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第206章流言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最新章节目录
   祠堂内的王氏宗主和王览抬了头,只见祠堂大门被人推开,出现在门口的是一袭锦蓝色衣袍的王泓,脸上带了几分行色匆匆之意,显然是听到王韵被带入祠堂的消息急急赶来。
    他虽是将门推开,却没能跨进来,只负手立于门外,目光灼灼地看着里面的王氏宗主和王览。
    因为门口守着的护卫伸手将他拦住了。
    没有王氏宗主的命令,就算是王泓,也不能被放入祠堂。
    “阿泓,你来这里做什么?”王览皱了眉头问道,语气有一丝不满。先是王韵做出那种丢家族颜面之事,再是王泓不顾禁令赶来祠堂,他有些担忧地看了王氏宗主一眼,生怕他会因此对大房不喜。
    王泓站在门口,冲着王氏宗主和王览行了一礼,“见过祖父,见过父亲。”
    王氏宗主冷冷地“嗯”一声,看着王泓道,“阿鸿,若你是来为你妹妹求情的,大可不必。”
    “阿韵今日所做之事,的确有些欠考虑,祖父惩罚他也是应该的。只是,我在想,我们不妨利用此事做些文章。”王泓不急不缓将他的来意道来。
    王氏这一辈的子弟不少,但能与秦氏九郎而谢氏三郎相提并论之人却并不多,王泓勉强算得上一个,所以王氏宗主对他寄予了厚望。听得他这么说,沉思片刻,低沉开了口,“进来。”
    王泓跨进祠堂,厚重的大门在他身后又关上了,祠堂内一时暗了下来。
    王韵挺直了背跪在地上,脸上泪痕已干,心里升起一丝希望。
    王泓与她一母同胞,两人自幼亲近,他此番急急前来,定然是想到了什么救自己的法子。更何况,他话语中透露出的意思让王韵愈加期待起来。
    “阿泓,你方才那话是何意?”王氏宗主看向王泓,微眯的眸中带着深深的打量之色。
    “祖父,阿韵方才在城门前的举动,这会想必已传遍了建邺,对王氏名声的影响已然造成。我想,与其任由这流言漫天传播,不如我们对其加以引导,让舆论倒向对我们有利的这一面。”
    王氏宗主面露沉吟之色,“接着说。”
    王泓应一声,接着方才的话往下说,“祖父您也清楚,现在秦氏小一辈的子弟中,就数秦默最为出众,而照目前这个趋势来看,下一任的秦氏宗主极有可能直接传位于秦默。而反观秦氏属意与我们联姻的秦衍,虽与秦默一母同胞,但并无多少建树,在族中也并受器重。恕我直言,阿韵若当真嫁给他,对王氏并无一点裨益。”
    他淡淡地瞥一眼跪在地上的王韵,“秦默有着建邺第一名士的称号,他的妻子,只可能来自四大家族。若我们错失了这个机会,就平白便宜谢氏和萧氏了。所以我想,要想与秦氏联姻,这个联姻人选必须只能是秦默。”
    王氏宗主看他一眼,“你以为我和你父亲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么?但秦家那个老家伙咬定了我们先前只是口头协议,我们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王泓勾了勾唇,“现在有了。”
    跪在地上的王韵似想到了什么,抬头不可思议地看了王泓一眼。
    王泓与她对视片刻,很快收回目光看向王氏宗主和王览,“阿韵今日一闹,全建邺都知道了这事,我们大可在此事上做文章。我想,秦九郎其实是知道阿韵去城门口堵他的真正目的的,所以他抢在阿韵之前找了别的借口出来。如果……如果我们让全城的百姓知道,他和阿韵原本是有婚约的,而阿韵今日前去城门迎接,不过是对其用情至深的无奈之举罢了,我想,百姓的心理自然会倾斜到阿韵这边来。倒是秦氏为了顾及脸面,自然得重新考虑秦默和阿韵结亲一事了。”
    他说完这话,静静地立在原地,等着王氏宗主和王览开口。
    王氏宗主沉默不语,深沉的目光在他面上凝视了片刻,复又转到了地上的王韵脸上。半晌,他终于开了口,声音不疾不徐,虽然仍带了些许威严,但比之方才还是和缓了不少。
    “阿韵,你先起来吧。”
    一听这话,王泓心里一喜。看样子,祖父是把他的话听进去了。
    他搀扶着王韵起了身。地上寒意沁人,王韵又跪了这么久,早已冻得失去了知觉,乍一站起来,双膝只觉得被针刺了般疼痛难忍。脚下一踉跄,全身的重量都靠在了王泓身上。
    王泓忙用手撑住她的胳膊,将其重心给稳住。他看一眼面色苍白的王韵,眼中闪过一抹心疼。王泓和王韵自小一起长大,感情自是深厚,如今见一向娇生惯养的王泓平白遭受此罪,心中颇不是滋味。
    要他看来,那个秦默有什么好的?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只是……若是阿韵喜欢,他怎么着也得助她完成这个心愿才是!
    王氏宗主目光沉沉地看向王韵,“阿韵,你真的非秦默不嫁么?”
    王韵坚定地点点头,“请祖父成全!”
