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376山海之经

凰涅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小说“天下,九州四海,的确广阔。”
    雷动缓缓接了一句。
    卫希颜知道,雷动说的“九州四海”,是大天下——不是中原神州这个一州“天下”。
    大禹为王后,划天下为九州,《尚书·禹贡》列为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中原神州之天下,称为“小九州”。
    雷动说的“九州”,是《山海经》中的九州,称为大九州。中州之地,乃九州之中心,是为“神通之地”,故为神州。八州乃夷地,称为“八荒”。神州为王土,治极八荒。所以,《山海经》将中州和八荒分别归入《海内经》和《海外经》。这个“海”就是四海,为东、西、南、北海。四海之中,间九州。所以《山海经》中的九州,以宋人的字义来解,是“九洲”。洲者,水中之6地。
    讲述九洲地理,必提《山海经》。
    卫希颜前世的伙伴秦瑟琳,正职是考古学家,她将《山海经》誉为“史上第一奇书宝典”。
    在这部“宝典”里面,主要记载了九洲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风俗,原本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但魏晋以后已失传,只留下了徒有文字的《山海经》。
    然而在天涯阁千年不断的传承中,收藏着一部完整的《山海图经》,里面的九州四海图,是蓝色海水相间的九个大6板块,其位置、大小、轮廓与卫希颜记忆中的世界地图很相近。而地球在最近的三万年内,其大6板块的地貌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山海图经》的地球图却能与现代世界地图有七八成相似,这说明《山海图经》中的全球地貌绘制得相当准确,这是十分令人惊叹的。仅此一项,就称得上“奇书”。
    在《山海经》中,还记述了许多诡异神奇的怪兽和光怪6离的神话故事。因为这些神话,在卫希颜那个时空中,长期被人当成一部荒诞不经的神话小说,只有极少数的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对远古地理的描述,很可能在两万五千多年前,神州华夏族就进行过全球性的地理测量,足迹遍及各大洲,是一部远古地理志,很有历史价值——秦瑟琳就是坚信这个论点的考古学者,被嫉妒她才能的同行们讽刺为“奇葩”,联手起来打压,也毫不动摇。可以说,正是为了解开《山海经》的奥秘,这位被导师极为看好的考古界新秀才坚决放弃了学院深造,而选择做了佣兵,虽然时时有生命危险,但来钱很快,而且方便走尽世界各地,寻找《山海经》记述的那些文明遗迹。她的导师和多数朋友都对她的选择感到遗憾,而大多数学者对她的观点和做法都难以认同,毕竟这种“历史异端”不是主流。
    但在大宋这个时代,很多学者是将《山海经》当成一部史书看待,并且认为那些神怪和神话都是远古时代真实存在的,只是万年之前神迹已不存,仅流传下了真道、图谶符箓、武道等神通大道的末技还显现于当世……而到了卫希颜那个时空,连这些“神通大道的末技”也已势微了,或者不显于人前,为世人所遗忘。
    这与宋代学者阅读的《山海经》比现代本更接近真实也大有关系。比起后世的校古本,宋本《山海经》少了因为历史流传而产生的谬误,而且宋人对先秦图语符号文字的理解,比起现代人也要准确得多,这又减少了谬误的产生。
    而且,卫希颜从天涯阁带出来了最早的《山海图经》。
    那是建炎七年,灭金战争之后,处理完京城的公务,卫希颜带着叶清鸿回天涯阁行祭拜祖师、正式入门之礼,出岛时她带出了《山海图经》,回临安交给名可秀付印。名花流旗下的古今书坊在印刻时加了一篇题跋,题明是天涯阁的藏本,让这部图经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印发后,在大宋学者中引起了轰动,尤其史学者和易学者都激动万分;丞相的腹黑娘子。
    这部《山海图经》并不是普遍流传于今世、成书于春秋时期的铭文本,而是比周代铭文更古早的甲骨文本——题跋中注明是解读本。而坚信《山海图经》是史书的宋代学者们,都相信原本是在远古时代写就,据说那时使用的“文字”是巫文,属于神通文,而普通人只能识得象形符号,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是发展成熟的象形文字。而宋代的易学者们对研究甲骨文并不陌生,因为流传现世的《易经》就是周代的演绎本,如果要上溯研究,就必须懂周朝铭文之前的象形文字。虽然,《山海图经》的甲骨文还没有完全解读出来,但里面绘制的勘舆地图却是很容易理解的,这让学者们激动了。
    因为它至少表明了两点:其一,证明远古历史是真实可信的;其二,在远古时代,华夏祖辈们就已跨越四海,到达八荒,并进行了实地的地理测绘。
    卫希颜很遗憾秦瑟琳不能看见这部《山海图经》,否则就能证实她所推测的:至少在两万五千年前,华夏先族就已经知道了亚、欧、非、美、大洋、南极洲这些大6的存在,并且进行了实地测量。
    如果说《山海图经》的重现使大宋学者们有了更真实的研究资料,那么对于士大夫们来说,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有力证实。
    而这个天下,是指九洲之天下。
