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二章江东混战之风云突变[2]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瑞儿知道,瑞儿要做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一个玉佩造就了帝国一个伟大将军,这个男孩正是后来率领帝国大军征服欧洲的骠骑大将军王瑞,也是帝国八大新睿名将之一。
    离开村庄,高勇马不停蹄直接赶到黎阳这个黄河北岸的军事重镇。黎阳对岸便是刚刚发生大战的白马津。午后,高勇在黎阳渡口附近的军营内见到了驻守此地的朱灵,此时的朱灵刚被晋升为讨虏将军、四级大夫爵位,正值而立之年的他显得格外成熟稳重,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朱灵看到营门外的高勇先敬军礼,跟着高兴地说道:“昨天才得到消息说主公要来黎阳视察,没想到才过了一天便到了。”
    高勇回了礼,看着繁忙而又有条不紊的军营,听着校场整齐而又响亮地操练呐喊,翻身下马,边走边问:“怎么……朱将军还要事先准备吗?”
    朱灵嘿嘿一笑,骄傲地说道:“准备什么?我们这里天天如此,永远都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高勇点点头,望向操练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说道:“军人就是应该随时准备冲锋杀敌!况且你这里的担子非常的重,既要负责支援河内郡,还要防备曹操偷袭。”
    朱灵‘啪’地立正,坚毅地说道:“请主公放心,第1机步师绝对不会让曹操踏上黄河北岸半步!绝对不会让第1机步师的光荣称号受辱!”之后,在朱灵的带领下,高勇详细察看了这里的战备训练情况。
    现在机动步兵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包括体能训练、武艺训练、战阵训练以及定期与其他兵种进行的联合作战演习。军队里只有入伍的第一年能够相对轻松些,因为那时主要是作为勤务兵,经过一年适应基本熟悉军中各种条令规章后,才能够进入正规作战部队接受作战训练。
    当然了,在各种作战训练之余,高勇还要求军队士兵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给每一个有志成为将军的士兵提供晋升的机会。为此高勇特意将那句:“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优秀的士兵”这句名言作为必背项目让每个士兵牢记于心。
    了解了军营的概况后,高勇来到了黄河岸边,站在岸堤上眺望对岸的白马津,问道:“上次交战后,白马津的防备有何变化?”
    朱灵上前半步回答道:“总兵力没变,仍旧是曹洪的一万步兵和曹仁的五千骑兵。不过其步兵已完成对我军建制的模仿,现分为两个师,主要装备战刀和皮甲,一小部分装备了铁甲和臂盾,有点我军轻步兵的味道,但作战训练却相差很多,因为他们还要拿出部分时间进行屯田,故此战力不及我军。”
    “嗯,分析的有道理。那曹仁的骑兵如何?”
    “曹仁的骑兵完全抄袭我军龙骑兵,每人配备马刀和弓箭,不过他们的马刀并非精钢打造,弓箭的射程亦略逊于我军,如果此时交战,我军占有装备上的优势。此外由于他们主要穿着皮甲,故机动力要高于我军龙骑兵。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曹操数次派人到兖州各地搜寻铁匠,仿造我军装备进行改进,长此下去,我军装备优势会逐渐丧失。”
    “很好,假如我要求你攻占白马津,需要多少兵力?多少时间?”
    朱灵略微思索一下回道:“按照目前敌军兵力,采取强攻需要三个师的机步兵和两个师的弓弩兵;如果奇袭的话仅需要部分龙骑兵在上游秘密登陆,造成大军偷袭假象引开曹仁骑兵,跟着再用一个弩兵师配合一个机步师佯攻白马津牵制住曹洪的主力,最后用一个机步师选择白马津西部登岸,内外夹攻!当然,奇袭需要多方配合,而且难度颇高。”
    “好,很不错。前面的两路都是虚兵,最后一路才是实兵,虚实结合。不过,想要瞒过曹操也不是容易的事,由朱将军在这边我很放心!”
    这时,一个传令兵骑马狂奔过来,一声马嘶后在高勇面前停下,传令兵翻身下马递上密封的书信,信上印有三个红色五角星。
    高勇一看竟是督军府很少用到的三星加急信,急忙打开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上面是沮授的亲笔字迹:“主公:兖州刘岱病故,鲍信联合济阴、东平、任城、泰山四郡推举曹操为兖州刺史,现在奏表已经送至长安。兖州只有陈留张邈反对,山阳太守袁遗没有任何反应。”
    高勇合上书信,望向对岸的东郡,低声说道:“曹操,想不到上天还是给了你一个机会!我们走,立刻返回邺城。朱将军严密监视对岸动静,做好战斗准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