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佛》正文第一百八十三章情义在[2]

大明佛最新章节目录
   文忠的大都督府。
    释海手持朱元璋的令牌,在两名军士的陪同下,穿过林立刀剑,擦肩花草喷泉,与门前相迎的李文忠、李善长二人,略一寒暄,便进了议事大厅。
    李文忠待释海坐定,便笑道,“释海大师,今日怎么御尊降贵,到李某这里来,却不知有何指点?”
    释海微笑答道,“李都督,说笑了。李都督府上,小僧怕是来过不下五六次了。”
    李文忠微微点头,“文忠平日里,一直在外领兵作战,此番应天府危急,方才被大帅派了回来。也曾听闻内人几次提到,释海大师佛法高深,随缘点化,指点迷境,渡人惶恐。”
    旁边李善长也笑言,“老朽常听大帅讲到,说大师在庐山之时,便是通读三藏,凡宗门经卷书籍,无不倒背如流。”
    释海,听得李善长提到庐山,却是微微一叹,“不过是如净师弟谬赞罢了。”
    李文忠和李善长见勾起了释海宗门之情,便微微一顿,静待这名虽然出入应天府各大高门府邸,却从未直接与带兵将领打过交道的的大帅内宗师兄,说明来意。
    释海,见李文忠二人沉默不语,便随即笑道,“小僧本不愿来这世间刀兵之地,只不过如今军情,今日贸然登门拜访李都督和李司马,却是想问问,如今鄱阳湖战况如何?如净师弟何时能够得胜回转?”
    李文忠与李善长对视一眼。大帅誓师,不灭陈友谅不回,临走之时,暗中嘱托过释海。释海与大帅,自有通讯联络渠道,他若是想知道这些,直接问大帅便是,为何又偏偏跑过来询问?
    大厅中,安静得很,李文忠捧起滚烫的茶杯,掀开盖子,对着泛着杯面的碧螺春叶片,轻轻地吹着气。李善长,似乎被这股幽香熏得呼吸急促,在哪里强忍着发出咳咳声。
    释海,坐在那里,神情淡然,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持念珠,自顾自地默默扣数,似乎手中那一百零八颗烦恼珠,无穷无尽,在指尖珠珠流转,去了又来,却又一一在淡淡涌动的佛息中,生起点点佛光。正应了那句佛门名言,烦恼即菩提。
    终于,李善长止住了咳嗽声,“据大帅传来的消息,鄱阳湖那边,战事胶着,大帅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回转。”
    “原来如此。”释海,如从定中醒,听罢李善长之言,止住手中念珠,徐徐说道。
    随后,又缓缓从座中起,“但不知应天府如今局势,二位大人,有何部署?”
    李文忠看了李善长一眼,见其微微点头,便也起身答道,“好叫大师知晓,如今我等承蒙大帅首肯。。”
    释海听完李文忠之言,连连摇头,“李都督以阴身儒修和小僧等人,欲要牵制王保保,诱其在老山一带集结主力,暗地里与张士诚所部合攻东路元军。此计,虽妙。但庐山骤变,原先主事之人不在,若还是如此行事,恐怕难以退敌。”
    李善长,见释海一反先前谦逊寡言,铁口铜牙,斩钉截铁,便拱手问道,“但不知大师有何见教?”
    释海,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二人,低声宣了一声佛号,合掌说道,“李都督,李司马,小僧此番前来,原是应了悟虚师兄所托,督请二位大人,派重兵,增援六合。”
    随即,手中念珠射出一道光影,将悟虚与众人在千佛崖顶的一番部署和商议,呈现在李文忠、李善长二人面前。
    李文忠、李善长二人,因为事关重大,瞪大了眼睛,心神顿时被牵引进去。却见此道光影,犹如后世电影快镜头一般,刹那间,便演示完毕,消散不见。
    二人一阵目眩神晕,待回过神来,要向释海详加询问。释海早已离去多时,只留下“切记”二字,余音绕梁。
    正所谓
    佛门重宝舍利子,赠与师兄明心志。
    渡尽劫波情义在,指尖烦恼有谁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