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生香》第340章咦了一声[2]

食色生香最新章节目录
   在。”费宽小声说。
    费小怜摇头,说:“姑母是已死之人,方外之人,哪能参与这世俗之事。”
    费宽听不明白,便疑惑地问:“姑母好端端的在呢——”
    “三娘,你要如何?”陈柳氏听闻此语十分不安地问。
    “能得回乡,已是天恩,我对这尘世亦无留恋,这几日已与青城道观说好,等迁坟祭祖完毕,我便入了道门,这费家以后就靠宽儿了。”费小怜说到此来,郑重地拍拍费宽的肩膀说,“你莫要怕,男儿如虎,自有担当。哪能弱不禁风,气势孱弱。”
    “侄儿明白。”费宽听闻,立马站直的腰身回答。
    “好孩子。”费小怜很高兴地点点头,尔后就吩咐了下人带费宽与陈秋霞下去玩,她与陈柳氏单独说话。两人说话,无非就是互诉衷肠,以及一些琐碎的安排,拉拉杂杂说到了黄昏用膳才算完。
    陈秋娘尔后回了别馆,贤夫张赐已做好了饭,在厅堂里闲来无事弹琴长啸。
    “郎君兴致颇好。”陈秋娘笑嘻嘻地说。
    “不过稍作弹拨,派遣寂寞。谁让娘子恋母,白日里就跑得不见人影。”张赐酸溜溜地回答。
    陈秋娘掩面一笑,在他身边坐下来,低声问:“那为郎君唱一曲可好?”
    “甚好。”张赐笑道,便顺手弹拨古琴,陈秋娘婉转唱来,一曲终了,两人便收拾一番,共进晚膳。
    晚膳后,两人牵手漫步,看漫天星光铺排,眼前是高大的青城山,那些星斗就像近在尺咫,唾手可得。
    “今日听闻临邛吴道士忽然云游至此,与青城李道长论道。我想趁着夜色上山拜访一二。”张赐忽然说。
    陈秋娘一听,便问:“难道郎君是因了白居易的那句戏言么?”
    “也许不是戏言。之前,我派人探听过。临邛吴道士,不知其年岁,不知其行踪。然见过他之人,皆言岁月不留痕。想必也是有一番奇遇之人。”张赐说。
    “即使如此,夜色正好。夜游青城也定别有一番滋味,走呗。”陈秋娘催促。
    张赐却不急忙,两人换了简练的衣衫,又命十八骑携了灯笼、火把、火折子,他还亲自提了一个点心盒子,以及一些道家善本金银器物,这才往山上去。
    山路虽崎岖,两人说说笑笑,一路而上,歇了十来回,终是入了道观。
    众道士亦入睡,两人不便打扰,便在道观门外石阶上坐下,一边吃点心,一边看星星。陈秋娘也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张赐说起在那个时空的生活。说那些周游列国的趣闻。以前,她从不觉得有趣,只觉得是行尸走肉般在全世界飘荡,如今,说起来却是真真有趣。
    两人说说笑笑,时间很快过去,青城山上看日光,晨雾涌动,红霞雾霭,日光投射出金光,照耀碧青山岚,此中景色,气势磅礴,让人惊讶忘言。道观开门,两人拜访,开门道士大约见惯了他们这样的狂人,亦或者道者本身就是不喜不悲的高人,对于他们这样早就在道门口等开门,并未有丝毫的惊讶,只平静地迎了二人前去。
    诚心捐了香烛钱,说明来意。引领道人听闻,先是谢过两人捐钱且又带来独特的道家善本,随后便说:“吴道长确在道观,但能否得见,就一切随缘。无道长来去无踪,如今与李道长在更高的道观中论道。不知二位赶去时,吴道长是否还在。”
    “一切随缘,这事自然。还请道长代为引路。”张赐拱手作揖。
    引领道长便说:“好说,二位随我来便是。”
    陈秋娘与张赐便又继续往山之更高处去,走了约莫半日,才到了一处道观前。引领道人去叩门通报,尔后回来对张赐说:“两位道长正于厢房内论道,请二位亦前去。”
    张赐谢过了引领道人,便与陈秋娘去了厢房。
    厢房内,一位毛发全白的道人正盘腿坐在垫子上,一身灰布道袍破破烂烂,但好在洗得颇为干净;另一位毛发花白的道士,深蓝道袍,见陈秋娘与张赐前来,便起身说:“贫道乃青城山李无音,敢问二位尊姓大名。”
    张赐连忙行礼说:“晚辈乃六合镇张赐。”然后指了指陈秋娘说,“这是内子江氏丹枫。”
    “晚辈张氏江丹枫拜见道长。”陈秋娘行了礼。
    “原是蜀中望族,我与你先祖云德公亦是道友。”无音道人说道。
    “云德公于早年驾鹤西去,李道长之名,晚辈听吾祖母时常提起。”张赐说。
    无音道人笑道:“张氏族长,个个英武不凡,张二公子亦是如此,至于这位——”无音道长说着就看向陈秋娘,还没说什么,却听那头发全白的老道士“咦”了一声。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