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三百六十一章抉择(一)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刘建业刚刚随东援碾庄未果的邱李两兵团回到徐州,还没有来得及进到自己的办公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光亭就已经把他拦住了。
    “仲良,你不要再进去了。”杜光亭对刘建业说道。
    “为什么不让我进去?”刘建业显得有一些搞不清楚状况。
    “南京国防部有紧急命令给你,要你赶快搭乘飞机前往上海。”杜光亭说。
    “到底出了什么字事情?”刘建业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国防部在电报里说得也不太清楚,只是说要你赶快搭乘飞机走。从南京派来的飞机已经在临
    时机场等着你了。”杜光亭说。
    “看来肯定是出了紧急的状况了。那我就不进去了。对了,光亭兄,你给我派一辆车,我好赶时间。”刘建业说。
    “这点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汽车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杜光亭说。
    “那就谢谢你了。”刘建业拉住杜光亭的手说。
    “怎么说,我们也是一起打过仗的。不过,我现在很羡慕你,可以有机会从徐州脱身了。”杜光亭略带一些伤感的说。
    “光亭兄,你这样说,我就实在过意不去了。多保重吧。”刘建业握住杜光亭的手说。
    “你也一样,兵荒马乱的,多保重吧。”杜光亭此时也放下了心防,对刘建业说道。
    与杜光亭道别以后,刘建业直接带着副官和警卫搭乘杜光亭派给自己的吉普车,赶到徐州城内的临时机场。
    飞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刘建业刚刚走下飞机,就被几名前来接机的军官迎上了一辆小汽车,风驰电掣的驶入上海。
    汽车一直开进上海市内的同济医院,才停了下来。刘建业走下车来,发现这座医院现在已经密布军警。
    “刘将军请随我来。”一名军官对刘建业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好的,请在前面带路。”刘建业说道。
    跟随着带路的军官,刘建业一直走到了医院后院的一座周围站着许多警卫军人的独立二层小楼前。
    “将军请进。”军官打开小楼的门,对刘建业说道。
    “谢谢。”刘建业对军官道谢以后,走进了小楼。
    “仲良,你可算来了。辞修他一直在等你。”一个外表保养得很好的中年妇人对刘建业说道。
    “夫人,学生怎么敢劳动夫人大驾迎接。”刘建业认出来这个中年妇人就是自己的老大陈辞修的夫人,前国民政府谭主席的爱女。
    “不用这样客套了。你跟我来吧,辞修今天下午一直在等着你。”陈夫人对刘建业说。
    “学生自从日本归来一直没有机会看望辞公,不知此公现在身体如何?手术的效果好吗?”刘建业一边跟在陈夫人身后,一边说。
    “辞修的胃病是老毛病了,这几年烦心劳累的事情太多,硬是把身体给拖垮了,迫不得已,今年6月才请了美国医生动了大手术。手术的效果还算不错,可是医生交待他必须静养,不能像以前一样劳累,但是你也知道他怎么可能闲得下来。”陈夫人叹了一口气说到。
    “现在时局艰难,辞公还要不辞辛劳,为校长分担重任,实在是太难为了。”刘建业说道。在刘建业的心里,
    不管怎么样,陈辞修对刘建业自己还是向来颇多照顾的,不然,恐怕刘建业早就被国军里的倾轧给撂倒了。
    “这次他找你来,也是实在迫不得已。”陈夫人说着,就走到了房间的门口。
    “辞修,刘仲良来了。”陈夫人对房间里说道。
    “让他进来吧。”屋内传来的声音显得有一些憔悴。
    “仲良,你进去吧,我就不进去了。”陈夫人打开门,对刘建业说道。
    “那就谢谢夫人了。”刘建业对着陈夫人欠身说道。
    “辞公,学生奉命前来,请辞公训示。”刘建业走进房间,摘下军帽,拿在手里,向倚靠在病床上的陈辞修说道。
    “不要这么客套了,找个椅子坐下来说话吧。”披着军服倚靠在病床上的陈辞修抬了抬手,对刘建业说道。
    “辞公此次找学生前来,不知有何训示?”刘建业搬过一把椅子,坐在病床边对陈辞修轻声说道。
    “这次找你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需要你出马去救火了。”说到这里,陈辞修显得十分的无奈。
    “学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望辞公明示。”刘建业对陈辞修恭敬地说道。
    时间距离两人在桂林城的最后一次见面过了快五年了,陈辞修的头发已经白了快一半,原本就很清瘦的脸庞,现在看起来更加消瘦,还带着一些大病未愈的蜡黄。
    “实话对你说吧,黄培我的12兵团现在处境已经很危险了,需要你去救火,挽救战局。”陈辞修说完,剧烈的咳嗽了好几声,脸上泛起一阵的潮红。
    “辞公,不要着急,请先喝口水,静下来慢慢说。”刘建业连忙端起一杯水,递给陈辞修。
    “我能不着急吗,我的12兵团,我的18军,我的11师。”陈辞修控制不住情绪,激动地说。
    “现在培我兄的情况怎么样了?学生前几天正在徐东前线督战,对培我兄的情况了解不多,可是也知道培我兄率部队自从驻马店出发以后,一路之上前进的速度很快,已经连续突破了对手的多道阻击线,刚刚过了蒙城,正在向宿县前进。”刘建业说道。
