担心方才之事,且在此处歇息一晚。”说罢,双脚离榻,飘然而去。
    望着小美子背影飘忽消融在夜色中,潘若怜抬手布下一个隔音结界,冷笑道,“想不到此人如此势利。”悟虚摆摆手,“这也怨不得她。何况方才她已经出手为我等解困,又留宿一宿。值此多事之秋,还复何求?莫要起了嗔慢之心。此刻天色将白,我等且稍事休息,便启程上路。”三人遂无话,各自盘腿而坐。
    小美子,回到住处,也是盘腿打坐,片刻之后,却又起身。她本是所谓阴虚之体,性喜幽静,修习佛法之后,性情变得更加的冷淡孤僻,所住之处也是远离喧嚣之处,一应饰物能免则免,唯有一软榻,一蒲团,一尊香炉,一副茶具,一节靠窗的书橱罢了。
    “最近不知怎的,常常心绪不宁,今夜更是如此。”小美子心中暗想着,踱步至书橱。书橱中大半是些佛经,这些佛经她早已看了数遍,有的甚至都能够倒背如流。手指轻滑,片刻之后停在了一册薄薄的经书之上,小美子轻轻将其抽了出来,鬼使神差般一翻,便翻到了中间一页。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小美子轻声念了几遍,若有所思,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