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172七皇子归京[2]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最新章节目录
   个内宅妇人,又能有什么法子呢,只能吩咐了王妈妈赶紧派人去找那蔡妈妈一家。
    不想蔡妈妈这边儿还没消息,白氏又得到消息,之前负责看守荒院的苗妈妈也不见了!到了这时候白氏再不知道出了大事儿就白活了,一时惊恐交加,焦躁如热锅蚂蚁。
    而苏瑛莺也面色大变,蓦然想到府中还有个重要人证,声音尖利的道:“母亲,快,让人去看看那个被关着的霜杏可还在?若是在,这个人便不能留着了!”
    霜杏作为苏璎珞的丫鬟,出来指证苏璎珞,这才最终定了罪,故此霜杏如今还被关押着。
    苏瑛莺的提醒,顿时令白氏不跌点头,道:“对,对,那个丫头死了,便是死无对证了。母亲这便亲自去看看,一定不要有事。”
    不知是不是老天听到了白氏母女的祈祷,霜杏竟然好端端的还呆在侯府中,于是第二日,侯府的下人们便知道。以前五姑娘的丫鬟霜杏半夜企图逃跑,结果从看押房逃出来后慌不择路掉进池塘溺死了。
    且说苏瑛莺母女得知蔡妈妈全家不见时,位于丰乐街中段的一处别致小院中,有人也在说着这蔡妈妈。
    丰乐街虽然不在皇城之中,可却是离皇城最近的街道,因紧邻着勋贵府邸,故此也是寸土寸金。
    在这里住着的也都是颇有身份之人,好些后来在朝廷上冒出的新贵府邸便坐落在此处。
    祁阳王给璎珞姐弟安排的暂时住所便在丰乐街的中段,虽然只有两进两出,并不大,可修建的却很是玲珑精致。
    花厅中,璎珞端坐在太师椅上捧着茶盏含笑饮着,下头垂首恭敬站着一个中年汉子,这汉子却不是旁人,正是昨日定安侯府老夫人马氏过寿,侯府曾经请的戏班子青云班的李班主。
    “如今那蔡婆子和苗婆子都被看押的好好的,且他们的家人也交给了姑娘指派的人,姑娘且放心,我老李在此跟姑娘保证,五日之内,一定让那蔡婆子和苗婆子自动到京兆尹状告定安侯府去!”
    李班主的话令璎珞满意的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她在寿宴前便暗中联系了青云班,且促成了青云班进侯府一事儿,当时她并不知道大夫人们准备怎么算计他们姐弟,可她却想的明白,不论如何算计,先前一直出入宋氏所住荒院的蔡妈妈和苗妈妈两个是一定参与了这件事儿的。
    故此当日李班主带着青云班离开侯府时,便将苗妈妈和蔡妈妈都弄出了府,戏班子行头多,要夹带她们两个出府一点都不引人注意。
    蔡妈妈和苗妈妈被敲晕了塞进行头中,醒来后一定会惊惧交加,璎珞令李班主透露出是白氏要灭口的意思来,而青云班也确实是白氏做主请进侯府的。
    苗妈妈和蔡妈妈又都不知道他们姐弟被撵出侯府之后的境况,自然也想不到他们姐弟竟然有此能力。在她们想来,自己姐弟如今应该正被大夫人派去的人折磨着才对,如此,除了白氏,自然再没人会那样对待两人。
    苗妈妈和蔡妈妈知道白氏要灭口,必定怀恨在心,只要再让人将她们的家人带过去,吓唬一番,做一场戏让两人以为家人已经先行一步,然后再让看守的人无意间犯点小错误,小疏忽什么的,能苗妈妈和蔡妈妈能够侥幸地逃脱。
    继而安排人跟着两人,找个机会诱导下两人前往京兆尹告状。
    虽然苗妈妈和蔡妈妈的家人都是定安侯府的奴婢,被主人打杀了也不用偿命,可是做主人却也没有随便杀人的道理。且两人将大夫人和三夫人合谋陷害璎珞姐弟的事情捅到京兆尹去,定安侯的名声就彻底完了,侯府和苏氏一族也饶不了两人,这样也算是为她们的家人报了仇,相信引诱走投无路的两人前往京兆尹并不是一件难事。
    这个计划虽然在聪明人眼中不算多高明,可对付苗妈妈和蔡妈妈两个却绰绰有余了,两人虽然在内宅中都算见多识广的人物,可那都是对内宅之事儿精通,脱离了内宅那些事儿,见识便有限了。
    何况人惊惧焦躁的情绪下,分辨真假的能耐就要大打折扣了,璎珞相信自己的计划还是很有成算的。
    又嘱咐了李班主几句,便笑着端茶送了客。
    两日后,清晨,京城北门金安门。
    一早金色的阳光洒照在宏伟的城墙上,城门前,赶着进城早市的百姓正成群结队,秩序井然地排着队往城里进,忽闻紧促的马蹄声响起。
    临近城门,还跑的这样快,非富即贵,京城附近的百姓到底都是见惯了权贵出行的,头都未回便自觉地往旁边避让了开来。
    只有那好奇心特别重的才回头望去,心道这样的蹄声,飞扬快意,许是那户人家的贵公子又往城外狩猎,或是往京外庄子上寻欢作乐归来了吧。
    望去,果然便见五六骑奔驰而来,那打头马上的公子可不正迎合了想法,一派贵公子的飞扬气派嘛。
    只见他身上穿着大红织金立蟒白狐腋箭袖袍,外披一件乌云豹大氅,头上束着紫金冠,额上勒着双龙出海玄色抹额,被五六个穿青色侍卫服骑同样高头大马的青年侍卫紧随着,片刻便呼卷到了城门下。
    只让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也要感叹,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哥,竟威仪气派至此。
    百姓们不认识,那看守城门的士兵却练就了一双好眼力,远远瞧清来人,便有士兵惊呼了一声,道:“是七皇子殿下回京了,快让道!”
