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第841章定迁都

三国小侯爷最新章节目录
   贾诩老谋深算,更犀利无匹。
    蒯良在贾诩的面前,一时间,竟是无法抵挡。
    其余的人,都并未参与。
    不论是张昭,亦或是鲁肃、周瑜等人,都保持中立。
    有贾诩和蒯良打擂台就足够了。
    他们卷入进去,对自身不好,而且这些人各个都有足够的能力,也都是人精,精于人情世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什么不该做。
    刘修看在眼中,也并未阻止。
    理不辩不明,有辩论是好事情。
    再射,对于蒯良急吼吼的出来反对迁都,刘修不怎么赞同。
    内阁的首辅,不应该急于表态。
    刘修没有称帝之前,枪口是一致对外的。
    麾下的官员,戮力同心,一起奋斗。
    可谓是共患难。
    到如今刘修称帝了,虽说还有外敌曹操,可在某种程度上,楚国的基础已经定下。
    官员之间,便容易有了争斗。
    作为内阁的首辅,蒯良不应该急于表态。
    当然,这也是蒯良身份的转变。
    他刚刚担任内阁首辅,也刚习惯现在的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刘修看向蒯良,道:“蒯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蒯良道:“陛下,迁都之事,事关重大,请陛下三思。”
    被贾诩反驳了一番,蒯良想不到反驳的话。
    故而,请刘修三思考虑。
    刘修微微颔首,看向其余人,道:“诸卿,你们认为迁都之事如何?”
    一个个都思考着迁都的事情。
    对大多数的官员而言,贾诩是一尊大神,蒯良同样是如此。
    两边都得罪不起。
    所以,他们谁都不愿意得罪。
    庞统不怎么在意谁的看法,他只在意这件事对楚国的影响怎么样。
    “陛下,臣赞同贾尚书的提议。”
    庞统站出来了。
    刘修问道:“为何?”
    庞统拱手向刘修行礼,正道:“迁都洛阳,不仅是定下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安抚天下百姓的大事。唯有帝都确立,才能彰显楚国之威仪。”
    “目前的楚国,谁都清楚不可能用襄阳作为帝都。”
    “同样的,百姓也会猜测。”
    “既如此,不如早日定下帝都,以安百姓之心。”
    庞统面容肃然,道:“帝都定在洛阳,这是大汉朝的帝都,最能彰显陛下的正统。陛下身上,也流淌着高皇帝的血脉,也是光武皇帝后裔。陛下称帝,理所应当。迁都洛阳,不仅应该进行,更要加速进行。”
    相比于贾诩,庞统反而更加的激进。
    蒯良眉头皱了起来。
    贾诩是军中出身,虽说在朝为官,但也兼任着军师一职。
    庞统也是如此。
    两个最重要的人开口了,形式对他极为不利。
    蒯良眼珠子一转,心中便有了决定,道:“陛下,既然贾尚书和庞尚书都赞同迁都,臣再反对也无济于事。”
    “再者,诚如贾尚书所言,迁都的确是利大于弊。”
    “臣盯着些许弊端,便忽略迁都的益处,着实是有些因小失大了。”
    “两利相权取其重。”
    “帝都留在襄阳有一定的好处,但迁都洛阳的好处更大。”
    蒯良转变了风向,拱手道:“臣也赞同迁都。”
    其余人闻言,知道意见统一了。
    法正、张昭、伊籍等人,纷纷开口赞同。
    朝中大臣,尽皆赞同迁都。
    意见统一了之后,刘修拍板道:“既然都赞同迁都,便着手准备此事。蒯卿,你把此事安排妥当,尽快进行。”
    “喏!”
    蒯良拱手应下。
    刘修又和众人商议了其他的事情,便宣布退朝。
    朝臣散去,三三两两各自离开。
    贾诩却是走到了蒯良身前,微笑道:“蒯首辅,朝堂整编,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请蒯首辅见谅。”
    蒯良毕竟是首辅。
    朝廷争论是公事,私下里关系又是一码事。
    贾诩一道歉,蒯良脸上多了笑容,他心中疙瘩尽去,笑道:“贾公不必如此,你我争辩,都是为了楚国,只是考虑的立场不同。”
    私下里,蒯良也尊称贾诩一声贾公。
    贾诩闻言,微微一笑。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便各自离开。
    伊籍和蒯良出了皇宫后,伊籍正道:“子柔兄,可愿意随在下一路?”
    “固所愿也!”
    蒯良当即就登上了马车。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缓缓向前。
    伊籍叹了一声,道:“子柔兄,今天你不该亲自和贾诩争论的。”
    蒯良眼中闪烁着精光,沉声道:“贾公考虑周全,我的确不该下场的。这一争论失败,反而影响到我自身的威信。”
    伊籍道:“你是内阁首辅,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陛下有问题,自有朝臣提出建议。”
    “贾诩有问题,自有官员反驳。”
    “子柔兄要做的,只需要协调关系即可,没必要表态。”
    “贾诩征得了朝臣的同意,子柔兄便趋向贾诩。贾诩没能说服朝臣,子柔兄就趋向朝臣。”
    “总之,你要做的是协调阴阳,梳理关系。”
    伊籍虽然只是内阁成员,但他却看得很明白,说道:“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以后做事,没必要轻易表态了。”
    一番话,令蒯良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蒯良也清楚自己当时冲动了,不该因为些许小利,就亲自和贾诩冲突。
    蒯良双手合拢,拱手道:“伊兄高义,多谢了。”
    如果没有伊籍点播,蒯良未必能清楚。
    或许他经历几件事后,才能醒悟。
    但现在伊籍点播了一番,蒯良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伊籍继续道:“当然,论及迁都之事,我也是赞同的。襄阳虽好,但终究是脂粉气太重,缺少了帝都的磅礴大气。”
    蒯良点头赞同。
    话锋一转,蒯良说道:“今日蒙兄点播,在下才明白。你我难得有闲暇,今日定要畅饮一番。”
    “理当如此!”
    伊籍也是点了点头。
    他的脸上也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之所以点播蒯良,是因为他和蒯良都属于荆州系,是一条船上的人。
    毕竟,两人共事如此多年,情谊非同一般。
    ……
    刘修离开大殿,便回到了寝宫。
    他的寝宫非常大,宽阔无比,显得很是空旷。
    刘修在寝宫中转了一圈,没有发现适合领取奖励的地点。毕竟是一千斤的南瓜种子,这全部堆在地上,也需要一定的空间。
    放在寝宫中太引人注目了。
    刘修想了想,问道:“系统,可否暂时不领取。”
    系统道:“可以!”
    刘修一听,顿时笑了起来。
    既然能寄存在系统,他就不用管,等需要的时候再领取。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