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第209章平生一顾,两处相宜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最新章节目录
   公仪音拧了眉头四下打量着,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熟悉之感。刚想再靠近些看看,阿灵在一旁扯了扯她的衣袖,显然方才还有些惊魂未定,现在又到了这处荒凉之地,颇有些害怕道,“殿下,这地方这么冷清,我们还是回去吧。”
    正说着,正好有一阵寒风袭来,阿灵瑟缩地紧了紧衣裳,一脸惶恐地看着公仪音。
    公仪音冷冷地注视着那牌匾上的“飞羽宫”三个大字,心中熟悉的感觉却愈发强烈,如果不进去一探究竟,她就算离开了也会后悔的。
    公仪音转头看一眼阿灵面露惊恐的神情,想了想轻轻道,“阿灵,你若害怕,便和阿素一道在这等我吧,我自己进去看看。”说着,点头向阿素示意一眼。
    阿素一急,“殿下,您一个人进去婢子不放心,婢子同您一起进去吧。”她知道,一旦殿下下定决心的事,无论旁人怎么劝说她也不可能改变主意,是以也不多说,只表示要同公仪音一道进去。
    阿灵见此,哪敢一个人待在这阴森森的地方,而且也同阿素一样担心公仪音的安危,忙表态道,“不用了殿下,婢子还是跟你们一起进去吧。”
    公仪音点点头,又打量了一圈四周,见没什么异动,带着阿灵和阿素上前几步走到宫门前,一双清澈如许的眸子紧紧定在那扇朱漆宫门之上。
    她伸出手抚上眼前朱漆大门,手指在门上摸了摸。一阵凉意透过指尖传入手掌,公仪音打了个寒颤。收回手放在眼前,指尖互相摩挲了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之色。
    真是奇怪,这座宫殿明明像是久无人居住的样子,可这宫门却像刚翻修过一般,红得耀眼,并无半分斑驳之态。
    公仪音手上一用力,发现那扇紧闭的宫门竟然没有上锁,轻易就被她推了开来,手腕上的玉镯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阿灵此时正处在疑神疑鬼的状态中,不由惊了一跳,惊慌失措地朝公仪音看去,却见她定定地望着宫内的景象,面上一片错愕与迷蒙。
    阿灵顺着公仪音的视线望去,不由也愣了神。
    眼前主殿偏殿并排,巍峨而立,琉璃瓦红漆栏的,端的是熠熠生辉。从宫门处道宫殿的甬道,十分宽广,泛着玉白的颜色。仔细一看,竟是由块块上好的暖玉白石铺砌而成,上面雕着各色繁复花纹。暖玉白石虽然是石头,但其形态花纹肖似白玉,而且还有冬暖夏凉的功效,每年的产量特别少,所以价格比真正的玉还要贵。
    这地方居然用暖玉白石铺设了如此长的甬道,实在是极尽奢华。
    虽是久未有人踏足,那甬道看上去却纤尘不染,如明镜一般在冬日微弱的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而甬道两旁,则遍植红梅,大片大片地开放着,红得艳烈,红得惊人,似大片熊熊燃烧的火焰,用最美的姿态绽放着。鼻端飘来一阵淡淡的冷香,萦萦绕绕,沁人心脾。
    公仪音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得无以复加,在原地呆立了许久才怔怔地迈开了步伐。
    她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一只清峻古健的褐色梅枝伸到她眼前,虬曲苍劲的枝条上开着胭脂红色的梅花,小巧精致,花瓣上还落着清晨的露珠,梅瓣轻轻颤动,娇怯而透明。
    公仪音放眼望去,这些红梅树就那样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着,盛开在纯白的甬道旁,愈发显得清幽雅致,气韵翩然。
    鼻端的冷梅香愈加浓烈,公仪音的脑中忽然似有什么一闪而过,她愣愣地看着眼前尽在咫尺的梅枝,脑海中的记忆大门似乎被这样的场景,这样的香气倏然间打开,那些悠远而模糊的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就在这一刻,她突然想起,自己是知道这处宫殿的,不仅知道,她还曾在这里住过。
    因为,此处正是她的母妃顾贵嫔曾经住过的寝宫。
    她一时间有些怔忡,呆呆地伸出手指轻轻拂过花瓣,惹得梅枝一阵颤动,点点露水顺着葱白的指尖滑落下来。
    过往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回忆,因为处在这样熟悉的环境下而变得清晰可辨起来。
    记忆中,母妃的身子似乎一直不大好,生下她之后更是元气大伤,勉强亲自抚养了她到两岁。后来父皇见母妃太辛苦,便将自己抱去了未央宫亲自抚养。也因为这样,她成了唯一一个被父皇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
    难怪她会对这座宫殿感到熟悉又陌生,那是因为,自己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只是那个时间年纪小,所以记忆被尘封了。
    公仪音抬目看着眼前的一切,原本平静的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母妃去世得早,所以母妃一直是父皇心底最疼痛的伤疤。也因如此,母妃的名字成了宫里避之不及的禁忌,而母妃的宫殿,自然也无人敢对她提及了。
    而她自己,因自小在未央宫长大,潜意识里也根本就没意识到母妃寝殿的存在。如今误打误撞到了这里,难道是母妃冥冥之中在给自己指路?
    公仪音抬头望着头顶碧蓝的天空,日光并不强烈,可她还是觉得眼眶中一阵酸涩涌上,忙用手一遮,却觉得面上已一片冰凉。
    “殿下?”见公仪音呆呆地立在甬道上出了神,阿灵和阿素颇有些奇怪,出声唤了一句。
    公仪音长舒一口气,低下仰望天际的头,用手擦了擦面上不知不觉流出的泪珠,这才回头看向阿灵和阿素,“这是我母妃的寝宫。”
    “什么?”阿灵和阿素俱是一惊。瞪大了眼睛打量着周围的景象,眼睛瞪得老大。
    这里居然是顾贵嫔的寝宫?以往怎么从来没听人说起过?
