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第38章跪下(粉红720+)

盛宠最新章节目录
   大理寺正堂后面左面的小隔间里,坐着微服出宫的夏启帝。,ybdu,
    王之全躬着腰站在夏启帝面前,轻声道:“陛下还是回宫去吧。微臣审完之后,会进宫一五一十向陛下回报,绝不会有丝毫隐瞒错漏。”
    夏启帝微笑着颔首道:“王爱卿多虑了。朕今日正好无事,所以出来走走。一时好奇,想来看看爱卿审案,没有别的意思。你去忙你的,朕就在这里听一听就可以了。”
    王之全见夏启帝就是不肯走,也不再苦劝,拱手道:“那陛下就在这里坐一坐,微臣出去审案了。”
    夏启帝抬了抬手,“去吧去吧。”
    王之全倒退着出去了,在门口看见守在大门两边的总管大太监,还有夏启帝的近身侍卫,王之全对他们微一点头,转身离去。
    夏启帝一个人坐在狭小的隔间里,王之全的身影刚刚消失在隔间门口,夏启帝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想着刚才在宫里见了王之全的禀报,才知道除了吴婵娟被杀身亡,重瞳丢失以外,还有一件更令人惊悚的事,便是那张写着“重瞳失,圣人隐。风云变,神将兴”的字条!
    “神将府……神将府……”夏启帝喃喃地道,“这一次,你们到底站在谁这边?”
    ……
    大理寺正堂后面右面的小隔间里,坐着微服出宫的太皇太后。
    王之全从夏启帝的隔间出来,在外面转了个弯,便从另一边进了右面的小隔间。
    大理寺正堂后面的两个小隔间。本来是专门建造出来。给重要案子的主要证人待的地方。非常隐秘,里面的人能听见外面的声音,外面的人却感觉不到里面的动静。
    太皇太后不好专门宣召王之全进宫问询,所以也选择了微服出宫,来到大理寺专门见王之全一面。
    “太皇太后圣安。”王之全躬身给太皇太后行礼。
    太皇太后颔首道:“王大人免礼。”又道:“哀家已经不再打理朝政,只是个不管事的老婆子,王大人不用多礼。”
    王之全笑着直起腰,道:“太皇太后过谦了。”也不多说。先把那张写着血红大字的硬牛皮纸字条奉上,道:“太皇太后,这上面的东西太过重要,所以给太皇太后传讯的时候,没有说这件事。”
    太皇太后笑着接过字条看了看,就递回给王之全,淡淡地道:“哀家一早就说过,这什么劳什子重瞳,就是个祸害。现在祸害终于死了,却还搅风搅雨。把神将府也要拉下水。”说着,轻轻哼了一声。又问王之全,“既然如此,神将府也要出来说句话吧?”
    王之全颔首道:“微臣已经派衙差去神将府唤人前来问询。”
    太皇太后笑了笑,“嗯,你去办案吧。哀家左右无事,在这里看看热闹。”
    王之全躬身退出,对站在隔间门口的姚女官点头示意,转身离去。
    ……
    “大人升座!”
    在大理寺正堂衙差的高声宣告中,王之全从后堂走出来,坐到大理寺正堂的上首。
    威严的明镜高悬牌匾下,穿着大红底玄色滚边官服的王之全脸色严峻,不同往日在堂下的温和风趣。
    堂下现在跪着的是从吴国公府带出来的含翠轩的丫鬟婆子,还有当日发现吴国公府内院明瑟院起火的巡夜人。
    含翠轩的丫鬟婆子是王之全离开吴国公府的时候一道手带走的,而这巡夜人,却是吴老爷子后脚送来的,说是有些情况,也当要王之全知晓。
    王之全坐在堂上,看着自己的属下对这些丫鬟婆子一一询问,做好笔录。
    过了一顿饭的功夫,衙司终于问到了那巡夜人头上。
    那巡夜人准确来说,跟吴婵娟被杀的案子无关,他只跟明瑟院起火的案子有关。
    王之全主审的是吴婵娟被杀一案,但是因他觉得明瑟院不会无端起火,因此将两桩案子并做一件,同时开审。
    明瑟院起火的人证物证更少。
    唯一的人证,目前只有这个巡夜人。
    王之全见这个巡夜人跪到堂上,便放下手里的卷宗,耐心听衙司问话。
    “张十五,昨夜是不是你在吴国公府内院巡夜?”
    那巡夜人老老实实应了,道:“我们一共十个巡夜人,一直轮流巡夜。昨夜正好轮到小的。”
    衙司点点头,“说说昨夜你是如何发现明瑟院起火的?”
    那巡夜人不安地在地上动了动,微抬起头,往上扫了一眼,正好看见大理寺丞王大人定定地看着他,忙将那时的情形又说了一遍,特别是两次感觉到有人从他面前掠过的情形。
    王之全和衙司对视一眼,都从巡夜人口中听出了不寻常的地方。
    “这些事情,你都对谁说过?”王之全在上首威严地问道。
    那巡夜人忙磕头道:“小的只跟我们老爷说过。老爷说这事不同寻常,所以送小人过来跟王大人再说一遍。”
    王之全点点头,“你先后两次看见的黑衣人,到底是同一个人,还是两个不同的人?他生的什么样子?身高多少?你都记得吗?”
