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龙尊》正文第一百四十六章:不灭龙体

焚天龙尊最新章节目录
   封逸摇头长叹,忽想:“他们本就没错,我为何心中还对他们存有芥蒂?”
    龙隐宗众人到底有没有错?
    封逸以为是没错的。你强时,别人奉承,你以为是对。你弱时,别人讥嘲,你又怎能以为是错?
    错与对,取决于心之所往。
    你想他是对,他便是对。
    你想他是错,他便是错。
    一如公孙怡,她舍弃了与陈玲的友情,难道是错?
    并不是,只是在她的心里,家族的兴旺与延续,比友情要来得更贵重一些。
    所以在遇到抉择时,她才会选择放弃与陈玲的友情。
    正如龙隐宗众人,他们各自的前途,岂非也比自己与曾经的少主的感情更加重要?
    想明白对与错,封逸便不再对龙隐宗众师兄弟、公孙怡等人心存芥蒂。
    既不心存芥蒂,也就不会去刻意遗忘与他们有所交集的过往。
    不去刻意遗忘,便与天剑十八式之中所蕴含的意念不合。
    意念不合,需得斩去纷杂意念,保留自我本真。
    封逸起身,以刀代剑。
    一剑直刺,简单且直白,没有花哨,没有纷杂,只是最基础的一刺。
    刺转带,带转击,击转格……
    后有点、搅、劈、压、截、挂、撩、斩、挑、抹、圈、崩、提、抽。
    共计十八式,此乃天剑之真谛。
    天剑上人创造了天剑十八式,却因为自主意念,也限制了天剑十八式。
    封逸打破了天剑上人的自主意念,将此十八式剑招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简单,利落,十八式基础剑招,招招致命,招招欲杀人,招招藏有天剑之真威。
    剑法属于武技,但不管是武技还是玄术,都只是杀人技。
    既是杀人技,就该当杀人。
    剑招起时,封逸心中忽有所感,念头一转,便将剑招带入到刀法之中。
    剑走轻灵,刀走厚重。
    轻灵则多变,厚重则力沉。
    封逸舍多变而走力沉,此乃另辟蹊径,重开一方天地。
    “不求变化,只求剑出杀人。以刀道运剑法,此子之才,不弱其师。”
    枭吴站在远处,看那刀光霍霍,或刺或带、或击或格,颇有大家之风,不禁大赞。
    赞叹过后,又见封逸刀法一转,竟忽化轻灵多变。
    枭吴不禁眉头微皱。
    他不知封逸心中所想,自然也不知封逸下一路刀法会是什么路数。
    封逸并没有多想,他只是在力沉过后,忽以手中骨刀,运起了八卦游龙掌来。
    以刀运掌法,本不合常理。但八卦游龙掌乃大悲赋所授,其中真意自显。既明真意,再加以创造革新,自然并不艰难。
    六十四路掌法,八路为一掌,一掌生八变。
    变化之巧妙,实乃天人之技。
    但当封逸将八掌六十四变化作八刀后,忽地停住了身子。
    他持刀而立,眉头紧皱,沉神思忖,总觉得这八八六十四掌少了些韵味。
    掌法少了韵味,以掌法所化刀法,自然也无韵味。
    无韵味,难得大成。
    八卦游龙掌真意已明,为何难得大成?
    封逸越想越觉得头疼,抬眼望,忽地看见了矗立在远天的粗大龙柱。
    上有龙雕盘绕,巧夺天工,活灵活现。
    “是龙韵!”
    八卦游龙掌,掌如其名,乃真龙之技。若无龙韵掺杂其中,又怎能称之为真龙之技?
    龙无韵,便无神,也无势,更无意,自然不可称之为真龙。
    封逸忙飞奔到龙柱下,凝神观瞧龙雕。
    真龙啸苍天,那爪足,那头脸,那龙须龙鳞,皆有神,有形,有势,有意,有韵。
    “这是你师父亲手雕刻的百龙柱,内中藏有恶龙之魂,联而成阵,才得以将我封禁。”
    枭吴走上前来,沉声说道。
    封逸问道:“这一百条龙柱中,共有一百条恶龙之魂?”
    枭吴“恩”了一声,不再说话。
    百数龙雕形体相仿,却各有不同。
    封逸原以为这不同之处只是因为雕工的问题,却没想,这不同之处,竟是内中龙魂有别。
    百龙之魂,便是百龙之形、神、韵、意、势,正合八卦游龙掌的变化之道。
    一掌百变,六十四掌有多少变?
    “既要变,那就变个彻底,变个通透。”
    封逸将百龙柱一一看过,不知不觉,又是三天。
    三天后,腹中擂鼓。
    封逸跳下小溪,抓鱼烤食。
    吃饱喝足后,猛地提刀而起,连翻六十四刀,一刀百变。
    刀落,人定,八卦游龙掌彻底大成。
    封逸心念电转,又想起了师父辛黎所传授的三十六路追风刀法。
    天剑十八式化为刀法,主势大力沉。
    八卦游龙掌化为刀法,主轻灵多变。
    可追风刀法呢?
    迅捷可追风,此乃追风刀法之本意。
    追风?