    这让南廷君臣对开拓海外的态度变得热衷起来,不再仅仅是为了海外的矿产资源而激动,有了更“崇高”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那位发现“南金洲”的恒兴商会之首才得到了朝廷慷慨的赐爵封赏。若换作以前,给发现海外大6的商人赐爵是不可能的事,除赏赐财物外,顶多给一个七八品的官衔。然而,当有了“重现九州王土”的意义后,事情就不一样了。虽然赵构君臣对于治理海外之地没有多大兴趣,但对重现远古时期“四海八荒伏于王土”的辉煌却是非常热衷的。
    可以确定的是,白轻衣和她的傲家先祖们,都到过九洲。
    在天涯阁的岛上,种植有玉米、南瓜这些不属于中原的作物。在岛上的森林里,卫希颜遇见过袋鼠、驼羊,还有很像非洲狮或美洲狮的狮类动物,以及非洲的长颈鹿——傲氏三千年前的一位先辈游记写道,远古神州麒麟血统遗于八荒,后代杂交血统益薄,如今万不剩一,神通俱无……
    卫希颜将这些游历记载与傲氏先辈对《山海图经》的解读本进行对照印证,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史实,颠覆了她的认知——
    大约在距宋二万四千年左右,中州神通族率领普通人族对八荒之州进行地理开拓,经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四个时代,跨越了一万七千年的时光,中州文明和中州人族已经遍及九州,迎来了天下治极的大九州时代。但大约七千年前,中州先后经历了黄帝和蚩尤的战争、炎帝和黄帝的战争,大神通者陨落无数,留存下来的也多数消失无踪,中州之族力量锐减,遗下的多是力量普通的族人,即后世人称的“炎黄之族”,势力只能掌控中州之地;及至大禹袭位子启,建夏朝,始有“华夏”之称。
    从严格意义上讲,将中州远古族称为华夏族,并不准确,只能说他们是华夏族的祖辈。而华夏文明也只是中州远古文明的一部分,不能用华夏文明代称中州远古文明,因为它的主体——神通文明并没有被华夏族完整传承下来。
    傲氏先祖将伏羲女娲神农时代,列为大神通者的后七千年,是治极大九州时代;将黄帝之后的时代,列为炎黄族时代,即与神通族对应的普通族时代。而在炎黄族失去对八州的控制力后,远古中州的文明却仍在八州延续……,但傲氏先祖对这些文明的未来并不看好,记道“无源之水,若不开源,终将干涸”,意思是失去了源头,作为支流,若不走出自己的路,必有文明衰落的一日。卫希颜所知的几大文明的历史结局证实了傲氏先祖这个推断的准确性,她惊叹之余,忍不住要怀疑:这位傲氏先祖是否传承了远古族的一些预言术神通?
    自远古文明散落于九州后,傲氏一族的任务就是走遍九州四海,寻找远古神通文明的延续,足迹所到之地,都默默地关注当地的文明;王的倾世独宠。卫希颜从他们的记载中发现了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恒河文明和印第安的玛雅文明,她们传承的一些神通术,如星象占卜术、楔形图谶术等,都让傲氏族人有所领悟,但其中多数文明与他们修的真道神通并不相干。这是因为中州之地,存续了远古文明的神通术道,比如真道、武道、星象和图谶预言术道、符箓术道、阵术道等,而八荒之州主要存续的是远古普通文明,被神通族称为“杂学”,比如历法、地理、医药、建筑等等,都是杂学的传承,是普通人可以学习的,而神通术是道,是学不会的,只能“悟”。
    但让卫希颜默然无语的正是这些“杂学”,曾经创造了多少辉煌灿烂的文明,虽然最终或消失或衰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曾经造就的辉煌直到千年后仍然让人们惊叹,并造成难解之谜,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去探索,而历史的真相就这样默默地掩藏在天涯阁的书海中。
    卫希颜在天涯阁待了一个月,离开时带走了白轻衣写的那部《四海九州记》。依傲氏族训,每位傲家人从海外历练归来后,都要记下所见所得,以沉淀心境,领悟道念。白轻衣不仅印证了先人所见,而且去到了先人未曾去过的地方,涵盖了卫希颜所知的七洲四洋,还有她所不知的神秘地方。论眼界开阔,当世无人可及白轻衣。而她的游记,无疑是卫希颜了解这个时空的海外地理和风物的最佳指南。
    待在天涯阁的这一个月中,她也阅读了以前没有重点关注的那些书籍和图绘,如地理论著和地图。比如,唐代贾耽的《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里面记载有从中国通往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七条海6交通要道,这说明在唐朝时,海上航路就已到达欧洲和非洲。
    又如,宋英宗时代的一幅《华夷图》,绘图者的印章只有号,不知其本名,应该是一位掌握了高深测绘技巧和绘图知识、并且能收集到丰富的航海信息的地图学家,因为他画的是一幅世界地图:从图中,卫希颜可以辨认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主要海域的轮廓。
    这说明什么?——
    说明至少在北宋前期,宋人就已经发现美洲和澳洲了?!
    但是,为什么这两洲的航路不为今人所知呢?
    当卫希颜想到这个问题时,她意识到自己以前犯了一个错误。
    古人绘制地图的目的是什么?这决定了地图的用途和去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