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八章二十年不言兵事二
这甚至与李定国本人的想法无关。
不管是谁,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说这样的话。
张轩说道:“治水数年不成,就不言兵事数年,治水十年不成,就不言兵事十年,治水二十年不成,则不言兵事二十年。”
“晋王。”张轩说道。
李定国立即起身说道:“臣在。”
张轩说道:“晋王当初,是为了什么起兵的?”
李定国沉默一会儿,说道:“为了活下去。”
张轩说道:“你我都起于百姓,知道百姓疾苦所在,如果我们不为百姓做事,与当初被我们杀的前明官员又有什么不一样吗?”
“至于东虏。”张轩冷笑一声,说道:“不是朕看不起他。”
“给东虏二十年,休养生息,又怎么样?”
“朕难道就打不了他们了吗?”
“凭借几柄马刀,一些牧民,就能纵横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乃是火器的时代。”
张轩很清楚,大量列阵火铳的军队,决计会令冷兵器时代王者终结,北伐之战中,其实已经有了不少苗头了。
只是总体来说,大夏的火器还不够先进。对骑兵的压制不够强。
但是二十年之后,张轩就不信,开花弹,轻便的步兵炮,射程更远的火铳,乃至更好的骑兵所有的手铳,燧发六轮。
这些武器的列装,更能让夏军的实力超过清军。
清军在草原之上,不要说火器的进步了,能维持现代的火器规模都是一个问题。
这样的情况,如果还打不赢,张轩看来,这些将领都应该被军法处置。
张轩对大夏有信心,信心这时间越往后推移,夏军的优势就越大。
只是未必人人都明白张轩所说的道理,但是以张轩的威信,他既然将先内后外,先治河后击北的决策确定下来。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反对的。
姚启圣送了一口气。
其实不仅仅是姚启圣松了一口气。满朝的文官都送了一口气。
姚启圣心中暗道:“陛下英明。”
显然姚启圣对张轩的举动,有不一样的解读。
在姚启圣来看,开国六王,张质已经死了,不过是追封,张质的儿子自然不能与其他王爷相比,至于韩王是一个凑数的,也不用正眼瞧。
但是其余三王,一个比一个厉害。
最最重要的是,封无可封了。
每一个都站在大夏爵位的最高峰上。张轩为了安排他们甚至将
封建之策都弄出来了,何至一个功高震主啊。
其实以姚启圣为主的文官,都给与几个王爷封地,是相当不满意的,不情愿的。
因为这是文官的政治正确。
从春秋大一统之后,所以封建之策,都是儒生反对的靶心,特别是柳宗元的封建论,更是将这一件事情打成了异端邪说。
所以,大夏文官不想,也不喜欢有大夏境内,有任何封建之地。也是必然了。
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对于李定国,郑成功,曹宗瑜三人,更是如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时时刻刻想办法为国除奸。消除大夏的不安定因素。
不要看,姚启圣与李定国同殿为臣。看上去关系不错,如果有机会,姚启圣即便是制造冤案,也想将李定国弄死。
并非李定国不好,而是对武人,并封建势力的厌恶与压制,对所有文官都是近乎信仰一般的东西。
在姚启圣看来,张轩二十年不言兵事,治水不治水还在其次,只要这二十年没有大战,就不会让三人有封无可封的窘境。
等二十年后,这三人年纪也到了,正好让年轻一辈来。
也能让君臣之间,能善始善终。
一想到这点,姚启圣对张轩所言,简直是举起四肢赞同,他立即说道:“陛下英明,臣以为朝廷可以暂时不还国债利息,并免除两淮赋税,征两淮百姓徭役,以助河工。其余不够的,臣竭尽全力,也为陛下凑集治河款项。”
张轩听到徭役两个字,不由的摇摇头。
徭役归根结底,就是政府让百姓无偿的劳动。这种事情,管理成本太高,很容易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明代赋税不高,但是徭役却让人动则家破人亡。
故而张轩在丈量土地的同时,大量减免徭役,百姓仅仅有一项义务,就是兵役。除却兵役之外,没有徭役。
这是张轩自诩的政绩之一。
但是而今,不得不自打自脸了。
因为他刚刚从江北回来,明白这工程量有多大,并不比修建万里长城小多少。就算朝廷用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重起徭役,也是必然的了。
张轩说道:“就依姚先生,晓谕天下,从今日起,朝中一切事务都以治水为先。”
“臣等遵旨。”群臣一并说道。
这个消息传遍天下之后,两淮百姓感恩戴德,其他各地百姓也都很是高兴,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不想打仗了。
从崇祯十四年之后,战事从来是越打越大的,即便是南方大战也不少,百姓都受够的打
仗的苦,自然不愿意打仗了。
可以说是天下厌战。
这种情绪广泛的存在于各地。
看着各地的反应,张轩也明白,他这个决定也算是顺应民心的。
只是有一个人更为高兴。
那就是归化城的顺治。
顺治再得知张轩二十年不言兵事的诏书之后,简直要高兴疯了。
因为顺治退回草原之后,短短数月之内,遇见三次行刺,两次叛乱,顺治都是亲自平叛,几乎没有喘息之机。
这才将以归化城为中心的漠南蒙古,牢牢的掌控到手中了。
但是即便如此,顺治也一点安全感没有。
因为他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归化城距离九边太近了。一旦夏军决心北伐,这归化城是决计守不住的。
他必须有更大的战略纵深,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就好像当初蒙古人对付明成祖一般,最好的办法不是与明成祖硬抗,而是你来。我走,你走了,我再回来,这近乎做迷藏的举动。
看似无赖,其实却很有效。
但是如此一来,顺治就面对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漠北蒙古对顺治并不是很友好,甚至可以说是仇视了,即便是历史上清廷也是在康熙时期,将漠北蒙古控制在手中。
至于漠西蒙古,更是到了雍正乾隆朝的事情了。
他知道单单靠漠南蒙古不足以维持,但是他又不敢派兵进攻漠北,因为他大军在归化城,大同的夏军自然不敢轻易北上。
但是他一旦离开,归化城的老弱靠谁来保护?
