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衍纪》第二百五十八章鳞次栉比

双衍纪最新章节目录
   北风城,北堂府西部重镇,也是白鹿部的都城。这座坐落于万曲江东岸三百余里处的都城,起着统领沿江地域大小州城西拒西门家族的重任。北风城所处的位置是北堂府境内为数不多的平原地貌,周围良田万顷,对居于极北之地的北堂家族来说,这里可是珍贵的“粮仓”。
    城主北堂立,也就是白鹿部主,白鹿刀的现任拥有者。北堂家族的高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调。不论是白鹿部主北堂立,还是含章部主北堂恭,甚至包括其他一干九位系主长老,都如同族长北堂春一样,很少在江湖上露面,以至于有许多北堂府的子弟都不知道众多高层究竟长什么模样。但天焰大陆无人敢小觑了北堂家族,它的整体实力可是四大家族中最强的。
    世人皆知,北风城与西门家族麟嘉部主城西王城隔江相望。其实说是说“相望”,两城之间相距也有六、七百里之遥,只不过万曲江附近只有这两座都城最大而已。
    有言道:
    “西王傲北风,
    天高不可登。
    北风顾西王,
    草低水流长。”
    这首看似五言四句的诗,其实原本是两段西王城和北风城的居民互相嘲讽的顺口溜。头两句之意是说西王城的繁荣远超北风城,是北风城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后两句是指北风城回头看看西王城,“草”指代草民,水往低处流,意思是说:“你们那昌盛完是下等庶民哄闹出来的,我们根本不屑一顾。”
    但经过人口相传至今,大多数人已不理解这四句话的本意,还以为是对两座都城的赞誉,更是荒唐至极地将对立的四句拼在了一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当北堂羞给萧天河讲述了这首顺口诗的由来时,萧天河会心一笑:“照诗中描述,北风城应该没有西王城热闹吧?”
    “的确。或许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北堂府的人没有其他三府的人多,族中的领导者们也都行事低调,很少露面。其实在北堂府,北风城已经算是比较热闹的大州城了。”北堂羞道。
    “低调才能维持神秘感,这样别的家族才不敢来招惹。毕竟未知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四大家族北堂家族人数最少,实力却最强,想来这也是平衡能够维持的主要原因吧。”
    “维持什么平衡?四大家族各踞一方的格局又不是刚形成的,从很久以前就是如此。正是这种谁也吞不掉谁的局势,才使得天焰大陆大多数时间处于和平的态势,哪怕在经过了惊天动地的天下四方大战,依然能够恢复稳定的局面。”北堂羞道。
    萧天河微微一笑,不作声了。“这也正是魔主处心积虑造就的结果。”他心想。回想起石灏明石破天惊的话语,萧天河不得不佩服那位神秘的魔主。能以一己之力形成稳固局势,从而长久地统治天下,他绝对是个登峰造极的人物。与这样的人成为敌人是件非常棘手的事,何况萧天河还不知道魔主究竟为什么会盯上自己。
    “到了,我们降落吧。”北堂羞道。
    两人在城外降落。经过城门时,守卫不由得多看了萧天河几眼,毕竟背着一个硕大的龟甲实在太引人注目了。
    果然如同北堂羞所言,北风城虽然很大,但街上的人却不多。由于北堂家族擅用轻、软的刀具,所以背着魔刀的人大多都是外族之人。
    北堂羞似乎对城中的状况十分了解,带着萧天河走街串巷,七拐八绕地来到了一处圆形广场。
    “到了,这里就是北风城最大的修魔物品市集。”北堂羞介绍道。
    萧天河环顾四周,不禁哑然失笑:“嗯,还真是‘热闹’啊,连一个摊位都没有。”可不是么,广场上空荡荡的,与萧天河当初在西兰城所见的四方殿实在差得太远。
    “我带你走的是后门小路,正门其实在那儿呢,一会儿你就该吃惊了。”北堂羞遥指着广场对面的一座平房。
    那座平房很有特点,在房脊上耸立起三柄硕大的刀形雕塑。其中左右两柄的基座较高,大刀分别向当中倾斜,与当中那柄大刀交叠在刀尖附近,颇具气势。
    萧天河乍一看觉得那三柄刀似曾相识,走近了几步就立即辨认出来,那正是北堂家族的三柄绝世魔刀——鸾凤、白鹿与含章。
    待绕到平房正面,萧天河发现原来那是一条宽阔大路的末端,街上人来人往,与房后空荡的广场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被这座平房分隔成两个世界一样。平房没有窗户,仅在三座雕塑基座的正下方有三扇敞开的大门。
    此时已近黄昏,三座大门中灯火辉煌,分别照亮了门内向下的阶梯。
    “原来集市建造在地下!”萧天河惊道。
    “没错。这里可是北地,严冬时会降雪结冰,若是露天设市非常不方便。”
    “那为何不建一座大殿?何苦掘地三尺挖个大洞?”萧天河不解。
    北堂羞解释说:“因为地形特殊呗。这儿本来就是一个硕大的地下岩洞,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利用。若是在上面造什么大殿,不压塌了才怪呢。你没见屋后广场上什么建筑都没有么?走吧,到了里面你会更吃惊的。”
    萧天河跟着北堂羞走
    进了最右边的大门,阶梯向下呈“之”字形,好像是特意在岩石中挖掘出来的通道,四周都是墙壁,直到拐了十几个弯之后,才来到一个平直的通道。从这里已经能听到集市中热闹的声音了。
    穿过通道,萧天河顿觉眼前豁然开朗,一个无比宏伟的岩洞展现在他的面前。岩洞大致呈圆形,萧天河数了一数,从上至下共有九层,他所在的位置是地下第七层。每一层都建了一人多高的围栏,透过栏柱的缝隙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店铺、摊位林罗密布。不仅如此,在岩洞当中还矗立着三座硕大无比的“石笋”。“石笋”上也开凿出了数层以供开设店铺之用,从岩洞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坚固的石桥连通“石笋”,石桥当中是过道,两旁也都是店铺。上下九层的石桥叠在一起,就像一座高楼一般。三座巨大的“石笋”之间,也有环形的廊桥连接呈圆形,从外侧延伸过来的石桥与廊桥相接,之后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广场”,不用说,廊桥与小广场上也都是店铺。
    “好家伙!这岩洞直径少说也有好几百丈,一共九层,这得有多少店铺啊!”萧天河的确震惊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微笑的北堂羞,“你管这叫‘稍加改造’?我看称之为‘工程奇迹’也不为过啊!”
