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第77章各怀心思

三国小侯爷最新章节目录
   ;伏完一边老泪纵横,眼角的余光却也一边在打量刘修。
    见刘修面色悲恸,神色凝重,一颗心顿时落地了。
    看来,刘修这个汉室宗亲,是真正站在天子这边的。不似刘晔那样的汉室宗亲,有着皇室血脉,却从来不为天子考虑,反而站在曹操一边。
    刘修面色凝重,轻叹道:“国丈啊,天子龙困浅滩,这是人所共知。但在许县,曹贼势大,纵然在下有心也难有作为。甚至连我自己在许县,也是曹贼的掌中鱼肉,任由曹贼宰割。”
    伏完道:“小刘先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拿下曹贼。”
    刘修问道:“如何拿下?”
    伏完听了后,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刘修再一次道:“国丈,董承将军的结果,您难道已经忘记了吗?推翻曹贼,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一旦不成功,便会牵连宗族,国丈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伏完的脸色,一下变得非常为难。
    眼中,流露出一丝惊恐。
    如果为了拯救天子,搭上整个伏家,这是伏完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事实上,伏完忠于天子,却更忠于伏家。
    历史上,皇后伏寿数次传书给伏完,要伏完密谋除掉曹操。最终,伏完选择了隐忍,等到伏完病逝的时候,都没有发动。
    刘修的打算,便要恐吓伏完,让伏完死心。
    因为,刘修不打算参与。
    伏完咬咬牙,说道:“小刘先生,诛杀曹贼的计策,老夫是这样考虑的,打算邀请曹贼来府上赴宴,然后在大厅的两侧埋伏刀斧手。宴会上,诛杀曹贼。”
    刘修的脸色,一下紧绷了起来。
    这一计谋,太草率了。
    用这样的计谋就想杀死曹操,纯属找死,也太看轻曹操了。
    刘修不愿意掺和,却不能决绝。
    略作思考,刘修沉声道:“国丈,在宴会上诛杀曹贼,存在太多的漏洞。这不是诛杀曹操,反而是自己作死。”
    伏完问道:“老夫也是担心计谋不成熟,所以找小刘先生商谈,请小刘先生分析分析。”
    刘修道:“计策的漏洞有三!”
    “第一,城内无兵。在许县,因为董承种辑等人被杀,掌握兵权且忠于陛下的人,根本就没有。现在的曹操,也不允许陛下的人掌控兵权。”
    “昔日司徒王允诛杀董卓成功,是因为吕布执掌兵权,能迅速平定叛乱。”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一旦杀死曹操,却没有军队平叛,曹贼的军队反扑,国丈第一个就要被杀,乱局之下,陛下也可能被杀。”
    刘修眼神锐利,道:“第一个关键,在于执掌兵权的人,必须有军队平定城内的动荡,否则必定失败。”
    伏完听了刘修的分析后,冷汗涔涔。
    眼中,更是恐惧。
    伏完神色已经是心悦诚服,拱手道:“小刘先生,请继续!”
    刘修道:“第二点,没有勤王之师。”
    “王允杀死董卓,再利用吕布平定洛阳乱局,成功执掌朝政。但是,因为没有军队在外,李傕郭汜杀来,大军反扑,吕布无法抵挡,最终,王允身死族灭。”
    “要诛杀曹贼,就必须防止曹贼安排在豫州兖州冀州等地的军队反扑。否则即使杀死了曹贼,即使挡住了城内的叛军,也无法长久。”
    “一旦曹贼的大军杀来,必败无疑。”
    刘修眼神中带着担忧,道:“关于勤王之师,也是事先就必须考虑好的。”
    伏完沉吟片刻后,道:“你的父亲景升公,能否胜任呢?”
    曹操一统北方,余下西凉马腾韩遂,巴蜀刘璋张鲁,荆州刘表,江东孙权等人,这些人中,马腾韩遂指望不上,刘璋张鲁位于巴蜀,更指望不上。
    唯一的,只有刘表。
    刘修听了后,呵呵一笑,道:“国丈,关于家父的事情,我难以断定。”
    伏完沉吟一番,便明白了过来。
    刘修在荆州的处境,伏完也是知晓的。
    伏完问道:“小刘先生文韬武略精通,你如果执掌军队呢?”
    刘修毫不犹豫的道:“陛下有难,在下出手,责无旁贷。但我手中无兵无权,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伏完道:“老夫听闻,你父亲的身体,不怎么好?”
    刘修眼神一凛,沉声道:“国丈这是什么意思?”
    语气中,已经含了一丝的怒气。
    面对国丈伏完,刘修知道这是一头老狐狸。刘修不可能主动送上把柄,说自己希望刘表去死。这时候,刘修必须站在刘表一边,做一个忠孝子。
    伏完看到了刘修的变化,摆手道:“小刘先生放心,老夫不是让你篡夺荆州。”
    “呼!”
    刘修闻言,才松了一口气。
    伏完压下心中的想法,道:“小刘先生,先回到正题,你继续说。”
    刘修点头道:“第三,在宴会上诛杀曹贼,不可能成功。”
    “曹贼何等奸诈,他来赴宴,必然带上许褚等虎将。许褚有万夫不当之勇,非一般人能够力敌的。”
    “一旦动手,即使国丈人多势众,在短时间也击杀许褚。”
    “只要事情传出,曹贼的士兵必然涌入。”
    刘修沉声道:“曹贼的士兵攻入府内,国丈还有什么机会呢?要密谋诛杀曹贼,这样的计策,是不可能成功的。”
    伏完听了后,感慨道:“小刘先生一番话,惊得老夫一身冷汗啊。”
    刘修道:“要诛杀曹贼,须得从长计议才行。”
    伏完微微颔首,把心中的想法压下,然后又道:“小刘先生,回到荆州兵权的事情上来。老夫有这样的考虑,你看是否可行?”
    刘修道:“在下洗耳恭听。”
    伏完正色道:“你父亲身体不好,必然面临荆州牧谁继承的问题。当今天下大乱,陛下无法直接插手州牧的冀城,但对小刘先生来说,陛下可以下一道诏书。”
    “什么诏书?”刘修问道。
    伏完眼神锐利,道:“等景升公百年后,诏令由你继承荆州。如此,小刘先生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握荆州。到时候,勤王之师也就有了。”
    “正如小刘先生说的,内外都需要有军队。所以,老夫要耗费时间来寻觅在许县内有兵权的人,而小刘先生也需要等待,都需要时间准备。”
    伏完道:“陛下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所以,我们慢慢等待机会。”
    刘修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国丈老成持重,这是社稷之福,是陛下之福。”
    伏完轻轻一笑,道:“请小刘先生放心,老朽会尽快的解决诏书的问题,然后转交给小刘先生。”
    看向刘修的眼神,浮现出一抹耐人寻味之色。
    伏完是老狐狸,他相信诏书下达后,刘修必然会积极行动。至于刘修到底是否夺权,是否杀死刘表,那不是他的事情,伏完只需要刘修执掌荆州的结果。
    刘修心中想的,却不是勤王。
    一旦有了继承荆州牧的诏书,等刘表去世后,他继承荆州,更是名正言顺。
    虽然,各州都实行家天下,都是自己的子嗣继承家业。但真正的程序,州牧是需要天子任命的,只是各州各自为政,天子政令难以贯彻,才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刘修有了诏书,便不同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