    “前几天确实是这样的。可是这两天情势已经变了。G军的抵抗强度越来越大,培我的前进速度也越来越慢,三天前,他开始向浍河南岸的南坪集进攻,一直打了三天才刚刚占领南坪集。此时,大量情报包括空军的侦察都表明G军已经在其正面构筑了大量工事,左翼和后卫也遭到猛烈攻击。”说着,陈辞修把病床上的一张地图打开,指给刘建业看,“你看,把这些线都连起来,再看看。”
    “一个口袋阵?”刘建业把地图上的一个个点和线都连起来以后再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确实如此,就是一个口袋阵。G军已经在这里给培我布下了一个口袋阵,就等着他一头钻进来。”陈辞修说道。
    “那应该赶快提醒培我把部队带出来。”刘建业大声地说道。
    “你再看看后面是什么?”陈辞修指着地图说道。
    “河,还有黄泛区。”刘建业看了地图以后不禁出了冷汗。
    “你知道的,12兵团是重装备兵团,机械化程度很高,如果是在平原地带行军,速度当然很快,可是在这样的地形里,事情恐怕就不会那么简单了。”陈辞修说。
    “确实如此。”刘建业小声地应和。
    十二兵团乃是“国军精锐”,辖5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其中就有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总共15万人马,全部美式装备。不要说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就是在整个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而当我们展开地图仔细琢磨一番,就会发现按照十二兵团的行进路线,摆在面前的是纵横交错的河田水网地带,自西向东依次有:颖河、西淝河、涡河、北淝河、浍河等大小河流,南面是淮河。整个地区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黄泛区,地理条件非常不利。
    一年前的中原野战军逆着几乎相同的路线千里跃进大别山,虽然达成了战略目标,可是重装备却也损失殆尽。更何况当下的12兵团全部重车重炮,必定深陷其中,无法快速机动,如果沿途遭遇阻击,进展就更是可想而知。
    “现在如果想要保住兵团,恐怕只有一条路了。”刘建业看了好一阵地图,对陈辞修说道。
    “说说看吧。”陈辞修闭上眼睛,说道。
    “目前兵团虽然处境不妙,但是尚未四面受困,还有一线生机。兵团的东南方向还没有G军的主力。如果当机立断,迅速转向东南,朝固镇前进,40多公里的路程,强行军一夜即到,依然可以与从蚌埠出发北上的李延年兵团回会合。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刘建业说道。
    “你说得不错。可是,有一个问题你想到没有?”陈辞修问道。
    “学生没有想的全面,还请辞公提点。”刘建业说。
    “你知道为什么整编十八军改编为十二兵团的时候,老头子为什么没有任命原任整编十八军军长的伯玉就地升任兵团司令,而是另外委派了培我吗?”陈辞修说道。
    “我想大概是因为和培我兄相比,伯玉的资历浅了一些吧?”刘建业揣测地说。
    “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主要的方面。”陈辞修无力地说。
    “那学生就不知道了。”刘建业摇了摇头说。
    “主要原因是培我他听话。”陈辞修说。
    黄培我是国军陈辞修系统的重要将领,陈辞修的系统人称“土木工程系”,“土”,意思是十一师,“木”,意思是十八军,“工程”,意思是十八军下属的工程旅,陈的基本干部多出自这几个部队,而国军五大主力中,唯一为陈辞修直接掌握的,就是十八军。黄培我一九三八年就担任十八军军长,可见其在陈辞修眼里对其的重视。他作为陈辞修的嫡系,性格品格上面也多少有些相像,好像陈辞修的影子一样。
    陈辞修其人,少年得志,访日,日本人发现他是上将,问道:“你年纪轻轻怎么作的了上将?”陈辞修当即反问:“裕仁年纪轻轻怎么做得了天皇?”险些惹出外交大事。陈辞修优点突出:清廉自守,时人评价国民政府中真肯干不要钱的只有陈辞修。缺点也突出:打仗本领一般,内战中被当年的黄埔学生东野林司令员打得“火车南站通北站”(意思是陈辞修把东北几乎丢光,沈阳的火车只能在南站北站之间来回跑而出不去城了)。此外就是派系方面气度狭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黄培我也是少年得志,早年就被国民政府的元老陈立夫看中,青睐到“就差招为女婿了”,以后三十岁当军长,可谓平步青云。黄培我的优点和陈辞修一样,也是为人儒雅、多谋,清廉不贪污。陈辞修的政敌何敬之曾经试图以吃空饷的罪名排挤他,好一口吃掉土木系的主力部队之一54军,结果一军哗然。但是,他的缺点也很突出:军事理论水平一流,实际打仗本领一般,战术死板指挥僵硬,临机不断、过于优柔,抗战参加过罗店死战,人称“血肉磨坊”,精神可嘉,伤亡太大,“书呆子”的名声就此落下。此后就越来越多的改作军事教育,直到此次出任兵团司令。此外相似的就是派系方面也很注重,朋党思想严重。
    当然,如果大家细心查一查,就可以发现出身于土木工程系的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