    “哈哈,只要有想象力,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北堂羞沿着石桥往当中的“石笋”区域走去,“因为这里是隐藏在地下的修魔物品交易集市,所以取名‘魔隐洞’。洞中一共九层,上三层是交易魔刀的场所,中三层是买卖丹药的地方,这下三层嘛,则是贩购材料之处。刚才入口那另外两座大门就是通往上三层和中三层的。你瞧,前面……”北堂羞回头一看,萧天河似乎没在仔细听她说话,“哎,你在傻笑什么?”
    “呵,没什么,你继续说。”其实萧天河是在笑自己初涉修魔之道时,随意起的一个山洞名字居然与这里重名了!同叫“魔隐洞”,但一个是风律谷寒碜的小破山洞,另一个则是宏伟壮观的巨大岩洞,天壤之别。
    北堂羞继续介绍:“一般是越靠近当中‘石笋’区域的店铺,贩卖的东西就越珍贵。最当中小广场上的店铺所卖之物往往都是些极为罕见的珍稀物品,所以在那里开店是要经过管理者批准的。店主也都是些有实力的修魔者,他们无须付店铺租金,也不必看店,只要有想卖的东西,直接来卖就行了。另外,与其他店铺不同的是,由于贩卖的东西过于珍稀,往往都是采用拍卖的形式。所以说,去那里买东西不仅要撞对时机,也要有雄厚的财力才行。”
    “财力?是指钱吗?”萧天河好奇地问。
    “当然不是。对修魔者来说钱财算不得珍贵,我说的‘财力’是另外一种东西。铸刀材料、炼丹材料或是铸就的魔刀、炼成的丹药,亦或是刀法典籍、身法典籍、炼丹典籍等等,只要是修魔者需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在集市上交换,每样东西的具体价值是由市场管理会决定的。因为以修魔物品相互交易不像金钱仅以数量来衡量那么简单,所以北堂家族特别设立了一种‘货币’,只可用于在修魔物品集市上流通,人们称其为‘魔币’。任何修魔物品都可以兑换成‘魔币’,兑换之后的‘魔币’也可以购买任何一样修魔物品。”北堂羞道。
    “这倒是个新颖又方便的方法。能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一定十分睿智。”萧天河称赞道。
    北堂羞点点头:“没错。这是某一任白鹿部主想出的点子,汇报给族长之后,族长大加赞赏,并下令在整个北堂府境内实施。比如你在这里兑换的魔币,到了其他州城也一样能使用。兑换是在有特殊标记的店铺内进行的,这种店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看,这座石桥的兑换店铺就在那里。”北堂羞遥指着一个门口挂着“北堂”二字锦旗的店铺,“有那个旗子,证明是由北堂家族特别设立的店铺,在店里任何修魔物品都可以按照比例兑换成魔币。由于不同时期某些物品的珍贵程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市场管理会每个月初都会公布魔币的兑换比率。还是比较公平的。”
    “唔……那兑换和贩卖又有什么区别?”
    “贩卖是要租店铺的,也要耗费时间经营店铺。兑换魔币省钱省事,所以比率较低。当然,如果要兑换不是很常见的典籍之类的物品,也需要经过市场管理会进行价值评定之后才行。平常的典籍没人愿意买,少见的典籍分厉害与不厉害两种,不厉害的不论是贩卖还是兑换都费时费力,厉害的虽然可以申请在小广场上拍卖,可又有多少人舍得将珍稀又厉害的典籍卖掉呢?所以魔隐洞没有特别设立贩卖典籍的区域。”北堂羞道。
    “北堂家族还真是聪明啊,以兑换的方式可以以极小的代价收敛大量的修魔物品……不对,只要北堂家族大量制造那个什么‘魔币’,岂不是可以将集市上所有的东西尽收囊中?如此还有何公平可言?”萧天河略一思索就找到了这套“魔币”制度的“漏洞”。
    北堂羞瞥了他一眼:“你脑子还挺好使。没错,起初公布这套方案时,也有聪明人提出了同样的异议。可当他亲眼看到北堂家族铸出的‘魔币’时,也就欣然同意了。硕大的北堂家族当然不会做那种奸诈之事,制作魔币所用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