    “罢了。”王氏宗主微微叹口气,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既是他秦家毁约在先,就别怪我们采取些非常手段了。”
    *
    因冀州一行奔波劳累,安帝特意准了秦默五天的假。
    清竹园遍植翠竹,便是冬日也郁郁葱葱,绿意葱茏的竹林间,有青石台一案,台前坐着一人,正是白衣胜雪的秦默,他的手中,正持着一卷书卷轻轻翻阅着。
    寒冬已至,但今日难得的出了太阳,暖暖的阳光驱散了竹林间的寒意,细碎地洒落在清幽的竹叶之上,愈发显得雅致深深。
    闪闪烁烁的阳光透过竹叶间的缝隙照射在秦默白衣黑发上,映得他精致的眉目分外分明,远远看去,白的衣,黑的发,还有翠绿的叶,一切都是隽永而清雅,恍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这时,竹林外有沙沙的声音响起,是脚步踩在掉落的竹叶上的声音。
    秦默不曾抬头,听得脚步声到了跟前。
    “见过郎君。”有清脆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秦默这才将目光从书卷上移开,抬眼看向来人。那是个十六七岁左右的年轻仆从,面容恭谨,衣着朴素,正是秦默在秦府的小厮之一。
    他唇角勾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何事,茗烟?”
    那唤作茗烟的小厮道,“郎君,十二郎在园外求见?”
    “阿衍?”秦默玩味地将这两个字在唇间咀嚼了一番,最终还是抬了头,“让他过来吧。”
    茗烟应一声是,又恭恭敬敬退了下去。
    很快,竹林外再度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带了几分急促,便是秦衍无疑。前两天秦默说是需要调养生息,一直闭门谢客,便是秦氏宗主也没有见,直到今日才开了这清竹园的门。想来秦衍是得到消息匆匆赶来了。
    他很快走到了秦默几步远的地方,却没有上前,而是顿在原地。
    秦衍阴沉着面色,看着秦默近在咫尺的容颜,带着一种朝露春晖般的明澈,明明心有百窍,面上的神情却永远那么从容和静雅。有的时候,他真恨不得将这张平静的外皮给撕下来才好。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情绪的波动吗?
    譬如现在,他看着自己的神色,无波无痕,仿佛他们昨天才见过一般。
    “阿兄。”他终于抬起脚步朝前走了几步,站在秦默面前,低垂着眉眼看着坐榻上的秦默,黑玉琉璃般幽深的眼中闪过万般复杂的情绪。
    “阿衍,坐。”秦衍指了指对面的坐榻,语声浅淡若流云。
    秦默沉着脸色坐下,却是正襟危坐的模样,双手搁在膝上,背挺得笔直。
    见他这幅模样,秦默笑了笑,“阿衍是来找我谈判的?坐得这么郑重其事。”
    “阿兄瘦了。”秦衍的目光紧紧定在秦默面上。
    “一路舟车劳顿,瘦也是正常之事。”秦默语声浅淡,伸出玉白的手指将搁在几上的书卷合上。
    “事情都解决了?”秦衍又问。
    “差不多了。”
    “此去冀州……阿兄是和重华帝姬一起去的?”
    “是。”此事建邺已经人尽皆知,秦默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听说……重华帝姬很貌美?”秦衍一眨不眨地凝视着秦默的眸子,似乎想从那墨玉般幽深的眼瞳中看出什么来。
    “世间之事,从不会空**来风。”秦默清浅地看着他,微笑。
    这是承认重华帝姬的貌美了。
    秦衍搁在膝上的拳头握了握,看着逆光下变得有些模糊的秦默,他微微偏头看向远处翠绿的竹林,侧脸显得精致而完美,却也带着凉薄淡漠之气。
    秦衍突然有些沮丧。
    他忽然将握成拳头的两手张开,看向秦默,一字一顿启唇道,“阿兄此去冀州,没有带上那个擅长破案的宫小郎?”
    秦默周身的气息似终于有了一丝波动,他悠悠然转回目光,“无忧回帝姬府去了。”
    秦衍嘲讽地笑一声。
    “阿兄同重华帝姬府还真是有缘。先前查案有宫无忧相伴,这次去冀州,又得帝姬陪同。”他冷声说来,视线半分不曾离开秦默清绝无双的容颜。
    “阿衍想说什么?”秦默依旧是那般浅淡的微笑,看着秦衍的目光,像在看一个孩子。带了几分怜惜,带了几分疼爱,却唯独没有秦衍想要的那种情绪。
    “阿兄,我不是傻子。那个宫无忧,根本就是女郎扮的!”秦衍亦是聪慧之人,只是生活在秦默的阴影之下,很多时候他不愿再去努力,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忘了,原来秦氏十二郎的心思,也可以缜密如斯。
    不过那只是别人。
    对于秦衍的聪颖,秦默从来没有怀疑过,是以他闻言并不惊讶,只加深了唇角的笑意,“阿衍好眼力。”
    见他仍旧如此云淡风轻,秦衍恨恨地睨着他,接着道,“那样的气韵,那样的风姿,怎么会是普通人家的女郎?阿兄,那个宫无忧,便是重华帝姬。是也不是?!”
    他紧紧盯着秦默,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答案来。
    秦默温柔地看着他,“阿衍,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来问我?”
    秦衍没想到秦默会如此轻易便承认,早就想好的说辞一时间派不上用场,既有些尴尬又有些气愤地坐在原地,目光紧紧盯着地上掉落的竹叶。
    秦默轻笑一声,“阿衍今日来就是为了问重华帝姬之事的?”
    “自然不是!”秦衍抬了头,慌忙否认。
    秦默浅笑着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不过,我还是想弄明白。阿兄,重华帝姬这次为何会同你一起去冀州?”秦衍皱了眉头,带了几分狐疑看向秦默。
    秦默勾了勾唇,“自然是主上下令。”
    秦衍嘴角一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