顺治时时刻刻防备着夏军北上,夏军的压力简直压迫着顺治喘不过起来,年纪轻轻,头发之中已经有白丝了。
如此就可以想象。顺治感觉浑身压力一轻的喜悦。
“不行。”顺治心中暗道:“莫非是昭武之计。”顺治派了很多细作去探明两淮治水工程,终于在顺治九年,终于确定,并非昭武的计谋。
为了缓和与大夏关系,派人称臣,并放弃辽东战场,与支持吴三桂,并约束蒙古南下打草场,一时间九边居然有久违的和平。
但是此处的和平,却遮掩了其他方向的战争。
顺治从归化城出发,大战漠北,降服漠北四部,并迁都和林。以归化城为南都,并东征西讨,用十年时间,将蒙古各部收拢于麾下。
一时间满蒙各部都认为顺治是不下于,老奴,黄台吉,多尔衮的一代大汗,甚至整合蒙古之后,他们居然还有南下灭夏之心。
不过这雄心,总就被雨打风吹去。
小说推荐
- 明末求生
- 刘凡人如其名是个很平凡的人,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相貌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作为一个新世纪混吃等死的宅男平时的爱好就是上网看看小说啦电影啦电视剧啦什么的没事吐槽一下雷人的国产神剧,感叹一下平凡无聊的生活。这天刘凡上完一天的班天已经黑了,顶着夜色匆匆往自己的出租小屋赶去,出租屋位于这座小县城的边缘地带,因
- 陈年腌菜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3章董家绣庄(上)
- 与白富美的末日求生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 寅先生连载中
- 最新章:全部章节番外
- 重生南宋求长生
- 李远山重生南宋,机缘巧合遇见老顽童周伯通,发现这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发生的时刻,他想成为侠客,仗剑天涯,探索武道,寻觅长生
- 四明山新雨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成仙
- 清朝求生记
- 惜命如金的宅女穿到恶俗的清朝,本还庆幸着是生于满人家庭,不用缠足,可以混吃混喝过一生,结果居然在家里被拐走,自此开始一段要命的经历,好不容易躲入四阿哥府,却还是不得清闲。这清朝求生为什么那么难
- 云之锦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八十四章来这里捣的什么乱
- 宅女求生记
- 李沐遥是个宅女,不是她想宅,而是从小身体不好,除了宅在家里看书,哪也去不了,还不到二十岁就面临着死亡。可是,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救了她的命,但做为回报就是跟他走!可这一走就拉开了她悲惨生活的序幕!先被扔到如垃圾场一样的资料室,用了百年时间,好不容易整理完所有东西,又被人扔去无尽海的另一边,九死一生的到
- 寒水笼沙已完本
- 最新章:凡人界开始第一百一十三章大结局
- 三国求生记
- (笔下文学网wwwbxwxnet)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无意中进入三国时期,在三国中苦苦求生的故事。不仅仅为己,还要为军、为民、为国、为情。瓶子的这篇小说,也许和以往的三国系故事完全不同。猪脚没有过人的武勇,没有强人的智慧,没有出色的统率。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真真正正的普通人
- 水瓶座·杰连载中
- 最新章:终回[2]
- 末世求生篇
- 尸潮来临,文明崩塌,秩序不存。一切都在黑暗中重建,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什么是重要的,唯一有价值的那就是活下去
- 北宅emm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5章夜袭
- 我在末世求生存
- 和平的年代已成为过去,在这个混乱的末世里,渺小的人类又该何去何从?建立基地,收集物资,纠集伙伴。他们只是人类,只能力所能及地抢回属于自己的领地这是属于抗争的时代
- 堰连载中
- 最新章:涅槃重生第七十五章:白大褂
- 水浒求生记
- “寨主…寨主“寨主醒了!快看,手在动“都围着做甚?添乱!还不速去打碗热汤来,给寨主润润嗓子!不知道他老人家三曰没进水米么?没一点眼力价!还敢平曰里四处炫耀是寨主身边的体己人,老爷我就是在外面寻两个七老八十的苍头,也比你们精细!尽是些粗蠢的夯货,骂不醒的泼才,在这里惹爷生气“是是是,七爷息怒,小人们这
- 他来自江湖已完本
- 最新章:第九零六章袍泽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