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终章不如归去[3]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最新章节目录
   们要闹事没问题,在京城好歹还可以让朕照顾你们,妥妥的”。
    就此后,京城多了两只过街老鼠,除了不能随便离京外,照样谁也拿他们两个没办法。
    时任宰相的李纲叹息道:“大宋欠他们两个,就容他们那样吧,别管了。”
    赵桓无比郁闷,然而如同李世民头疼魏征那样,这个偏偏李纲骂不得。
    赵桓真的不想得罪谁,但也不想再放任那两老王八蛋了。朕这边励精图治,调兵遣将,谋划统一天下战略。你们两个老不死的则整天乱搞,没心没肺的,都不知道和谁学的。
    那些年,太后娘娘在的时候还好些,然而有天,身体不好的她真的不在了。
    这个时期赵桓就猥琐了,再没那么好说话。把赵佶和高方平两个一起捉进皇城,宣布他们只能在皇城纨绔。赵桓逼宫似的说了:“朕和皇家欠你们两个,然而开封府不欠,不许在外面祸害了。进出要请假,还不一定批准。”
    妈蛋这次又哭瞎了,范围缩小到了皇城……
    那些年,偶尔有天高方平说想回成都看看,赵佶也说要一起去青城山烧香。却是出行时候被皇家侍卫围了个严实。赵桓说了“这两老流氓仇人不是一般的多,要保护好他们,不能让他们和民接触”。
    虽然是保护,实则也是近乎软禁。
    为此,时已中年的赵金奴提着棍子冲进书房,一边落泪,一边追打赵桓责问:“你有没有良心,竟敢忤逆父亲,薄待老相爷。”
    赵桓一边逃跑一边求饶说:“小妹你想多啦,朕那是保护他们。”
    照样被头打破了。
    惹毛了后,赵金奴也被捉了,从此她的待遇和赵佶高方平一样,不许离开皇城,进出要请假。尤其不许殴打皇帝。
    是的就像英国有“不许在白金汉宫用弓箭射击英王”的法律一样,现在诉棍势力抬头,大宋也有这个条文了,妈的简直废话。然而老常和赵鼎说“不是废话,律法是神圣的”。
    赵金奴就此圆满了。
    赵桓知道她心思,她这辈子不想嫁人,她的偶像是高方平。不过高方平早就不纳女人入门了。也好,就让赵金奴跟着赵佶尽孝道,跟着高方平发花痴好了……
    当年高方平拉走了所有的仇恨。
    彼时李纲也因一些过激政策被罢相,其后赵鼎上台。就此,当年高方平的一些变法被否定。
    高方平懂的,现在仗打完了,欧洲大陆上都已经有三十万大宋驻军,分布在几十个军事基地。于这种时候的国家和人们,便有了新的需求。
    所谓新的需求就是“法制和谐”。不是说李纲没才能了被罢相,乃是雄才大略的赵桓于这个时期,需要赵鼎,而不是李纲。
    于是赵明诚他们又蹦跶出来了,胡市也被放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否定高方平,骂名越来越多。
    以至于许多官员赶潮流上书,要求赵桓问责高方平的过失。
    犹如李世民收拾山东氏族一般,根基早就稳固了的赵桓第一次显露獠牙,为此狠狠杀了一批人,以保护高方平的名节。
    他当然会保护高方平,但是他不想杀人。那是被赵金奴逼的没办法啊,分明有了“严禁在皇城殴打皇帝”的规定,但赵鼎上台之后,赵金奴又提着擀面杖打进皇帝寝宫去了。
    时已半头白发的老美人赵金奴,哭着责问:“你们有没有良心!高俅老年痴呆了,当年梁红玉身为第三批朝入作战少年军,战死的时候她只是个孩子,她也真的是高方平的孩子。高方平唯一的儿子高圆圆从军,也战死了,为此气死了国夫人梁希玟。他的二夫人梁红英,因梁红玉事件刺激,多年来精神一直不正常,犹如个孩子,全靠老相爷他年复一年的哄着才能安详入睡。他一生最爱的女人不能与之结合。他的一家,还能牺牲吗?他的一生,还有什么可牺牲的?狗日的棒槌赵桓你告诉老娘!回答老娘!”
    这就是赵桓被逼得狠杀了一批反高方平的人的缘故。
    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些,早年时候铁腕公正、眼睛揉不得沙子的李纲能说出“大宋欠他”的话来。也是因为这些,让高方平性情大变。
    杀了一波诉棍,看似是赵桓在维护“大宋天相高方平的名节”,其实么,了解小魔王的只有大魔王,所谓诉棍越多,其实皇权就越弱,只有高方平知道,赵桓这是在稳固皇家权威,同时为他所挑选的大宋接班人做铺垫。
    诉棍党栽了之后,赵桓亲至江西张叔夜老家,请时已八十几岁的张叔夜说话。
    前宰相张叔夜言道:“不想妄评高方平的是非功过的。但不说不行了,在人格和节操上他不能被侮辱。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不是最辉煌、却是最艰苦黑暗的时代,没有他,整个民族会在更黑暗的环境里走不出来。”
    前宰相李纲言道:“激情燃烧的岁月,激情燃烧的伟大领袖,高方平于民族崛起大业中的功绩,永不可磨灭!”
    前宰相赵鼎言道:“那些年,高方平犹如一条进了山的疯狗,多次践踏大宋律,其行事作风相当猥琐,过河拆桥之举多不可数。所幸人品道德上没有大亏欠,乃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阴险人物。我赵鼎坚持认为他应该被否定。”
    一代文宗李清照言道:“那个我喜欢了一生的男人,他放弃了我,但我不怪他。遥想当年之鲜衣怒马、意气风发,这一切彷如昨日,犹在眼前。我活在幻想里、活在多年以前。”
    皇帝赵桓言道:“一代人做一代事,他有错但无罪。为纪念民族崛起战争以来所牺牲烈士们的荣耀,他圆满了。”
    顺道一提,高方平晚年并不孤单,有个女儿的,乃是辽国宝玑娘生的。宝玑老想让女儿来认爹,无奈时局不对。后来赵桓把辽国一统了,高方平也不在位了,没了后顾之忧,于是高方平晚年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赵金奴。
    赵佶说“朕家大业大儿女多,不需要你荣德了,你去做小高的女儿吧”。
    没有什么原因,赵佶一生都护着高方平,因为他是个昏君老顽童。
    赵金奴哭瞎了,老娘从娃娃时候就想做他夫人的,你们全都瞎搞乱搞,老都老了,说我是他女儿?
    最后一提:许多年后赵桓死了,赵金奴死了,高方平死了,李清照死了,梁红英死了,小朵死了,贾晓红死了,富安也死了。然而高俅虽然有点痴呆,却仍旧活着,赵佶也活着,那个出家当和尚、怂恿赵佶退位的段和誉也活着。
    三个相当变态的老不死,成为了大宋首批百岁老人。
    彼时的人们,翻开历史书看到的内容是:高方平收服了燕云,但仅此而已。他践踏过太多东西,且错误用兵,葬送了十万汉娃于高丽战场,维持战争,只为了他的权利稳固。真正统一天下的人,是赵桓大帝……
    (全书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