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纪事》150.150章:[4]

七十年代纪事最新章节目录
   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卡米尔拿着贴窗户剩下的窗花,“好逼真呀,真好看!”
    齐淑芳扭头一看,是一张嫦娥奔月的窗花,笑道:“喜欢的话,就送你了,我再给你剪几张好看的,你喜欢哪一张?”
    卡米尔指着窗户上贴的“喜鹊登梅”、“鸳鸯卧莲”、“金牛望月”等。
    齐淑芳拿出裁好的红纸,很快就剪出卡米尔要的窗花,其他几个外国女士见了,纷纷张口请求齐淑芳,每个人都得了好几张漂亮的窗花。
    这边窗花剪好,最后贴大门的春联也已经贴好了。
    “马上就要开饭了!”
    玉嫂过来说一声,大家急急忙忙地去洗手,餐桌早就摆好了,三张大圆桌立在堂屋,家里的桌椅不够,薛父叫人去他家搬了过来。
    “先放炮,先放跑,炮还没放呢!”
    经过金教授的提醒,警卫员小李马上去拿鞭炮,在门口放了起来,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进来,没有跟出去看放炮的几位外国人拍着手掌。
    家里有这么多客人,肯定不能只包饺子,摆了满满三桌子的菜。
    中午主食是饺子,晚上则没有,年夜饭一直吃到半夜才散,可谓是宾主尽欢,留下满地的碎纸屑,初一看到屋里红艳艳的碎纸屑没有扫出去,来百年的外国友人表示惊奇。
    “我们老家的风俗说这是财气,大年初一扫地的话会把财气扫出去。”
    齐淑芳向他们解释完,金教授夫妇和薛父拿出她早就准备好的绣花荷包,里面各装了两块钱,送给十七位外国友人。
    “这是什么?”
    “压岁钱。”
    蒂埃里眉开眼笑:“我知道,我知道的,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祝愿,我很喜欢。”
    其他人纷纷跟着道谢。
    “真是太幸福了,这么热闹,这么美好。”
    “哈哈!钱包很好看!”卡米尔学习服装设计,特别喜欢自己手里葫芦形的大红丝绸绣翡翠鸟的荷包,“太精致了,真的不可思议,用丝线把鸟类缝得栩栩如生。”
    十七个外国人欣赏完自己手里各不相同的荷包,每个人的荷包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美丽之处,然后纷纷掏出自己的皮夹,拿出花花绿绿的各种钞票送给四个孩子,面对齐淑芳的婉拒,他们笑笑:“亲爱的,这是给小朋友的压岁钱。”
    过完春节,为期十天的旅程结束了。
    蒂埃里恋恋不舍地拥抱了齐淑芳一下,“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谢谢你。”
    齐淑芳把他们送上飞机,自己的任务告一段落。
    原本以为寒假还剩一些日子,可以带一家老小回老家和贺建国团聚,哪知道因为这次任务完成得出色,上面很快交代了新的任务下来,不是做导游,而是翻译。
    虽然还没毕业,但齐淑芳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
    外交部已经把她的档案调过来了,调到了翻译室,等齐淑芳大学毕业以后,现在依然是副处级,正式入职。
    回家的计划暂时搁浅。
    贺建国感到很遗憾,可也替妻子感到高兴。
    他今年也升职了,是古彭市的副市长,身兼数职,这说明未来几年夫妻两人依然要面对着两地分居的情况,除非自己有机会调入首都。
    贺建国升职,是他有能力,所有人都清楚他立下的功劳,李威比起别人算是不错了,奈何有贺建国珠玉在前,自己便显得很不起眼,而且家庭上压力很大,经常面对着父母对妻女的冷嘲热讽,他深思熟虑后,递交辞职,决定下海经商。
    “你要下海?”贺建国很惊讶,完全没想到李威会弃政从商。
    李威笑得眼角皱纹都出来了,眼睛却很清亮:“是啊,我不打算这样工作下去了,没头绪。我本人呢,没有那份为国为民的头脑,与其如此,还不如另寻出路。现在国家搞改革开放,不抓住这个机遇就是傻子,我想去南边看看。”
    贺建国微微颔首:“不失为一个好的目标。”
    贺道荣南下后不久就发了电报回来,充满了喜悦,说那里遍地是黄金,如果不是因为他想好好在那里学习学习,恐怕春节时就回来了。
    贺建国自己从政,不打算沾染商业方面,“权大于商,你真的决定了?”
    国家现在扶持个体户,经商不失为好的选择,将来呢?世事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古以来多少个朝代,凡是盛世太平之际,不,哪怕是战乱年代,也依然是官商勾结,或者官欺压商。
    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目前还没发生过这种事,可贺建国已经预料到了,当一个商人积累了大笔财富时,没有后台,肯定会引来觊觎。
    别说大笔财富了,可能不大的财富都会引来豺狼虎豹。
    李威愣了愣,微微一笑:“这不是有岳父大人在嘛?”
    “何书记可是快要退休了,能帮你什么?能帮你多久?”何书记并不是贪恋权位的人,平时贺建国和他一起吃饭时,他都会说自己现在就开始想象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了。
    “岳父大人退休了,不是还有你嘛?难道你会眼睁睁地看着旁人对我出手?”
