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朝》第一百零八章心急

汐朝最新章节目录
   三皇子与翼王出双入对的消息不胫而走,传的是什么样都有,大皇子沐昭做不住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翼王被老三拉拢过去,姑且不论欧阳烨是何态度,单就翼王得父皇重视的程度,也不能叫老三把便宜全占了。
    沐昭不清楚三皇子是在何时搭上翼王这条线的,翼王不是一副清高样怎么对老三就加以辞色了,难不成是被老三的美色所迷?真相是什么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他要做的是拆散他们两个,不能让他们越走越近,成为自己日后登位的绊脚石。
    想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沐昭没想出好的办法,招来了幕僚商议对策。
    有幕僚提意给三皇子多下点绊子,使得三皇子无闲暇与翼王私会,时间长了会有隔阂产生,要不然在设下点小暗手,从中挑拨离间一下,照样能达成沐昭想要的效果。
    沐昭不是没有想过,问题在于怎么样下手即能事情顺利达成,又能不被父皇注意到,他已经没有了哪怕一丁点,挑战父皇底线的机会,他非常害怕一个不慎,极有可能步上沐荣的后尘,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还有幕僚提议,三皇子既然能跟翼王搭上关系,为什么大皇子不行,能得到翼王的青睐更好,不能也可离间三皇子与翼王的关系,三皇子既然敢接近翼王,说明有恃无恐,没见皇上有所不悦,那么反之大皇子亦可趁机拉拢翼王,拉拢不成也无妨,总不能成了三皇子的助力。
    沐昭仔细思虑,觉得有几分可行性,或可借此试探父皇的深意,两个皇子都围着翼王转,会是怎样的情形,有待考证。
    有幕僚甚至提出让大皇子将翼王拿下的念头,只要翼王成了大皇子的人。一切难题或将迎刃而解,不管是丞相府还是皇上那边,总不能下死手吧,一个是皇子。一个是捧在手心的宝贝,孰轻孰重一分便知。况且翼王也是女人,在有一年就及笄了,成了大皇子的人不就得一心向着自己的夫君,百依百顺也不为过。
    这个想法遭到了其他幕僚的质疑,先不说翼王性情如何,单论眼下大皇子已有正妃、侧妃难道要让堂堂翼王填补剩下的一个侧妃位置,不说丞相欧阳烨答不答就,皇上第一个绝不允许,翼王的身份为侧妃还是与自己的庶姐同等地位。就算大皇子给予再多的宠爱也改变不了地位的高低,做惯了高高在上的王爷,岂能因为大皇子口中言道的爱放下手中的权力,甘愿奉献这本身就不现实,更枉论大皇子正妃元氏的心胸。
    开口反驳的幕僚极得大皇子沐昭看重。所以才敢大胆的议论大皇子的妃妾,要换作别人保准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赶出大皇子府都是轻的。
    沐昭深以为然,点了点头示意那幕僚继续说下去。
    元氏正妃都容不下同族所出一脉相承的庶妹,又怎会容得下翼王进府,将翼王放在后宅无异于风浪来临前的宁静,单单观察翼王近段时间以来的处事手段残忍。比之元氏有过之而无不及,真要出了血案,皇上岂会放过大皇子,迎娶翼王简直是异想天开,大皇子若按此行事,危险程度不亚于与虎谋皮。一旦翼王不在信任大皇子,以翼王的凶残程度,血流成河也不为过,
    开口的幕僚并非危言耸听胆小怕事,仅为大皇子日后着想。切勿为了一时之宜毁了全盘已布好的棋,一步错步步错,棋差一招就是万劫不复,恳请大皇子三思而后行。
    幕僚的话真情切意,处处为大皇子设想,之前提议的幕僚当即羞惭难当,立时跪下来请罪,现在不是内斗的时机,没有了大皇子他们这些幕僚算个屁,比之平民百姓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聪明人会选择聪明的办法解决事端,一定要看起来和睦团结一心为了大皇子尽心竭力肝脑涂地,直到大皇子心愿达成,那时才是各凭本事竞争的机会。
    沐昭并未责怪提议的幕僚,能提出此番意见的人绝非信口开河,也是考虑到他的急切心里。
    此法弊端之多,沐昭心里辗转思量,他觉得此法无须全然弃之,之前说的那些无非是将翼王娶回府之后的利弊,未曾说到若是不娶回府的推断。
    沐昭想到纵然翼王真按着计划一步一步爱上了自己,没必要将翼王放到后宅做一只金丝雀,他想翼王不会真放下手中的权力一心一意的服侍自己。翼王堂堂的亲王之尊,又手握整个工部,是有实权的,即有实权那么他是不是就能够借助翼王的能力为自己收揽更多的人才或者是权力,这比将翼王放在后宅当中更加有利。
    有一个得父皇看重又不会引起父皇猜忌的翼王在身边,不管是探听父皇的消息还是宫中的动向完全对自己大有助益,如此好的帮手怎能束之高阁宝珠蒙尘。
    沐昭的话一出,下头的幕僚们略一思忖,全都明白其中的真意,大赞大皇子英明,阿谀奉承之言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出甩,直拍的大皇子满面荣光畅想此后。
    翼王的作用极大,是该好好的加以利用,成为大皇子最趁手的利刃。大业谈何不成,众幕僚兴奋地笑容挡都挡不住,野心更是外露无疑。
    大皇子应允翼王非是一个侧妃的名头,而是日后皇后的宝座,哪个女人不梦想着有朝一日母仪天下,问鼎后位。
