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君策,隐身贵女》第200-201章赎家产[2]

倾君策,隐身贵女最新章节目录
   怎能没个安顿处。”
    梁宗均妻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早年梁宗均的心一直挂在永乐公主身上,直至永乐公主招了驸马,他方才娶妻生子,大的不到两岁,小的方才半岁余。梁宗均妻道:“翁爹,还是我随六弟先一步入晋阳安顿。”
    梁武业叮嘱道:“将大房的院子挑好。”
    梁宗卿自小不爱打理庶务,他注重学识,也爱云游天下,逍遥自在惯了。
    梁宗明妻自梁家大难后,颇受打击,一夕之间,丈夫没了、翁爹没了,婆母也没了,就连她的娘家也不知后来如何了。若非她有三个儿女,只怕坚持不下来,梁宗明妻消瘦如柴,别说是做主,就是照顾她自己与三个孩子都极是艰难。
    梁家嫡系大房就剩梁宗卿与梁宗明妻儿几人。
    当初卫国公世子夫人若与儿媳一道逃出,也许今日还活着……
    谁能想到的,那一切变化来得太快,快得让他们的反应不过来。
    梁宗卿与梁武业商量过。
    “二叔,梁家就剩下我们这些人了,得江湖朋友襄助,我在晋阳置了些家业,一处四进院子,一千余亩良田,又有五家店铺,你看这些家业如何安排。”
    梁宗明妻眼睛闪了一下。
    梁宗卿置的家业,不是与他们母子关系最近。
    她的丈夫没了,自然要依仗梁宗卿生活,希望大伯哥能拉扯上一把。
    梁二太太没想梁宗卿还能置下份家业。
    梁武业道:“宗卿,你是梁家的长子长孙,我虽是二叔,我听你安排。”
    梁宗卿凝了一下,“我看过四进大宅子,将东边的院落留给三弟妹母子住。其他各处就交给二房住。”
    四进大宅子,想来足够梁家人住了。
    梁武业没想大难之后,还能寻得一席安身之地,心下很是知足。
    梁武业道:“你安排得妥贴。”
    家业是梁宗卿置下的,他们二房的人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梁家人死的死,散的散,活下来的都不易,彼此都是最亲的人了,活着比那些钱财更为重要。
    梁宗卿又问:“我手头有两处田庄,统共一千三百亩,又有五处铺子,其中有三处是大铺子,一家客栈、一家大布庄、一家药铺,小铺子是一家杂货铺、一家文房铺子,生意和地段都不错,只要家里打点好了,往后主子下人的月例都能出来。二叔是看按大房、二房的人数分成两份,还是合在一处,由公中给大家发放月例?”
    梁二太太自然希望合在公中。
    大房才几个人,扳着指头了也只五个主子,而二房太太、老爷、爷们、奶奶又有姨娘、庶出子女可得不少人,怎么说都是二房占了便宜。
    梁武业若说分两份,这二房的人必是要过得紧巴。
    若说合到公中,只怕大房的人就要吃些亏。
    梁武业想了片刻,问梁二太太道:“太太,你瞧呢?”
    梁二太太望着一边的四奶奶。
    梁四奶奶不作声,她是嫡次子媳妇,上头还有个二奶奶呢,自己能保住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万幸了。
    第201章分宗
    梁家二房的大姨娘咬了咬唇,道:“大爷,以奴婢之见,还是合在一处的好,梁家遭此大难,能活下来的都是亲人。二太太最是个宽厚的,万不会薄待了三奶奶母子,今非昔比,就照以前梁家的规矩来。”
    梁宗明妻有些不快,主子们说话,一个姨娘就插嘴,谁不知道二房的大姨娘生了两个儿子,而今大些的梁六郎已过双十年华,小儿子便是梁八郎亦有十七岁了,他两个儿子都要说亲成家,自是希望合在一处。
    梁宗明妻道:“大伯,自家里遭了难,我……我身子就不大好,时不时就要吃些药……”她捂嘴轻咳两声。
    “三弟妹是想要杂货铺子还是文房铺子,你寻个得力的下人打理着,一个月赚上些贴己银子还是使得。”
    梁二太太心下有些不悦,但这家业原是梁宗卿张罗来的,她不好说什么。
    梁宗明妻一个节妇,拖着三个孩子,原就过得艰难,“我听大伯的。”
    梁宗卿道:“三处大铺子,客栈是有五间门脸子的沿街的二层楼,做的是饭庄,后头带了一个二层楼的四合院子,是做客栈的;药铺子有三间门脸子,后头带了两个大院子;大布庄是四个门脸子,后头带了一个院子。”
    二房的人一听这介绍,一个个眼睛亮了又亮,瞧来还真是大铺子,不是小铺面,只要经常好了,一家老小手头会有余银,再有田庄种的粮食瓜果,也不愁吃。
    梁宗卿又道:“杂货铺子是两个门脸子的,后头带了个小院;文房铺子也是如此。我把杂货铺子给你,这处铺子的地段在长平街上,打理好了,一月也能赚些银子。”
    梁武业明了梁宗明妻的心思,她这是觉得没自己的家业心头不大放下。道:“不如给三奶奶再给处小些的田庄子,那个文房铺子也一并给她,如何?”
