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第713章顾雍出使

三国小侯爷最新章节目录
   徐州,广陵郡!
    广陵郡是徐州最南边的郡,和吴郡接壤。
    曹丕率军南下,最后驻军在此。
    此番南下,曹丕虽然是军队主帅,但主将是张辽,军师是荀攸。
    曹丕对这两人都极为尊敬。
    张辽是曹操麾下的大将,在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战死后,曹军的主将少了一些,张辽的位置便更为凸显,而荀攸更是不必说,是曹操绝对的心腹。
    除此外,又有于禁、乐进、许仪随军。
    这一战的兵力,多达八万精锐。
    八万精兵南下攻打吴国,气势汹汹。
    城内,军营内。
    曹丕身披甲胄,正在巡视士兵。
    自己跟着一起出战,曹丕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多看多听,少干涉军事。
    曹丕做得最多的,是看士兵是否偷懒,再看士兵的伙食如何,保障士兵不会被克扣军粮等。
    “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从曹丕身后传来。
    “世子!”
    一名士兵喊到。
    曹丕停下,看向士兵道:“什么事?”
    士兵禀报道:“吴国有使臣抵达,张将军和荀军师请您回中军大帐。”
    “知道了!”
    曹丕转身就走,快速朝中军大帐行去。
    不一会儿,曹丕就回到营帐中。
    曹丕的目光,落在了站在营帐中的一名中年人身上。他见此人器宇轩昂,英姿不凡,心中暗赞一声。
    站在营帐中的,赫然是顾雍。
    从吴县到徐州并不远,他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
    顾雍行礼道:“吴国使节顾雍,拜见世子。”
    面对曹丕,顾雍不卑不亢,言行举止,令人赞叹。
    曹丕落座后,目光盯着顾雍,道:“顾雍,孙权派你来做什么?”
    顾雍取出一封帛书,道:“回禀世子,我主派遣在下送上降表,向魏王称臣。”
    士兵结果帛书,送到曹丕手中。
    曹丕打开迅速的浏览了一遍,脸上表情有些惊讶。
    去王号!
    送质子!
    孙权竟然要向魏国称臣。
    曹丕眉头皱了起来,眼中有着沉吟神。
    孙权的这个决定有些意外。
    曹丕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他看着顾雍,问道:“顾雍,你看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顾雍道:“回禀世子,我主孙权是雄才伟略之主。”
    曹丕哈哈笑了起来,摇头道:“依本世子看,孙权是碌碌无为之主还差不多。他如果是雄才伟略之主,天下间,岂不都是雄才伟略的人。”
    历史上的孙权,周旋于曹操和刘备之间,左右逢源,终成帝业。
    然而,如今的孙权却极为落魄。
    江东的势力始终没有扩张,而孙权也是屡次败给刘修。
    顾雍正道:“世子,请听在下一言。”
    “我主孙权,据江东而虎视天下,是其雄也。”
    “治六郡政通人和,人心所向,是其才也。”
    “遇刘修屡败屡战,性格坚韧,是其伟也。”
    “如今,我主为吴国安定,百姓不受波及,屈身于魏国,是其略也。”
    顾雍侃侃而谈,神态自若,道:“以此而论,我主孙权,岂不就是雄才伟略吗?”
    曹丕身子微微前倾,眼神盯着顾雍,有着浓浓的赞赏。
    顾雍此人,有大才华。
    曹丕冷不禁说道:“顾雍,你可愿意为本世子效力?”
    顾雍面变化,脸上有着不愉神,道:“世子,请慎言。在下乃是吴国使节,非背主之徒。”
    曹丕道:“吴国遭到魏国和楚国夹攻,焉有存在的可能?”
    顾雍道:“这么说,世子是拒绝接受我主投降了?”
    曹丕眼珠子转动,却并不回答,说道:“顾雍,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你有才华,难道不为自己的后路考虑吗?”
    顾雍拂袖道:“请世子不要再说。”
    曹丕姗姗一笑,道:“罢了,罢了,本世子不提就是。”
    顾雍越是拒绝,曹丕越觉得顾雍难能可贵。
    这样的人才,给孙权浪费了,应该为他效力,为魏国效力。
    顾雍说道:“世子,魏国如果不愿意接纳吴国。那么,我主只能归顺刘修。好歹,我主和刘修之间还算姻亲。”
    曹丕说道:“你这是威胁本世子吗?”
    顾雍淡淡说道:“在下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曹丕眼神中,有着一抹忌惮,一旦吴国正题归顺刘修,对魏国影响会很大。
    有孙权的归顺,到时候刘修势力必定大增。
    曹丕说道:“顾雍,你且在营中稍事歇息,本世子要考虑一番,再给你答复。”
    顾雍问道:“休息多长时间?”
    如今局面危在旦夕,战事更是一触即发,一旦拖延时间,对吴国将是灭顶之灾。
    曹丕道:“最多一天,便有答复。”
    “好!”
    顾雍应下。
    曹丕喊来士兵,带着顾雍离开了,然后曹丕又吩咐士兵,请荀攸和张辽前来议事。
    曹丕是主帅,但实际上,张辽才是真正的负责人。
    这一战,还得听张辽的安排。
    张辽和荀攸进入营帐,拱手向曹丕行礼,然后落座。
    曹丕开门见山的道:“张将军、军师,孙权派遣使节顾雍来归顺,说是愿意向魏国称臣,并去王号,遣质子。此事,你们怎么看?”
    张辽听了后,面平静,却在思考着。
    荀攸却是不觉得奇怪。
    这样的事情,也符合孙权的风格。
    荀攸问道:“世子有什么想法?”
    曹丕秉承不多说的原则,他摇头说道:“本世子一时间,也是难以抉择,才请两位前来商量。如果魏国不接纳孙权,那么,孙权必然会归顺刘修。”
    “到时候,岂不是给魏国树立一个大敌吗?”
    “虽然吴国和楚国连年交战,但孙权的小妹还嫁给了刘修。”
    “双方之间,还是存在一层姻亲关系的。”
    “基于这一点,本世子有些犹豫。”
    曹丕看向荀攸,道:“军师,你认为孙权倒向刘修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的这番话,看似提出想法,但相当于没说。
    没给出决定!
    没提出解决的方案。
    荀攸捋着颌下的胡须,不急不缓的道:“如果我们不接纳孙权,在下肯定,孙权必定会归顺刘修。但是,刘修不会接纳的。”
    曹丕一听,便明白这相当于答案了。
    只是,为什么呢?
    曹丕询问道:“军师,为什么你如此笃定刘修不会接纳?”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