    “我?”贺建国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随即摇头一笑,“不是我妄自菲薄,我在这里,你在南边,鞭长莫及呀!”
    他这么说,李威反而更轻松了,“我知道,但我没打算一直留在南边。我的意思是先去南边打拼出一点身家,积累出一定的基础,然后回来在古彭市认真经营。我趁着休息的时候考察过了,南边商机多,我们古彭市落后很多,但古彭市也需要发展的嘛,不会没有机会。在我还没有大笔财富的时候,谁会盯上我呀?”
    “你有计划就好。”
    李威下定了决心,可胜男一直都不赞同,得知他不顾自己的反对,已经向单位递交了辞呈,不由得火冒三丈。
    “李威,你有没有想过我和盼盼呀?你下海去南边,我们怎么办?”
    李威安抚道:“你在这里好好工作,我去南边看看,如果那边发展得好,你也辞职带着盼盼和我一起,你看好不好?如果你愿意的话,你现在也辞职就和我一起走,在家里,你和盼盼都得承受妈的冷言冷语,我看着都心疼。”
    盼盼本来是多可爱的女孩子啊,因为自己父母重男轻女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敏感,尤其是去年今年开始计划生育,李母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盼盼……”想起放寒假住在娘家的女儿,何胜男眼里含着泪,“盼盼哪里不好了?我看比起你那几个侄子强了千百倍,怎么就天天对我们娘儿俩冷嘲热讽,说盼盼不如他们?如果不是李成元心怀恶意,咱们家怎么可能只有盼盼一个孩子。”
    何胜男越想越恨,恨意滔天。
    她失去的孩子……她现在都觉得意难平,自己受了剜心之痛,始作俑者却逍遥法外,虽然他现在被宠得无法无天,可人家活得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里有钱给他挥霍,家里有人给他做靠山欺负别人,没见到他一次她就恨一次。
    真希望李成元早点得到应有的报应,相信到那时候李父李母和李武夫妇的脸色一定很好看,长子嫡孙啊,在李爷爷和李奶奶相继去世后,一跃成为李家的小霸王。
    李成元霸道到什么地步?霸道到把李莹一家子都赶走了。
    不用想,给他出主意的一定是他父母,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李爷爷和李奶奶在世时对家产的分配,把李莹一家三口赶走后以为自己得到了胜利,殊不知李莹也不想和长兄一家住在一起,顺水推舟地离开,在外人眼里他们受了很大的委屈。
    没了李爷爷和李奶奶这对定海神针,没了李莹,剩下的李家算什么?谁给他们面子呀!可笑他们还沾沾自喜,并不知道自己早就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李威离开,离开也好,以后李家出了事也牵扯不到李威身上。
    何胜男又想到盼盼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十分痛心。
    以前计划生育没有严格执行,想生几个孩子就生几个孩子,她还想好好地调养自己的身体,一定要给盼盼添一个左膀右臂,免得将来在奉养老人的方面一个人孤掌难鸣,哪知道今年政策收紧,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更加不能违反规定。
    不能要二胎了呀!之前失去了机会,以后也不会拥有了。
    何胜男忽然想到自己夫妇只有盼盼一个女儿也不错,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分走原本全部属于盼盼的爱。
    这么想,何胜男不觉得计划生育让她感到遗憾了。
    李威提出来让她辞职的建议,何胜男没有一口答应,说让自己考虑考虑,而是选择一个时间在下班后去娘家找父母商量,想听听父母的意见。
    何书记半天没有吱声,他已经知道李威辞职的事情了,暂时还没有批准。
    如果李威有贺建国的本事,哪怕连升三级也会让大家心服口服,何书记一定说他现在的选择是鼠目寸光,然而李威并不是贺建国。
    “好好把握机会的话,李威说不定可以在商业方面有所建树,成就超过从政时的成就。反之,说不定会后悔下海经商。”何书记中肯地道,“贺建国跟李威说得不错,我快退休了,对南边更是鞭长莫及,全得靠他自己打点。”
    “爸您不反对就行。”何胜男松了一口气。
    无论李威思想里的重男轻女如何刻骨铭心,他都是自己的丈夫,女儿的爸爸,而且一直都很疼女儿,何胜男也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前程。
    从政难以出头,经商未必不好。
    何胜男考虑了很久,不希望自己丈夫弃政从商的一点心思立刻就扔掉了,说不定经商更加自由自在一些,反正自己只有一个女儿,给女儿一个优渥的生活条件即可。工作这么多年,何胜男早没了刚刚工作时的雄心壮志。
    “我反对让你辞职。”何书记突然道。
    “啊?”何胜男没有反应过来,呆了一呆。
    曹云海打发外孙女在女儿出嫁前后一直居住的房间里睡觉,出来道:“我也反对你辞职。”
    何胜男忙道:“我还没打算好辞职不辞职,现在来问爸妈的意思。爸,妈,你们都不赞同我辞职对吗?其实我也舍不得自己的工作。”她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在今年坐到了副处级的职务,哪里舍得离开,而且国家发展经济,银行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曹云海点点头:“舍不得,你就带盼盼留在家里,让李威自己去南边。他不是说了吗,等攒下一定的基础再回古彭市经营。”
    何胜男苦着脸:“就是他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