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海贼》第七百一十五章建国取士

大宋海贼最新章节目录
   毅攻破兴中府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中京道一带,这里些金人的势力在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再也不敢在这一带停留了,纷纷裹着细软等物,逃向了南方的燕山府或者北方,而中京道基本上算是完全陷落在了伏波军手中。
    而宗辅算是命大,当时离炸点比较远,耳朵被震聋了,还摔了一下,接着又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了下面,但是侥幸有两根房梁交叉支撑在了他身上,没有将他活活压死,只是砸断了他一条腿,后来在伏波军打扫战场的时候,又给挖了出来,才算是找到了这个金国名将,将他收押了起来。
    一年多时间之中,伏波军便生擒了金国数名大将,先是宗干在盖州城外被俘,接着是完颜昌被俘,现在他们的战俘营之中又多了一个宗辅,这样的事情金人还真是第一次遭遇到。
    而作为杨再兴的手下败将的宗磐,虽然接任了沈州留守的位子,但是却没有能在沈州撑过十天时间,十天之中,杨再兴亲提五万兵马,对沈州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虽然宗磐也竭尽全力在沈州进行了一场顽强的抵抗,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挡住伏波军个攻势,在第十天的头上,沈州也宣告陷落,而宗磐比宗辅要狡猾一些,赶忙换上了平民的衣服,趁夜坠下城墙,藏到了附近山林之中,后来绕道逃出了伏波军的包围圈,一路逃回了会宁府,紧接着便又被他老爹吴乞买同志给关了起来。
    宗磐也因为连战连败,又数次逃脱伏波军的围捕,在金国获得了一个兔子的称号,意思是他跑的够快,胆子够小,对于崇尚武力的女真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具有侮辱性的绰号,宗磐就此丧失了在金国所有的地位,也退出了权利争夺的圈子。
    消息传到了真定府之后,兀术顿时跌坐在了帅案后面的椅子上,半晌都没有说话,这仗真是没法打下去了,金国可以说已经被伏波军给撕成了碎片,现在他作为金国的大将,连老巢都保不住了,还跟大宋打个屁呀!
    而他派出地回上京请调赵或者赵桓的人迟迟也没有消息,让他只能在这里和宋军僵持着,进退不得,当兴中府失守之后,伏波军等于已经切断了金国南北的交通,如果再在这里耽搁的话,那么待到伏波军腾出来手的时候,从背后配合宋军给自己插上一刀的话,那他这十数万大军,真的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至此,兀术开始萌生了退意,大宋这边是不能再打下去了,他如果还想保全这十多万将士地性命的话,就必须要尽快解决背后的伏波军才行,只有打通了中京道北上的通道,他才能实施进一步地计划,所以兀术想了一阵之后,传令召集军中诸军主将到他的行辕之中议事。
    徐毅这会儿可没空管吴乞买或者是其他金国将臣们在琢磨什么,他在打下了兴中府之后,立即派兵扼守住了南北交通地各个要道,控制住了中京道一带大片的土地,但是紧接而来的麻烦便扑面而来。
    短时间之中,他突然获得了这么多的疆土,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储备的力量,各处府县村镇纷纷倒向了他们伏波军的怀抱,既然要接管这些地方,就必须要有人才行,但是他手下可以说除了马哲等几个文职参谋人员之外,都是一帮的武夫,行军打仗没有问题,治理地方可就不是他们的强项了。
    为了这个事情,徐毅想破了脑袋,从流求岛调人过来,显然是不现实的,来回起码要一个多月地时间不说,而且流求岛的模式根本不适于这边的情况,照搬的话,只能起到反作用,而且那里储备的官员也并不多,也就是堪堪够流求岛使用,大批抽调人手的话,保不准会影响到流求岛的稳定和发展,打乱那边的各种事务,那儿是他徐毅的根本所在,容不得出半点差池,所以徐毅否定了这个想法。
    正在徐毅为这个事情头疼的时候,又是马哲这个家伙给他想出了一个解决地办法。
    “立国?开科取士?”徐毅听完了马哲的话之后,马上便楞了一下,对马哲问道。
    “对!就地立即在大定府宣布立国!然后马上开科取士!”马哲晃着他地脑袋,习惯性的用手捋着他下颌上地那一撮山羊胡子,对徐毅肯定的答道。
    “现在我们和金国酣战之中,哪儿有功夫去搞这个事情呀!立国哪儿跟你说地那么简单呢?不行不行!但是开科取士倒是还可以,以夷制夷,本地人管本地人倒是不错的主意!我看还是先开科取士,弄一些北方士子先把这一带地方给管理起来再说好了!现在光是接受地方的武装,就够咱们忙的了!”徐毅不以为意的摇头否决了马哲的建议,但是同意他说的开科取士的办法。
    “不行!绝对不行!必须要先立国,后开科取士!这个事情必须要这么做!”马哲从来没有用过这样坚决的口气,反对徐毅的意见过,他的口吻非常坚决,似乎根本不容徐毅不答应一般。
    “哦?那你说说为何不行吧!”徐毅挑了一下眉头,对马哲问到。
    “嗯!那我就不恭了,我想先问一下,主公开科取士,想以什么身份来取士呢?靖海王吗?还是伏波军呢?主公想要取士之后,让这些北方士子们效忠谁呢?