    梁宗卿道:“一家人还是住在一处的好,且给三弟妹一处杂货铺子,田庄和其他物什就不必分开了。二叔,三弟妹孤儿寡母的,还劳你和二婶多多看顾,该他们母子的份例还得给。”
    杂货铺子就当是梁宗明妻给自己与孩子赚贴些零使银子的地方,若一样不给,她心里也不踏实,毕竟人心隔肚皮。
    梁宗卿拿出田契、房契,将杂货铺子的地契给了梁宗明妻,剩下的一古脑儿尽数交给了梁武业。
    梁府的四进宅子,早前是冯家大房的,值钱的首饰细软早就抄没了,但府里的家具、锅碗瓢盆,甚至于被褥等物也都是现成的。
    梁宗卿私下悄悄给梁宗明妻拿了二千两银票,嘱她小心收好,又当着众人给了梁武业拿了五千两银票,着他给家里添置些需用的东西。
    有了银钱,梁二太太婆媳很快就将府里拾掇了出来,又派了下人去瞧见店铺、田庄,梁六郎、梁八郎兄弟几个出去瞧看了一遍,回来告诉梁武业时颇有些兴奋:“父亲,田庄的庄稼长势极好,原是早前晋阳名门冯家大房的,早早租给了佃户,是个大丰收,定的是五成的租子,转眼就到秋天了,就要收租子,不愁吃。那几个店铺,不仅铺面大,又在闹市上,听周围的商户说,以前的生意也是极好的……”
    梁家人安顿下来,梁宗卿择日去了灵隐寺,拜会悟明、白真二位大师。
    *
    沐容是在夜里抵达晋阳城的。
    沐家逃难的儿郎,只沐十郎、沐家几位姑娘还在,而沐元浩被刑部官兵押送回晋阳,虽比沐容启程得早,却要比他们晚回来两日。
    老太君接过沐容递来的房契、地契等物,一张又一张地瞧看下去,每一份都是沐家的产业,“这是沐家几代人积攒下的家业,其间还有些你娘的嫁妆……要买回来,怕得不少钱。”
    沐家原是有钱的,是沐容在大周京城下注赚来的,老太君遣散沐氏族人各家逃难,又遣散下人,给各人补遣散银子,早已花得所剩无几。
    沐容勾唇笑道:“这是江湖朋友帮忙给赎回来的。祖母且拿着,待三婶、二嫂来了,你商量着交给她们。祖母,择个吉日搬回沐府。”她饮着茶,小心地凝视着老太君。
    老太君将房契、地契交给婆子,着她锁进锦盒里头,“容容,听说你在回京途中遇险了?”
    沐容抿嘴道:“祖母,我这不是好好儿的。”
    “你二叔要回来了,夺了功名,贬为白身。你二郎、五郎、六郎、七郎几个也不知道逃去何方,只盼他们能早些归来,还得平平安安的好。”
    雷氏、李乐昌都没走远,还留在晋阳城,住在她们的陪嫁别苑里,次日就听说沐家无事,因有江湖朋友帮忙赎回沐家宅子的事,便陆续前来拜见老太君。
    雷氏婆媳原就是干练精明的人,领了婆子回了沐府,重新挂上“沐府”的匾额,又请灵隐寺的大师选了吉日,着下人将各处清扫干净,只等吉日搬回沐府。
    沐元浩回到沐府时,跪在老太君面前泣不成声。
    差一点,连他也死了。
    雷氏与金达梅得主持沐元济父子的丧礼,这父子俩的死,既没给说法,只是说凉帝恕罪,这让沐家就沐元济三人的葬仪显得有些尴尬,最后只得照寻常富贵人家的规仪下葬。
    走得近些的沐七郎得了家里平安的音讯,带着重孕的妻子回到晋阳城。
    沐家,沉浸在一片哀嚎之中。
    晋阳城的乡绅、名士陆续登门吊唁、拜祭沐元济。
    半月后,沐家逃难的族人也陆续回城,沐家遣散的忠仆也相继回到了沐府,众人相见,又是一番悲切伤感。
    李乐昌带着沐六奶奶回来时,沐六奶奶的神智依旧有些恍惚,只比早前好了许多,原是二十来岁的妇人,瞧上去竟有三十多岁,她跟前还有个女儿,看到女儿,倒颇有些安慰。
    这日,沐容到慈宁院拜见老太君。
    沐芳华、沐秀华二人控抑不住,沐容回晋阳有些天了,她们很是好奇,昔日春香、秋香、沐曼华、晚竹几人与沐容是一道儿的,可这回,沐容身边有了新的使唤丫头,赐了沐家的姓氏,唤作“沐夏、沐冬”。
    沐秀华道:“九姐姐,十二妹呢?她去哪儿了?”
    沐容凝了一下,“十二妹妹与我走散了,我会寻到她的。”
    她吐了一口浊气,目光掠过老太君,沐元浩因为兄长、沐盛荣的死,再听说妻子冯氏的事,原在天牢里吃了些苦头,而今刚缓过劲,面容里透出几分颓唐与落漠。
    老太君一头银丝,精神还不错,双眸熠熠有神,这让沐容相到了《杨家将》里的佘老太君,老太君不是那里的老太君,但她们一样是坚强而睿智的女性,却又有些《红楼梦》里老太太的福态,身体还算不错,即便沐家经受了这场莫大的风波,老太君还与她离开时一般。
    “祖母、二叔,嫡系一脉分族吧!”
    她突地说了这么一句,屋里的老太君面容微微一拧。
    沐元浩则有些吃惊。
    沐家的家业是沐容的江湖朋友赎回来,这让老太君与沐家人对沐容高看几眼。
    李乐昌则是大叫出口,“九妹妹,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分族,这可是大事。
    沐氏族人因为沐家嫡系出了个沐元济,这几十年来受晋地百姓敬重。
    大难初过,再分族。
    老太君可是沐氏一族的掌舵人。
    上回,老太君拿银钱让族人逃命,给每家都是拿了钱的。
    沐容继续道:“祖母,这次的惊险,他们再也承受不住第二次。我们嫡系一脉的风波不应累及更多人。请祖母做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