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第五十六章洛阳大战六

明末求生记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十六章洛阳大战六
    只是战事从来不因个人的感情为转移。
    不管是济尔哈朗的,还是曹宗瑜的。
    清军这边士卒有畏战之色,而夏军这边同样有。
    只是夏军的组织能力在清军之上,不管是遍布下层的讲武堂军官,这些人大多都有一个特性,就是野心勃勃,想搏一个功名富贵。
    他们不怕打仗,因为只有打仗才能让他们功成名就。也不怕死。他们很多人在从军之前,不知道怎么颠沛流离,从军是他们唯一的道路。
    除却这一条道路他们别无选择。
    也就是这些人组成了夏初赫赫有名的军官团,或者说大夏勋贵集团,主持了上达上百年的对外征战。
    而今真正这些人才大多都是在这一场战事之中崭露头角的。
    只是当初曹宗瑜也没有想这么多。
    而士卒更是家小都在朝廷的控制下,有军官冲锋在前,他们自然愿意跟随。
    “王爷,清军会支撑不住,将我们的骑兵放出去吧。”一个谋士说道。
    曹宗瑜迟疑的摇摇头,说道:“还不到时候。”
    不管战事打成什么样。曹宗瑜都将一支骑兵握在手中,作为最后的预备队。毕竟夏军骑兵最少,也最为精锐。
    曹宗瑜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他甚至虽然觉得前面几乎一瞬间就要崩溃了。他甚至早已安排好,将不少小炮放在阵前,如果前面真的承受不住压力,他就会无差别开炮。
    只是比起坚韧,夏军还是胜过清军一筹。
    而这一筹就决定了胜负。
    战场之上,甚至没有发现第一逃走的人是谁,清军与夏军鏖战数个时辰的战场,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一时间夏军都惊呆了。
    根本没有想到,要做些什么。
    随即才无数人高喊道:“大夏万胜,大夏万胜。”
    一时间两翼大批的夏军都冲了过去,死命的追击。
    曹宗瑜更是立即下令将身边骑兵给放了出,死死的咬着清军。
    不过,真正与清军鏖战的军队,全部没有追击。因为他们都打不动了,其实夏军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必清军小。
    如果清军再支撑一会儿,说不定崩溃的就是夏军了。
    这些人见清军崩溃,倒是想追。但是他们的身体根本不支撑他们的想法,大部分士卒都倒在地面之上,一动不动的,除却不住起伏的胸膛,将他们与尸体区分开来。
    曹宗瑜带着医护营上来,看到无比残
    酷的战场,从后方走上来,一路血水与尸体,无数尸体纵横交错,在后面还好一点。但是在鏖战最核心的地方,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所有人都是踩着尸体做战。
    有一些尸体早就踩得不成样子,甚至是清军还是夏军都分不清楚,根本就是一团肉泥而已。
    几乎军中所有军医都派上来了。但是夏军的军医体制虽然称得上完善,但是在面临数万伤员,一时间根本忙不过上来。
    这个时候,洛阳城头的炮火开炮了。
    是无差别的,只要有人就轰击。
    就在清军崩溃的时候,济尔哈朗见大势已去,先一步来到洛阳南门,令八旗士卒维持秩序,让清军各部依次入城。
    只是这一场大败,也将八旗的威名败得干净,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听令,后面夏军越追越紧,都咬住了后面的军队。
    大量的军队都堵在城门前面,他们也顾不得对八旗的畏惧。
    一时间居然与八旗兵动起手来。
    措不及防之下,八旗士卒居然死伤不上。
    毕竟不管八旗有多大的威名,依旧是一个头,两只手,两只脚。反应不及之下,也能别砍成肉泥。
    而这个时间济尔哈朗就在城楼之上。
    他看得分明,夏军的骑兵已经冲了过来,面对这些清军溃兵,夏军骑兵锋芒就岩石劈开海浪一般,直冲城门处而来。
    如果让夏军打下洛阳城门,以清军而今的士气,这洛阳城就不用守了。
    济尔哈朗当机立断,命令城头开炮,也不顾什么清军与夏军了,凡是城外的士卒都是他们的打击目标。
    随即下令关闭城门。
    将好几万溃兵都关到城外。
    一时间洛阳城外几乎都成为屠宰场,密集的火炮对着密集的人群,这不是一场屠杀,是什么?、夏军骑兵见状,自然是立即撤退。
    夏军骑兵金贵之极,自然不是消耗在这个地方的。
    夏军骑兵走后,也有大量清军向夏军投降,等清军再开城门,仅仅将万余清军入城而已。
    这一场真正鏖战一日的硬仗,其实从早上打道下午,双方的伤亡都差不多,真正区分开双方伤亡的,却就夏军骑兵最后的追击,已经济尔哈朗的火炮轰击。
    济尔哈朗见夏军骑兵退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看到如此哀鸿遍野的场面,只觉得胸中一动,一口逆血就要冲了出来,被他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作为清军的最高层之一,他何曾不知道这一战的意义。
    这一战之后,洛阳
    城中几乎失去了出城作战的勇气,洛阳之战,将进入围城阶段。
    这还是仅仅是洛阳方面,对天下大势的影响就重大到他不敢去想的地步,要知道他带领着可是清军几乎大部分精锐。
    虽然这一战并没有全部丢在城外,但是军中士气已经崩开,不用看下面的人,他身边很多老将,都面带惊恐之色。
    将领都是这样,就不用说下面的士卒了。
    而他不能支撑大清江山,这个时候靠谁去支撑?
    济尔哈朗作为老一辈将领,跟随过老奴,黄台吉。而今年龄已经不小了,身体本来就并不是太好的。
    见此情况,心中受不起刺激也是正常。
    只是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济尔哈朗吐上一口血了。
    济尔哈朗敢肯定,他身体状况一传去,下面的将领之中,恐怕就有人起了二心。毕竟大清的权威,是建立在武力之上,从来不在乎什么人心。
    而此刻武力不足持的时候,分崩离析的情况只会比想象的更快。
    济尔哈朗强撑着身体安抚伤员,安排防务,巡视洛阳城,一副不要紧的样子,却一边向北京上书请罪,陈说厉害,甚至说道:“事已如此,大清需要第二手准备了。”
    至于到底是怎么样的在准备,皇太后自然是知道的。、
    而这一战之后,曹宗瑜也没有继续进攻。
    该因这一战,清军败得惨,夏军胜得也惨。
    当日双方都杀红了眼。事后清点。
    清军那么投入了多少,曹宗瑜并不知道,但是他这边前后将十五个营的士卒投入进去,但是大战之后,收拢士卒,只要带喘气的,不过三万而已。
    其中有大量伤员。
    第一天夜里,去世的伤员就有三千多人。之后每天都有数百人死去。这些大部分都是因为伤势太过沉重了。夏军的医疗资源有限。这些重伤员大不部分都放弃治疗。
    到了数日之后,才清点清楚,这一战活下来的人,不足二万,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伤亡,这一战伤亡就有五万上下。
    曹宗瑜麾下,不知道多少营成为了空架子,大伤元气。面对洛阳坚城,根本没有力气进攻,必须等待后方的补给。
    最少要停滞半个月有余,这还是后方物资药材等运输及时的情况下。
    但是曹宗瑜虽然停止进攻,夏军在洛阳盆地其他方向做战,不过规模不大,但是这一战的影响却好像带了翅膀一般,风传天下。传到了北京与南京,以及其他各个实权人物的手中,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