    两人心中疑惑,抬头却见公仪音已朝前走去,顾不上其他,忙小跑着跟了上去。
    公仪音径直拐进了正殿之中,殿内的摆设和布置同外面看到的一样,精致而奢华。
    正殿雕梁画栋,锦幔珠帘,富丽雅致。正中设了香梨木宝座,紫檀木香几上摆着松石绿雕瓷扁耳瓶。文鼎白玉香炉还焚着凝神的百合香,若有若无的清香在殿内飘散。
    看着那袅袅升起的熏香,还有一尘不染的大殿,公仪音心里好受了些许。父皇并未忘记母妃,所以才会派人好好维护着母妃的寝殿。
    正殿右侧立着巨大的雕花嵌金丝海棠玻璃十八扇屏风,绕过屏风,便是寝殿。寝殿比正殿少了几分富丽,多了几分雅致。地上铺着白玉地砖,赤足踏上也不觉冰凉。沉香木红漆螺钿八步床上悬着冰花纹莲青色连珠鲛绡纱帐,纱帐上的银线暗纹光华流转。
    正殿左侧是暖阁,为平日休憩之地。窗上糊着雨过天晴蝉翼纱,软榻上放着水面绫面大引枕。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清晰可辨,仿佛母妃昨日还曾在这里住过一般。
    公仪音站在寝殿内,感受着房中流动的气息,久远的记忆仿佛被触动,面上神情怔忡而茫然。
    阿灵和阿素不敢出声打扰,安安静静地立在一旁。
    公仪音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房中的紫檀木衣柜之上,也没多想,抬步走过去伸手将衣柜门打开。衣柜中还挂着各色宫装,用料上乘,刺绣精美。颜色多以素淡的色彩为主,尤以却倩碧色为多,那是母妃最喜欢的颜色。
    公仪音惆怅地伸出手指从衣裙上缓缓划过。这时,她却突然看到衣裙后面露出了一个木匣子一角,不由心下生奇,拨开层层衣裙将那木匣子拿了出来。
    这个木匣子看上去朴实无常,并无多少出彩之处。匣上没有设锁,伸手一开便将盒子打开了,露出里面厚厚一沓纸张来。
    看着纸张上隐隐透出来的墨色字迹,公仪音微微蹙了眉头。
    她拿着匣子走到长几前坐下,伸手将匣子里的那一沓纸张拿了出来一一看过去。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不想越看到后面,眉头皱得越厉害。
    这里头,都是母妃跟别人的往来信件。
    公仪音红着脸将父皇写给母妃那些言辞缠绵的信件挑出,才发现剩下的信全是同一个人写给母妃的。信的落款是:顾琛。
    而他在信中称母妃为阿宜,自称为阿兄我。
    阿兄……
    公仪音握着信纸的手抖了抖,这么说,这些信全是母妃的兄长写给她的?而这位顾琛,便是自己素未谋面的阿舅?
    对于自己的外祖一家,位列五大吴姓氏族之首的顾氏,公仪音知道的情况并不多。南齐建国之后,秦王谢萧四大侨姓氏族南渡,渐渐在南齐站稳了脚跟。而原本的五大吴姓氏族顾陆容朱高,高氏在建国初期被灭族,剩下的四大家族许是感到了形式的变化,纷纷收敛了羽翼,行事做派愈发低调起来。
    当年公仪氏建国,并未得到各大士族的拥戴。公仪音听青姨不经意间提过,当年母妃入宫,是违背了家族的意愿的。也就是说,当年的顾氏并不支持公仪氏,当然就不想母妃入宫了。
    公仪音在脑中梳理了一番自己知道的欣喜,沉下心来看起手中的信件。
    信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大多是顾琛跟母妃说一些顾氏家中发生的事,偶尔也提到几句顾家宗主的态度。公仪音一目十行地看来,总算了解了个大概。
    当年,母妃违背家族意愿入宫后,顾家一怒之下与母妃断绝了关系。当时先主已经灭了一个高家,因而父皇不可能再对顾家下手,再加上母妃的求情,所以父皇并未动顾家。
    而母妃,虽然选择了爱情,但始终对家族割舍不下。她与顾琛兄妹感情极好,因而时不时同顾琛写信了解一下家族的近况。当时的顾氏宗主就是顾琛和母妃的父亲,他虽然代表族中做出了跟母妃断绝关系的决定,但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在顾琛时不时的趁机劝解之下,态度似乎松动了些许。这些,在顾琛的来信中都可以看出来。
    一开始两人的通信频率较为频繁,越到后面两封信之间的时间间隔却越久,而顾琛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母妃身体的担心。最后一封信,是顾琛告诉母妃,顾氏宗主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让她再耐心等等,也许很快顾氏宗主就能原谅她了。
    一封封看完,公仪音的心情变得莫名沉重起来。
    看这样子,母妃应该还没来得及等到顾氏宗主的原谅便撒手西去了。
    对于自己的外祖顾氏,公仪音算不上熟悉。
    自小她便知道母妃姓顾,也知道顾家是世家大族,可是顾家,从未派人来看过她。彼时的公仪音,娇生惯养心高气傲,心里想着,你不来就我,我自然也不必巴巴地贴上去找你,只当没了这个外祖家。所以她对顾氏的了解并不多,只偶尔从别人口中听到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消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