    说话间一面招呼着还没反应过来的人避让,一面赶在七皇子进城前忙忙跪下。
    见他们跪了,旁边进城的百姓也忙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马上之人正是七皇子叶宇轩,他纵马到了城门下,停都未停一下便一阵风般过去了,跪在旁边恭敬磕头请安的守门兵只扑捉到一阵风和一缕烟尘。
    不过这位爷历来便嚣张跋扈,也不是那等礼贤下士,费尽心机塑造爱民形象,收拢民心的皇子,守城兵们也早习惯了。
    待马蹄声远去,那之前喊话的守门小兵便率先拍了拍腿站起身来,道:“好了,好了,都起来吧,该干嘛的干嘛啊。”
    城门口一番变故,这才像是重新活了过来一般,动了起来。
    那喊话小兵旁边跪着的小兵瞧着年纪要轻一些,却是刚刚被分过来的,起了身,不觉还望着七皇子消失的方向,道:“头儿,刚刚那位当真是七皇子殿下?您没看错吧?这时间七皇子怎么从外头回来?身边还就带了那么几个人,皇子出行,这侍卫起码也要带个几十上百吧,怎么连个仪仗都没有?”
    头儿闻言不觉一巴掌拍在了小兵的脑门上,道:“老子守了十来年城门就他娘没挪过窝,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这京城上至皇子,下到公候府邸的公子哥,哪个老子认错过?你知道什么,七皇子就那个脾气,历来不喜摆什么皇子仪仗,从来都是风来雷去,轻车简从的,在皇子中最是不羁。前些时日北边谲州军三位将军因吃空饷的事儿被押解京城,关押天牢的事儿还记得吧?那事儿就是七皇子查的,这不,办完了差事回京了呗。”
    谲州军三位将军因吃空饷落马便是由这金安门押送进的城,小兵自然还记得此事,闻言恍然大悟,道:“那事儿不是都过去两个来月了吗?七皇子怎么这会儿才回来。”
    头儿又拍了小兵一把掌,道:“皇子们的事儿也是你能管的?嫌命太长了不是?”
    却说叶宇轩自那日在宫中被璎珞无情地拒绝之后,心里便一直不得劲,可碍于脸面又不愿再为个女人死缠烂打,要死要活。
    憋着闷着过了没多久,谁知就从唐贵妃处得知了璎珞和迟璟奕定亲一事儿,当天叶宇轩烦闷异常,刚好碰上皇帝那边接到弹劾谲州军吃空饷的事儿。
    天玺帝要派人去查,叶宇轩便主动地揽了差事,天玺帝历来疼爱叶宇轩,见这个平日散漫的儿子好容易知道为君父分忧了,当下便允准了此事。
    故此当夜叶宇轩便离了京,案子倒是没用多久就给查了个清清楚楚,连犯了事儿的谲州军三位高层将军如今都关进了牢狱,叶宇轩却呆在谲州不愿意回京。
    还是唐贵妃使了人两天一次的催了十几趟,眼见着也到了年关上,叶宇轩才不得不收心回来。
    他这次离开不知为何,并没带白广彦同往,许是因为他每次见璎珞,小白都参与其中,瞧见白广彦难眠便想起一些事儿的缘故。
    到底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从前何曾分开这么久过,故此进了城,叶宇轩没进宫便直接驱马往平江侯府去。
    进了侯府直奔白广彦的院子,这时候时辰尚早,白广彦正在丫鬟伺候下用膳。
    叶宇轩直闯进屋,就见白广彦的通房丫鬟冰露正捧着一碗粥奉到白广彦面前,露出一截带着碧玉镯的手腕来,白广彦正摸着冰露的手,抬眸瞧着她笑。
    两人显然都没料想这会子叶宇轩会进来,冰露顿时红了脸,忙将粥碗放下退了两步跪在了地上。
    白广彦倒满脸惊喜,复又一脸恼怒,跳起来抖着手指着叶宇轩,半响才憋出话来。
    “你,你还知道回来啊!”
    也不怪白广彦这等反应,两人穿一条裤子长大,这回叶宇轩却抽风一样,吭都没吭一声连夜跑了。害的白广彦只以为哪里开罪了他,不知忐忑了多少天,倒霉的是,他父亲平江侯还以保护主子不利为由将白广彦狠抽了二十鞭子,如今悲上的伤疤还能瞧出印子来呢。
    七皇子却没言语,只走过去,坐下才吩咐道:“添副碗筷。”
    他这幅不咸不淡的样子,白广彦顿时也没了脾气,摆摆手令丫鬟们退下去,也跟着坐下,道:“爷,咱能不能打个商量,下次您可别这样不打招呼就没人了,好歹您得吱又声让我知道怎么回事儿不是,爷不知道我这几个月过的多少水深火热。”
    叶宇轩却面露嘲弄的挑眉瞧了白广彦一眼,道:“爷看你这日子过的挺有滋有味。”
    知道叶宇轩说方才的事儿,白广彦并非重女色的风流性子,他跟着叶宇轩虽胡闹,可两人也从不去那种风流地方,今儿被叶宇轩碰到大白天的和通房行为过火,白广彦也有些尴尬,咳了声,道:“丫鬟一早便挽了个袖子一直在眼皮子底下晃,虽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争宠手段,可昨儿到底让人家伺候了一场,这一早我总不能下了床就翻脸无情装瞎子吧。”
    叶宇轩却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只神情冷淡地道:“这回情况特殊,下次不会了。”
    白广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叶宇轩是说下次不会不打招呼便撇下他这个贴身侍卫离京,一时便满意地点头。想到他说这回情况特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