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二百三十五章在飞机上

重生之抗战悍将最新章节目录
   情报组有一个成员叫周迅予,此人不好好干事,游手好闲,逛妓院,下赌场,根本不把沈叔逸放在眼里。有一次,沈叔逸批评了他,没想到他居然嚷了起来:“怎么,老子就是去了窑子,你能把老子怎么样。”
    沈叔逸决定杀一儆百,先拿周迅予开刀。
    沈叔逸知道周迅予经常不回家,薪水不给家里,全在外边胡花光了,他老婆拿他没有办法。于是,沈叔逸给会计交待,从周迅予每个月的薪水中扣下四十元,亲自送到他家里。为此,周的老婆非常感谢沈叔逸,并对他说:“这该死的,成天不着家,钱也不给家里,要不是沈先生,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每次去送钱,周迅予的老婆都要诉一番苦,把周迅予在外边干的一些坏事说给沈醉听。沈叔逸回去以后,就把在周迅予老婆那儿听到的全记下来。几个月后,沈叔逸把周迅予的所作所为整理成详细的材料,交给了戴老板。这份材料罗列了周的三大罪状,说他“不务正业,玩忽职守,背叛组织”。
    这三大罪状在鸡鹅巷53号中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戴老板看到材料后,十分恼怒:“周迅予无法无天,太不像话。”提笔批示道:速解周迅予来南京受审。
    收到戴老板的批件后,沈叔逸故伎重演,让周和他一起到南京汇报工作。等周一到南京,几个打手就将他拿下,送进了大牢。打那以后,情报组的特工们,知道了沈叔逸的厉害,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沈叔逸跟随戴老板来到了重庆。从鸡鹅巷53号搬到重庆罗家湾19号后,戴老板趁这个机会,对组织进行了大整顿。组织总部下设情报、行动、电讯、总务等八个处。沈叔逸先是被提拔当了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上校副处长兼督察长,然后又被提拔为总务处处长,成为组织中最年轻的处级官员,人称是罗家湾的总务专家。
    除此以外,沈叔逸还是罗家湾里有名的暗杀高手,在上海的时候就奉命执行过不少的暗杀和诱捕任务,包括诱捕共产国际驻中国的情报机关负责人华尔敦。
    “久仰沈处长的大名。沈处长不要这样说,调遣那是说不上,大家也就是共同努力,携手完成抗日大业。”刘建业连忙说到。
    “我们还是先谈谈这次任务的具体情况吧。”沈处长说道。
    “好的。不知道戴老板是怎么对你交待的?”刘建业问道。
    “戴老板把这个信封交给我,然后就说要我到这里来找刘将军。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说完,沈处长掏出了一个信封。
    刘建业打开信封,掏出里面的信纸,一看,就是自己下午开列的那张名单。戴老板果然是天生的情报人员,做事谨小慎微,滴水不漏,连沈处长也不知道信封里面的内容。
    “这是一张名单,里面是沈处长你这一次带着人要化妆潜入缅甸,去寻找的重要人物。这里面德钦努和德钦秀貌(后来的缅甸总统吴奈温)是缅甸缅人独立势力的首脑人物,他们虽然地位不及昂山,但是在组织内部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对我国也有一些好感。你们到那里以后,要努力和他们取得联系,争取他们对我国抗战的同情,最好能够说服他们与我们进行会晤。吴努刚刚获释,我们正需要趁着他还没有加入日本方面,把他拉到我们这一边来。下面这些人就是缅甸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和地方上的土司,最好能够请他们到腊戎来一起参加会议,就说我们会给他们意想不到的好处。最后这一个不太好办,实话说,他不在缅甸,而是在云南的德宏,不过具体在什么地方,就不太清楚了,他还是不是活着,也不清楚。我之所以把这个人也列在名单上,是因为这个江阔是缅甸的最后一个王孙,曾经号召过他的国民,特别是上缅甸一带的国民起来反抗英国人,当时许多的地方土司也曾经起兵响应。即使他现在已经死了,只要他还有后裔活着,我们就可以打着他的旗号,依靠我们曾经是缅甸宗主国的地位,号召缅甸的国民跟随他反抗日本人。有了这样的旗帜,即使是巴莫和昂山,也会感到棘手难办的。”刘建业向沈处长详细地解释着。
    “只要他的后裔还活着,我们就有办法把它找出来。”沈处长自信的说。
    “这个人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1890年江阔带着人从缅甸退入德宏,德宏当地的地方官员肯定会有记录在案的。我想这一点,沈处长应该知道怎么做的。”
    “只要有了线索,我们就一定会有办法。”
    “沈处长最好再利用你们的汽车队,多运送一些日式的武器弹药到腊戎去。我们要请人家帮我们的忙,自然是要给人家一些好处的,不然,那些土皇帝们可不会轻易买我们的帐的。”刘建业又提醒道。
    “这个我一定会办好的。”作为罗家湾的总务处长,这点事情自然不会难倒他的。
    “好了,现在就先是这些。以后还要看事态的发展情况,也许还会有麻烦到沈处长的时候。”刘建业说道。
    “那好,我现在就去安排。”说完,沈处长起身,戴上墨镜,走了出去。
    第二天下午,刘建业跟随着他的新上司,那个来自美国的老头乘坐一架美军飞机,从陪都起飞,飞往腊戍——
