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第808章失败的周瑜

三国小侯爷最新章节目录
   孙权听到了周瑜的质问,呵呵笑了笑。
    笑声中,尽是嘲讽。
    他作为孙家的顶梁柱,作为孙家的男人,怎么就不像个男人了。
    为了孙氏基业,他让孙绍继承王位,孤身一人前往魏国作为人质,只为能让魏国伸出援手,救助吴国。
    作为一个执政十多年的人,骤然要放弃权势,何其艰难。
    作为吴国的往,却要去敌国作为人质,何其痛苦。
    这一切,都不足为外人道。
    一切的苦楚,他都承受了,可周瑜竟然来指责他。
    这样的话,孙权不接受。
    孙权砸砸嘴,沉声道:“公瑾,你没资格这么说本王。本王该怎么办,要怎么办,你无权干涉。”
    周瑜一听,顿时火冒三丈。
    “你真是无可救药了。”
    周瑜冲上去,一把抓住孙权的衣领,把孙权拽了起来。
    怒目盯着孙权,周瑜道:“你宁死不降,你倒是有骨气了,可是你考虑过孙家其他的人吗?你只想着自己舒坦,何曾想过他们。”
    孙权道:“没有我,他们不是过得很好吗?没有我,刘修也不会猜忌他们,也不会猜忌你们,这不是很好吗?”
    “先是小妹来劝说,然后是张昭,现在是你。”
    “你们所做的,不就是想让我投降刘修,而你们就不用被忌惮吗?”
    “你们的心思,本王心如明镜。”
    “只是本王投降了,吴国就真正的灭了。”
    “本王还在,吴国就还在,至少在本王的心中。”
    “你们一群软骨头,凭什么说本王。”
    孙权直视着周瑜,眼中尽是轻蔑。
    在孙权的眼中,所有来劝说他的人都是软骨头,都是自私自利的人。
    这些人,都是他孙权的敌人。
    尤其是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是他的左膀右臂。
    而今,张昭和周瑜都归顺刘修。
    两个人来劝说孙权投降,何其讽刺。
    周瑜看到孙权眼中的神,心中喟然叹息,手也松开了。他后退了两步,看着孙权,道:“我归顺了刘修,的确有愧与你。”
    孙权占据了上风,道:“你才知道吗?”
    此刻的孙权,心头畅快。
    周瑜来劝说他,实在是令孙权心中万分屈辱。
    如今周瑜主动承认,孙权无比痛快。
    周瑜并未解释投降的缘由,他说道:“仲谋,你好自为之。”
    孙权听到这样的话,冷笑连连:“公瑾,你今日背叛了本王。他日,说不定就会背叛刘修。你认为,刘修会真正信任你吗?你想得太好了。”
    周瑜道:“不劳烦你挂心。”
    孙权哈哈大笑,道:“滚,滚,别再让我见到你。”
    周瑜转身就离开了。
    这一次周瑜的劝说失败了。
    周瑜出了房间,刚走出时,就见一个酒樽飞出来撞在门上,哐当一声。周瑜知道这是孙权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他驻足片刻,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来到前厅等待,侍从把消息告知了小乔和吴国太。
    不久,两人就出来了。
    吴国太一脸期待的神,道:“公瑾,结果如何?”
    周瑜叹息道:“让老夫人失望了。”
    “唉……”
    吴国太闻言,脸上神无比焦虑。
    张昭来了,失败!
    周瑜来了,也是失败!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吴国太忧心。
    周瑜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但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向吴国太诉说,只得说道:“老夫人,仲谋只是暂时想不通。给他一点时间,他会想明白的。”
    吴国太道:“但愿。”
    对于孙权的想法,吴国太也不明白,也猜不透。
    周瑜道:“老夫人,在下还有事情要处理,便不逗留了。告辞。”
    “老身送送你们。”
    吴国太也没有挽留,直接送走了周瑜和小乔。
    回到后院,来到孙权的院子。
    吴国太进入屋子中,看着又捡起了酒壶和酒樽继续喝酒的孙权,道:“仲谋,你到底要宿醉到什么时候?”
    她看着孙权,很是恨铁不成钢。
    眼前的情况,让吴国太很是失望。
    孙家到了眼下的这步田地,正是需要孙权的时候,可孙权竟然自暴自弃。
    孙权抬头看了吴国太一眼,哂笑两声,道:“母亲,在楚国有小妹就够了。至于我,有或者是没有,都没什么影响的。”
    吴国太一听,顿时噎住。
    孙权的话带着刺。
    纵然是吴国太听了,心中也不由得升起怒火。
    吴国太道:“仲谋,你太让母亲失望了。你不是这样的啊,纵然面对困难,你也不会这样自暴自弃的。”
    孙权呵呵一笑,道:“在刘修的面前,儿子还能做什么呢?”
    吴国太哑然。
    在楚国襄阳,孙权是阶下囚,没有事情可做。
    孙权道:“母亲,你回去,让我一个人静静,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吴国太看着孙权邋遢颓废的模样,泪从中来,转身便离开了。
    孙权望着吴国太离去的背影,心中也是一痛,只是他也做不了什么。让他向刘修称臣投降,他绝对是做不到的。
    周瑜和小乔回府后,周瑜并未去找庞统,直接派人把失败的消息告知庞统。
    得到这一消息,庞统大喜。
    事情妥了。
    张昭去劝说失败。
    周瑜去劝说失败。
    这就意味着其余人去劝说,估摸着也是难以成功的。
    他的计划又近了一步。
    “报!”
    忽然,一名侍从来到房间中。
    庞统问道:“什么事?”
    侍从道:“军师,大王宣召,请您入宫。”
    “知道了。”
    庞统挥手让侍从退下,转身就去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往宫中行去。
    进入王宫,庞统在偏殿见到了刘修:“臣庞统,拜见大王。”
    刘修道:“坐!”
    庞统落座,便道:“大王找臣来,有什么事情?”
    刘修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的就说道:“本王得到消息,说你请了张昭、周瑜前往劝说孙权,但都以失败告终。”
    “是!”
    庞统不急不躁的点头。
    对于刘修知道这件事,庞统也不觉得奇怪。
    刘修说道:“士元,能处理好孙权的事情吗?是否需要协助。”
    庞统连忙道:“大王,臣能处理好。”
    对于整个计划,庞统是成竹在胸。
    一步步计划都在进行着,庞统完全不需要刘修的帮助。
    刘修说道:“可是你现在连连碰壁,一丝的尽展都没有,果真能完成?”
    庞统自信道:“回禀大王,臣的计划本就漫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请大王能多一点耐心,也给臣多一点时间。”
    “好!”
    刘修点了点头。
    对于庞统后续的安排,刘修也没有过多干涉。
    询问了后,刘修便让庞统离开了。
    后续庞统仍在运作,而刘修却是颇为清闲。
    不得不说,有了蒯良、张昭、鲁肃等人处理政务,极大的削减了刘修的工作量。
    这种行事,便类似于明朝的内阁。
    有了内阁的存在,即使皇帝荒唐,政务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