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深陷奥氏风波、意外丢失记忆第0835章:没那么容易[3]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司马昭之前,他就曾积极劝说诸葛诞支持司马昭称帝,并到处帮助司马昭寻找和拉拢支持者。
    对于这么一位司马氏的死忠,司马昭当然舍不得杀。
    当然,对于曹髦发起政变时的司马昭来说,也不惧袒护一名心腹,皇帝曹髦都被逼得要发动政变,还有谁能颠覆司马氏的权位?
    但司马昭没能料到的是,他一时心软,没有让贾充替自己背锅,没有杀掉贾充及其家族(弑君是要灭族的,成济就被灭族),却导致了儿子司马炎建立的晋朝被贾充的后人祸害到几乎亡国。
    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代魏成功,建立了晋朝,司马炎成为晋朝开国皇帝。
    司马炎对贾充极其宠信,这是因为,司马昭临死前,曾想把权力交还给哥哥司马师一脉(过继给司马师的司马攸也是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还是贾充的女婿)。
    是贾充力劝司马昭还是把权力交给司马炎为好,因此,司马炎得以继承司马氏大权。
    并且,司马昭死时,只给司马炎指定了一位值得信任的臣子,就是贾充,《晋书·贾充传》中记载:
    初,文帝以景帝恢赞王业,方传位于舞阳侯(司马)攸。充称武帝宽仁,且又居长,有人君之德,宜奉社稷。及文帝寝疾,武帝请问后事。文帝曰:“知汝者贾公闾也。”帝袭王位,拜充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及受禅,充以建明大命,转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更封鲁郡公,母柳氏为鲁国太夫人。
    故而,司马谈对贾充相当感激,荣华富贵不用说了,能给的全给,还让自己的继承人,皇太子司马衷娶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当正室夫人,试图让贾家跟司马家一起,富贵永远。
    恰恰是这样的联姻,让司马炎死后的晋朝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贾充去世,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成为皇后。
    因为司马衷是个傻子,故而,他继位后没多久,权力就被贾南风窃取。
    贾南风为掌握权力,联合司马氏宗室诛杀辅政大臣杨骏一族,还将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也是贾南风的恩人杨芷(杨骏之女,曾在贾南风犯罪后,帮她说好话,保住了其太子妃的位置)活活饿死。
    且因贾南风无子,她还把丈夫晋惠帝唯一的儿子司马遹给害死,使得晋惠帝无后人继承皇位。
    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司马氏宗室、赵王司马伦(司马昭的弟弟)发动政变,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废掉贾南风,不久后将其毒杀。
    贾南风虽然死了,但因她掌权时的乱搞,以及让晋惠帝没了继承人,让司马氏诸王们蠢蠢欲动,觊觎皇位,直接诱发了让西晋衰亡的“八王之乱”。
    晋朝的衰亡,司马炎封藩宗室,给予藩王们权力,是主因之一,可却是贾南风直接引发了藩王们的动乱。
    可以说,西晋的江山就是被贾南风的一通乱搞给颠覆的。
    她夺取西晋朝政大权时,距离曹魏皇帝被杀那一年仅过了30年。
    如果在曹魏皇帝曹髦被杀的那一年,司马昭心黑一点,不是拿小小的成济背锅,而是干掉贾充及其家族,或许,西晋的江山就能多延续几十年。
    历史没有重来的可能,只能说,司马氏种下了因,就要吃下结出的苦果。所以,后来有人评价:“晋之篡魏以贾充,其亡亦以充。”
    北宋时曾有个神童方仲永,五岁能作诗,因此扬名,但他的才华仅仅是昙花一现,至其年长,即“泯然众人矣”。
    由此,有了著名的“伤仲永”(北宋名臣王安石所作散文名)的典故。
    方仲永很可惜,但他仅仅只是个农家子,就算“泯然众人矣”,受到损害的也只是他和他的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大。
    而在北宋之前的七百多年前,西晋开国之初,也有个类似方仲永似的人物,因为其特殊的身份,涉及到的影响和危害就相当大了。
    这位类似北宋方仲永的名人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和继承人司马遹(同玉音)。
    司马遹也是五岁时,就因聪慧被晋武帝司马炎看好,甚至把这个孙子比作祖父司马懿,还当众扬言:“此儿当兴我家”。
    这显然是把西晋王朝未来的前途都寄托在了司马遹身上。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因为有野史说,司马遹其实是司马炎的儿子。
    司马遹的生母谢玖本是司马炎身边的侍女,为了教会儿子司马衷男女闺房之事,司马炎把谢玖安排去侍奉司马衷。
    等到谢玖被查出有身孕后,因害怕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迫害,赶紧请求回到皇宫,然后,司马遹在皇宫中出生。
