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三章双管齐下之驰援辽西[2]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是因为乌桓畜牲!高勇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堂堂大汉要受这样一群野蛮牧民侵略?为何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杀掠抢夺,而大汉臣民却要忍受屈辱承受苦难?”
    台下郡兵高喊道:“太守,不是俺们孬种,是当官的不许出战!”“没错!看着乡亲被杀,哪个汉子能受得了?”“都怪当官的怕死!”“对!怪当官的怕死!”
    见郡兵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高勇继续到:“不错!官吏怕死,累得一方百姓遭殃!如此官吏虽斩其百次千次亦不足以泄民怨报民恨!”一句话震慑校场,郡兵们开始注意起这位少年太守。“别看你们的新太守年纪小,经历的苦难已可以写出一本书了!你们知道王寇是怎么死的?”
    “砍头!”
    高勇哈哈笑道:“答错!它是笨死的!”台下郡兵被这句话都乐了,笑声连成一片。“看到将士们还能大笑,知道你们没有被乌桓贼畜吓倒!本太守和那个胆小如鼠的王寇不一样……是大不一样!本太守要求治下官吏牢记五点:爱护百姓为民做主;勤奋廉明造福一方;渎职怠慢罢官入狱;鱼肉百姓死不足惜;贪赃枉法定斩不饶!当然对将士也有要求:奋勇杀敌!特别是对待乌桓贼畜下手要狠、要准、要快,不必留乌桓俘虏!如此才能为死去的乡亲报仇!”
    郡兵大喝:“杀敌报仇!杀敌报仇!”士气亦因此而空前高涨。
    高顺见时机成熟命令道:“骑兵队为先锋立即开拔,于沿路侦探敌情、扫清障碍!步弓兵队随后跟进,临阵脱逃者斩!畏缩不前者斩!”
    玄菟西门“吱嘎嘎”开启,一百骑兵卷起一溜尘土向辽阳奔去,大队步兵小跑依次跟进。高勇走下校台,翻身上马,对孙泰道:“留给陈晋十匹马作通讯之用,其余的全部拉上前线。”
    高顺催马靠近:“主公还是跟随步兵一同前进吧!进入辽西后可能遇到乌桓斥候,交起手来怕会有危险!”
    高勇淡淡回答:“生死有命,多加注意即可!如果不身处一线如何要求将士用命,况且掌握第一手情报有利于制定对敌战术!让沮公跟随大队前进。”
    前夜,高勇根据记忆中的马鞍、马镫的模样找来木匠和铁匠临时打造一套,样式虽不美观,却很实用,特别是对于学会骑马不久的人来说大大提高安全系数。高顺等对这种新式装备大为赞赏,也命人连夜打造。不过人力有限,仅造出两套。
    此刻高勇勒紧缰绳夹马提速,顿觉两边景物飞速后退,根据经验判断时速应不下四十里!此情此景,高勇总算明白为何骑兵是步兵的天敌了!凭借这种速度,如再配以厚重铠甲、利于劈砍的马刀、刺枪,一旦对步兵发动集团冲锋,那种撼动天地的气势都足以令任何敌人丧失抵抗意志。以前仅是通过书本上的描绘理解,今日骑于马背才切身体会到其中厉害!
    高顺紧随高勇身后,虽不清楚高勇如何想出这马鞍与马镫,却打试用那刻起深深的喜欢上这套装备。两样东西虽不起眼,却开创了骑兵作战的新时代。相比之前的骑兵,骑士必须用双腿夹住马匹作战,其间还要用手稳住上身。骑射倒还好说,只需远远地射箭即可。若是近战,一旦冲击步兵阵往往会被敌方长兵器撞落马下。即便对抗骑兵也会因为夹马不稳而掉落,这也是训练骑兵最难的地方。可是,如今有了马镫马鞍,此难题迎刃而解。大量组建骑兵不再是天方夜谭,汉武大帝时击溃匈奴数千里的骑兵军团更有可能重现……
    看着前面高勇的背影,高顺内心震撼:主公究竟是何来历?治政安民、军事战阵、器械构造无所不精无所不能!难道他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黎民的圣人?——或许真是如此,或许……高顺没有继续想下去,他知道再往下会是什么。尽管现在的汉朝表面上仍旧平静如常仍旧巍峨高耸,但凭借这些年的见闻感受,凭借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越加强硬嚣张跋扈的现实,高顺已能觉察出其中那一丝躁动的气息……也许天下大乱不远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