    那巡夜人摇摇头,“那黑衣人实在跑得太快了,小人完全没有看清楚是谁,就消失不见了。”
    “……消失不见?你确定你真的看见了?还是天黑雨大,你只是眼花,将树影藤枝看做是黑衣人?”王之全有些失望地问道。
    那巡夜人想了想,又道:“不瞒王大人,小人第一次看见的黑衣人,小人也不能确信是不是真的看见,也许真的是眼花。但是第二次看见的黑衣人,小人可以肯定确实是一个人。”
    “哦?如何确定?”
    “因为那时候小人正在抄手游廊上。外面下着大雨。那黑衣人从小人面前掠过的时候。还将几滴水珠弹在小人面上。小人记得清清楚楚,绝没有捏造隐瞒。”那巡夜人在堂下磕头不止。
    王之全点点头,对他道:“好吧,就算你看见了,但是无法作为呈堂证供,因为你并没有看见那人的样貌身形,也没有听见声音,连是男是女你也不清楚。是也不是?”
    巡夜人想了想,低头道:“大人说的是,小人确实说不出别的东西。”
    “嗯,退下吧。”王之全挥手让那巡夜人退了下去。
    他看了一眼衙司,命他将刚才的证供呈上来给他看。
    衙司刚把自己刚才记录的口供呈给王之全,就听见从大理寺门口传来一声嗤笑,“哟,这一次,财神吴可是和神将府的梁子结大了……”
    王之全抬头,看见是太后嫡亲兄弟赵侯爷的嫡长子赵无极带着两个兵部的将领走了进来。
    赵无极现在担着京师守备一职。前些日子的灯街命案,因他玩忽职守。才导致灯街的空置民房里藏了许多凶徒,伤了许多官宦人家子女的性命。
    结果夏启帝明晃晃地包庇自己的亲戚,只给赵无极罚俸一年,命他追查幕后黑手,并没有严惩他。
    现在看见赵无极走进来,王之全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赵守备,蔡将军,黄将军,大理寺问案,还请不要打搅。”王之全肃然说道。
    赵无极大摇大摆在正堂下首的第一张扶手官椅上坐下来,傲然道:“我是京师守备。这京城的国公府发生命案,我作为京师守备,也有权跟进这个案子!”
    两位朝廷军队的将军也虎着脸,跟着赵无极在下首坐下,只是对王之全点点头而已。
    王之全看了他一眼,本想将他斥退,但是转念想到夏启帝就在后面的小隔间里坐着,他如果一开口就将赵无极赶走了,岂不是让夏启帝面上不好看?
    王之全到了嘴边的话就改口了,他点点头,道:“赵守备有心察管京城治安,是陛下之福,京城百姓之福。”
    这话明面是捧着赵无极,其实暗地里还是在说灯街凶徒那件案子。
    讽刺他那件案子还没破呢,赵无极又把手伸到大理寺来了……
    赵无极听了有些脸红,但是装作没有听出王之全的弦外之音,笑着拱手道:“王大人当然是此案的主审,我只是过来旁听,旁听啊,哈哈哈……”
    王之全笑了笑,道:“今日的主要人等已经审完了,赵守备来晚了一步。”
    “我来晚了?不见得吧……”赵无极手里一把湘妃竹的折扇唰地一晃,打开来在手里扇了扇,笑道:“王大人,我从小就听说王大人是大夏的青天大老爷,您可不能因为有人位高权重,就畏惧权贵啊!”
    王之全一晒,将胳膊交叉着叠在自己面前的长案上,身子微微前倾,看着赵无极问道:“请问赵大人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听说吴二姑娘死因可疑,外面传得沸沸扬扬,我也只是好奇而已。”赵无极笑着将折扇收了起来,在手掌上敲了敲,“王大人,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您也不要遮着掩着了。”
    “赵守备,您有话直说。”
    “您先让堂上无关的人都下去,我就直说。”赵无极笑着指了指王之全的案上。
    王之全见状挥了挥手,让堂上的衙差、衙司都下去了。
    吴国公府的那些丫鬟婆子和巡夜人,也早就被人衙差带到大牢里去暂时关押。
    就连大理寺正堂的大门都吱呀一声关上了。
    整个大堂之上,只有王之全和两个记录的衙司坐在上首。
    还有赵无极和兵部的蔡将军、黄将军坐在下首而已。
    赵无极见无关人等都清空了,才点点头,笑道:“我听说吴二姑娘的案子,其实是跟神将府有关。重瞳失,圣人隐。风云变,神将兴。嘿嘿,好一个神将兴……他们已经是一姓之下,万姓之上了,还要兴?这是要兴到哪里去?是不是神将府,已经不够他们住了?——堂堂神将府,居然连一个重瞳圣人都容不下,还有什么脸面做四姓之首?”
    蔡将军和黄将军也跟着冷哼一声,脸色都很不好看。
    王之全定定地看着这三人,眼眸眯了起来。
    赵无极见状,忙道:“我是从刑部侍郎那里听说这件事的,您可别想歪了。”
    王之全垂眸笑了笑。他是想多了,以赵无极这种草包,怎么可能做下这样滴水不漏的案子……
    王之全拿到这些证供,早就做了几份备份,给刑部、陛下和太皇太后那里都送了一份。
    “王大人,您这是要包庇神将府吗?哼,神将府赫赫扬扬将近千载,越发地飞扬跋扈,草菅人命!”赵无极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乜斜着眼睛挑衅般看着王之全。
    王之全的手下看不过去,沉声道:“赵大人,我们大人已经派去传神将府的人过来问话了。”
    “哦?”赵无极有些惊讶地看了王之全一眼,笑嘻嘻地道:“想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