    司马遹从小就是在司马炎身边成长,他的生父司马衷要到他三、四岁时,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儿子。
    所以,因为这个过程,让野史专家们,有了发挥的余地。至于孰真孰假,大家自行判断。
    司马遹的父亲司马衷是个傻子,据说,司马炎之所以坚持不废掉傻儿子司马衷的皇太子之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好司马遹。
    毕竟,他都认为司马遹“此儿当兴我家”。
    这和后世的明成祖朱棣看好皇太孙朱瞻基(明宣宗),清圣祖康熙皇帝看好孙子弘历(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想法差不多。
    只不过,司马炎这位前辈看走眼了,司马遹在成年后,就如同七百多年后的方仲永一般,“泯然众人矣”。
    司马遹成年后的不堪,是人为造成的。
    司马炎既然看好司马遹,又本来就一直带在身边抚养和培养,司马遹本不应该堕落,他的受教育环境、条件可比方仲永强上几千倍。
    史书也确实记载司马遹“幼而聪慧”,他有成为才学之士及合适的皇位继承人的良好基础。
    但还没有等到司马遹成长起来时,最关心他的祖父司马炎去世了,当时,司马遹刚刚十二岁,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这个年纪的少年,以后该如何成长,长辈对其的引导相当重要,司马炎死后,这个引导就变味了。
    司马炎死了,司马衷继位,司马遹往后的教育重任就落到了父亲司马衷和嫡母、皇后贾南风身上了。
    司马衷继位后,司马遹变成了皇太子,按照礼制,司马衷也给司马遹安排了一批博学之士当老师。
    可司马衷是个傻子,他没有关心儿子成长的头脑,没有尽心督促老师们教育好儿子的想法。
    因此,主要是皇后贾南风在惦记着司马遹的成长和教育。
    偏偏贾南风对这个非自己亲生的儿子怀着满满的恶意,只想着怎么干掉他,绝不会任由其健康成长。
    因为没有人督促司马遹,他开始荒废学业,史载:“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傅”。
    在这种情况下,贾南风还安排专人继续把司马遹往堕落的方向去引导,让宦官教唆他尽情玩乐:“殿下诚可及壮时极意所欲,何为恆自拘束?”
    于是,司马遹在这种引导下,越来越变得不堪,从幼年聪慧的司马家继承人,变成了成年后只知玩乐的纨绔。
    不是没有人提醒司马遹,可已经性情大变的他,哪听得进逆耳的忠言?
    于是,在贾南风处心积虑的阴谋下,司马遹也慢慢走向了深渊。
    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司马遹二十一岁时,贾南风动手了。
    她先以皇帝司马衷身体不好为由,把司马遹叫进皇宫,然后安排侍女灌醉司马遹,再诱使他写下要父亲退位的谋反之语。
    司马遹完全中招,贾南风拿到了他谋反的证据,随后,司马遹就被废为庶人并被幽禁起来。
    再三个多月后,贾南风又安排一个宦官去毒杀司马遹,司马遹不愿服毒,结果被执行贾南风命令的宦官用药杵活活给打死。
    司马遹短暂的一生结束了,从他的人生轨迹看,像极了七百多年后的方仲永,但他堕落的危害性却远远超过。
    司马遹死后,西晋宗室、赵王司马伦(司马懿之子,司马昭之弟,司马炎之叔)为他报了仇,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废掉了贾南风。
    但司马遹之死,给西晋带去的最严重政治危机并没有结束!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傻子,司马遹又是他唯一的继承人,司马遹死了,那么,晋惠帝司马衷死后,皇位应该让谁来继承?
    国家没有了法定的继承人,晋武帝司马炎生前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王,就都有理由闹腾了。
    都是司马家的子孙,谁都有资格去争夺这个皇位,即使晋惠帝司马衷还活着,谁又去管他?
    司马遹死后的第二年,帮他报仇的曾叔爷司马伦就废掉了晋惠帝司马衷,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然后,整个天下就乱了。
    西晋的衰落跟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选择了让一个傻儿子继承皇位,以及大封宗室为王,并给予一定兵权有关(目的是为了压制士族)。
    可司马遹成年后的堕落、不作为和迅速死亡,加快了矛盾的产生。
    如果司马遹成年后不那么废材,不被贾南风陷害致死,他可以代表父亲司马衷镇在中央。
    即使司马衷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有司马遹这个法定的皇太子杵着,且能延续幼年时的能干,各地藩王想闹腾就没那么容易了。
    理论上来说,司马遹这个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是西晋能否正常延续和维持和谐的顶梁柱,他倒了,规矩也就没了。
    西晋的乱局和衰落,与其说是贾南风这个恶后造成的,还不如说是司马遹的无能造成的。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