    单单以翼王的身份足以允诺后位,至于正妃元氏,心胸狭窄之人岂能母仪天下,封个妃已经到头了,前提是元氏识大休不会对大皇子的计策横加阻挠,至于元氏背后的元家,哪能与丞相府相提并论,有功之臣当赏这是常理,元氏不出力就想得到妄想得到的东西,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多么荒唐。
    大皇子十分赞同幕僚的意见,元氏的做法他早就看在眼中,若非不愿得罪元府,他哪里用得着将心肠歹毒的元氏放在身边,小元氏可比这个嫡出的正妃要强百倍。他的女人应该多为他这个夫君着想,别整天竟跟后宅的那几位姨娘争风吃醋,耍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他的女人就该像翼王一样。要美貌有美貌,要才学有才学,要能力有能力,处理事情果敢大方,为人虽然冷若冰霜却着实引人注目,很难将其当作一个矫揉造作的女人来看待,现在看来翼王才是最合适自己的。
    商议来商议去,最主要的是要查清楚三皇子是怎样搭上翼王的,也许会为大皇子日后接触翼王提供方便。
    有幕僚突然出声,打破了一室的欣喜。他说的是翼王如果看不上大皇子又将如何?虽然说出来的话不好听,但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事情总有个万一,有好的一面自然就有坏的一面,相辅相成不能割舍。
    刚高兴不已的众人一瞬间变得愁眉苦脸起来。都在想怎么能让翼王看中大皇子,好接连下一步棋。
    有人提出贴心攻势,让大皇子成为翼王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漫漫地就会产生感情,到那时不就水到渠成皆大欢喜。
    翼王毕竟年纪尚轻,哪里能够懂得男人的好处,了解别男子对女子体贴入微的态度。只要稍加算计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有人提意送些珍贵的小礼物,奇巧的玩意以博取翼王的青眼,只要翼王不排斥,就可乘胜追击近一步接近,温水煮青蛙,总有一日翼王会被大皇子的真情所感动。从而比翼双飞无比乐哉。
    沐昭边听边点头,幕僚们各抒己见,都是有可行性的方法,他需要选出一样来打头阵,先做一下试水。观察翼王的反应才能有下一步行动。
    幕僚们一众主张先套近乎,大皇子娶的侧妃是欧阳家的庶女,要按着辈分算起来,翼王理应称呼大皇子为姐夫,只要有这么一层看似正常的关系,就能借口接近翼王,时不时送些小礼物什么的,哄着翼王高兴,再一步步的做出调整,还愁计划不成。
    沐昭点头赞许,就先这么办吧,这送东西可是门学问,不能随便送,送的东西也有讲究,尤其要符合翼王的身份,东西珍贵是肯定的,又要迎合翼王女子的身份,东西就得偏女性一些,这可难坏了一众大老爷们,他们哪送过这样的东西,有几位幕僚到现在还是光棍一个呢,哪里能揣摸出翼王的心思。
    打听翼王喜好成为了第二重要的事,沐昭想反正也不急在一时,先将这两件事办妥再商议其他的事。
    幕僚们纷纷溜须拍马大赞大皇子处事机敏果决另人佩服,好话说了一箩筐,都不嫌多,这个时候不奉承,什么时候奉承。要学会审视夺度,该说的不该说的心里要有一杆称来衡量,否则驴唇不丢马嘴闹出笑话说来,不是笑一笑就能揭过的。
    有时候一句话说好了,甭管是不是谄媚,有官职的能升一级,没官职的至少有赏赐,反之说的不对极有可能失掉自己的小命。
    为人有学问,作官有学问,当小人有学问,当奸臣同样有学问,当幕僚就要有幕僚的样子,这里面同样有学问,要不然天下百姓何其多,怎么就出那么寥寥几人做幕僚。
    转回开头那件事,三皇子和翼王形影不离出双入对,让我们看一看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沐瑾明之所以和汐朝同进同出,理由是公事而非私事,汐朝命工匠改制的连发弩有了新的进展,沐瑾明听了跃跃欲试,屁颠屁颠的跟着汐朝去了工部,男人哪有不喜好兵器的,而且又是汐朝当初要求制造的,总要看到结果才行。
    汐朝也没拦着,有人商量总比一个人独自摸索要强,东西得尽快做出来,为边关将士添一件趁手的兵器。
    初成品已经做出来,需要近一步测试才能最后定下,汐朝主张弓弩和弓箭用乌金打造,成本比银金要低,又易于塑性,黑色的弩身与短箭,不会发出反光,引起人的警觉,正合适夜黑风高暗杀情景,黑色亦不会有过多人关注,方便之处无需全部加以表述。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保密性。这里指的不单单是人,还有弓弩本身不能让人捡到打开仿制,最好一打开就能自行销毁的一种机关,带到占战场上就不会因敌方得到加以利用。反过来对付自己。
    工部不光研制兵器,农具改造颇见成效,为了验证使用效果,打造出一批无常的送给上京周边的百姓使用,如果耕地有效果就可以大批量发放以旧换新,开垦出更多的良田。
    两人一心扑在政务上,对于外界的传言轻笑而过,甭管是谁出于什么目的传出来的谣言,对于忙碌的两个人来说没闲心去计较。
    大皇子命人打听的两件事,五日过去了没有一点结果。心里就有些发急,怀疑是不是三皇子沐瑾明使了见不得人的手段拐了翼王,就是有意阻挠他的探查。
    沐昭等不了了,拖一日就会有一日的变化,他不想落于三皇子之后。哪怕起步晚点,达到目的才算真本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