    此时正值傍晚,和风微拂,春草摇波。
    封逸闻着春风来路,提刀疾斫。
    一刀过处,风自尖而断。
    刀法追上了风,斩在了风尖儿上。
    风不止,封逸刀法忽变,再出第二式。
    风自中而断。
    “没追上?”
    封逸眉头微皱,沉下心神,又斩出第二式来。
    刀至风中,劲力已衰。封逸连忙翻刀为扫,终于追上了风尖儿。
    “第一式可以轻易追上风,第二式却追不上,需得联合第三式才能追上,这是怎么回事?”
    以往封逸并未刻意用刀去斩风,故而也从未发现过追风刀法的第二式、第三式竟不如第一式迅捷。
    再试第四式,速度更慢,需得联合五六,三式合一,才能追上风尖儿。
    “难道追风刀法本不是三十六式,除却第一式是完整的一刀,余下三十五式全都是师父自余下的刀法里分化出来的?”
    言念及此,封逸便将三十六路追风刀法尽数使出。
    第一刀,可追风;二三合一,可追风;四五六合一,可追风;七八九十合一……
    以此类推,共合成八式刀法。
    按照天剑十八式的法子来去伪存真,此八招,可简化成八式基础刀招。
    扫、劈、拨、削、掠、奈、斩、突。
    此乃刀中八法,单一招,便可追风。
    枭吴斜睨舞刀并沉思的封逸,眸中的赞赏之意比之前又浓郁了几分。
    封逸却在想:“我若以追风刀法所化刀中八法为基础,以八卦游龙掌为轻灵变化之道,以天剑十八式为厚重之道,可否三技合一?”
    言念及此,再度控刀疾舞。
    刀中八法为根茎,迅可追风;天剑十八式为枝,势大力沉;八卦游龙掌为叶,万般变化。
    “哆……”
    五尺骨刀斩在了封逸身前的巨大青石之上,青石碎裂,骨刀安然。
    封逸本打算控刀避开青石,去斩它身下的春草。但当刀招行至中途,忽地后继乏力,难能浑然天成。
    “这是为何?”
    细思每一刀,皆含有刀势,威力比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再思三般武技,也都彻底大成。
    可为何还是不能合三为一,融会贯通?
    眺望远山劲松,封逸呢喃自语:“根茎有了,枝条有了,树叶也有了。还少什么?”
    一颗大树,可以无花无果,却绝不能没有根茎、枝条、树叶。
    无根茎,不得汲取土壤中的养分。无枝条,难能阻挡天风肆虐。无树叶,生机无处发散。
    “不!一棵树,不仅要有根茎、枝条、树叶,还要有躯干。如无躯干,根茎汲取来的养分无法传递给枝条、树叶,自然不能维持平衡,蓬勃生长。”
    封逸的脑海之中,忽有明光一闪而过。
    他控御心神,紧紧地握住了那一点明光。
    明光是什么?正是他所缺少的大树躯干。
    “以什么为大树的躯干才好呢?”
    封逸垂眉沉吟。
    他所学武技并不算多,除却追风刀法、八卦游龙掌以及天剑十八式外,就只剩下龙隐宗的‘降魔拳’、‘鹰爪手’。
    降魔拳与鹰爪手皆是人阶下品武技,封逸试验了一番,难能化作大树的躯干。
    “用霸刀意?”
    翻开玄囊,才发现记载了霸刀意的羊皮卷,早已被项灵竹烧毁。
    封逸忍不住又骂了一声‘恶女’,再思再想,忽似想到了什么。
    他猛地一拍额头,“我怎么给它忘记了。”
    大悲赋共有九层,每一层都携带有一门技法。
    第一层时,携带的技法正是武技八卦游龙掌,那么第二层呢?
    封逸揣着激动,沉神入绛宫,攀附到元力龙胎之上。
    龙胎旋转,火气发散,烈火燃烧。
    内中,有炽烈的火属气息,足以焚烧天地万物。也有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木属气息,足以唤醒一切枯败之物消散的生机。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元力属性,竟在大悲赋经文的糅合下,相融共生,难分彼此。
    木火交迸,精纯且浑厚的元力自绛宫内发散出来,滋养着封逸的周身。
    忽有一道简短的意念自元力龙胎上发散出来,涌入到封逸的心神之中。
    他沉心揣摩,却见那一道意念正是大悲赋第二层所携带的技法。
    不,不是攻敌杀人的武技,也不是控御自然之力的玄术。
    而是一门淬炼肉体身躯的功法,名叫‘不灭龙体’。
    “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浩然太素抱鸿蒙。一气循环凝重。内隐真水真火,氤氲盘结如冰。中心元始造玄功。三气齐分太定……”
    文辞晦涩,混沌难明。
    封逸看得云里雾里,好生糊涂。
    但糊涂过后,再结合自身现下的修为情况,以及对大悲赋经文的理解,其意立明。
    盘膝于地,抱元守一,摒除心中杂念,发散心神,控御元力龙胎,发散一道元力,自绛宫内循环,徘徊。
    渺渺茫茫之中,忽有一线光明自绛宫内一闪而过。封逸看得真切,忙控御那一道元力,循着光明的路径,游出绛宫。
    元力出绛宫后,分化两道。火属元力环游任督二脉,所到之处,火气发散,如吞烈火入腹,痛苦难当。
    封逸咬牙坚忍,虚汗长流。
    木属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