    今天,我发现我的文章刚刚更新不超过2个小时,就已经有网站贴出了盗贴,这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我不是一次说过我是业余写手,写这个的收入非常微薄,勉强够付我一个月的香烟钱,还只是10块钱一包的,不是什么好烟。
    飞机并没有直接到达目的地腊戍,而是先行飞到了云南的省会昆明,在那里的机场加油。当飞机在机场上停下来的时候,刘建业早已经进入了半梦半醒之间。即使在登机之前,刘建业还在拼命的查阅陪都里能够找到的所有中文的有关缅甸的资料,可惜让他失望的是,那些资料不是本身实在太古老了,就是用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写成的,看了以后简直不知所云。只苦的刘建业累得两只眼睛都挂上了黑眼圈,严重的睡眠不足。
    飞机在机场加满油以后,再一次起飞了。
    “刘仲良,你怎么睡着了?”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在刘建业的耳边响起。
    刘建业懵懵懂懂的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一张以前见到过的面孔,以前的委员长侍从室的林主任,现在的中国驻滇参谋团团长。
    “原来是林主任,晚辈有一些累,就在飞机上搭起了瞌睡,让主任见笑了。”刘建业连忙表示。
    “不用再说了,我知道你现在很累。恐怕你到了缅甸以后会觉得更累。”林中将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想应该差不多,就现在的局面,我们想要扳回来,难度很大。”在林中将面前,刘建业没有必要隐瞒或者强撑。眼前的这位林中将是辞公派系里的主要干将之一,算是刘建业的前辈了。对他隐瞒毫无必要,不如实话实说,说不定还能得到他出手相助。
    “现在的局势如果打得好的话,还能和日本人打成一个平手,要是一不小心的话,绝对会输得干干净净。”林中将小声地对刘建业说道。
    刘建业明白林中将压低声音说话的用意,是不想让坐在前排的史迪威听到。那个固执而刻薄的老头,在美国军队里都有着一个并不是很好听的绰号,叫做“刻薄的乔”,意思就是指他的心胸并不很开阔,时常会有一些锱铢必较的事发生。如果让那位刻薄的乔听到了两人的谈话,恐怕又要发生一场风波了。
    “林主任这一次是要到哪里去?不会也是到腊戍吧?”刘建业问道。
    “你算是说对了,我就是要到腊戍去。”林中将答道。
    “去当那个人的参谋?”刘建业小声地用浙江话说道,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指指着史迪威的背影。
    “委座实在不放心,要我来这里作他的代表,所有的命令都要有我向他发报,得到他的批准才能施行。”林中将倒也没有隐瞒什么。
    刘建业听了以后倒也没有惊奇什么。他知道这是最高统帅的一贯毛病又发作了。每当最高统帅对前线的战事过于关心的时候,他就忍不住亲自代替前线指挥官指挥,甚至直接把指挥官架空。不少的国军高级将领,对此是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只有第五战区的李长官敢于公开要求最高统帅不要插手他第五战区的战场指挥。最高统帅到也是非常守信,在李长官在任期间,从来没有越俎代庖,只是到了后来李长官离职以后,他才又忍不住上阵了。也难怪桂系的小诸葛,桂林行营的白主任,曾经发牢骚地把最高统帅评价为最多只能当好一个师长。
    最高统帅的这一手,实际上还是摆明了他不信任史迪威,不肯像对史迪威做的承诺里那样,把进入缅甸作战的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必要的时候,他将亲自行使前线的指挥权。不过,身处距离缅甸数千公里之邀的陪都,做出的决定可能于战场形势相符合吗?
    “我昨天晚上,反复的看了地图。我觉得无论如何,在仰光、庇古失守以后,我军原定进至同古地区协助英军在仰光发动反攻的计划必须重新考虑,此后我军在缅甸作战绝对有必要使用纵深配备战略。我军应当以腊戍、密支那等缅北重镇为后方,以位于缅北的旧都城曼德勒为中心,集结主力于曼德勒附近,诱敌深入,待与日军交锋之后,通过坚强防御挫败敌人的锐气,再反攻突破之。”刘建业对林中将说道。
    “说说看你的根据。”林中将看上去对刘建业的想法很有兴趣。
    “我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一是对英军在缅甸继续作战的决心,我不表信任,担心我国军队倾力前突后,后方空虚,一旦战事不利,将面临孤军深入的危险。他日有撤兵必要之时,两国军队必陷入绝对混乱之现象而出现空前之危机。二是怀疑我军和英军两支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我们和英国人在指挥权和联络上均不协调。仰光失陷前,我国在指挥权上虽愿让步,但英方并不愿意指挥我国军队,不愿承担由此而来的责任。仰光失陷后,我们又对英国人不放心,不愿将远征军交给他们指挥,在共同指挥上的协商始终未获结果。就算是美国人愿意出来指挥,恐怕现在两支军队都会不信任他们。三是英国长期殖民统治造成当地民众对英军反感甚至痛恨,我国军队作为英国盟军,部队行动也必然受到影响,而缅甸混乱的交通管理也将极大影响我国军队的机动。在得不到民众支持,又是出国作战,地形生疏,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盟军一方情况下,慎重行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