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抓鬼师》第203章天色晚了,快快回家[2]

半命抓鬼师最新章节目录
   “回魂咯!”
    那话音才刚落,大家就见孩子的面色由苍白渐渐变得红润起来,呼吸也由原来的紊乱变得开始正常。
    又过来一刻钟,刘万琰上去掐了掐孩子的人中,那孩子一吃疼,便慢慢睁开了眼睛,看见一脸焦急的亲人,张口就叫道:“爹,娘。”
    见儿子醒了过来,王德子夫妻喜极而泣,跑上去抱着儿子,嘴里还不住的喊着,心肝、宝贝、肉蛋
    一旁的女孩看着这个场景,眼底划过一丝暗淡,爹娘还是能疼爱弟弟,但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脸色还是带着满足的笑容,看着弟弟好了起来,她也很高兴。
    亏得王德子还是想着女儿的,见儿子醒了过来,还抱起女儿,让儿子看着,叫姐姐。
    看着王德子一家融洽的情形,累了一天的大伙忽然觉得,这忙没白帮。
    见王德子一家幸福劲儿过了,刘万琰便对王德子说:“这孩子的魂回来了之后,为了避免它再丢,咱还得让你儿子认干亲,镇镇魂。”
    认干亲其实又叫做“打老契”,这个法子不止是乡下,就在城里也是很平常的事。
    但一般来说,乡下的规矩,讲究会多一些。而一般认干亲的都是一些体弱多病的孩子或者是夭折多次才求得的孩子,又或者是一些独生子女之类的,当然,在有些地方一些人也会靠着认干亲攀关系,以拉近两个家庭的距离,这个咱们暂且不提。
    因为地域的不同,认干亲的仪式也会略有不同。
    但大部分地方,在一个选定的“黄道吉日”举行仪式。
    届时,做父母的除了要准备丰盛的酒席外,还要替自己的孩子预备孝敬干爹、干妈的礼物。这份礼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给干爹的帽子和送给干妈的鞋子,另外,还要配上衣料之类的物品。
    当然,这是有礼尚往来的。
    干爹干娘也会回赠孩子一副碗筷和一把长命锁,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有小衣服、小鞋子之类的物品,有钱的人家都是到首饰店去订做银碗银筷,或者到寺庙里、喇嘛那里去买木碗,以免小孩因失手而打碎。如果万一打碎碗的话,就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这里要说的是,其实很多时候,认干亲,要认的也不一定是人,也是一时一些有名的鬼神。
    在苏杭一些地方,孩子们流行认的感情,一般不是活生生的热门,而是阎罗王旁边的无常鬼。
    据当地传说,无常鬼是阎罗王专门派来拘摄死者之魂的鬼,将子女寄于无常鬼,是希望它不要拘摄寄子之魂,让自己的孩子多寿长命。而这些孩子每到七月,会到庙里祭拜自己的干亲,直到成年位置。
    而对王德子的大儿子来说,普通的人光靠过硬的八字也镇不了他的魂了,因为这孩子的魂在外游走多年,已经跟外头的游魂差不多了,轻得就算是找回来,也很容易再一次出走。
    这就像是一个离家出走了好几年的顽皮小孩,哪怕就父母在外头把他找回来了,但他的心已经在外头玩野了,不找个可靠的人看着他,谁也难保下一次他会不会再离家出走。
    “在找回这魂之后,你们还得让儿子认土地公做干爹。”刘万琰说道。
    其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也是一方的“社神”,在古书里就有记载,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
    据说土地公小小的个子,才是成人的一半高,所以土地庙也十分小,一半不过一米来高左右,几乎每个村子的村口都会砌有一个。
    土地公在活着的时候本名张福德,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一直到老一零二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
    而这个时候,有一个穷苦人家大约是以前受过他的恩惠,就用四块石头围成石屋奉祀他,然后过了不久,这家人很快就从贫农变成了富农,所以大家都相信是他死后化成了神明在天上保佑这一家,后来便每个村子都建起了土地庙,以希望保佑一村风调雨顺,驱灾辟邪。
    其实有土地公,就会有土地婆,很多电视剧里都把土地婆刻画成一个和土地公同样矮小,其貌不扬的老太婆,事实上很多土地婆姿容甚美,真正的原因在于她爱说实话。
    土地公和土地婆虽然是夫妻,但性格确实两个极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