    先说靖海王这个身份,靖海王不过是大宋官家用来平息主公怒气,收买主公为他大宋效力的一个空头身份罢了!以靖海王的身份取士的话,那名义上,你还是大宋的臣子!难道主公要以大宋的名义,开科取士,让士子效忠大宋姓赵的官家吗?哼哼!那么做的话,岂不等于为人做了嫁衣了吗?
    请主公恕微臣不敬之罪,虽然微臣追随主公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微臣却从主公所作所为之中,从未看到过主公想要
    官家的一个臣子!虽然主公明里是帮着大宋,却从宋官家任何敬意!不知道微臣可是看错了吗?”
    马哲目光炯炯有神的盯视这徐毅的双眼,等着徐毅回答他这个问题。
    徐毅也不回避他的逼视,而是将身体微微靠在了椅子的靠背上,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马哲这个家伙眼光很毒,看问题也很清楚,这厮现在是他手下的第一谋臣,整日和他呆在一起,确实能看出他一些想法。
    而他回忆一下,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还真是没有表现出对大宋地什么忠诚或者依附,从他出兵占领流求岛开始,便一直在回避成为大宋的附庸,并一再拒绝了赵栩的邀请,否则的话,在赵栩登基之后,他也不会拒绝赵栩的封赏了。
    其实他内心之中,根本对赵家没有任何感情,他之所以这么做,根本上的原因还是想为民族做一些事情,不希望看到大汉民族被外族肆意蹂躏,但是当初他却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另立一个国家出来,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却终于摆在了他的面前。
    “你说地不错,我确实没有想过当大宋的什么王爷或者是高官!而且我也没有必要依附大宋,现在该有的,我都已经有了,何必要投效大宋呢?这确实是个问题,靖海王这个身份,并不是拿来取士的好身份!你接着说吧,我想听听你还说些什么!”徐毅看着马哲,点头承认了他所指出地自己的想法。
    马哲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对徐毅说道:“多谢主公以诚相待!那微臣就接着说了!
    既然主公不打算用大宋官家封的这个靖海王的身份开科取士,那么就只能用伏波军的身份来开科取士了!但是不知道主公想过没有,天下士子都是有虚荣心的,他们读书是为了求得一生富贵,讲究的是正统之说!
    而大辽建国比大宋要早许多年,我们这些北人早已视辽国为天下正统,却不视南边的大宋为天下正统,何况宋辽之间,百年征战,多以大辽占据优势,大宋不得对大辽缴纳岁币,所以北方士子,根本瞧不起南方的大宋,更有些瞧不起南人或者是金国地女真蛮子!
    许多士子在大金国灭掉了辽国之后,宁可隐居也不肯为出仕在大金国为官效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而现如今假如主公以伏波军的名义开科取士的话,微臣敢保证,主公很难招来多少士子为您效力,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伏波军怎么说,都是一个地方军阀,主公想以一个军阀的身份,取得这些士子的效忠,哼哼!实在是万难呀!”
    看到马哲摇头晃脑的说了这些话,徐毅就有点来气,这家伙说话就是不好听,于是便呛他了一句道:“此话差矣!你说北方士子不会看得上我徐毅,那你也是北人士子,那你为何会跟着我干呢?难道你北人的身份有假不成?哼哼!”
    “非也!我这么聪明的人,当然不是一抓一大把了,我可是地道的北人,主公岂能用一般士子和微臣相比呢?微臣这叫做有眼光,一般的士子们是没微臣这种高瞻远瞩地眼光的!”马哲丝毫不以为意,根本不把徐毅呛他地话当成回事,继续摇头晃脑的自鸣得意到。
    徐毅真地要被这个厚脸皮的家伙给打败了,当初这家伙跟着方书下海为盗地时候,自己还在流求岛呢!这厮即便是神仙也不可能看出自己有朝一日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他当初是被逼无奈,在北方犯了事情,才逃出海,被方书掳去的,结果现在被这厮说成了他自己高瞻远瞩有眼光了!
    徐毅用力的鄙视了一下这个家伙,真是天下最怕的还是这种不要脸的家伙!不过这厮倒是很让徐毅高兴,这家伙知进退,而且一肚子的鬼主意,从来不曾对自己要求过什么,这两年多来,就这么一直勤勤恳恳的为自己做事,为自己出谋划策,深得他的信任,这次他的话,很让徐毅重视,仔细想一下,还果真有道理,假如以伏波军的名义开科取士的话,也同样名不正言不顺,搞不好真的没几个士子会出来应试,来当他伏波军的官呢!
    可是立国真的就如这厮说的那么简单,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就立国了吗??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吗?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地,不就是对外公布一下,然后刻个章,宣称这玩意儿就是玉玺,弄一身黄褂子穿身上,说这是龙袍,搞一帮人拜一下,随便弄俩土台子祭一下所谓的天地,弄一个名分出来嘛!其实说来也简单!只是这个时候宣布立国,徐毅有些担心对于战事方面会有何影响。
    马哲显然也已经看出了徐毅的犹豫,于是说道:“其实主公也不必担心会很麻烦的,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定府这里有旧辽的皇宫,所需仪仗都是现成的,不见得现在就要大封百官,只待灭了大金国之后再论功行赏也不晚!
    而且主公也不见得一定就要称帝,只要立一个国号,称王也行,宣布我们伏波军现在已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